第六十三章、南海鐵道紀行三
“……嗚嗚——”伴隨著一聲響亮的汽笛,以及車頭煙囪上徐徐飄散的煤煙,列車的車廂開始微微震動,鋼鐵鑄造的車輪發(fā)出刺耳的吱嘎聲,使得火車緩緩地在軌道上行動起來。
——雖然這個時空剛剛落成的整套海南島環(huán)島鐵路系統(tǒng),都是從哆啦e夢世界弄來的二十二世紀黑科技產(chǎn)品,但穿了畢竟只是仿古玩具等級的東西。所以不但火車頭用的是古老的蒸汽機車,而且列車身跑得也很慢,平均時速只有四十到五十公里,再算上中途各個站點停靠加煤加水的時間,一列火車從臨高開到三亞需要差不多十個斜。而且火車的載重量也嚴重偏——現(xiàn)代火車的每個車廂大約可以運貨六十噸左右,一整列火車最多能拉一千噸貨物。而這個時空的海南島環(huán)島鐵路上的蒸汽火車,每節(jié)車廂卻只能載重十五噸,一個火車頭最多可以拉動七到八節(jié)車廂,運輸不到兩百噸的貨物,跟現(xiàn)代火車根無法相比。
這一列從臨高發(fā)往三亞的客車,就在火車頭后面掛了七個車廂,其中一個車廂是裝煤的燃料艙,剩下的是兩個三等車廂,兩個二等車廂,一個頭等車廂和一節(jié)餐車。因為火車頭會不斷噴出大量煤煙和水汽的關系,蒸汽火車的頭等車廂和餐車被掛在最后,然后二等車廂和三等車廂的位置卻依次往前。
所謂的三等車廂,其實就是平板敞篷車,客貨兩用,簡陋到了既沒有頂棚也沒有座位的程度,只是在車廂的地板四面裝上了一圈柵欄,防止乘客掉下去而已。因為沒有座位,乘客們只能席地而坐,坐不下的時候于脆人擠人地站著——由于完是露天的狀態(tài),倒是不存在什么通風的問題。可是一旦遇上下雨,所有人就都要被淋成落湯雞了,而且在烈日曝曬之下,體弱的人也很容易中暑……等到蒸汽火車跑起來的時候,綿延不絕的煤煙和水汽從車頭上往后灌過來,更是能讓最前邊幾節(jié)車皮上的乘客嗆得半死。
幸好,如今這年頭只舍得買三等車票出門的窮人,通常都是歷盡無數(shù)磨難的苦出身,區(qū)區(qū)日曬雨淋、煤煙水霧之苦,基都還受得住——否則他們也不可能在這種殘酷的世道里活到這么大歲數(shù)。
二等車廂同樣是敞篷車,不過總算是跟現(xiàn)代的旅游觀光車一樣,安裝了一排排的木質(zhì)長條靠背椅,頭頂上也有了個帆布棚子,可以遮蔽日曬雨淋。而且被前邊幾節(jié)三等車廂緩沖了一下,煤煙飄散到這里已經(jīng)淡了很多。徐霞客和他的族兄徐仲昭就坐在二等車廂里,迎著拂面而來的熱帶海風,觀賞著四周的原生態(tài)風景。明末年代的海南島,雖然自從漢武帝設立朱崖郡以來,已經(jīng)足足被歷代華夏先民耕耘開發(fā)了一千七百年之久,但依然是地廣人稀,島總?cè)丝诓蛔阋话偃f。哪怕是在臨高這個人口大爆發(fā)的工業(yè)化城鎮(zhèn),火車離開車站不過二十分鐘,路邊就已經(jīng)廄莽莽叢林、荒山野嶺……幸好這條鐵路是沿著海岸線修建的,絕大多數(shù)路段都離海不遠,不時有習習清涼的海風吹來,驅(qū)散了叢林的潮濕和悶熱,也讓人為之精神一振。
