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日奸們上)
東京灣,橫濱港,“日國臨時政府”駐地
又是一個狂轟濫炸過后的清晨,不少挨了炸彈的建筑物還在燃燒著明火,灰黑色的煙柱裊裊上升,彌散于碧空藍天。 大群的烏鴉在空中盤旋,尸體和傷員橫七豎八地倒在街道邊,不時還有零星的爆炸聲撕裂空氣——那是延遲起爆的定時炸彈,或者是被笨手笨腳的救援人員給弄炸了的未爆彈。
站在橫濱街頭四處望去,隨處可見焦黑的電線桿,扭曲的鋼筋,裊裊升起的黑煙,以及如行尸走肉一般,在灰燼之間挖掘家什的婦女,或者迸幼兒尸體嚎啕大哭的悲傷母親
若干名被町內會日的居委會)組織起來的志愿市民,還有身穿制服的警察和消防隊員,在廢墟瓦礫之間盡力撲滅余火,搜尋幸存者,以及掩埋尸體。由于城早已斷電停水,消防栓失去了作用,這些人只能推著臨時改造的大輪消防板車,依靠手壓的挾泵來滅火。一旦車上的水用完而又無處補充的話,他們就只能用麻布袋撲滅四處亂竄的火苗,拿消防斧頭砍斷起火的梁柱,然后從煙熏火燎的屋子里抱出燒傷的幸存者。
在這一片凄慘殘酷的焦土廢墟之上,偶爾也能看到一些以黑人為主的美軍官兵,但卻只是迸胳膊在旁邊圍觀,完沒有插手幫忙的意思,整個兒一副事不關己的憊懶模樣。
——在橫須賀鎮(zhèn)守府的美國艦隊,日復一日地遭到反復轟炸之余,駐扎著“日國臨時政府”,據(jù)“日奸”云集的橫濱港,同樣也成為了日抵抗武裝力量的重點空襲目標。
事實上,早在第一次轟炸橫濱之前,北海道蘇維埃政府的飛機,就多次來這里拋灑過宣揚“護國討奸”的傳單,提前預報了轟炸的信息,勸誡橫濱市民眷出城疏散,不要跟“叛國奸賊”一起玉石俱焚。
但問題是,在東京核爆、美軍登6之后,日土的所有美軍占領區(qū),都是一副遍地焦土、生靈涂炭的煉獄圖景,社會秩序完崩潰,各種屠殺和劫掠事件不斷出現(xiàn)。只有在臨時政府駐蹕的橫濱港,還稍微有點秩序。而美軍考慮到臨時政府的臉面,至少在橫濱市區(qū)總算還能勉強敝軍紀,較為收斂。而憑著戰(zhàn)時的囤積和美軍的救濟,目前的橫濱市民也還能時斷時續(xù)地領到每人每天四兩糙米、面粉或雜糧的食物配給。
而只要走出橫濱市區(qū),就能看到盟軍在整個關東平原實施焦土政策,普通人根就已經(jīng)沒什么活路了。
所以,盡管早已得到了空投傳單的警告,很清楚留在橫濱將會遭遇怎么樣的磨難,但終究還是有許多橫濱市民和外地難民,既沒有勇氣穿火線逃到戰(zhàn)場的另一邊,更害怕失去僅有的食物配給,從此不得不忍饑挨餓。最終依然滯留在散著焦糊味和尸臭的廢墟上,不肯疏散到危機四伏的鄉(xiāng)下去
尚未散去的余煙之中,一輛外觀考究的黑色轎車鳴響著喇叭,在數(shù)十名騎著摩托車或自行車的衛(wèi)兵簇擁之下,由一輛“豆戰(zhàn)車”迷你坦克作為前導,緩緩地駛過此刻依然狼藉不堪的橫濱街頭。
“日國臨時政府”的外相兼代理相幣原喜重郎,坐在這輛防彈轎車的后座上,皺著眉頭透過車窗打量著外面的街景,只見滿目皆是殘墻斷壁、橫尸枕藉,行人也是個個面黃駕,衣衫殘破,形如餓殍
——從太平洋戰(zhàn)爭面爆到現(xiàn)在,日國民已經(jīng)在極度的窘迫和匱樊中煎熬了四年多,不計其數(shù)的民眾為了填飽肚子而絞駒汁,但終究還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慢性饑餓之中。大多數(shù)日人的餐桌上,已經(jīng)很久沒有看到魚和肉食。還有隨著戰(zhàn)爭而來的陣亡通知單,更是讓一個又一個家庭陷入無盡的哀痛之中。而到了現(xiàn)在,隨著政府的崩潰,更是連陣亡通知單都沒人送了,大家甚至都無法知道自己的親人是死是活!
