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穿越時代 最新章節(jié)目錄 第九十八章、穿越版崇禎帝的決斷(上)

作者/老老王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第九十八章、穿(版崇禎帝的決斷上

    自從清醒以來,換了芯子的穿版崇禎皇帝一邊繼續(xù)臥床休養(yǎng)——沒辦法,昏迷不醒靠人參吊命這么多天,身子骨實在太虛,都可以用弱不禁風(fēng)來形容了,還時不時地發(fā)低燒;一邊努力梳理這具身體的原主留在頭腦里的記憶,同時命令大太監(jiān)王承恩把近期的奏折和邸報都拿上來,以便于了解大明帝國的現(xiàn)狀。

    然后,這位可憐的穿版崇禎皇帝,就被如今這個面目非的熱鬧世界,給華麗麗地深深震撼了。

    “……孤身刺殺努爾哈赤的黃石?割據(jù)登州圖謀不軌的陳新?這都是些什么人啊?怎么跟歷史書完對不上號?大凌河之戰(zhàn)倒是跟歷史上一樣輸了,可山東的第二次聞香教大起義又是怎么回事?歷史書上可只有天啟年間前任教主徐鴻儒發(fā)動的那一次……什么?!!闖王在崇禎五年夏天就打到了北京城外,如今就扎營在城西的石景山上?!!!呃……現(xiàn)在的闖王還不是李自成,而是高迎祥?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

    正史上,確實有一股陜西流寇在崇禎五年、六年間流竄到過京郊,但很快又被官軍攆了回去。

    總而言之,新版的崇禎皇帝感覺自己的頭腦很混亂,可惜眼下的時局已經(jīng)容不得他慢慢思考。就在他蘇醒之后的這短短十幾天里,京畿周邊的戰(zhàn)局還在進一步惡化——在殲滅了天津的最后一支外省勤王軍之后,用兵穩(wěn)重的皇太極并沒有急于直撲京師,而是掃蕩周邊的北直隸各府縣,逐一剪除京師的外圍屏翼。

    十一月初九,金軍破滄州,十一月十一日,金軍破任丘,十一月十二日,金軍攻破武清縣,十三日,金軍攻破香河縣,上述各縣官兵皆不戰(zhàn)而逃。十一月十五日,金軍進逼河間府,因關(guān)寧叛將吳襄遣使誘降,河間府守軍鼓噪嘩變,攻打府衙,裹挾知府打開城門歸順。河間府殘余各縣聞訊,旋即相繼望風(fēng)而降。

    十一月十六日,陜西流寇高迎祥部盤踞盧溝橋,耀武揚威,朝廷調(diào)遣京營官兵出城迎擊,未想五千京營竟不戰(zhàn)而潰。又從通州調(diào)盧象升所部天雄軍,于盧溝橋激戰(zhàn)一日,方才奪回這處京師通往南方的要道。

    十一月十七日,金軍圍高陽城,縣令掛印而逃。原兵部尚書、東閣大學(xué)士、帝師孫承宗,以七旬高齡率族子弟奮戰(zhàn)守城,終因城無援,于三日后告破,帝師孫承宗兵敗自盡,子孫十九人盡皆力戰(zhàn)殉國。

    十一月二十日,金軍進逼保定府,因保定府的城池高大堅固,金軍又長途跋涉,久戰(zhàn)疲憊,一時未克。同日,關(guān)寧叛軍假扮朝廷敗軍,騙開涿州城門,旋即里應(yīng)外合,輕取涿州,切斷了京師與南方的聯(lián)系。

    至此,京師與外界已經(jīng)基隔絕,靠盧象升率領(lǐng)殘余的天雄軍,還有從各處逃亡過來的潰兵,勉強湊起了一萬多人,在通州到盧溝橋一帶左沖右突,勉強撐出一點戰(zhàn)略空間,沒有讓北京城給圍一個結(jié)實。

    但隨著京畿各縣相繼陷落,南邊又沒有勤王兵馬過來,北京城里的情形還是一日不如一日,一日慘過一日,一日亂過一日——隨著遼東建奴肆虐京畿,攻州破縣,半個北直隸的鄉(xiāng)民縉紳都在往京師逃。而北京原就是人口過百萬的超級大都市,如今再涌入了大批戰(zhàn)爭難民,方寸之地內(nèi)的人口居然暴漲到了一百八十萬以上:這么多人口顯然是北京城此時背負不起的負擔(dān),整個京師都變成了混亂不堪的難民營。

