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四面合圍。 ”華西列夫斯基用教鞭點著地圖道,“北面包抄部隊是霍特的坦克集群,南路是克萊斯特的包抄集群,中路也就是西面是曼施坦因的步兵集團主力——第六集團軍,至于東面不知道各位注意到隆美爾的裝甲部隊沒有?”
華西列夫斯基拖長了語調,用十分清晰而又堅定的聲音道:“雖然英國人對他們在北非是如何失敗一直諱莫如深,甚至吹牛當時有5萬德意軍隊在埃及北部登6,形成了蒙哥馬利所部面包抄,但據我們掌握的情報及美國方面提供的資料顯示,當初在埃及馬特魯附近登6的德國部隊不過1萬人整個登6過程出來大膽之極,讓人嘆為觀止!”
“德軍采用6海空三軍配合的登6方案,先以空降兵突降控制埃及北部數個機場,然后大型運輸機降落,在此之前,運載6軍兵力的登6部隊已提前出,行進過程中甚至無護航兵力,最大只有一些魚雷艇!”
“這消息千真萬確!”眼看眾人露出狐疑之色,分管狐的庫茲涅佐夫急了,及時進行補充言,“德國人用的是s艇,其實就是一種體積稍大的魚雷艇,然后又用了大量登6艇,這種登6艇不但可以通過鐵路運輸后組裝,而且運載能力不差,每條可裝輛坦克——在猝不及防的打擊下,德國人用1個裝甲營就控制了登6持勢,然后后續部隊源源不斷上岸。”
“現德軍登6企圖后,英地中海艦隊出擊進攻,但尚未抵達戰場便被德軍轟炸機機群消滅,所謂德意在地中海的狐主力軍出動,地中海艦隊寡不敵眾的法根就不是事實——早在德意艦隊抵達戰嘲,英國地中海艦隊就已被收拾掉了。”華西列夫斯基嘆了口氣,“德軍登6部隊上岸后,立即切斷蒙哥馬利所部的退路與補給路線,3萬副武裝的英**最終被不到萬德軍消滅在沙漠里,然后德軍趁勢席卷整個中東與埃及,而趕去救援的英美支援艦隊和登6部隊則在非洲之角海域一頭撞上日聯合艦隊主力,近乎軍覆滅”
“真是一群廢物!”一群人議論紛紛。
“所以,我們不能寫德軍的登6能力,在里海敵我雙方都無法投入大噸位軍艦的前提下,掌握制空權,能有效利用s艇和登6艇的德軍登6優勢甚至比以前更大,就目前掌握的情報來看,那兩個精銳的傘兵旅還在隆美爾手下。”華西列夫斯基輕輕將代表隆美爾的藍色徐往烏拉爾河河口的阿特勞一插,“假如德軍先以個空降旅控制沿海一線,然后第一波登6一個裝甲手一個步兵師,諸位認為會出現什么后果?”
眾人苦苦思索:阿特勞是里海北岸城市,距阿斯特拉罕過35公里,假設德軍真在此登6,扼守阿斯特拉罕的斯大林格勒方面軍肯定來不及救援,而散落里海附近的其他后備兵力完就是民兵水平,根打不過精銳的德國空降兵或裝甲師。
“只有出動馬利諾夫斯基同志的**集團軍執行反登6作戰他們離這不過公里,3天內完可以趕到。”
“如果有足夠的登6船,3天時間足夠德軍將個師部送上岸了。”
“那又怎么樣?”鐵木辛哥嚷嚷道,“一個集團軍5萬人還打不過個師?”
一直沒話的朱可夫忽然苦笑起來:“不定真打不過,5萬人不可能一次性投入戰場,馬利諾夫斯基同志一次頂多能派出1個坦克軍,1-個步兵軍去進攻”
“這”大家遲疑起來。
“對面的裝甲師不好惹。”華西列夫斯基無奈地嘆了口氣,“目前得知隆美爾手里有個裝甲師,一個是大德意志師,一個是黨衛軍維京師。同志們,我們不能掉以輕心,這是很難對付的敵人——一個實有的坦克過了4輛,比我們一個坦克集團軍還略多一些。”
“4輛?”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但很快又釋然,德國裝甲師一直都不好惹,帶字頭的裝甲師更是難啃的硬骨頭,很多人都與大德意志師、維京師交過手,知道其中虛實。鐵木辛哥臉漲得通紅,卻一句話也不出來。
“如果讓隆美爾所部完登6成功,假設有個裝甲師、-3個步兵師,個空降旅總共1萬人在里海登6,然后由東向西進攻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側后,只怕防線會線動搖。敵人也不一定要進攻阿斯特拉罕,他們進攻斯大林格勒能收到同樣效果。”華西列夫斯基輕輕將藍色徐沿西北方向推進了5公里,然后地圖上醒目地出現了4面旗幟包圍斯大林格勒的模樣——這就是四面合圍的真正含義!