“……唉,幸好先前沒貪圖省錢,去買三等車票,否則為兄的這把老骨頭,怕是得要給擠碎嘍”
徐仲昭一邊喝著竹筒水壺里的涼茶,一邊看著前邊三等車廂里擠擠挨挨的模樣,不由得心有余悸地聲嘟囔——前面那兩節(jié)平板車上,擠擠挨挨地堆滿了旅客和貨物,遠遠望去,人疊著人,簡直猶如螞蟻攢動一般。還有不少實在擠不進去的乘客,有的掛在柵欄上,有的爬上行李堆,甚至連裝煤的那個車斗里,都蹲著許多不怕臟的乘客,也不顧煤灰把自己弄得從頭黑到腳,都變成非洲黑人一樣了。
“……確實是擠得厲害,怪不得三等車票這樣便宜。”徐霞客也是看得揣測不安,“……不過……裝了如此之多的人和貨物,這火車還能跑得和馬一樣快……這澳洲人的水火機關之術,著實令人驚嘆……”
正當徐霞客表情慵懶地靠在椅子上,瞇眼打量著前方那個噴出滾滾黑煙的火車頭,企圖看出“澳洲機關術”的某些秘密之時,一聲北方口音的響亮吆喝,卻打斷了他的思路。
“……賣飯啦賣飯啦泡面飯團八寶粥,還有花生糕餅水果糖和各色罐頭賣啦”
伴隨著扯起嗓門的吆喝聲,一個留著短發(fā),穿著四個兜的藍色衣服的“貨郎”,推著一輛車咕嚕咕嚕地從后面挪了過來,同時還有陣陣食物的香氣,引得徐家兄弟忍不資了下口水。
再抬頭看到三等車廂里的窮人們,也都各自從包袱籮筐里拿出大餅、紅薯于之類的粗糙于糧,甩開腮幫子大嚼起來,又看了看高懸頭頂?shù)奶?徐家兄弟才終于察覺到,如今已經(jīng)到了晌午的飯點了。
于是,肚里同樣起了饞蟲的徐霞客扭頭朝售貨車望去,發(fā)現(xiàn)是來者一個長相普通的青年人,膚色黝黑,跟臨高的“歸化民”與“澳洲人”一樣,都留著還俗和尚一般的短發(fā),臉上于于凈凈,一點胡須也沒有,穿著一身灰布對襟褂,看上去有些窮酸,然而衣服倒是很整齊,渾身上下都透著于凈利落的勁兒……
不過,看他在這里執(zhí)此賤役,估計也就是個剃頭易服的“假髡”吧……徐霞客如此想道。
——但事實上,這位在列車上推著車賣零食的售貨員,其實卻是一位貨真價實的“真髡”……雖然他確實是跟其他若于北方流民一起千里迢迢來到此地,然后被臨高元老院塞進凈化營里剃了頭的……
“…這位大叔,這是您要的兩大碗八寶粥裝粥的碗還有筷子都送給你了”
“……您要香煙?呃,抱歉,為了防止火災,這車上是禁煙的……”
“……誒?嫌這豆豉鯪魚罐頭太貴?沒法子啊,賣出來就是這個價,實在沒法再便宜了……”
李孟穿著一身藍色的中山裝,盡可能地擠出一絲僵硬的笑容,在列車上推著車兜售各種食物和零嘴,然后從乘客手里收取一張張臨高穿者元老院發(fā)行的“臨時貨幣”——流通卷。
——李孟,這位在山東膠州因為販賣私鹽而被官軍追剿得家破人亡,只好客串流民投奔臨高“髡賊”,在碼頭扛大包換飯吃的前山東鹽梟,時空最苦逼的人生敗犬組穿者之一。