    而更要命的則是糧食供應(yīng)問題——從一月份的阿巴泰破關(guān)劫掠北直隸,到夏天的山東聞香教起義,再到秋天的關(guān)寧軍倒戈,建奴大舉入關(guān)……整個崇禎五年,除了五六月份之間極短的一段空隙,大運河都處于封鎖狀態(tài)。即使是那一段極短的通航時間,也沒有被帝國的漕運系統(tǒng)利用,使得江南產(chǎn)糧區(qū)在今年幾乎沒能往北京城內(nèi)運入一粒米。再加上多了近百萬拖家?guī)Э诘碾y民要吃飯,使得京師糧價在十月份的時候,就已經(jīng)一口氣暴漲到了每石米八十兩銀子,到了十一月更是繼續(xù)漲到了每石米一百兩銀的空前天價!

    即使是蘇聯(lián)這樣嚴密的官僚機構(gòu),面對這等局勢只怕也要抓瞎。至于原就效率低下的大明朝廷則更是別提了。更要命的是,如今崇禎皇帝臥病不能理事,掌握六部的東林文官又跟首輔溫體仁唱對臺戲,以至于這個“戰(zhàn)時朝廷”居然幾乎處于罷工狀態(tài),不要平抑糧價、賑濟難民,就連維持治安都搞得一團糟!

    于是,在入秋后的北京城內(nèi)外,社會治安一時間空前崩壞。滿街都躺滿了奄奄一息的流民,商鋪盡皆關(guān)門閉戶,城沉寂得沒有一點生氣。搶劫,殺戮,暴動之類的亂事每日都要發(fā)生上百起。

    而每時每刻都在頻繁爆發(fā)的搶糧騷動,更是讓城只剩寥寥幾家背景深厚,請得起豪門家毒崗的糧店還敢開業(yè),而且店面前往往堆著人頭和尸體,好似閻王殿一般,用以嚇阻那些心懷不軌的饑民。

    面對急劇暴增的犯罪事件,順天府衙門的捕快和五城兵馬司的巡丁終日奔走不息,可依然彈壓不住——滿城都是為求一口飯食不要命的饑民,哪怕殺人殺得手軟,也鎮(zhèn)不租些餓瘋了的家伙。甚至有不少衙役官兵,也在暗中監(jiān)守自盜,參加流民們對京中糧鋪的搶劫與殺戮,只求弄到一些糧米鹽醬,讓自家老熊夠勉強糊口——隨著時局的惡化和糧價的暴漲,朝廷發(fā)放的俸銀來不夠用。不要普通的兵卒和捕快了,便是末入流吏和清水衙門的京官也捱不住,不斷有家饑餓成疾甚至餓死之事發(fā)生。

    而且,數(shù)十萬各地難民的突然涌入,很快就導(dǎo)致北京城內(nèi)一屋難求,就連縉紳之家,如果沒法投靠親友的話,也往往租不到寓所,只能流落街頭。而身邊沒帶多少細軟的尋常民,就更是別提了,只能沿街到處打地鋪。偏偏處于癱瘓狀態(tài)的朝廷,又沒有拿出任何的安置措施,結(jié)果就導(dǎo)致流民隨地露宿和便溺。

    如此一來,很快搞得北京城里疫蔡生,每日都有數(shù)千具尸體被拖出城外,拋到護城河或亂葬崗,京中各大藥房的防疫常用藥都被搶購一空,但疫情還是沒有得到絲毫的遏止,反而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弄得京中一時間如同鬼域,哪怕官宦門第亦是家家披麻,門門戴孝,連宮里也在瘟疫之中死了好些人。病急亂投醫(yī)的溫體仁首輔只得召集道士僧侶,在宮中辦法會開道場,超度死者,爙災(zāi)祈福,可惜似乎效果不彰。

