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因為情節改動,從d日)到7)都有改動,請重新閱讀,不便之處,請多包涵
東久邇宮稔彥王滿臉堆笑地對堀悌吉道:“你看,大家都是支持你的,6軍把近衛師團這樣的精兵強將都拿出來了,就是希望跟著您有一番大作為。 如果覺得兵力不夠可以再加一點嘛。現在物資、船隊、兵力乃至狐都是最強的,你不是還辦了這么多航空學校,又讓海航軍曹有了晉升軍官的空間,正是上下齊心,給予美國迎頭痛擊的時刻。”
堀悌吉嘆了口氣,不再多,否則就顯得他矯情了。
確實如石原莞爾所,現在的近衛第師團可不是歷史上的規模和編制,而是難得的精銳,里面配備了戰車聯隊聯隊長按規定要配大佐,但因為栗林忠道的堅持和推薦,最后由同樣是美國通、193年洛杉磯奧運會馬術金牌獲得者西竹一出任聯隊長),第近衛師團在編制上更接近于德國的1943型裝甲擲彈兵師,重裝備略少但多一個聯隊步兵。
除了從德國引入的裝甲車、希姆萊管風琴、追獵者坦殲外,還重點裝備了日新生產的四式坦克——奇托。
四式坦克是日一直在研制的新坦克,4年9月份正式立項,算是日第一種真正的中型坦克,但進度一直不快,但后期在德國技術專家幫助下,進度突飛猛進。
4式是新坦克,但只要看到過的人都認得出這其實是T-34型號的日拉皮版。底盤用的是T-34底盤,炮塔用的是日原定的4號炮塔,但正面厚度加厚到7☆初準備使用新研制的四式75坦克炮從瑞典博福斯公司的75高射炮基礎上改進而成),后來暫時跟不上節奏便直接用了4號坦克上的75L48坦克炮。為了提高穿甲效果,還仿效德國為部隊配備了鎢芯彈,由于日不缺鎢,所以比例較高,每車擁有三分之一鎢芯彈
與T-34火炮靠前部署不同,奇托炮塔靠后,重量分布更均衡些,然后炮塔改成了5人車組,又安裝了德國進口的電臺和瞄準具。整體分量64噸,最大度4公里斜,單次加油行程3公里。
是國造,其實日也就略微改動了一下設計,將4號坦克和T-34坦克各自優勢進行了一些融合,既比不上豹式,也比不上T-4385,甚至連T-4376都勉強★面的核心部件,比如那臺B柴油動機,又比如坦克炮都不能自產,只能原封不動使用原來的產品。
不過日在生產中精益求精的想法還是努力貫徹了下去,在裝甲上比蘇聯貨強不少,炮塔比T-34那種毛糙產品也精良得多,變箱也進行了針對性改進。再加上大的布局沒有調整,試制成功后麻煩不多,算是性能比較穩定。因日兵的身高和體型偏,再加炮塔是重新設計的,從T-34的4人車組換成5人車組也未見擁擠。所以德方認為綜合性能比原版T-3476要好,與4號h基持平,與謝爾曼較量不會落于下風——如果日能解決動機和坦克炮生產問題,可成為主力裝備。
但現在看來,坦克炮再有1年就能攻關成功,那臺B動機短期內仿制水平總是跟不上,動機無論航空還是車輛動機)現在成了日的老大難——仿都能仿,仿出來性能離原版差別實在太大,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以至于不斷要進口。這問題不解決,永遠不敢國產化成功。
現在憑借各種散件,日“生產”組裝)度很快,每個月產量突破15輛,半年后有望達到輛月。近衛第師團是第二批換裝的,一共裝備了8多輛奇托,而武田攻所在的近衛第1師團則是第一批換裝的部隊,目前到位了16多輛滿編4余輛),因此近衛第1師團的定位是戰車師。
聽石原莞爾也這么,堀悌吉苦笑著點點頭:“那就非常感謝了。”
然后不再吭聲。
“來來來,喝酒去,喝酒去為薩哈林島戰役勝利喝一杯”東久邇宮稔彥王看得出大家興致不太高,便給眾人打氣,“帝國還是不錯的,等8月份我把火箭和噴氣機帶回來就更加強大了——美國都沒這玩意呢!”