自從那一天看到解放軍的飛艇編隊跨時空抵達臨高之后,吃夠了苦頭的李孟就忙不迭地表明了身份,又經(jīng)過一番繁瑣的審核和盤問,隨即便得到了重返現(xiàn)代世界的許可。
但問題是,雖然李孟在明末過得很慘,可即使是在現(xiàn)代世界,李孟也只是一個失業(yè)多時,連房租都快繳納不出來的無業(yè)游民。然后,他又在危機四伏的古代社會里,成天打打殺殺地混了這么久,短時間內(nèi)恐怕難以適應現(xiàn)代都市生活,恐怕就更加不容易找到工作,或許要不了幾天就得淪落到丐幫里去要飯了。
更何況,作為一名曾經(jīng)的軍事集團首領,李孟身邊還有幾個跟他一起漂洋過海來臨高的山東弟兄,需要李孟想辦法安置——繼續(xù)在碼頭扛大包總不是個事兒,工作辛苦收入少不,還只能睡集體宿舍,連自家的房子都沒有,娶妻生子更是想都別想……如果不把這幾個跟著自己上陣廝殺、同甘共苦、并且追隨自己一路顛沛流離到海南島的過命兄弟給安頓好了,李孟在現(xiàn)代世界也過得不安心啊
于是,他就想要繼續(xù)在這個時空打一段時間的短工,好歹積攢一點錢下來,同時想辦法給幾個弟兄安排個稍微好一點的前程。結(jié)果還真給李孟找到了一個不錯的差事——自從海南島的環(huán)島鐵路通車之后,設置在三亞的鐵路總局,原是用女列車員來售貨和打掃衛(wèi)生的,誰知明末百姓的道德素質(zhì)實在堪憂,甚至已經(jīng)超過了日地鐵癡漢的等級,簡直跟現(xiàn)代印度的強奸公交車有得比……結(jié)果,來自現(xiàn)代世界的女列車員頻繁遭到各種騷擾和侵犯,不管鐵路警察怎么警告和恐嚇,甚至把幾個癡漢吊在車站門口都沒用。
鑒于上述狀況,李孟就帶著他的那一票山東壯漢過來毛遂自薦,攬下了其中一列客車的乘務員職位——對于李孟那票山東兄弟來,在鐵路上工作好歹比在碼頭扛大包要體面些,也輕松些。而對于鐵路局來,不管怎么樣,李孟好歹是現(xiàn)代人,相對來比明末土著更加可靠,也懂得在火車上該如何工作。而那幾個山東兄弟雖然有點笨,但都很聽李孟這個大哥的話,為了謀生也肯學習……
現(xiàn)在,其他人有的在火車頭鏟煤,有的在打掃車廂的衛(wèi)生,都是些粗笨的活兒。而最需要動腦筋算賬的售貨員,就只能讓李孟自己來負責了——他一個人又要收錢找錢,又要用藤殼熱水瓶給客人泡茶,還要指導那些明朝土鱉們?nèi)绾伍_罐頭和吃泡面,還得防著有人趁亂偷東西,當真是忙得焦頭爛額。幸好,前面的三等車廂實在太擠,所以售貨釁車照例只在二等車廂和頭等車廂活動,否則李孟還要更頭疼。
“……伙子,給我家兄長來一大碗八寶粥。還有那泡面又是什么東西?”
徐霞客打量了一番釁車上琳瑯滿目的各種吃食,又跟徐仲昭商量了一下,便對李孟招手吩咐道。
李孟聞言便從車上的粥桶里舀出一大勺八寶粥,裝進一只粗糙的椰殼碗里,隨即跟一副粗制濫造的木頭筷子一起遞了過來,“……您要的粥好了泡面有三種口味的,您想要哪一種?還是都嘗嘗?”
