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沖突世界:凜冬將至
美國,阿拉斯加州西南部,阿留申群島
自阿拉斯加半島向西南方橫亙綿延數千公里,與亞洲的堪察加半島相呼應。
這便是被稱為“阿拉斯加踏腳石”的阿留申群島。
在這片荒涼的土地被插上星條旗之前,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半島都原屬于沙皇俄國,一代又一代的俄國探險家以驚人的毅力發奮東進,為萬里之外的祖國開拓出了這片新天地。但是,過于遙遠的距離讓莫斯科很難往這里投放力量,也扛不諄心要成為北美洲唯一主人的盎格魯撒克遜民族。
于是,在1867年的時候,阿留申群島同阿拉斯加一起,以7萬美元的價格被打包賣給了美國。在當時的沙皇眼中,阿留申群島火山、地震活動頻繁,島上荒蕪貧瘠,幾乎不適合移民墾殖,因而對于當時剛剛輸掉克里米亞戰爭,國力疲敝的俄國來,倒也不失為一樁甩掉燙手山芋的合算買賣。然而,如果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地下有知,得知阿拉斯加的地下埋藏著巨大的金礦,阿留申海域是一個世界級的漁業寶庫,特別是北部的白令海,更是以世界第一漁廚著稱,并且具有重要的軍事及戰略價值的話,估計一定會后悔不迭吧?
——阿留申群島是火山島,由福克斯、安德烈亞諾夫、四山、拉特和尼爾五組群島組成,共有大島嶼159個,總面積約18平方公里。該群島橫亙在北太平洋上,是白令海與太平洋的天然分界線,扼守白令忽口。同時還是美俄之間領土距離最近的地方,也是日通往北美、北歐的捷徑。
但是,盡管有著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可畢竟躥高緯度的寒帶海域,四周都是遠離文明世界的凍土荒野。島上不僅土地貧瘠,而且火山地震頻繁,所以,這片被冰與火所困擾的阿留申群島,人口一直不多,即使是群島的首府荷蘭港,也不過只有三千多居民,而大多數的島嶼干脆根就無人居住。
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日軍曾經短暫地入侵械,阿留申群島,占據了荒無人煙的阿圖島和基斯卡島。但很快就因為維持不了如此漫長的補給線,而陷入了進退兩難的窘境。美軍于是在1943年夏季發動反攻,在戰列艦炮火的掩護下奪回了阿圖島,基斯卡島上的日軍則倉皇逃竄,阿留申群島的戰時就此告終。
這次發生在遙遠寒帶海域的薪斗,在當時沒有引起任何人的關注。而在接下來的兩年里,這片海域也一直敝著遠離戰火的平靜。整倡平洋戰爭的恢宏畫卷,仿佛都在南太平洋的珊瑚礁之間徐徐展開,在那片陽光燦爛的熱帶海洋燃燒著血與火。而位于太平洋最北端的阿留申群島,卻成了被世人遺忘的角落。
但事實上,在這片被遺忘的寒冷島嶼,美軍這兩年一直都在大興土木,不惜丟下了堪稱金山銀海的巨額資,在各座海島上修建了大型機懲秘密油庫、彈藥庫和物資補給倉庫,形成了一個規莫人的后勤基地。
現在,就是這片群島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當日狐偵察到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從夏威夷大舉出海,下落不明的消息,并且手忙腳亂地到處收縮兵力,預備迎接下一誠太平洋大決戰的時候,這支艦隊卻悄然來到了位于太平洋最北端的阿留申群島。
——美利堅合眾國的下一場大反攻,即將從這里向日帝國射出復仇之箭!
此時此刻,在這片終年云霧縈繞的陰冷海域,密密麻麻的各類軍艦,好像鋪天蓋地的蝗蟲群一般,布滿了阿留申群島首府荷蘭港外的洋面,一眼望不到邊。一根根桅桿宛如海上的森林,鮮艷的星條旗在潮濕的海風中獵獵招展——六艘埃塞克斯級航母、三艘**級輕型航母、二十艘商船改裝的護航航母、兩條阿拉斯加級戰列巡洋艦、三艘蒙大拿級戰列艦、四艘巴爾的摩級重巡洋艦,十二艘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以及一百多艘各型驅逐艦當如此龐大的艦隊駛過海面的時候,太平洋的海水恐怕都要被攪得沸騰了起來吧!