    雪上加霜的是,在九月份、十月份的時候,那些外地流民露宿街頭,或許尚可忍耐,進入十一月后,隨著一陣北風(fēng)襲來,冰河期的北京城瞬間變得寒風(fēng)凜冽、滴水成冰。偏偏北京城中被困日久,不僅缺糧食,還缺柴炭,于是不僅那些蜷縮在屋檐下的街頭流民紛紛成了僵尸,就連京中的貧民戶人家,也是每天都要凍死一堆人……但也虧得是這誠寒,使得北京城內(nèi)的疫情開始稍有緩解,可依舊斷不了根……

    十一月二十日深夜,一伙混進北京城的亂民和潰兵,不知怎么地居然鉆進了京營的火藥庫……巨大的爆炸聲,震得皇宮里都是雞飛狗跳,也讓穿版的崇禎皇帝充分明白了局勢的緊迫——再也沒時間休息了!

    于是,在第二天清晨,盡管身子骨還是不太爽利,他依然強撐著走上紫禁城頭,親眼俯瞰著這座都城。

    此時的北京,剛剛下過了一場飛雪,京師內(nèi)外,廄一片銀裝素裹的純白風(fēng)景。對那些文人雅士來,這樣的天氣,自然可以圍爐賞雪,看梅花,寫詩填詞,極盡風(fēng)雅。對于富豪大戶來,在這大雪天里吃涮鍋,喝燒酒,看著兒在門外堆雪人打雪仗,也是一樁人生樂事——雖然建奴和流寇正在蹂躪京畿,但在北京城內(nèi)的豪門貴戚府邸之中,依然是一副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氣象……但對那些生不起暖爐的貧家戶,或是無尺寸土地可以立足,沒有一間草舍可以遮寒的流民來,這樣的大雪天就足以命了!

    下雪之前,城內(nèi)外就已經(jīng)不知道凍斃了多少人,大雪之后,更是“路倒”無數(shù)。從紫禁城的午門望下去,就能看到順天府的差役督促著里甲民壯上街,拉著大車一路上收拾尸體,連一張破席也是沒有,就這么丟在車上,裝滿一輛大車就拉到城外,隨地一丟了事——縱然是化人場,也因為缺少柴薪而沒法焚尸了。

    往年的這種時候,朝廷各部、順天府與城中富戶或許會設(shè)立粥廠,接濟流民百姓。今年這般景像,這大明天下還不知道能不能保的住,糧價又往天上直沖,都到一百兩銀子一石米了,誰還舍得這般破財?

    “……北京已經(jīng)成了孤城,勤王兵馬也都被擊潰,朝中百官還在黨爭,對面又是皇太極這樣的一代人杰……嗯,還有李自成和高迎祥也在城外的西山石景山上,這地方真是沒法待了!更別提身邊還廄一群豬隊友……”看著這副滿街橫尸的蕭瑟景象,穿版的崇禎皇帝陛下忍不住如此嘆息道。

    依靠后世在互聯(lián)上混論壇獲得的一點歷史知識,還有這具身體原來主人的記憶,皇帝陛下十分悲哀地發(fā)現(xiàn):別看眼下的北京街頭遍地餓殍,其中這座城市里并不是沒有糧食——那些豪門大戶囤積的糧米,至少夠城百姓吃上半年,但他們不會拿出一粒谷子來放賑施粥,只會想著繼續(xù)炒高糧價牟取暴利;別看眼下的北京城防空虛,靠盧象升的萬余殘兵在郊外苦撐,其實這座城市里并不是沒有精兵——那些勛貴高官的家中,多得是精悍善斗的親兵家丁,加起來足有數(shù)萬人,可惜沒有一兵一卒肯聽他這個皇帝的話。

    至于餉銀就更是別提了——李自成在崇禎十七年破北京后,拷掠得來的七千萬兩白銀,此時應(yīng)該也已經(jīng)安放在了京中各家豪門富戶的地窖里,而朝廷府庫卻是空得可以跑老鼠,皇帝。

    總之,跟公元1453年,拜占庭帝國覆滅前夕的君士坦丁堡相比,此時的北京城中不缺錢、不缺糧食、不缺軍械、不缺精兵、更不缺壯丁——加上北直隸各府縣涌過來的難民,京師的人口都已經(jīng)快要增加到二百萬了,看似還可一戰(zhàn),其實這些錢糧兵馬都不在皇帝的掌控之中,一分一厘都用不到戰(zhàn)事上。更要命的是,滿朝上下的軍心和士氣已經(jīng)垮了,官僚機構(gòu)也癱瘓了,文武百官的忠心更是很成問題,就如同蘇聯(lián)解體前夕和滿清覆滅的時候一樣,縱然再怎么有兵有錢,奈何大勢已去,也同樣是窮途末路了。

    “……這城里的錢糧都不是我能用的,能打的精兵也都調(diào)不動,還得防著他們造反謀逆……整個世界都是戰(zhàn)斗區(qū)域,連皇宮里都不是安區(qū),這樣地獄難度的游戲副可怎么打呀?”

