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穿越時代 最新章節目錄 第438章 “義士”入城(下)

作者/老老王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義士”入城下

    從北面進入杭州城的這隊所謂“義士”,其實也就只有三條船,統共二十來號人而已。不過其中倒是有一半都是身具功名的衣冠中人,而那為首之人更是讓人眼神一臉,乃是名滿天下的杭州名士、復社骨干張岱張宗子!劉知府深知此人雖無官職在身,卻是官宦世家子弟,其交游廣闊,在朝堂和民間的活動能量皆頗為驚人,故而忙不迭地在杭州最豪華的青樓行院置辦了酒宴,給他們接風洗塵,唯恐有絲毫的慢待。

    然而,面對知府大人的盛情款待,張岱卻是愁眉不展——之前來杭州的一路上,他沿途的所見所聞,處處觸目驚心,充分證明戰場上的局勢已經遠遠壞過了他最悲觀的預期。

    按照古代的一般慣例,為了以最快速度穩固占領區,減諧治新征服地區的阻力,任何傳統封建軍隊的首領,都會對占領區的縉紳大戶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客氣,因為還需要這些地頭蛇來籌集賦稅、征發勞役,以及維護地方秩序。尤其是在重文輕武的明末,哪怕是最粗鄙的強盜山大王,也知道要敬重讀書人。

    而作為回報,在一定條件下,地主縉紳也會默認對方的強勢地位,給征服者進貢若干錢糧和女子,破財消災,以免惹惱了這伙強人,弄得玉石俱焚——當然,想要地主們真心效忠這些粗鄙武夫,則是基不可能的。相反,在背地里搞各種動作,不斷地給新征服者添亂,這種事情幾乎是地主縉紳們必做的……

    總之,在張岱看來,任憑世間斗轉星移,地方上這些縉紳大戶的富貴尊榮都應該永恒不變才對。

    可如今這批天殺的髡賊,卻完違反了上述常識,他們對待那些卑賤民尚算客氣,卻絲毫沒有禮遇縉紳的意思,居然公開地肆意屠戮士紳大戶,每到一村必組織“公開審判”,把村里的地主縉紳滿門抄斬——朝廷的功名官身在不講道理的髡賊面前,非但不再是護身符,反而成了催命符!

    在沿著大運河乘船趕赴杭州的一路上,張岱等人遇見了無數舉家逃難的縉紳船隊,甚至還有幾個在杭州結交的酒肉朋友。按照這些逃難者的哭訴,這髡賊真是比倭寇兇殘多了。昔年的倭寇穿了不過是求財而已。如果能夠跟倭寇合伙做走私生意的話,那些地主縉紳非但不會有損失,往往還能大發一筆橫財。

    ——這也是當年倭寇之患屢禁不絕的原因,因為抵御倭患的核心關鍵是查走私而不是抵御外來入侵,所以江南各省從官宦到縉紳都頗有不少勾結倭寇的。即使以現代中國對社會的控制力度,各種走私問題依然屢禁不絕。至于明朝就更是別提了——除非是朱元璋下狠心治貪的那段時光!

    而眼下橫行浙江的髡賊,對待地主縉紳卻是不但要錢還要命,尤其喜歡殺讀書人,完不知敬老尊賢為何物。哪怕是退休的老尚書,也被他們吊在樹上用鞭子亂抽……聽了那個老尚書的孫子的哭訴,張岱的心情異常沉重,他家乃是紹興的官宦顯貴世家,雖然他人因為愛熱鬧的緣故,常年居住于杭州城中,但張家的絕大多數產業和族人,卻依然分布在紹興和杭州的鄉下村鎮。

    偏偏髡賊不僅在錢塘江北岸的杭州郊野為禍,還對錢塘江南岸的蕭山、紹興發動了大掃蕩……

    懷著對家族安危的憂慮,著人多力量大的想法,張岱一路上都在積極勸這些縉紳跟他一起回轉杭州,找髡賊報仇雪恨,無奈這些逃難縉紳固然多半都跟髡賊有著血海深仇,但更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眼下好不容易九死一生地逃出了險境,哪里還肯回去自投羅?