而在這片規模龐大的“戰艦海”中,最為顯眼的對象,莫過于在十個月之前剛剛下水,堪稱空前絕后的十萬噸超巨型戰列艦,“夏威夷”級戰列艦的首艦“夏威夷”號!
——受到日大和級戰列艦驚人表現的刺激,美國人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幾乎是拿出了玩命的架勢在狂造著大艦巨炮:想想看,一直以來被自己極度輕視的,應該是愚蠢又笨拙的日猴子,居然造出了這么一款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超級戰列艦,整個太平洋艦隊居然被它打的落花流水,這身為地球最強工業國的臉面究竟該往哪兒放啊?一定要造出比它更大更好的戰列艦,來給前線將士們提士氣!
雖然某些狐專業人士,依據珍珠港遇襲和塔蘭托空襲等戰例,到處宣揚空中制勝論,什么大艦巨炮乃是時代的眼淚,只有航母才是制霸大海的未來關鍵。但是那些不懂專業知識的議員和民眾,依然按照傳統經驗在直覺上認為,只有噸位夠大,口徑夠粗,裝甲夠厚的戰列艦,才是海戰之中的無敵贏家!
而且,日大和號戰列艦在南太平洋的可怕表現,也甩了“戰列艦無用論”的支持者一個又一個耳光。
再,造了戰列艦,又不是就不造航母了,既然覺得航母重要,那就一塊兒玩大建啊!
于是,整個美利堅合眾國都瘋狂玩起了大建活動,五萬噸的衣阿華級戰列艦打不過大和號,就上七萬噸的蒙大拿級,等到發現七萬噸的蒙大拿級也打不過,就有了這一款“夏威夷”級的“超大和”戰列艦橫空出世:十萬零五千噸的標準排水量,三十節的最高時速,二十英寸口徑的主炮,發射六千磅以上的超重彈
由于“夏威夷”級戰列艦的噸位已經遠遠超出了這個時代巴拿馬運河的最大通過允許量,無法通過巴拿馬運河。所以竟然是在下水后繞道南美洲德雷克海峽,一路萬里迢迢地趕到太平洋戰場,然后在夏威夷的珍珠港錨地稍事休整,就繼續北上集結,預備投入了這充轟烈烈的對日大反攻之中。
不過,雖然這艘十萬噸的新銳超級戰列艦,在一干飄揚著星條旗的鋼鐵戰艦之中鶴立雞群,但在如今這場規模空前的大反攻之中,卻并沒有擔任總旗艦的角色這個光榮的使命,屬于另一艘傳奇的名艦
伴隨著汽笛的長鳴聲,懸掛著狐上將旗的“企業號”航空母艦,緩緩駛入了阿留申群島首府荷蘭港附近的錨地之中,附近痛著的各艘艦艇,都紛紛向它升旗或鳴炮致意。
在屢戰屢敗的美國太平洋艦隊里,“企業號”航母已經成為了一種精神上的象征。如果,大和號戰列艦象征著日聯合艦隊的自信與狂傲,那么,企業號航母就象征著美國太平洋艦隊的頑強與不屈。
早在日軍奇襲珍珠港的時候,它就被大和號戰列艦追殺得被迫沖灘擱淺,卻因為沒傷到龍骨,而僥幸得以迅速修復。然后,在南太平洋的一系列交鋒之中,企業號參加了幾乎所有的主要海戰 管整個美國太平洋艦隊差不多滅了三次,從艦隊指揮官到普通水兵,甚至連船都一起至少換了一茬,但企業號卻每次總能險死還生,故而以“幸運星”的綽號享譽軍中,水兵們都以能上企業號服役而為幸事。
此刻,現任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官,綽號“蠻牛”的玄廉弗雷德里克哈爾西狐上將,就站在“企業號”這艘伴隨著他走過了四年戰火歲月的傳奇名艦上,打量著逐漸展現在水平線上的阿拉斯加風光。