“真是慘不忍睹啊那些軍人為何如此冥頑不靈?這樣下去的話,國家要到何時才能安泰呢?”
看著一名婦人光著身子,迸自己死去的孩子又哭又笑,顯然是瘋了的模樣,幣原喜重郎忍不拙息道。
——幣原喜重郎,日著名外交家,出身于大阪府某個歷史悠久的名門豪族,被三菱財閥創(chuàng)始人巖崎彌太郎招納為女婿,與前相加藤高明是連襟,堪稱是門閥中的門閥,權貴中的權貴,以親近英美而著稱。在華盛頓會議之后,幣原喜重郎連續(xù)在五屆內閣之中擔任外相,故而在日外交界有“幣原時代”之稱。
雖然隨著日帝國逐漸滑入戰(zhàn)爭軌道,軍人逐步擠開了政客獨掌大權,但幣原喜重郎畢竟不是什么泛泛之輩,憑著財閥世家的背景底蘊和長期擔任外相的深厚資歷,依然在日政界有著極大的言權。去年的秘密對美求和試探,還有十月份“日國臨時政府”在京都的成立,也都是出于幣原喜重郎和他背后的三菱財閥的手筆。至于被推舉為臨時政府相的近衛(wèi)文磨,不過是看著他血統(tǒng)高貴容易服眾,抬出來當個門面而已。
因此,當京都在去年深秋被日抵抗武裝占領,臨時政府倉皇遷往橫濱投靠美軍之后,由于相近衛(wèi)文磨在臨時政府遷出京都的過程中脫走壽,幣原喜重郎就以外相的身份擔任代理相,實際主導著“日國臨時政府”的運作但也讓幣原喜重郎坐實了“白夷走狗”的罵名,甚至還被按上了涉嫌“通敵弒君”的罪狀,從此成為了日廣大愛國志士們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的“禍國罪”,一世清名徹底付諸流水
對此,幣原喜重郎個人感覺是很委屈的,在他看來,直到昭和天皇在蘑菇云中駕崩之前,自己從來沒有背叛過天皇陛下。之前跟美國的秘密外交與和談試探,他可是“秉承上意”進行的,絕非私下里勾結敵國,而且也沒有透露過什么關鍵信息。至少東京核爆和皇室覆滅這兩件事的黑鍋可甩不到他頭上。
至于接下來在京都成立“日國臨時政府”,代表日宣布向美軍無條件投降,要求體軍民“忍辱負重,以國家社稷為考量”,停止抵抗,并且搜繳武器,封存彈藥,靜待美軍接管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啊!
在幣原喜重郎看來,當天皇駕崩之后,他肩膀上的忠君義務也就結束了,接下來就該為自己和國家考慮了。而此時的日又是一副什么狀況呢?政府癱瘓,軍人跋扈,文官政黨軟弱無力,社會矛盾極度激化,靠戰(zhàn)時體制在強壓。與此同時,赤色思想已經(jīng)在軍中和民間急劇蔓延,爆革命的征兆逐步顯現(xiàn)。
作為財閥和文官勢力的代表人物,幣原喜重郎自然是既看不慣軍國主義法西斯,更看不慣布爾什維克泥腿子,倒是對能夠在幕后掌握國家的美國財團很是羨慕,非常希望日的政治結構也朝那個方向展。
然而,日內有軍部攬權,外有暴民威脅,國家又躥戰(zhàn)時體制之中,日財發(fā)定沒法依靠自己的力量來懾服軍隊、架空政府、彈壓工農、奪鵲權,反倒是有著在戰(zhàn)火之中跟帝國同歸于盡的風險這樣一來的話,除了跪舔美軍求幫卯外,還能有什么辦法?難道要坐等軍部的瘋子裹挾著整個國家流干最后一滴血,榨干老爺家里的最后一點錢?還是讓布爾什維克的紅腦殼跳起來造反,分了老爺?shù)墓竞屯恋兀?br />
不管是哪一種瘍,對于屁股坐在財閥權貴這邊的幣原喜重郎閣下來,都是一樣的絕對不能忍啊!
記得南京那位已逝的支那友人汪精衛(wèi)先生,不是明過一個詞語叫做“曲線救國”嗎?官之所以主張無條件投降,就是在曲線救國,就是為了防止日國內赤禍蔓延,才想要借美國大兵來彈壓刁民!