就在日為下一階段戰事和未來前途探討時,6月17日,巴西情況劇變:在德國消滅巴西第一遠征師,占領南部三州并宣布并入美洲共和國,拉普拉塔集團各國兵力堆積在邊境附近時,總參謀長蒙特羅悍然動政變,囚禁了總統瓦加斯,并向軸心集團出停戰請求,表示愿意退出同盟陣營。
更讓美國人措手不及的是,蒙特羅不但用心腹部隊控制了里約和圣保羅,還事先與德國達成一致,配合德軍艦隊直接炸掉了里約的美軍航空基地,還讓紹肯的部隊在里約登6。
支持瓦加斯的警察和部分內務部隊包括總統衛隊)和美軍試圖向蒙特羅的6軍開火,但誰也頂不住德國的裝甲部隊。冰島戰役中令人瞠目結舌的情況出現了,而且這次更夸張——冰島是3萬德軍打得8萬英美部隊丟盔曳甲,這次紹肯僅僅用了8不到的部隊就直接干翻了一個萬人的美國師。
更讓美方大驚失色的是,累西腓地區偵察機顯示,后續還有德軍船隊在源源不斷涌來,再過4-5天就要去里約登6了。
實際上,這次政變是蒙特羅玩脫了,原好到6月底再行動的,德軍屆時兵分兩路,一路從圣保羅州地面突擊,一路從海上登6,他承諾用部隊管住巴西方面,而把美軍師留給德國人打』想到在串聯部隊時出了意外,有人向瓦加斯反水,然后一直疑神疑鬼的瓦加斯企圖率先難,但被經營多年的蒙特羅給軟禁了,第一時間給紹肯了請援的電報。
紹肯知道他情況緊急,一方面讓他舊能拖時間,一方面抓緊登船出擊。他深知兵貴神,來不及帶上師,只匆匆忙忙帶了在港口附近的1萬多部隊就去了里約——里面不但有飛行堡壘裝甲師的部隊,還有個6戰旅的部隊。
部兵力合稱紹肯集群,幸虧德國狐6戰隊都是從6軍成建制抽調形成的,戰術風格乃至武器都一致,與6軍混編后立即融為一體,毫無阻塞感。
蒙特羅苦苦熬了3天,但瓦加斯三天沒露面引起心腹懷疑,最后消息走漏雙方交火,美國人一開始還莫名其妙,但后來馬上反應過來準備介入。但有了這寶貴的3天,德軍登6部隊就到了≤算蒙特羅是多年總參謀長,還知道把碼頭控制住了,不用德軍費心費力打登6戰,紹肯帶著部隊大打出手。用8打萬。
巴西人目瞪口呆地看著謝爾曼坦克在遠距離上被德軍的虎式、豹式敲掉并化為一個個火球,然后又看到德軍狐艦載機飛行員低空突擊,干掉美軍苦心經營多時的防御陣地。
等到黎塞留號、格奈森瑙號巨炮在里約港外轟鳴時,整個戰事結果已一目了然——美軍開始倉皇逃竄。而那些與蒙特羅大打出手的軍隊也被逐一掃清。隨后德軍在美洲共和國的其他部隊依次開入,兵力6續增加到萬余人。
在戰火中,昔日繁華的里約變成了一片廢墟,幾十萬巴西平民出逃,擁擠的人群又把美軍撤退道路堵得嚴嚴實實,最后逃命逃紅眼的美國大兵直接用坦克和裝甲車開道碾過去,形成了一條血路。正愁沒有合理、合法素材的蒙特羅大喜過望,讓記者拍攝了無數照片。
6月18日,以我控訴為標題的新聞布,觸目驚心的是“血路”上碾壓人群的美國坦克殘和尸體。按蒙特羅政府的官方法:由于瓦加斯總統不得民心,遭到巴西人民的抗議和彈劾,美國人為扶持這個傀儡,命令駐軍出動包括坦克、裝甲車在內的重型武器鎮壓,巴西6軍氣不過還手,軍民死傷累累,最后只能請求軸心陣營主持公道、加以援助
巴西國陷入大亂,其余各地區民眾無所適從,不知道什么消息才是真實的∩特羅能控制的地方不多,北面、東面有美軍入駐的地區都不聽里約的命令,其余沒有美軍入駐的地區,尚在觀望之間。
霍夫曼很不滿意蒙特羅的表現,他想要一個完整控制在里約政府手里的巴西,而不是這樣四分五裂、一團糟的巴西,不過對紹肯的果斷依然予以了肯定☆高統帥部迅應變,準備增派力量南下赴巴西增援,幫助巴西新政權穩定局勢。
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克蘭克已帶走的個狐6戰旅外,距離最近,最方便的曼陀菲爾率領第7裝甲師從馬島起航,準備赴圣保羅州一線支援。凱特爾和蔡茨勒鑒于東線戰事暫時告一段落,決定向南美再增派1萬軍隊和3個航空聯隊。
但這樣一來,船只力量不夠,原定討論的南非問題解決只能被迫往后推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