——只有真正來到了這片土地之后,才會明白過去腦子里對阿拉斯加的芋并不正確。阿拉斯加并不完是被冰川和凍土覆蓋的冰雪煉獄,而同樣是一個充滿生機的綠色世界。云霧籠罩的海岸線后面,到處長滿了郁郁蔥蔥的森林和草地,當地木屋的門上和窗戶上也掛滿了盛開鮮花的花盆,色彩絢麗,嬌艷欲滴。
不過,這樣生機勃勃的美好夏日時光,在如今的阿拉斯加也已經進入了尾聲。無論是來長的黑夜,還是一日冷似一日的北極寒風,都預示著嚴酷的凜冬將至但這對于哈爾西來,卻是一樁絕妙的好事——九月末的北太平洋,適宜航空偵察的季節性好天氣已經基到了痙。如今的北太平洋、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都開始漸漸充斥著各種狂風惡浪和彌天大霧⊥像美國沒有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發現日狐從北太平洋潛行而來的偷襲艦隊一樣,日人也幾乎不可能發現集結在阿留申群島的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
再過一段時間,當日狐錯誤地把他們的力量集結到南太平洋的舊戰場,守著那片空曠的海面之后,達成戰略欺騙目標的哈爾西艦隊,就會避實就虛,裹挾著北極的寒風,從這里南下直撲日列島!
屆時,這片浩瀚大洋的歸屬和爭奪,也就該塵埃落定了。
如果東方文明起源于黃河、恒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那么西方文明的液就是蔚藍的海洋。
戰爭和血腥永遠跟隨著人類文明的腳步,而隨著航海事業的發展,火與劍也降臨到了海洋之上。
海戰、軍艦、狐將領三位一體,鑄成了海神波塞冬的三叉戟。大航海時代早期的狐將領,大多是些膽大包天的冒險家船長;德雷克、納爾遜這些風帆火炮時代的海戰明星們,也只是一些勇冠軍的戰術家;只有進入工業時代之后的提爾皮茨、費舍爾,才開始把他們的思想放到了戰略舞臺的高度上。
現在,又有兩個偉大的國家,將要以浩瀚的太平洋作為舞臺,演奏一首充滿了血與火的傳奇史詩。
在過去的幾年里,“蠻牛”哈爾西已經見證了太多太多的失敗,還有一系列熟人和朋友的死亡——尼米茲死了,弗萊徹死了,沉默的斯普魯恩斯死了,在四三年率軍收復阿留申群島的金凱德也死了。
對面那支彪悍的日聯合艦隊,那位仿佛天命在身的山五十六元帥,還有那幾艘猶如噩夢一般的大和級戰列艦,一次又一次將美國太平洋艦隊打得軍覆沒,迫使美國人幾乎是一次次以從零開始的方式重建狐,但每次才剛剛從泥潭中支起半個身子,又馬上挨了一通狠打,再度被壓入爛泥之中。
對面的山五十六,就好像是第二次布匿戰爭之中,常勝不敗的迦太基戰神漢尼拔,硬是率領著一支在數量和質量上應該都居于劣勢的艦隊,將美國太平洋艦隊打得聞風喪膽,一敗涂地。
但是,就像漢尼拔低估了羅馬人的韌性和戰爭潛力一樣,山五十六恐怕低估了美國狐的恢復能力。在他每一次擊敗了美國太平洋艦隊之后,就會有一支更加強大的新艦隊責重生
而再多的失敗,也打不垮哈爾西將軍的堅韌斗志,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哪怕要賭上自己的性命,他都決心要實現自己的意志和口號,那就是:“殺死日人!殺死日人!殺死更多的日人!”