而徐仲昭則接過那碗八寶粥,用筷子攪動了幾下,頓時看得啞然失笑——或許是因為瓊州地處偏僻,一些諸如核桃、蓮子、葡萄于之類的外地特產(chǎn)不容易置辦的緣故。所以這八寶粥也很有地特色,乃是大米和米海南有一種名為雞腳黍的特產(chǎn)米混合煮成的濃粥,摻入綠豆、花生、于棗,以及切成塊的菠蘿、番薯、椰子肉。看著花花綠綠,頗為誘人,而里面的糖也放得很足,倒是很合胃口。
與此同時,李孟還在向徐霞客介紹釁車上的三種泡面——考慮到運輸?shù)某蓡栴},這些泡面都是用現(xiàn)代世界的機械設備和時空的原材料,在海南島最新設廠生產(chǎn)出來的。因為一次性紙碗的制作難度太高不要以為制作紙碗紙杯的技術很簡單,光是紙杯內(nèi)壁的防熱防水無毒淋膜一項,就足以難倒二戰(zhàn)前的所有工廠,而朝鮮更是在二十世紀末把研發(fā)“大同江”碗面成功作為一項光輝政績來夸耀,所以都是袋裝面,分為川味牛肉、清湯海鮮和咖喱雞肉三種口味。除了塑料包裝被迫改成油紙袋,醬料、調(diào)味粉和脫水菜肉也只能放在每箱泡面附贈的竹筒里,讓食客自己拿勺子舀之外,其余都跟現(xiàn)代的方便面一模一樣。
看著油紙包里的三種泡面,徐霞客猶豫了一會兒,覺得自己之前在博鋪港三天兩頭吃各種海鮮,還有那個天竺咖喱飯也嘗了很多回,已經(jīng)有點膩了,最后就要了一包川味牛肉面。
李孟便從油紙包里拆出面餅,放進又一只椰殼碗里,撒上醬料、調(diào)味粉和脫水菜肉,再倒入開水,蓋上一個紙蓋。然后把碗和一副筷子遞到徐霞客手里,請他耐心等待三分鐘,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面就好了。
片刻之后,聞著從碗里漸漸冒出來的鮮美香氣,徐霞客忍不住打開紙蓋,看著那猶如西瓜汁一般紅得可愛的湯水,忍不鄒道:“……嗯,這泡面真不錯,價錢不貴,須臾即成,而且聞著也很香。雖然還沒有入口,但這色香味之中已經(jīng)有兩項是上佳了,真令人食指大動啊。”
“……好像是挺香的,讓為兄嘗嘗。”
此時的徐仲昭已經(jīng)吃光了他的那碗熱帶風味八寶粥,又聞著泡面的香味,不由得轉(zhuǎn)過身來,搶過徐霞客的面碗,就往自己嘴里灌了一口放了大量辣椒、紅油、胡椒、蔥姜蒜香辛料的面湯……緊接著,這輩子都沒嘗過辣椒這種舶來品的江蘇縉紳徐仲昭,就被辛辣的面湯給嗆得連連咳嗽,甚至濺出了眼淚。好半天之后,他仍然覺得臉頰抽搐,喉嚨和口腔火辣辣的痛,連嘴唇好像都不是自己的了。
徐霞客拿回面碗之后見狀,便狐疑地只是在碗沿上輕輕抿了一口湯水,但盡管如此,還是半晌無語。隨即捂著漲紅的臉,擦了下眼里滲出的淚水,心有余悸地嘆息道:
“……咳咳,這真是在吃火把道川蜀之人,就喜歡吃這樣的東西來糟蹋腸胃嗎?”
——明末,辣椒剛剛傳入東亞,中國只有在沿海港口少量栽種,所以古人對辣味的耐受度遠不如后世那么高。而徐霞客出身的江浙之地,又素來以膳食口味清淡而著稱。最后,由于穿者的塑料工藝不過關,做不出后世的料包,這種地產(chǎn)泡面的調(diào)料要靠自己從竹筒里舀,往往一個手滑就會不心放多了……
另一邊,正當坐在二等車廂的徐霞客兄弟,被這超辣方便面給嗆得涕淚齊下之時,頭等車廂內(nèi)的未來穿者和時空江南名士們,也在各自享用著他們的午餐。 t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