眾人沒沿里海沿線布防這樣的傻話,里海海岸線過15公里,而且因6相內生,其實更像一個大湖,沿岸地勢平坦,到處都是可以登6的地方,分兵把守就是處處不設防,只有事先部署類似于馬利諾夫斯基這樣的**集團軍作為戰區預備隊,在收到敵軍登6情報后立即進行反登6還有一絲希望。如果里海區孝隊能切實揮作用,則情況會更理想。
可沒等眾人問,庫茨涅佐夫已明確表示里海區孝隊深受從伊朗和高加索地區起飛的德機轟炸之苦,現在根沒什么像樣的軍艦。于是所有希望只能寄托在馬利諾夫斯基身上。可**集團軍畢竟只有一個,要想多編組也沒有更多兵力和裝備,更何況,無數次戰斗已證明了光有兵力和裝備卻沒有質量也是不行的。
紅軍目前比數量規模急劇下降更可怕的是技術裝備的性能與質量也在快下降,以坦克為例,目前紅軍坦克部隊基裝備是T-3476,少部分換裝最新產的T-43,新坦克T-3485與Is-1)雖已明確了設計方向,但冬季來臨前無輻行量產,倒是改進了前部裝甲厚度、改善懸掛機構的T-43獲得了比歷史更好的展契機——某種意義上,T-43更接近于4號g型的改進思路。
1943年出廠的T-34完不能與以前的產品相提并論,別質量比不上1941年的T-34,就連比去年緊急狀態下生產的T-34還差。很多不顯著的零部件被塞以簡化生產,同時由于高質量裝甲鋼缺乏,車體上、側面等大塊原需用厚尺寸軋制裝甲鋼的地方部用同厚度鑄鐵替代,生產簡便性、材料來源當然是簡化了,可質量也下降到慘不忍睹的地步。
冶金水平世界一流的德國自己用鑄造工藝也只能達到軋制裝甲鋼9%的防御水平,這也是為什么霍夫曼拒絕工廠為提升產量而給虎式配鑄造炮塔的原因——尖端武器就應該敝最好的質量以便給前線足夠信心,就蘇聯自己那種帶氣泡的鑄造工藝,質量就更差,以前37反坦克炮是打不穿T-34正面裝甲的,現在4米距離上配鎢芯穿甲彈已完沒有壓力。防御能力下降是生產質量惡化最顯著的證明,除裝甲外,操縱性、動機平均無故障水平也來差。
德國方面同樣注意到T-34質量顯著下降:當初質量最好的T-34被前線部隊繳獲后直接可與軍備部按1:1比例兌換4號坦克,然后拿去南線與英美對戰;后來質量下降的那批貨色就拆除炮塔,利用底盤生產各類變形車——突擊者坦克殲擊車就用T-34底盤,這時候兌換比例還能敝:1;而春醒戰役中繳獲或摧毀的那些T-34,軍工專家們看后只得出出一個結論——“垃圾!”。
現在只能用4輛甚至更多T-34才能兌換1輛4號坦克,最新去處是給各東方國家用于裝甲兵培訓,那樣防御低就完不是件事,而故障水平高正好能鍛煉維修水平!
要想用這種兌了水的坦克去對付精銳的4號h或虎式當然不行,但這種兌水辦法還受到了主管國防工業生產的伏羅希洛夫元帥的表揚——因為蘇維埃已無力供應足夠的裝甲鋼,如果堅持既往標準,那就意味著坦克產量大幅度降低,這在政治上完不可接受。用鑄鐵代替裝甲鋼能勉強保證達到預期數量。
至于質量,伏羅希洛夫是這么解釋的:“反正原來T-34裝甲鋼碰上虎式或者4號坦克或3號突擊炮也會被一炮洞穿,質量再差點也是一炮洞穿,作戰時區別不會很明顯,我們的裝甲兵要勇敢一點,與敵人近戰、亂戰,那樣就有獲勝機會。”
這句話錯么?當然不錯!問題是在T-34接近敵軍坦克時先要承受多次進攻,來遠距離上15米以外)還能指望45的傾斜裝甲防御住48倍徑75反坦克炮射擊三號突擊炮與四號坦克均裝備此款),現在卻擋不住,無形中增加了被摧毀的幾率。(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