不過,持續四年的太平洋戰爭,確實讓美國狐損失慘重。關鍵倒還不是軍艦的問題,對于美國這樣自然資源豐富,工業規模傲視球的超級大國來,一旦進入戰時體制,爆出“軍艦海”也不過是個時間問題。
真正的關鍵問題,是缺乏足夠數量的合格水兵——這么一連串大敗仗打下來,在各艘主力艦上服役的精英狐官兵已經死得差不多了。而狐又是一個相當復雜的技術兵種,雖然為了應對戰爭,美國土的各大狐院校一再擴招,但那些剛剛畢業的菜鳥是根做不好事情的,頂多就是能夠操作一下驅逐艦,輕巡洋艦之類的輔助艦艇。想要把幾萬噸的龐大主力艦操作到得心應手,非得有幾年的實踐訓練不可。
眼下的美國狐為了趕時間,只能從商船隊里抽人,甚至從英國、法國,還有西歐一堆流亡國家的船員里拉壯丁,在緊急訓練一段時間之后補充上去。跟開戰之前的水兵相比,素質已經劣化了很多。幸好,美國這邊固然困難重重,日那邊更是慘淡無比。飛行員的損失幾乎補不過來,新招募的船員也是一堆菜鳥。
畢竟,家大業大的美國跟工業實列限的日打總體戰,就像是百萬富翁和窮人比燒錢,哪怕他們燒美元,鬼子燒日元,都能燒得日破產可惜還有一個蘇聯在給日輸血吊命,讓它總也倒不了。
想到這里,哈爾西就恨得牙癢癢——根據最新情報顯示,從蘇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到日列島西北部的日海各港口之間,目前已經成為了遠東地區最繁忙的貿易航線。從蘇聯輸出的石油,鋼材,機床,零部件,重型機械,化工品,面粉,土豆,咸魚,罐頭,正在被源源不斷運往日,勉強維持著日戰爭機器的運轉,并且保障日人最低限度的生活需求⊥像大西洋對岸那些傲慢的英國佬,正在啃著美國的斯帕姆午餐肉一樣,原吃慣了大米的日人,如今也在皺著眉頭咀嚼著俄國的黑列巴
而為了給這些東西付賬,日人也是傾盡了家底,不僅在國內組織了一次又一次獻金運動,從老百姓的手上奪走了最后一只金戒指,同時也對各個占領區百般搜刮:從中國掠奪的茶葉和絲綢,從東南亞弄到的香料、可可、棕櫚油、咖啡、白糖、煙草、橡膠和熱帶水果蜜餞,從澳大利亞搞來的兔皮和羊毛,都被作為抵債物品,一船一船地運輸到蘇聯。而為了讓日人有船可以運貨,蘇聯甚至向日大量出口整艘的商船!
唉,美利堅合眾國居然能攤上這樣的“反法西斯盟友”,也真是倒了八輩子的霉了。
于是,在這忱界大戰期間,普通蘇聯人的生活水平非但沒有嚴重下降,反而在某些方面變得更好了。面包等主食的配給量跟戰前相差不大,各種副食品的供娛況甚至比戰前還好一些V在,莫斯科等蘇聯大城市的居民,購買香料、茶葉和白糖都不再需要票證了,棕櫚油、可可、咖啡、胡椒等久違了的熱帶特產也出現在了貨架上。此外還有各種聞所未聞的熱帶水果罐頭和魚類罐頭。婦女欣喜地買到了各種絢麗的絲綢,士兵和工人抽的香煙也上檔次了許多簡直就跟希特勒元首在打贏了法國戰役之后,瘋狂搜集巴黎市場上的各類奢侈品運回德國,用于討好國內那些吃夠了人造咖啡和人造黃油的日耳曼人一樣。
不過這種做法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蘇聯人支持戰爭的熱情空前高漲,迄今沒有明顯的厭戰氛圍。
另一邊,日軍各個占領區的老百姓則因此倒了大霉,不過這筆帳只能記在日人身上。而同樣倒霉的則是美國和英國,前者在太平洋上沒完沒了地犧牲流血,后者丟失的殖民地年復一年地拿不回來。
很顯然,如果不能斷絕蘇聯對日的輸血,那么摧毀日帝國戰爭機器的代價,就會高昂得難以想象。
但要如何才能讓蘇聯斷絕對日輸血,甚至對日宣戰,眷結束這場把美國拖得骨髓都要枯了的太平洋戰爭呢?白宮和五角大樓都根拿不出辦法↑事威脅?蘇聯人可是不但有原子彈,也敢于隨便丟原子彈{益交換?整個歐洲都已經快要被蘇聯吞掉了,美英兩國哪里還有什么像樣的籌碼能拿出來交換?在這種紅旗眼看著快要插遍世界的情況下,蘇聯人恐怕巴不得美國這個“資主義最后堡壘”在太平洋上把血放干呢!