為了拯救國家,為了維持國體,為了不讓日被邪惡的赤色思想污染,官可是賠上了自己的臉面和名聲不要,去投降和伺候美軍,做出了多么巨大的犧牲吶k想都覺得自己真是很偉大!唉,你們這些被軍國主義和布爾什維克主義錯誤思想給洗了腦的卑賤庶民,為何就不能充分理解和體諒老爺?shù)囊黄嘈哪兀?br />
然而,在這個國度,無論是迷信暴力的日武士,還是被美軍屠殺得家破人亡的庶民,都無法理解這位外交界精英的思路。而且,相比于滔滔不絕地胡攪蠻纏玩舌戰(zhàn),真正的大和武士更喜歡用刀子和子彈話!
“殺給給!”“天誅逆賊!”“去死吧!幣原!”
伴隨著這兩聲嘹亮的怒喝,一秒鐘前還貌似平靜的破爛街道上,突然躥出了一條長長的火鏈。
隱藏在街角窗口的輕機槍,對準車隊出了激烈的怒吼,紛飛的子彈好像冰雹一樣掃過衛(wèi)兵的身體,下一刻,滾燙的鮮血就從制服的破洞中噴涌而出,在車身和地面上染出一塊塊刺目的殷紅。
在一片聲嘶力竭的慘嚎與咒罵聲中,騎著摩托車或自行車的衛(wèi)兵被掃翻了一大片,而幣原喜重郎乘坐的防彈轎車上也濺起了一串火星。行駛在前方開路的那輛日“豆戰(zhàn)車”迷你坦克,見狀連忙來了個緊急剎車,然而還沒等坦克停穩(wěn),后面的防彈轎車就措手不及地一頭撞了上來,出震耳欲聾的巨大響聲。
盡管如此,遭遇突襲的衛(wèi)隊也還是很快反應了過來,以坦克和轎車為掩體,對躲在街邊窗口的襲擊者進行射擊,而豆戰(zhàn)車上的機槍也緩緩轉了個角度,對著刺客噴吐出火舌,壓得對方抬不起頭來。
但在下一刻,又有一聲仿佛催命符般的喊叫,在不遠處的某個角落響起,“快!扔瓶子!”
霎時間,街邊幾個原偽裝成流民的浪人刺客,紛紛掀起滿是補丁的破舊大衣,抄起手中的“雞尾酒瓶”,扔向幣原喜重郎的座車和那輛“豆戰(zhàn)車”迷你坦克——十幾個黑乎乎的瓶子從街邊的各個方位沿著拋物線飛向目標,然而由于制作者的手藝欠佳,只有不到一半的瓶子在落地之后炸裂燃燒起來。
盡管如此,這些“呼啦”一聲騰起的熊熊烈焰,還是給衛(wèi)隊造成了極大的混亂和困擾。再接下來,那些丟出“雞尾酒瓶”的浪人刺客,就用盡身力氣大吼“天誅”,揮舞著手槍、步槍和武士刀沖了上來
對于坐在防彈車中的幣原喜重郎來,遇襲之后的這短短幾分鐘時間,仿佛比一個月還要漫長——喊殺聲、爆炸聲、騰起的烈焰、飛濺的鮮血豆戰(zhàn)車的炮塔噴吐出串串死亡的火焰,怒吼的刺客和景的衛(wèi)兵相繼渾身迸濺著鮮血,抽搐著倒下某位刺客舍生忘死地把手榴彈丟到了車邊,距離幣原喜重郎只有不到兩米的地方,他甚至都能隔著玻璃看到導火索的滋滋火星,但堅固的防彈車身終究是擋住了手榴彈的沖擊波和破片,沒有讓他受到一絲一毫的傷害,除了心臟激烈跳動得仿佛快要躍出胸膛
最終,在丟下了五六具尸體,但依然進展甚微,尤其是拿那輛豆戰(zhàn)車毫無辦法之后,這股“天誅”刺客終于放棄了此次行動,伴隨著作為信號的一聲呼嘯,轉身沿著各條大街酗狂奔而去又過了好一會兒,一隊奉命“協(xié)防”橫濱的美軍士兵才姍姍來遲,漫不經(jīng)心地詢問起剛才究竟生了什么事
——不管怎么樣,作為日奸之的幣原喜重郎,總算是在“討奸義士”的刀刃前又逃過了一回。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