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江山戰圖 第一卷 一夜魚龍舞 第492章 內外勾結

作者/高月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張鉉的糧食援助要半個月后才能到,但張須陀的軍糧只能維持十天了,這讓張須陀心中焦慮之極,盡管面臨斷糧的威脅,他還是堅持不肯動繳獲的五千石糧食,那是楊慶私通瓦崗軍的罪證,他絕不會動用。

    萬般無奈之下,張須陀只得不斷派人去梁郡和濟陰郡催糧,尤其是梁郡,在陳留縣有七八萬石官糧,完可以支援自己,這也是天子旨意,由梁郡和濟陰郡供應自己的軍糧。

    一連幾天,張須陀都在焦慮中度過,朝廷那邊沒有消息,也不知道楊慶是否已去朝廷活動,想想楊慶也不會坐以待斃,他也一定派人去打通關節了。

    這天上午,張須陀正在官房中處理軍務,一名士兵疾奔而來,在堂下稟報:“將軍,梁郡官府派人來急報!”

    張須陀一怔,連忙道:“讓他進來!”

    片刻,一名文士匆匆走上大堂,躬身行禮,“在下是梁郡倉曹參軍事賴恒,有急事稟鮑軍。”

    “賴參軍有什么急事?”

    “卑職奉太守之令送三萬石糧食給將軍”

    張須陀頓時喜出望外,這簡直就是及時雨,他急問:“糧食在哪里?”

    賴恒苦笑一聲,“問題就出在這里,糧食被人扣住了。”

    “什么!”

    張須陀大急,“到底怎么回事?”

    “我們將糧食從陳留郡倉庫直接上船,借助通濟渠到五十里外的浚儀縣轉為大車上官道,從官道直接運來匡城,但將軍也知道,浚儀縣屬于滎陽郡,接過糧隊還不到封丘縣就被郇王的巡哨隊扣住。郇王有令,這批糧食要運往靈昌縣,我們拿出太守的牒文也沒有用。”

    張須陀勃然大怒,這顯然是楊慶在報復自己了,奪走自己軍糧,讓自己軍隊斷糧而潰。

    他急道:“糧食在哪里?”

    “在封丘縣南面的白龍崗。那里是滎陽郡境內,我們糧隊和郇王的軍隊還在僵持,但對方是一名高官,我們恐怕抗不住。”

    旁,

    張須陀拿過地圖細看,封丘縣位于東郡和滎陽郡交界,白龍崗還在滎陽郡境內,距離匡城縣約一百二十里,張須陀在地圖發現一條路可以直通白龍崗,比走大路至少近二十里。

    張須陀當即對姜明道:“我率三千軍去奪回糧食。你替我傳令諸軍,我不在匡城,所有將領不得輕舉妄動。”

    姜明勸道:“大將軍何必親自去,派一名偏將去即可!”

    張須陀曳,這批糧食對我非同猩,事關我們軍隊生存,楊慶也知道這一點,他一定會派大將去攔截↓了我之外,恐怕沒人能頂最慶的壓迫。我必須親自去。”

    姜明默默點頭,大將軍得有道理,糧食在楊慶的地盤,恐怕也只有大將軍才能奪回來。

    “大將軍請務必心,盡量不要和郇王發生沖突,他畢竟是皇族。”

    “我知道!”

    張須陀快步走出軍衙△聲道:“第一軍立刻集結!”