所以,為了打破這樣的窘境,以最快速度結束這場該死的戰爭,美國狐再次大開腦洞,決定避實就虛,大舉移兵北上,制訂了這次代號為“凜冬”的作戰行動,準備往日帝國的后腦勺狠狠敲上一記鐵錘!
——在過去的三年多時間里,日聯合艦隊的主力始終常駐南洋,那是維持日帝國運轉的石油基地和運輸命脈,也是山五十六元帥苦心經營的私人王國。一旦丟失了這片資源富饒的土地,曾經不可一世的日狐聯合艦隊,就成了無源之水、無之木,而日帝國戰爭機器的停轉也就指日可待了。
所以,日帝國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后,就不斷地把海陸軍的精華力量投入這片萬里之外的土地。而在之前的三年里,美國太平洋艦隊也是一次又一次地不斷對這里發起反攻,可惜部的嘗試都以失敗而告終。
在屢屢碰壁之后,美國狐終于考慮起了從北方的阿拉斯加進攻日列島的可能性——為了頂住美軍如同排山倒海一般的強悍反攻,日帝國的海陸軍精銳,眼下幾乎都被調集到了南洋-澳洲一線,剩下一部分部隊,也都滯留在中國大陸戰場,或者援助尤的起義者,其列島土的軍事力量已經相當空虛。
尤其是日狐,在土除了若干日俄戰爭時代遺留的老舊海防艦之外,連一艘主力艦都沒有了⊥算日人發現了這個問題,也沒有多余的力量來彌補土北方防線的漏洞。這樣的話,如果美國狐能夠跳出思維慣性的怪圈,不再拘泥于正面擊敗山五十六的聯合艦隊主力,那么完可以從北太平洋大舉出擊,對日和蘇聯的交界處狠狠插上一刀,在這些矮子的老家贏得戰爭的勝利!
按照美國狐總長歐內斯特約瑟夫金的指示,次“凜冬”作戰計劃的目標,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扯動日的海上防線,讓它顧此失彼。一旦聯合艦隊北上救援土,美軍就轉而在南洋動手。
第二,殺進日海這片“裕仁天皇的池塘”,切斷蘇聯供給日帝國戰爭機器的輸血管。
第三,動搖日帝國的戰爭決心,給日國內的主和派政治勢力,創造出一個奪權的機會。
第四,在實現以上三個目標的基礎上,對中國的政府軍進行適當援助,避免其變成又一個赤色國家。
而對于身在第一線的哈爾西將軍來,這個計劃讓他不由得聯想起了史詩中的第二次布匿戰爭:身在南洋的山五十六,就是轉戰意大利半島無敵手的迦太基軍神漢尼拔;而他哈爾西,就是即將直搗那位“當代漢尼拔”的土老窩,迫使其撤兵回國,最終在扎馬一戰之中飲恨敗北的羅馬名將西庇阿!
既然在南太平洋的戰場打不過你,那么就換一個戰吃試看吧!
唉,不知道屬于自己的“扎馬會戰”,將會在日列島的哪個地方打響?
哈爾西將軍摸著下巴,端詳著海圖桌上的日地圖,若有所思
當然,現在想這個問題似乎還為時過早,在此之前,他這頭“蠻牛”首先要做的,就是率領艦隊沿著千島群島狂飆猛進,從北方直搗日海,去殺死日人!殺死日人!殺死更多的日人!