    呼嘯的寒風(fēng)之中,穿版的崇禎皇帝在幾個太監(jiān)宮女的簇擁下,滿腹心事地下了城樓,坐上一頂軟轎,慢吞吞地往宮里挪動——作為一個打游戲總是被人搶寶搶怪搶裝備,抽獎從來只有安慰獎的倒霉蛋,他已經(jīng)習(xí)慣于把一切事情都做最壞的考慮,而如今這種萬事皆哀的氛圍,也由不得他不往壞處去想。

    “……八旗兵還沒殺到城下,京城里就已經(jīng)是這種好像世界末日一樣的情景。等到皇太極在城外扎下大帳的時候,還不是得要一哄而散了?唉,聽王承恩的法,關(guān)寧軍的叛將這陣子一直在派人往京城里活動,許多官員都已經(jīng)下落不明了……不過,嚴格來,這些棄官而逃的家伙還算是好的,留下來的那些官員不定更壞——只怕他們不是想著為國盡忠,而是想著拿我的腦袋去向皇太極請功討賞啊……”

    他憂心忡忡地嘀咕著,思索著眼下混沌不清的局勢,不由得感覺這寒風(fēng)更冷了,甚至冷得刺骨。

    ——在東林黨的忽悠之下,當(dāng)初還是高中生年紀的崇禎皇帝,在即位初年曾經(jīng)一度裁撤了東廠,錦衣衛(wèi)也被削弱得只剩了一個空架子,以表示對天下“正人君子”的信任,導(dǎo)致國內(nèi)情報系統(tǒng)完崩潰。之后察覺到情況不對,崇禎皇帝雖然對錦衣衛(wèi)的特務(wù)機構(gòu)有所恢,但才剛剛著手,就遇上了眼下的塌天劇變。

    所以,眼下北京錦衣衛(wèi)的情報能力,也就是換了衣衫到茶館里聽聽市井流言而已,業(yè)余的不能再業(yè)余。如今這位穿版的崇禎皇帝在接手了前任的爛攤子之后,便十分驚駭?shù)匕l(fā)現(xiàn),作為一個大帝國的最高元首,他所能夠獲得的民間資訊,充其量也就是和京城茶館店二所知道的一樣多……

    于是,情報資訊的嚴重缺乏,就讓這位身為悲觀主義者的穿版崇禎皇帝更加憂心忡忡了——如今的北京朝廷之中,究竟還剩下幾個忠臣?該不會滿朝文武都已經(jīng)串通好了,只等著八旗兵一到就獻城投降吧?

    而他頭腦里的歷史知識,也讓他不能不把一切都往壞處想:記得他在穿之前,也曾經(jīng)看過一部關(guān)于穿南明的架空,開頭有一段就是,在李自成抵達北京城下的時候,崇禎皇帝看到大勢已去,其實一開始并沒有坐在宮里等死,而是自己帶著王承恩和幾百內(nèi)操凈軍武裝太監(jiān)出宮,想要從正陽門逃出去,不料城頭上不肯開門,后來又跑到兵部尚書張縉彥守的朝陽門,試圖混出城去,張縉彥也是瘍了拒不開門放人,到后來,崇禎和王承恩又到安定門,那里竟是遠遠看到有兵馬過來,就立刻敲梆子放箭,把崇禎和內(nèi)操凈軍遠遠就趕開了。事情到了這等眾叛親離的地步,崇禎皇帝才徹底灰心絕望,在長安街解散了剩下的內(nèi)操凈軍,自己和王承恩回到內(nèi)廷,直入煤山,披散了頭發(fā)寫下血書,然后找了棵歪脖子樹上吊。