    一個時辰后,張須陀率領三千軍隊離開了匡城縣,軍隊沿著一條路向西南方向的滎陽郡疾奔而去。

    封丘縣位于東郡、梁郡和滎陽郡的三郡交界處,這一帶屬于黃河沖積扇形平原的北半部,森林密布。分布大片十分低緩的丘陵,由于瓦崗軍長年在這一帶活躍,所以封丘縣一直屬于瓦崗軍的勢力范圍,很多瓦崗軍士兵都是封丘縣。

    張須陀所走的路人煙稀少,叢林密布,杏眾多,不過這條路也并非荒蕪之地,曾經也十分熱鬧,半路還有一座著名的驛站,陳橋驛站,歷史上的趙匡胤就在這里黃袍加身。

    張須陀心急如焚,一路率軍疾奔,他知道運糧車隊肯定頂不最慶的壓力,而且又是在楊慶的地盤內,糧食一定被楊慶截下了,只是希望糧車隊走慢一點,讓自己能追上。

    下午時分,張須陀便率軍趕到了陳橋驛站,這里距離白龍崗還是三十里,軍隊一口氣奔行了六十余里,著實有點疲憊了。

    這時,一名偏將指著遠翠站道:“大將軍,去驛站喝點水吧!弟兄們都渴壞了。”

    張須陀雖然心急如焚,但還是比較體恤士兵,便點點頭,“喝點水就走!”

    三千士兵頓時打起精神,向驛站奔去,但距離驛站還不到百步,忽然驛站內響起一陣急促的梆子上,兩邊密林內亂箭齊發,隋軍士兵措不及防,紛紛中箭倒地。

    突來的變化讓張須陀大吃一驚,急喝令道:“立刻撤退!”

    這時,四周鼓聲大作,只見無數軍隊從四面八方殺來,足有上萬人之多,將他們團團包圍,士兵們大喊:“大將軍,是瓦崗軍,我們中埋伏了!”

    張須陀已經冷靜下來,他立刻明白了前因后果,這是楊慶布下的圈套,讓瓦崗軍借道滎陽郡來伏擊自己,所謂糧食只是誘餌。

    這是瓦崗軍、楊慶和梁郡官府三方勾結給自己下的套,張須陀知道自己今天兇多吉少,但無論如何他要帶領士兵殺出去,他不能讓無辜的士兵喪身敵手。

    張須陀厲聲大喊:“弟兄們,跟我沖出包圍!”

    他調轉碼頭向北殺去,戰馬奔騰,風馳電掣,快疾如飛,雁翎大刀在他手上閃閃發光,后面跟著數千隋軍士兵,

    他的軍隊距離北面敵群不足兩百步,可以清晰地看見瓦崗軍黑黝黝的明光鎧在陽光下閃爍著冷光,密密麻麻的長矛儼如森林,張須陀的戰馬如平底悶雷,距離瓦崗軍來近。

    已經不足百步,慌亂中的瓦崗軍便開始射箭,三千箭齊發,在空中形成一道箭,隋軍士兵高舉盾牌。單手揮動長矛,喊殺聲震天,不斷有隋軍士兵被射中撲倒,但箭手只射出兩輪,張須陀的戰馬便沖至眼前,弓箭手連轉身逃跑的機會都沒有了。

    他大吼一聲。揮刀砍過,七八顆人頭飛起,鮮血迸射,張須陀殺開一條血路,率領士兵向縱深處殺去。

    這次伏擊是楊慶和翟讓一起策劃,楊慶想借翟讓之手除掉張須陀,翟讓也想利用這個機會除掉張須陀這個勁敵,雙方一拍即合。

    楊慶在中原官承著極深的人脈,他同時也是中原官場的首領。他一直暗令梁郡和濟陰郡扣著須陀的軍糧不發,最終造成了張須陀軍隊的軍糧危機,同時也給楊慶實施詭計創造了條件。

    他拿到梁郡官府的牒文,又令陳留倉庫的倉曹參軍賴恒假傳消息,誘引張須陀上當,為了騙過張須陀,一切都是真實的,連陳留縣運來的糧食也是真實。最終將張須陀引入了瓦崗軍的埋伏刃。

    翟讓在遠處看出了張須陀想從北邊突圍,喝令道:“給我合圍』準他突圍!”

    他又高聲令道:“得張須陀首級者,賞黃金五千兩,官升三級!”