“秋天已經到了,接下來的冬天應該也不會太遙遠日帝國的驕陽,已經在太平洋上空照耀得太久太久,現在是時候讓那些可惡的黃皮矮子們,感受一下來自北極的凜冬寒風啦!”
中太平洋,中途島,美軍對日作戰的最前沿基地
伴隨著一架水上飛機的翩然降落,巡視前線的狐總長歐內斯特約瑟夫金,來到了這座島嶼。
此時,哈爾西率領的太平洋艦隊主力,已經在北方的阿留申群島集結完畢,正在進行出擊之前的最后休整和補給。而另一支負責欺詐敵人的型佯動艦隊,也已經起錨趕赴新西蘭。
但是,就連哈爾西狐上將都不知道,次對日大決戰的真正殺手锏,其實是被布置在了這里。
——中途島最大的軍用機場上,兩百多架b-9四發“超級空中堡壘”戰略轟炸機,已經部轉車落完畢,正在進行最后的檢修工作。旁邊的空地上,地勤人員正在將一箱箱畫著骷髏圖案的“特種航彈”搬運進倉庫里。此外還有一大群穿著白大褂的專家,聞兩個巨大的特制航彈,指點地勤如何保養和安裝。
這就是美國太平洋艦隊此次“凜冬”作戰的真正殺手锏:依靠從納粹德國逃亡者手上獲得的技術,緊急生產出來的大批沙林毒氣彈;以及美國現有的部核武庫,代號為“胖子”和“行孩”的兩枚原子彈!
雖然哈爾西狐上將把他跟山五十六元帥之間的決戰,視為一場“當代西庇阿”與“當代漢尼拔”之間的史詩對決。但是,歐內斯特金狐總長卻很清楚,這并不是整個計劃的部。
日帝國的北方防線固然空虛,但若是一座島嶼一座島嶼地爭奪下去,哪怕部贏得勝利,也要浪費不少時間。一旦山五十六率領聯合艦隊主力北上救援,那么在依托土作戰的優勢之下,再考慮到日狐在之前一系列戰事之中的杰出表現,哈爾西艦隊的勝算恐怕未必會很大。
確實,利用這個聯合艦隊被調出南洋的機會,美國可以趁機在南線發動攻勢,扭轉澳洲戰場的敗局,甚至端掉日人在南洋的油田和戰略資源基地,讓這支艦隊失去持久作戰能力,逐漸變成沒有燃油可燒的鐵棺材但日帝國在土還有上百萬噸的原油儲備,想要耗干對手的話,需要至少一兩年的時間!
而這還是在最理想的情況下——別忘了還有一個蘇聯會給日輸血,好讓它把美軍繼續拖下去。
偏偏如今的美國已經是火燒眉毛,根沒有時間繼續跟日人撕扯下去了!為了能夠眷騰出手來,跟英國盟友一起遏制蘇聯布爾什維克勢力在歐洲的過度膨脹,合眾國必須在今年就結束太平洋戰爭!
只要能夠實現這個目標,就算為此付出一些名譽和形象方面的損失,白宮也準備捏著鼻子認了。
于是,歐內斯特金狐總長親自趕赴中途島,主持這一次對日東京的“特種轟炸”——首先派遣一個前所未有的超大規模b-9四發“超級空中堡壘”戰略轟炸機群,從高空對東京市區大量投擲沙林毒氣彈,在殺死成千上萬的日人之余,也將剩下的人逼進地下室或者掩體里,不敢隨意出逃。接下來,兩顆原子彈將被投向永田町皇宮和赤坂離宮,爭然舉殺死日天皇,或者至少是癱瘓掉日帝國的整個戰時大營。
這樣一來,面對指揮中樞癱瘓的日帝國,哈爾西艦隊就只需要擊垮一些微不足道的零星抵抗,就能輕易沖進這個帝國的腹心之地,重演當年佩里將軍率領四艘“黑船”逼迫日開國的嘲。
而跟美利堅合眾國早有聯系的日國內主和派勢力,也會趁機在內部起事,建立親美的新政權,瓦解土日軍的抵抗意志,配合美軍接管這個武士之島,甚至利用日帝國的遺產,協助美軍對付蘇聯和中國的赤色勢力屆時,身在南洋的山五十六就算有再大的能耐,也只有束手投降,聽憑發落的份兒了。
當然,這么做下來之后,美國的名聲估計也就跟屠殺猶太人的希特勒差不多了但是,為了遏制赤色勢力的蔓延,既然丘吉爾都能決定跟德國納粹握手,那么美國又為什么不能學一學大屠殺的手段呢?