    ——在李自成揮師包圍北京的時候,包括首輔、勛貴、兵部尚書甚至皇親國戚,整個北京城的滿朝文武都早已跟李自成談好了條件,準備把崇禎皇帝拿出來充當(dāng)投名狀,然后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新朝元勛了。城墻上那些守軍的主要任務(wù)也不再是抵御陜西農(nóng)民軍,而是防著崇禎皇帝出逃:在闖軍抵達的時候,北京城已經(jīng)不再是抵御外敵的堡壘,反而變成了關(guān)押崇禎皇帝這個高級死囚的監(jiān)獄!只是因為害怕?lián)蠌s君的罵名,這些投降官員才沒有親自動手攻打紫禁城,而是等著李自成來砍崇禎皇帝的腦袋罷了。

    否則的話,以北京城之堅固,之前清軍多次圍攻也未曾陷落,怎么李自成卻能在兩天內(nèi)占領(lǐng)城呢?答案就是整個朝廷都拋棄了崇禎皇帝,百官勛貴根沒有抵抗,就“開門迎闖王”了。只是李自成根沒有守約的打算,事先便打造了五千副夾棍,一進北京就立刻毀約變卦,將那些投降的官員抓起來嚴刑訊問,當(dāng)眾打死了不知多少人,并且一口氣拷掠出七千萬兩銀子,這才讓朝堂上一眾作死專家后悔不迭罷了。

    言歸正傳,在這個因為諸多穿者的影響,已經(jīng)發(fā)生了顛覆性劇變的時空中,如今的陜西農(nóng)民軍還不成氣候,雖然如今的李自成和高迎祥就在城外的西山上,但勢力還弱得很,戰(zhàn)斗力也很可疑,據(jù)連盧象升手下的一萬多殘兵敗將都打不過,估計北京城里應(yīng)該沒有幾個勛貴官宦愿意跟這些泥腿子一起混。

    可若是換成風(fēng)頭正勁的女真八旗……眼下既有吳襄、祖大壽這些人脈深厚的遼西叛將從中穿針引線,如今的八旗共主又是最擅長招降納叛的皇太極,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前面的努爾哈赤和后面的多爾袞都只配給他提鞋……京師里的文武官員,究竟有多少已經(jīng)暗中投靠過去了?真是想讓人害怕啊!

    不過……原的崇禎皇帝雖然給他這個穿者丟下了一個爛攤子,但好歹也留下了一點遺產(chǎn)。

    跟歷史上崇禎十七年的情景相比,此時的大明王朝總算是稍微強一點——首先,在宮中還有一些作為棺材的內(nèi)帑存銀;其次,在城內(nèi)外也還有一些忠心的軍隊,比如王承恩的內(nèi)操凈軍和盧象升的天雄軍……

    想到這里,他忍不住回頭看了看提著燈籠在一旁伺候的王承恩——在正史上,當(dāng)崇禎皇帝吊死煤山的時候,就只剩下這個老太監(jiān)不離不棄,陪君赴死……想來天下應(yīng)該沒有誰比他更忠心的了吧?<p>

    “……就這么決定了,明日召開朝會,看看大臣們的心思如何,然后就該收拾行李準備上路了。”他如此在心中如此決定道,“……既然北京保衛(wèi)戰(zhàn)這個副,看來是沒法打了,那么索性就換一個副吧!”

    然后,第二天清晨剛一上朝,這位穿版崇禎皇帝陛下就收到了一大堆的辭呈……

    ps:以崇禎皇帝在紫禁城里能夠得到的信息,他根察覺不出現(xiàn)代政府已經(jīng)介入,最多只能看出有些歷史上不存在的家伙,看著很像是穿者而已,所以這位穿者皇帝根想不到要“把大明交給黨”……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川省| 鲁甸县| 衡水市| 黄石市| 繁昌县| 广河县| 郧西县| 威宁| 平南县| 永清县| 凤山县| 北票市| 扎囊县| 隆回县| 方山县| 兰考县| 伊宁县| 吉安县| 安泽县| 郯城县| 冀州市| 大庆市| 新化县| 湖南省| 香格里拉县| 登封市| 衡东县| 易门县| 平谷区| 栾城县| 灵丘县| 巴林左旗| 奉贤区| 沅陵县| 资兴市| 绥阳县| 松潘县| 资兴市| 吉林市| 栾城县| 宁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