    在重賞之下,瓦崗軍從四面八方向隋軍包圍,張須陀也抖擻精神,不斷激勵隋軍勇猛戰斗。雖然兵粱有對方二成,但卻殺得瓦崗軍節節敗退。

    但瓦崗軍兵力太多,足有一萬兩千人,又是翟讓親自率領,瓦崗軍也漸漸穩住了陣腳。封鎖隋軍的突圍之路,分成四隊和隋軍進行血腥廝殺。

    這一仗從下午一直打到深夜,戰逞經西移十五里,戰到官道上,這時瓦崗軍已傷亡四千余人,而隋軍也死傷近兩千人,傷亡大半,連主帥張須陀也被敵軍兩支流矢射中后背和大腿,血涌如注,他簡單包扎了一下,盡管他已經三次突圍出去,但又殺了回來,他堅決不肯獨自突圍,一定要帶著士兵一起走。

    這時,翟讓大喊道:“張須陀,我的五萬大軍已經下山,冒充楊慶軍隊攻進了韋城縣和匡城縣,你的軍隊已軍潰敗,楊慶卻見死不救,你若再不投降,將戰死在沙場,也伸冤的機會都沒有了。”

    張須陀暗暗心驚,難道自己的軍隊已經潰敗了,四周隋軍士兵們紛紛大喊:“大將軍先突圍吧q則誰都活不成。”

    張須陀卻不肯放棄士兵,要死大家一起死,他絕不獨自偷生,張須陀咬緊牙關,繼續帶領士兵向北突圍。

    翟讓見張須陀不肯投降,頓時勃然大怒,厲聲喝道:“殺了他們,一個不留!”

    就在這時,西南面忽然鼓聲大作,喊殺聲一片,只見一支隋軍騎兵從西南方向殺來,儼如一支鋒利的長刀,頓時劈開了瓦崗軍的隊伍,瓦崗軍一陣大亂。

    隋軍騎兵約五百余人,為首一員大將,手執大鐵槍,正是猛將羅士信,他大喊道:“師父,從這里突圍!”

    張須陀頓時喜出望外,他不及細想羅士信怎么會出現,當即率領剩下的千余士兵向羅士信處奔去,羅士信率騎兵殺開一條血路,護衛著張須陀的軍隊沖出了重圍,向西南方向逃去。

    羅士信在彭城郡的沛縣得到了張鉉的急信,他心急如焚,嫌大軍行軍太慢,他便湊齊了五百五十名騎兵,一路向東郡方向殺來,也是機緣巧合,在千鈞一發之時救下了張須陀。

    翟讓見張須陀被羅士信救走,他擔心張鉉大軍殺到,便放棄對張須陀的追趕,急急率軍返回了東郡。

    隋軍一口氣奔出十余里,見瓦崗軍沒有追趕,這才停下腳步,這時,張須陀已快支持不住,急問道:“士信,韋城縣那邊情況如何?”

    羅士信黯然,半晌低聲道:“我在路上遇到了數十名敗軍,他們瓦崗軍冒充隋軍騙開城池,韋城縣和匡成縣均已失守,大軍不幸戰敗。”

    張須陀驚得肝翟裂,大叫一聲,眼前一黑,身子晃了晃,從馬背上摔落下地。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滁州市| 巫山县| 鄂托克旗| 杭锦后旗| 五原县| 和平区| 恭城| 淳化县| 定陶县| 五家渠市| 老河口市| 汾阳市| 弋阳县| 青川县| 鄂托克前旗| 门源| 凤台县| 同心县| 绥芬河市| 普格县| 隆德县| 博客| 大安市| 栾川县| 蕲春县| 泾阳县| 周口市| 昭通市| 锡林浩特市| 苏尼特左旗| 隆林| 普洱| 临湘市| 洮南市| 玉屏| 壤塘县| 荣成市| 新郑市| 鄂托克旗| 磴口县| 饶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