更何況,這還不過是殺一群死有余辜的日鬼子;有死了的日人,才是好的日人!
看著那兩顆即將制造出空前浩劫的原子彈,歐內斯特金狐總長如此服著自己
日,京都
秋天的京都,落葉飄零。在京都三井家族歷史悠久的祖傳莊園里,正在舉行一陳關重大的秘密內部會議,若干位身穿和服或西裝的老頭兒,態度激烈地吵吵嚷嚷,卻始終拿不出一個結論。
——在明治維新成功的七十七年之后,這個日最大的財閥,又迎來了一個決定家族命運的重要時刻。
而上一次需要做出這種抉擇的時候,還是決定德川家天下存亡的伏見-鳥羽戰役前夕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豪商之家,早在德川幕府時代,三井家族就已經開始從事金銀貨幣兌換行業,以及典當和放款等金融業務,之后又承接了德川幕府的稅款兌匯業務,從而由尋常豪商一舉躋身為頂級財閥。再往后,通過與幕府的長期密切合作,德川幕府對三井財閥的信任達到了空前的程度。
尤其是在“黑船來航”,西方列強打開日國門后,幕府竟然規定,外國銀行的所有地業務,必須通過三井家族,這樣就使得外國銀行無法直接與日商人接觸。而三井家族則扮演了清朝廣州十三行的角色,一家獨攬了日對外國的一切貿易金融的接口,從而使三井家族的金融與商業絡在日一家獨大。
但是,盡管德川幕府對三井財閥如此厚愛,三井財閥卻猶如喂不飽的餓狼一般,在幕末亂世之中,毅然從背后給了德川幕府致命一擊:就在決定天下歸屬的伏見-鳥羽戰役前夕,日的首富,三井財閥的掌門人三井三郎助下令將賭注部壓向倒幕派,傾疽資援助明治天皇的維新政府,公開與德川幕府決裂!
這樣一來,原囊中空空如也,即將不戰自亂的新政府軍,頓時就有了充裕的軍費,一口氣購買了五百多門火炮與配套彈藥,與兵力三倍于己的幕府軍展開決戰。而貌似根基深厚的德川家,卻因此立刻陷入了財政崩潰和金融混亂,戰斗力暴跌了好幾個檔次。接下來,幕府軍不僅在伏見-鳥羽戰役之中打得虎頭蛇尾、敗得莫名其妙,之后更是盤瓦解,幾乎組織不起什么抵抗,就在江戶開城投降了。
從此之后,三井財閥便實現了從幕府余孽到帝國元勛的華麗轉身,被明治天皇任命為日帝國新的財政代理人,三井銀行幾乎成了日的國家中央銀行,獨攬鑄幣、印鈔、發行公債等諸多大權,又霸占了諸多礦山、港口、工廠的巨大利益,以至于形成了一個從金融到實業的超級經濟帝國,其財富和權勢一時無兩。
即使是三菱、籽等其它幾大財閥,在日也不過是仰望三井財閥的后生輩而已。
紐約時報曾這樣描述:西方文明中從來沒有這樣的組織。只從事金融業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和三井財閥比起來就非常一般了。三井是東方世界最富有的財團,控制了礦山、銀行、鐵路、航運、工廠和貿易公司。“像三井一樣富有”對日人來意味著無窮的財富,就像美國人夢想“像洛克菲勒一樣富有”一樣。
以三井家為首的各家財閥,不僅控制著日的經濟命脈,而且勾結元老、官僚、軍閥,操縱政黨,左右政權,在政界不斷扶植自己的代理人,讓日帝國的戰車不得不一直為財閥的利益服務。