    因此,饒是張岱打出了復社的金字招牌,又磨破了嘴皮子,最終也只動了兩個滿門被害的舉人和一個家破人亡的監生,帶著他們的家仆加入了趕赴杭州的“義士”隊伍中來。而之前跟著張岱從南京趕來杭州“慷慨赴難”的那幾位青年士子,反倒因為見勢不妙的緣故,在半路上一口氣逃走了好幾個……

    正當張岱垂頭喪氣地回憶著這些灰暗的經歷之時,突然有門子高聲通報:知府大人來訪。隨后簾子一挑,劉夢謙知府便帶著最近被收為親信的高玄走了進來,先是跟張岱等諸位義士見禮,隨后便朗聲道。

    “……諸位皆知,這髡賊冒稱宋室后裔,實乃海外蠻夷,之前竊據瓊州,多行不義,朝廷尚且寬容待之。孰料此輩不思皇恩浩蕩,猶效奮臂螳螂!竟然勾結朝廷叛將,大肆入寇江南,屠我士子,殺我百姓!所到之處,文氣斷絕,妖法橫行!然所幸天不絕我大明。前幾日有忠貞好學之士獻木炮之法,格斃賊酋,力摧敵膽;今日又有諸位義士慷慨南下,奔赴戎機,力抗強暴!此乃我杭州百姓之幸事!諸君,共飲此杯!”

    底下自是一片應和之聲,不過眼下畢竟是兵危戰兇之時,頭頂不時還有嗚嗚怪叫的髡賊火箭飛過,實在容不得慢慢地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待到一杯酒飲畢,眾人也就開始談正事了。

    “……張先生,杭州父老久受賊人荼毒,日夜皆在渴盼天兵,不知南京援兵何時可到?”——這是知府老爺在迫不及待地發問了。困守孤城的日子久了,知府老爺當真是萬分懷念著西湖上的湖光山色,還有嬌俏船娘的溫柔懷抱。恨不得明日髡賊就能退兵,他好再次泛舟西湖之上,高唱“大江東去”以抒胸臆。

    “……這個……還請府尊大人海涵,就張某所知,眼下朝廷精兵沮揚州與聞香教妖人廝殺,近來雖然捷報頻傳,但殘余妖人畢竟還在負隅頑抗,督師揚州的呂尚書一時實在脫不得身。為了應對浙江戰事,朝廷雖已在南京張榜招募新軍,但練兵籌餉諸事都頗廢時日,同樣緩不濟急。張乾度張溥是松江人又提議要分兵增強松江海防……所以,為了江南安危,還請府臺大人在杭州多堅持些日子……”

    聽了張岱這個“朝廷非官方代表”吞吞吐吐的這番話,劉知府頓時心涼了半截,“……可浙江的部精兵,亦是被巡撫大人帶去了溫州御敵啊!如今風雪大作,道路艱險,海路又被賊人封鎖,巡撫大人不知何時才能回援省城。我杭州城中存糧雖多,奈何缺兵少將,處境實在兇險。”

    到此處,劉知府更是向張岱長揖不起,“……素聞先生急公好義。而今這髡賊圍城已有一月,依照髡賊的囂張氣焰。這杭州一旦城破,必然生靈涂炭。還望先生設法為杭州求來朝廷援兵,拯救這一城百姓!”

    “……可是南京朝堂諸公也有難處,任誰也沒法憑空變出兵馬和糧餉吶!”張岱攤手苦笑道,“……還請府尊大人設法與賊人周旋。只要能夠退敵,縱然是行款賄賂敵酋,想來當朝諸公也是不會計較的……”

    對于張岱這番站著話不腰疼的傻話,劉知府聽得是直翻白眼——以髡賊眼下表現出來的聲勢和胃口,如果沒有幾百萬兩銀子的贖城費,怕是沒法把他們送走的。杭州城里倒不是沒有那么多銀子,可僅僅憑著他一介知府的官位,又如何能逼著那些背景深厚的縉紳們傾家蕩產,拿出這么多的銀子來呢?

    再了,就算他撕下臉皮不要,硬逼著縉紳們破家捐出這許多銀子,而髡賊收了銀子之后也如約退兵。可待到髡賊退走之后,那些被奪了錢財卻又手眼通天的縉紳,又怎么可能忍氣吞聲?以那幫大戶的能量,就算報復不了那遠在海外的髡賊,難道還整治不了他區區一個根基淺薄的知府嗎?

