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7月14日,巴西東北部累西腓海域,龐大的鋼鐵長龍正在烘上有條不紊地向前開進。
整個大西洋艦隊一共分為兩個梯隊:前面是尼米茨親自率領的作戰(zhàn)梯隊,代號TF48;后面是龐大的運輸梯隊,里面不但有陸軍裝備運輸船,狐編隊自身的補給船也在其中。
在TF48艦隊編組上,尼米茨再次進行了創(chuàng)新:
第一是不再將航母編隊與炮擊編隊分別編組,而是完糅合在一起。戰(zhàn)術和裝備永遠在變化之中,他麾下擁有3艘威量大的衣阿華級戰(zhàn)列艦——新澤西號、威斯康星號、密蘇里號,每一艘都可跑出3節(jié)以上的速度來,完可和埃塞克斯級航母同速移動,實現伴隨作戰(zhàn)。
美國強大的工業(yè)力量在密蘇里號建設進度上可見一斑,這艘41年1月份才開工建設軍艦,僅僅不到三年半時間就建完了。相比之下,噸位和戰(zhàn)斗力還不如衣阿華級的英國獅號戰(zhàn)列艦1939年就開了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完工,最快據要到8月,但從目前態(tài)勢來看,別8月,1月前能完工就不錯了。
霍夫曼為這幾艘英國戰(zhàn)列艦感到頭疼,現在躺在船臺上的英國戰(zhàn)列艦一共是3艘,分別是獅號、蠻勇號均屬獅級)和前衛(wèi)號前衛(wèi)級),按英國自己估計的建造進度,1944年8月完成獅號,1945年3月完成前衛(wèi)號,1945年1月前完工蠻勇號。
目前獅號主體結構與設備安裝已基完成,霍夫曼認為該艦問題不大,頂多增派一批工程師去驗收即可,但前衛(wèi)號和蠻勇號還需在英國人手里興建,保不準就會出現各種各樣岔子,消極怠工還算是輕的,如果來個質量不合格、鍋爐有問題、炮火偏差大只怕直接在海戰(zhàn)中招惹出大麻煩。
軍備部起初建議按照前幾艘軍艦的處理辦法,將后艘戰(zhàn)列艦修改為斜角航母,問題是等他們修改完畢后,1943年初開工的云龍級將要大批量服役,不存在改建航母的急迫性。且英德合約最終尚未簽訂,這幾艘軍艦和技術圖紙參數英國方面也沒交出來,要設計完整的改建方案難上加難。
叔爾在聽權家們的意見后認為,如果英國方面能保證質量和進度,建議在不列顛繼續(xù)建造,如果不能,干脆拖回德國船廠舾裝。主炮可繼續(xù)用英國設計的3座三聯裝4616英寸)45倍徑主炮,其他設施如雷達、高射炮)等采用德國標準裝備以便形成統一。
即便戰(zhàn)列艦在可預計的將來不會再成為海戰(zhàn)主流,但德、意兩國對英國手中的46艦炮還是很羨慕的,俾斯麥級上的38火炮威力不足,維內托級在建造之初就考慮使用46艦炮,無奈技術含量太高而沒法采用,最后采用的381艦炮威力是夠了,但散布精度、炮管耐腐蝕能力卻非常差。現在有了英國加入,這些技術難點均不存在,如果有想法,可在適當時候將艦炮部更換為46。
專家們經過論證,認為俾斯麥級和維內托級在更換46艦炮后整體實力可達衣阿華級9%的水平,略遜于獅級。意大利已表示心動,準備在合適時機更換主炮。
不過美國人就沒這么多煩惱,他們只需要抓緊建造即可,現在船臺上還躺著伊利亞諾號和肯塔基號,由于美國狐比歷史損失大得多,所以這兩艘軍艦比歷史上更早開工,伊利諾伊號預計于1946年6月服役,肯塔基號預計同年年底服役。進入1947年,威嚨強大的蒙大拿級各艦將開始服役,1947年9月蒙大拿級首艦蒙大拿號就要服役建設周期48-54個月,平均51個月)。
為對抗日的超級戰(zhàn)列艦和軸心戰(zhàn)列艦群,美國耗費巨資,啟動了龐大的八八艦隊建設計劃,即新建8艘蒙大拿級、完成6艘衣阿華級后再追加艘,到195年實現8艘蒙大拿級+8艘衣阿華級的豪華配置。不過八八艦隊注定是個泡影,因為衣阿華級首艦衣阿華號已沉沒在西澳大利亞大約公里外的海底。狐前兩天提出緊急補充艘衣阿華級預算的申請,但目前大型船臺已悉數使用完畢,根騰不出手來建造,哪怕費用愿意承擔,也無法承受。
