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天字一號包廂,所有人都在等待,桌上面放著一些茶點,幾個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話,話題還是楊元釗,年輕的他,已經(jīng)在兩位大地主的心中,樹立了一個形象,即便是他們,一次性拿出來上萬大洋,都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辦到,楊元釗一個年輕,單槍匹馬,就拿出來,很顯然,楊元釗和他背后的家族,不簡單。
尉明跟楊元釗走進(jìn)來,劉澍招呼他們坐下,然后笑道:“不知道你們什么時候回來,已經(jīng)讓幾個大盤先做了,正好,我讓他們上菜。
菜品是早就準(zhǔn)備好的,不多時,七大八大的碗碟,放滿了整個桌子,山西風(fēng)味的,各種野味量也很足。
楊元釗注意到,只是這番來回,吳廣仁的態(tài)度明顯發(fā)生了改變,世人都是以錢為尊,資金的強(qiáng)弱,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地位,他們手握5頃左右的土地,資產(chǎn)恐怕不下百萬,可土地跟流動資金相比,又是兩碼事,劉澍之所以能夠動他們,就是因為種棉花的收益極佳,之前略微的顧慮,是因為不知道楊元釗的身家,能夠隨手拿出上萬銀元,這是簡單人么,即便楊悅和尉明,貴為太平四大家族的嫡系,恐怕動用的資金,連楊元釗的一半都沒有吧。
“元釗,我知道這件事,稍稍的有些晚,尉家占的股也較低,不知道可否增加一些!”
包廂之中,頓時靜了下來,誰都知道,楊元釗占了4成,屬于是最大的一股,如果尉家要增加,肯定要減少他的股,這在公司之中是常有的事情,但多是資不足的關(guān)系,現(xiàn)在,只是楊元釗自己的資金,就足以購買了,再加上楊元釗是這一次公司的主導(dǎo),或多或少,有些傲氣,吳趙二人臉色變了變,反倒是旁邊的劉澍和楊悅心中安定。
跟楊元釗接觸的時間不長,他們兩個算是有些了解了,楊元釗應(yīng)該屬于那種留學(xué)有成,他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或者來,賺錢是一個部分,他更多的是要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種棉不過是一個起點,關(guān)鍵是后續(xù),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引入了尉家,實話,能夠跟劉楊兩家對抗的,也只有四大家族之中,其他的幾個家族了。
“沒問題,我讓出一成好了!”
尉明不過是一個想法,來也沒有想讓楊元釗同意,楊元釗一讓就是一成,這個一成可是3元啊,如果,真的跟他們所,增產(chǎn)那么多的話,這個3元,恐怕就是以上的收益,這個讓利著實不。
“多謝元釗了!”尉明是真心的感謝,他是尉家的嫡系,也算是執(zhí)掌一方了,可是手頭上直接可以動用的資金不多,也就幾千兩的樣子,能夠投入到這個明顯一萬利的項目之上,他也非常滿意。
“客氣什么,吃飯吃飯。”
賓主盡歡,一餐吃完,幾人的關(guān)系也近了不少,年輕的相互稱兄道弟,至于吳趙二人,也賢侄賢侄的叫個不停了。
撤下殘羹,上了清茶,夜色已晚,談性尙足,眾人都沒有走的意思,楊元釗看了眾人一眼,特別是尉明,拿出了兩疊紙,道:“我這里還有兩份計劃,不知道諸位有沒有興趣。
尉明眼前一亮,首先拿過來一疊,翻開一看,臉色一變,失聲的道:“磚窯!”
楊悅心中一動,順勢拿起另外的一疊,果然,是洋灰場。
跟著拿起來的吳廣仁微微色變的道:“磚窯,洋灰場!”
看起來不起眼,要興建廠房建筑,這兩者是基礎(chǔ),老式的建房方式,耗時巨大,磚窯和洋灰,只要有足夠的人員,一兩個月,就能夠建成,太原和綏遠(yuǎn),都有成品銷售,如果只是普通的投入的話,去那里購買就成了。
趙書明微微有些動容,深深看了楊元釗一眼,道:“賢侄,這里可是包頭啊,洋灰場和磚窯,有那么多的銷量么?”