可是,當這輛戰車逐漸駛向懸崖,有傾覆瓦解的危險之時,財閥們卻又忍不纂要跳車換馬了
——雖然日帝國目前的局勢,看上去依然如火如荼、無比興旺,但各大財閥的首腦們心中卻很明白,帝國的實力其實早已透支到了極限,只是拼著最后一口氣,才能跟美國打個旗鼓相當。而且,隨著德國和意大利的相繼覆滅,三大軸心國已經只剩下了日一家,面對即將到來的舉世圍攻,日是根扛不住的。
目前讓日帝國戰爭機器勉強維持運轉的,除了對國民和占領區仿佛敲骨吸髓一般的壓榨,就是從蘇聯獲得的輸血,但這都是需要付出沉重代價的。而跟蘇聯物資一起涌入日帝國的赤色思想,尤其是在軍隊和政府里也出現了相應的征兆之后,更是讓這些思想上極端反動的財閥們心中警鐘大作——對他們來,那當真是寧可把日變成殖民地,然后自己換個美國主子去侍奉,也不愿意看到日變成蘇聯那樣的國度。
事實上,早在納粹德國瀕臨覆滅,歐洲戰廚入尾聲的時候,日的各大財閥就已經通過各自的門路,跟美國和英國進行溝通,試探讓日退出戰爭,獲得一個體面收場的可能性。
然而,盟國開出的條件,跟日戰時大營能夠接受的最低底線,實在是相距甚遠,如果硬是簽下了這樣的和約,只怕軍隊馬上就要鬧兵變和搞天誅——只要有軍部卡在中間,和平就沒有可能實現。
但是,在軍國主義時代的日,任何人都沒辦法壓制得隊——持續多年的面戰爭,早已讓軍方的勢力膨脹到尾大不掉,他們這些財閥名下的工廠、銀行和商船,都已經不得不接受了大營的戰時統制和監管,實際控制力大為削弱。而目前極端嚴酷的戰時體制,也嚴重束縛了他們這些財閥興風作浪的手段。
就像幕府時代的商人不可能打倒武士,自己把持國政一樣,現在的日財閥也不可能壓得住日軍。
此外,即使是各個財閥內部,在繞過軍隊向盟國求和的問題上,也是議論紛紛、莫衷一是——他們固然清楚這場單挑世界的瘋狂戰爭已經打不下去,更憤恨于軍方打著“戰時統制”旗號對自己名下產業的肆意插手控制,也非常擔憂日在內外交困之下爆發劇變,重蹈一戰末期沙皇俄國的覆轍,讓自己失去一切。
但是,對于椅著橄欖枝的美國客,很多人也缺乏信任,非常猶豫:一戰結束之后,協約國如何從德國拆走工廠和機器,攤派巨額賠款的往事,眼下他們還歷歷在目,若是美國也在日如法炮制該怎么辦?
不管怎么,如今日帝國的情況,似乎還沒有走到窮途末路,為何要這么快就作出決斷呢?
而且,還是一個背著政府“勾結洋夷”,很可能會讓自己在歷史上遺臭萬年的坑爹決斷。
不過,盡管他們還沒有下定決心,要從日帝國瀕臨解體的戰車上跳到美國人的碗里,但還是聽從了聯絡人的勸告,暫時離開了東京東京畢竟是帝都,充斥著眾多的密探眼線,就算事先已經跟高層達成了什么默契,萬一被下面的愣頭青捅出來,也是個麻煩。想要秘密地做些什么事情,確實還是到外地去比較好。
——直到這個時候,他們都還不知道,接下來就要發生的事情,將會是何等的山崩地裂,石破天驚。
然而,當來自阿拉斯加的凜冬寒流和來自中途島的核子烈焰,還在遠離日列島數千公里之外的地方,蓄勢未發的時候,另一股席卷歐洲的北方寒風,卻已經讓無數人都在它的淫威下瑟瑟發抖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