    不過,站在劉知府身邊的高玄卻是聽得眼神一亮,當即就向知府大人自告奮勇,請求出使賊營,以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去施展離間計:“……府尊大人,學生方得一妙策,縱然不能讓髡賊上下離心,不戰自散,至少也可拖延若干時日……只是還請府尊大人手書一封,以便于取信賊酋……”

    抱著死馬當做活馬醫的想法,劉知府對高玄的要求無有不應——只要不是向他討銀子就好,然后便打發這位忠勇無雙的秀才公,跟上次出使賊營的那個老頭子一塊兒出發了。

    而劉知府和張岱等諸位義士,則留在了這家青樓里,一邊繼續飲宴閑談,觀賞歌舞,一邊等著高玄的好消息……同時無奈地聽著賊人的火箭一次次從頭頂呼嘯飛過,然后在城內各處爆裂開來……

    西湖北岸,武林門外

    “……咻咻——”

    “……嗚嗚——”

    伴隨著各式各樣的奇異嘯聲,一枚又一枚的黑爾火箭還在繼續升空,給杭州市民送去冬日里的溫暖。

    “……快快快,大家都記好自己的火箭是哪一發啊,要不然一會兒若是記不住,可別我不公平!”

    李孟搖晃著手里一瓶嫣紅的葡萄酒,對著一群正在鼓搗著火箭彈的日治安軍如是喊道。

    ——在武林門外安營扎寨了三天,連續放了兩個晚上的火之后,因為孫陽少將依然帶著主力部隊在富陽縣磨磨蹭蹭,始終沒有足夠的兵力對杭州城發動總攻,一時間閑極無聊的王秋和趙引弓,索性就把一大半的部隊撤回了鳳凰山莊休整,然后自己也乘上畫舫去湖心亭賞雪游玩了。只留下幾百名以日裔治安軍為主的雜牌部隊,在武林門外繼續發射黑爾火箭搞破壞,并且任命穿者李孟同志為臨時指揮官。

    在接手了武林門外的這票雜牌軍之后,為了振奮士氣,提高作戰的趣味性,李孟特意從王秋那里討來幾箱葡萄酒作為獎品,舉辦了一出火箭哨聲大賽,硬是把這辰斗搞成了元宵燈會一樣的娛樂節目——每隔一個時辰,每個治安軍隊都可以認領一枚黑爾火箭,然后在發射前綁上他們自己做的竹哨,看誰的火箭發出的嘯聲嚇人。哨聲最嚇人的隊可以領到一瓶葡萄酒,哨聲最差勁的隊負責清理發射場地。

    雖然中國自古就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詩句,但在這年頭的東亞大陸,嫣紅如血的葡萄酒總的來還是一種相當稀罕的舶來貨。所以為了這份一看就很有面子的獎品,諸位日治安軍官兵們可是卯足了勁,很快就把西湖邊的幾棵竹子掃蕩一空,幾個手藝巧的家伙干脆用木頭刨了個哨子出來——就算拿不到葡萄酒,能夠在首長面前露個臉也是好的。甚至還有人充分開動腦筋,在李孟的提示下,以黑爾火箭為動力源,硬是用竹篾和細鐵絲捆扎出了一架火箭滑翔機,機身上不但能綁哨子,還能空投傳單……

    正當李孟琢磨著該往傳單上寫些什么的時候,卻從杭州城內迎來了一老一少的兩個使者。

    當即命人押送過來仔細一看,其中老的那個家伙,李孟倒是認識,上回來過一次了,還妄想要模仿建文年間守濟南的鐵鉉,把各位首長誆騙進城里送死……可年輕的這個家伙又是什么來路?

    就在李孟打量著兩位來使的時候,那個年輕的使者——也就是高玄,卻示意李孟屏退左右,在被李孟堅決拒絕后,更是一開口就語驚四座:“……聞將軍從澳洲遠渡重洋而來,不知可有裂土封王之意?”

    ……這都是哪兒跟哪兒啊?!一頭霧水的李孟心想——杭州城都被咱們給圍了,爺要是想封個王的話,哪里還用得著你來嘚瑟?應該去討好那些高層領導還差不多!