洋灰和磚,相對比較沉重,用量大,以清末的運(yùn)輸,輻射不了多遠(yuǎn),多是地消化,也只有天津的啟新洋灰才行銷海內(nèi)外,算的上舊中國,工業(yè)上拿得出手的一點點亮點而已。
“這兩個廠子,我都可以投入5%,剩下大家商量,有朋友投資,來者不拒!”楊元釗輕輕的敲著桌子,平靜的道:“我可以保證,這兩樣的利潤,不會比種棉花低。”
有棉花珠玉在前,其他人哪怕心中不信,卻也掂量了下,相互之間交換著眼色,可是誰也沒有第一個話。
看著眾人意動卻沒有行動的樣子,楊元釗順勢又添了一把火,道:“磚窯投資不大,我準(zhǔn)備弄3個大型磚窯,月產(chǎn)3萬,投資不大,5塊就搞定了。”
“5,你確定是5么?”尉明有些動容,失聲的道。
“沒錯啊,就是5啊?”楊元釗道,他到太原已經(jīng)有些時日了,對于銀元的購買力略微的了解,在他看來,解決了磚窯的制磚機(jī),其他的,無外乎人工,在中國的內(nèi)地,人工很貴么?
尉明抽了一口冷氣,太原最大的一家燒磚場,有他們家的股份,萬的投資,月產(chǎn)1萬塊青磚,這已經(jīng)是很好的投資了,每月供不應(yīng)求,利潤高達(dá)6元,三年多點足以收回成,按照楊元釗的算法,萬足以達(dá)到1萬塊轉(zhuǎn)的水準(zhǔn),這代表著什么,利潤提升了1倍,身高額的利潤,一下子,變得更加高漲了,從高利潤一舉的跳到了暴利。
“這是英國的最新技術(shù)!”楊元釗口不對心的道,制磚算是最簡單的東西了,后世農(nóng)村都可以制作,就是制磚機(jī)和燒磚窯重要一點,只要看過現(xiàn)有的制磚廠,再經(jīng)過他的改造和提升,達(dá)到之前數(shù)量,應(yīng)該是沒問題的,要知道,后世,十來畝地的一個轉(zhuǎn)場,單窯月產(chǎn)百萬轉(zhuǎn),這太正常了,一窯1萬,只是在設(shè)計和耐火材料上面下功夫就好了。
“我干了!”尉明爽快的道:“剩下的我都可以接下來,不過元釗,我有一個條件。”
“什么?”
“磚廠投產(chǎn)之后,我想讓一批人過來學(xué)學(xué)技術(shù),順便引進(jìn)一下產(chǎn)品。”尉明鄭重的道。
“沒問題,讓他們來好了,對了提前過來也可以,參與到籌建之中!”
籌建期間,楊元釗正愁沒有什么熟練工人,也想要跟眾人提一下,沒想到,尉家主動就給解決了。
磚廠很快就確定下來了,正因為尉明的爽快,洋灰場眾人也興致勃勃,誰都知道,洋灰的好處,天津的馬牌洋灰,可是橫掃整個市場啊,可是相對于磚廠,洋灰場的投入更是巨大。
尉明首先看完了計劃書,微微的有些遲疑,計劃書寫的很好,產(chǎn)量也不少,只是這個投入,著實有些太大了,1萬元。
1萬真的不貴,尉家商隊之中,就有洋灰生意,直接從天津進(jìn)貨,知道天津的啟新洋灰廠,只是投入就多達(dá)1萬元,日產(chǎn)7桶,年產(chǎn)1萬桶,可以是一個龐然大物,只有1萬的投入,日產(chǎn)水泥3噸,看起來不大,對比一下啟新,就知道這個產(chǎn)量有多驚人了,一噸差不多等于3桶多,也就是,這個場從建成投產(chǎn),日產(chǎn)量就超過9,一舉超過啟新了,成為整個中國第一大的洋灰場。
看著眾人的猶豫,楊元釗也知道,有些事情急不得的,只是一個投資1萬的洋灰場,就讓眾人這么的遲疑,更別接下來,投資巨大的棉紡織廠,那個怎么也需要百萬投資啊,他拿過來洋灰場的標(biāo)書,平靜的道:“這個投資大了點,先放著吧,先把磚廠給定下來好了,諸位沒有興趣么?”
劉澍和楊悅,他們的資金,都投在了包墾公司了,如果沒有新的支持,他們是沒錢了,到是吳趙二人,遲疑了一下,道:“那我們兩個就認(rèn)購個三成!”
“好,沒問題,你們?nèi)桑腋呐e兄平分剩下的。”楊元釗點頭應(yīng)下,對于磚窯,他遠(yuǎn)沒有洋灰場那么的看重,左右剩下的還有資金,直接的就拿出來,尉明也欣然的答應(yīng),只不過又是一千多銀元的生意,這個還是他派人盯著,安性更是大大的增加了的,楊元釗雖然第一次看到,卻爽快無比的,只是看1的現(xiàn)金,就知道,他手頭上的財富驚人,這么一個背景雄厚的人,作為票號的掌柜,跟他打好關(guān)系是必然,況且磚窯,也是一個賺錢的生意。
手機(jī)用戶請到閱讀。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