當初因為大和號出場帶來的超級戰(zhàn)列艦心里震懾過于強烈,美國迫不及待地重新啟動了蒙大拿級建造計劃,但隨著時間推移,對該建造計劃的質疑聲開始強烈起來。一種聲音認為蒙大拿級時間太長,狐無法度過短期力量不足時期;另一種聲音認為蒙大拿級耗資巨大,這部分費用不如轉移到更多的航空、裝甲戰(zhàn)備上來。
而狐還有另外的聲音,部分專家認為德國建造的大型斜角航母有一定可犬處,還打算抽取1艘衣阿華級艦體進行改造,甚至有人認為衣阿華號艦體不過癮,建議利用蒙大拿級艦體建設超級航母。
這種紛雜的論點雖然各有各的道理,但未形成壓倒性的一致意見,衣阿華級和蒙大拿級的建造進度依然在穩(wěn)步推進。尼米茨來也認為飛機的出現與迅速成長帶來了巨艦大炮時代的毀滅,但堀悌吉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大和號進行沖鋒后,他愕然發(fā)現戰(zhàn)列艦特別是超級戰(zhàn)列艦的重要價值——強有力的防御能力。
單純戰(zhàn)列艦部隊與敵軍航母編隊對敵顯然毫無勝算。但如果將戰(zhàn)列艦與方航母混編,戰(zhàn)列艦充當區(qū)域防御中心進行統一協防,其皮糙肉厚的事便能充分發(fā)揮出來。即在輪形防御陣時,由1艘戰(zhàn)列艦為1-艘航母擔任保鏢,搭配艘防空巡洋艦,4艘驅逐艦構成一個航母戰(zhàn)隊。創(chuàng)新編組后的航母戰(zhàn)隊比以前用重巡洋艦擔任保護的航母戰(zhàn)隊生存性要強得多。
尼米茨研究斯普魯恩斯的戰(zhàn)例后發(fā)現,雖然艦隊最終軍覆滅,但在覆滅前整整經歷了聯合艦隊主力航母編隊三輪攻擊波的沖擊,充當防御中堅的衣阿華號表現可圈可點。這進一步強化了他的觀念,戰(zhàn)列艦特別是超級戰(zhàn)列艦依然有存在價值,但是否需要建設這么多倒是可以商榷。
甚至尼米茨還有更激進的觀點:用蒙大拿艦體打造超級防空戰(zhàn)列艦,即只安裝巡洋艦級別的3艦炮,且數量壓縮到3座三聯裝9門)即可,空下來的噸位和空間部安裝防御火力,為艦隊強化防空火力。
這種觀點目前在高層只有一個支持者:特納!
后者甚至更進一步,認為連3艦炮也不需要安裝,可部砍掉,只部署防空火力,包括17高平兩用火炮新研制的54倍口徑17雙聯裝)、4博福斯高炮和厄利孔機關炮。按特納的想法,7萬噸級的艦體如果沒有主炮塔,至少可部署48門17,64-8門4高射炮,1門以上的近防火力。
然后再把節(jié)約下來的噸位提供給輪機,讓輪機馬力提高到與衣阿華級相同的地步——蒙大拿級八座鍋爐與渦輪機都采用了**的隔壁艙室,抗浸水能力大幅提高,為減輕動力裝置重量,蒙大拿級主機功率只有17萬匹馬力,比衣阿華減少4萬匹馬力,以至于航速掉到8節(jié)∝納認為提上去后,可讓這艘超級防空戰(zhàn)列艦達到3節(jié)以上衣阿華速可達33節(jié)),這樣伴隨作戰(zhàn)更有價值。
特納的瘋勁尼米茨是領教過的,但這么瘋顯然也超過了他的設想,而狐委員會連尼米茨的折中建議都沒接受,更不可能接受特納的想法。而太平洋艦隊的英格拉姆和哈爾西也不贊同這種想法。
但連特納人也不知道,他的想法其實是有知音的。
在德國近期召開的狐裝備發(fā)展研討會上,霍夫曼提出了“移動防空塔”設想:認為既然蠻勇號建造質量和進度既然無法保障,改建為斜角航母又犯不著,干脆將原定搭配于其使用的46艦炮組調配給提爾匹茨號,提升后者火力,蠻勇號艦體作為創(chuàng)新平臺構建新型軍艦,不要艦炮!
“不用艦炮”的設想嚇壞了所有人,但霍夫曼振振有詞:“我們的電動雙聯裝18高平兩用火炮在防空塔上證明了自己的價值,為什么不能安裝到軍艦上?另外,密集陣也得到了實戰(zhàn)認可,建議都放進去。佩內明德基地的防空火箭來接近于實用化,可留一個區(qū)域用于安裝火箭,給他們一個展示的機會。”
“火箭占地太大,很難上艦。”
“改變一下思路,垂直發(fā)射,埋在主甲板下。”霍夫曼微微一笑,“那杏大且防御良好的艦炮彈藥庫不可以用來容納火箭么?”
美國狐委員會還要討論來討論去,在德國,霍夫曼一句話就決定了英國剩余3艘戰(zhàn)列艦的命運:蠻勇號注定要以移動防空塔而出現,蠻勇這個名字還真配得上霍夫曼的任性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