    在完摸不著頭腦的情況下,李孟干脆就閉嘴不言,繼續看看這貨的葫蘆里究竟賣的啥藥。

    ——只見高玄等了一會兒,不見李孟吭聲,便再次語出驚人“……如若將軍愿意棄暗投明,歸順朝廷!生不才,愿修書一封,代將軍上奏朝廷,憑將軍手下兵馬,擇一良地封王絕無問題!”

    李孟當即被這貨的腦洞給雷得不輕:臥槽?封王?大明的王?就憑你?這怎么可能?欺負我沒讀過書嗎?而且居然對我這個打工的家伙出這句話,豈不是證明你連這支部隊的主帥是誰都沒搞清楚?

    “……呵呵,我李家世代忠烈,豈有事二主之理?”完這一番義正詞嚴很有古文范兒的話,李孟自覺很酷炫,便順勢背手向南而立,只給高玄留下一個唏噓偉岸的背影。

    想不到這高玄還真的敢蹬鼻子上臉了——只見他哈哈一笑,指著李孟朗聲道:“……大宋亡于蒙韃之手,我大明逐韃虜,復故地,非得自宋,乃自蒙元。堂堂正正,乃為正統!將軍雖忠,卻為愚忠,實在可笑!”

    對此,李孟倒是還沒什么反應,站在旁邊看熱鬧的黒木隊長卻站不住了——高玄前面的那一大堆文縐縐的話,他的漢語水平有限,基沒怎么聽懂;而高玄后面的那些話……其實他還是沒怎么聽懂,不過那混蛋在話語里洋溢著的譏諷和嘲笑,他可是很明顯地感覺出來了!

    對此,黑木隊長立刻就是勃然大怒,當即上前一步,要在高玄身上展示一下他引以為傲的拔刀術。

    看到黒木隊長把手往剛剛弄到的新佩刀上放,李孟就翻了個白眼,知道這貨的二百五精神又犯了,估計是昨天被當眾潑了兩次糞便,腦子受了太大的刺激,變得有些神經質的緣故——于是趕緊趁著黒木隊長還沒把刀抽出來亂砍之前,伸手按住了他的刀柄,然后又示意兩個治安軍士兵把他帶下去冷靜冷靜。

    而目睹了這一切變故的高玄,卻頓時腦海中靈光一閃,自以為是招降納叛的機會來了,當下就往李孟的手里塞了個紙團,同時高喊著:“……既然將軍不愿投我大明,那就來日再見!”

    接下來,這兩個過來得莫名奇妙的奇怪家伙,又同樣莫名其妙地告辭離去了。只留下了李孟獨自一人攥著個紙團發愣:這兩個思路完不正常的奇葩貨色,究竟是來這邊干啥的?表演活話劇?

    為了弄明白這是怎么回事,他只得揉著青筋直跳的太陽穴,心翼翼地展開了那個剛剛被高玄塞過來的紙團,然后發現上面是杭州知府劉夢謙大人的墨寶,為了增加可信度,在紙上還敲了知府大印,鮮紅鮮紅的一看就喜慶。而李孟對此的評價是……“……恩,這字可真是夠藝術的。”

    ——不得不,知府大人當真是寫的一手好狂草,加上被高玄在手里攥了半天,紙上沾了不少污漬,以至于學識淺薄的現代搬磚工兼明末鹽梟李孟同志,左看右看橫看豎看了半天,也沒弄明白這上面究竟寫的是什么——其實大意就是劉知府拍胸脯保證,只要賊酋愿意退兵,就向朝廷保舉他,許諾給他封王云云。

    于是,一頭霧水的李孟嘆了口氣,把這樁怪事放在了腦后……不過,就在他準備要把紙團扔掉的時候,卻突然念頭一轉,讓人去找了點漿糊,把這張紙簡單地裝裱了起來,準備留下來當個紀念。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定市| 湖南省| 桓台县| 渝中区| 绥德县| 中牟县| 阜宁县| 双江| 临邑县| 稷山县| 从江县| 南漳县| 唐山市| 嘉义市| 红安县| 韩城市| 福清市| 通城县| 专栏| 邵阳县| 西贡区| 镶黄旗| 兴山县| 荔波县| 弥勒县| 兰州市| 刚察县| 安顺市| 内江市| 纳雍县| 西昌市| 青川县| 灵宝市| 鹤山市| 镇远县| 玉林市| 福州市| 北宁市| 潞城市| 延川县| 吉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