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出兵北平討伐公孫瓚,用圍點打援之法在張虎戲志才二人的詳細謀劃下于摩天嶺成功設(shè)伏,擊破公孫瓚六萬回援北平的大軍,親手生擒白馬將軍,可謂大獲勝,唯一遺憾的就是讓劉備兄弟成功走脫。(。.)事后劉毅談及于此不由再次出言感嘆關(guān)張二人的勇猛,當然他獨戰(zhàn)二將的事情被戲志才得知之后便是大勝之余也沒逃過一頓數(shù)落。
清點打掃完戰(zhàn)場之后,劉毅軍回轉(zhuǎn)薊縣,對于公孫瓚他并沒有太過為難,而是交給劉虞處置,此番他恐怕難逃一死,這事情還是交給劉虞來做比較妥當。公孫瓚此番大敗虧輸,已是心如死灰,只求劉毅能善待他的家人,對此劉毅欣然相從,禍不及妻兒嗎!不過也有一個條件,便是讓他手書一封令公孫開城納降。
此時北平城已經(jīng)被劉毅軍團團圍困,公孫得到兄長手書之后只得開城請降,劉毅按照承諾入城之后對公孫瓚的家人善待有加。公孫瓚囚禁上官,形同謀反,劉虞雖是生性溫良也不會放過,不過念在他多年鎮(zhèn)守邊疆有功便賜他自縊而亡,葬與北平東門!
公孫瓚的死讓劉毅心頭難免有些感慨,由于自己的來到,這個名震天下的白馬將軍沒有在幾年后**而亡,而是死在了自己手中,比起歷史上他的結(jié)局也不知孰優(yōu)孰劣?自己的爭雄之路不過邁出了第一步,今后不知要有多少英雄如此飲恨,當然也不排除自己在別人手下敗北的可能;可既然堅定了決心,就不能有絲毫退縮。
大樹既倒,劉毅對一干降將還算比較優(yōu)待,公孫瓚雖可是身死他手可這是朝廷法紀,而且還算得上比較體面,因此其下屬對于劉毅并沒有太多的恨意,嚴綱、田楷、關(guān)靖、單經(jīng)等人紛紛投效,劉毅自然也是因人而用;只有公孫帶著族人奔北而去,劉毅并未加以阻攔,以此人的才干,又能興起什么風浪?可日后劉毅很是自責不夠心狠手辣,爭霸之舉實在是容不得一絲情面!
進了北平之后劉毅將劉虞的州牧府也搬了過來,此人素有名聲,此時他羽翼尚未豐滿,當然要對其善待有加。(。。)大戰(zhàn)過后很多事情也是千頭萬緒,公孫瓚橫征暴掠,弄得民怨四起,劉毅到后開倉放糧,穩(wěn)定民生,歸降士卒也需好生安排,善后的事宜足足讓眾人忙了一月有余!此戰(zhàn)過后關(guān)純與張合就向劉毅告辭,臨別時他自然親自相送,張合也有不舍之意,并有恨未早逢將軍之言。
韓馥得劉毅出兵相助,解了鄴城之圍,自是心中感激,不僅當日允諾的黃金萬兩一分不少,還加上了不少糧草布匹,讓張合押運送往北平。袁紹此次計謀不成,當然不會就此罷休,只是劉毅擊敗公孫瓚之后更是實力強勁,聲名大嘈,他不敢保證若是自己出兵鄴城此人會是何種態(tài)度,因此只得暫時隱忍,以待時機。
北平一切戰(zhàn)后事宜妥當之后劉毅也是好事不斷,一是張合送來的錢糧豐厚,韓馥親自作書道謝;二是長安的天子詔書也到了北平,出于戰(zhàn)略上的考慮,劉毅與張戲二人協(xié)商這幽州刺史暫時還是劉虞擔當比較合適;而長安董可能是想結(jié)好劉毅,行遠交近攻之法,因此天子親自下詔對劉毅平叛一事進行表彰,升為平北將軍,假節(jié)!如此好事成雙加上前陣一直忙于雜務摩天嶺之戰(zhàn)還未祝捷,張虎與戲志才便勸劉毅趁這個機會擺宴,也好提升民心士氣。
劉毅聞言也是欣然從之,便在北平為諸將慶功,同時下令免去原公孫瓚治下百姓一年賦稅,民眾士卒聞之都是一片歡喜。劉毅對手下士卒一向優(yōu)厚,此次祝捷更是以他們?yōu)橹鳎⒘⒐⑹糠譃樗牡龋速p金之外還以金銀銅鐵作成劍贈與立功士卒,得到金劍的更是由劉毅與諸將親自為其牽馬游城,光耀無比。
來以張合的戰(zhàn)功劉毅定要授予金劍,可張合卻言此乃分,堅辭不受,只得作罷,當然對于此等大將他可不會怠慢,烏桓部落聞得劉毅北平大捷立刻給他送來百余良駒道喜,劉毅特地為張合挑選了一匹!身為武將豈有不愛此物的?張合自此對他更是心中感激。
晚間祝捷宴會由幽州刺史劉虞親自主持,一應官員盡皆到場,蓋因劉虞感其相救之德又待之極厚,自然要投桃報李,這些官員心中也都知道,現(xiàn)在名義上的刺史自是劉虞,可實際上幽州的實權(quán)已經(jīng)掌握在劉毅手中,席上也是多加稱頌,虧得劉毅有過后世的歷練,始終保持著一顆平常之心,沉穩(wěn)的舉動更是讓人心生感佩。
晚宴過后劉虞告辭而去,劉毅則將眾將聚在自己府內(nèi),公孫瓚既滅,幽州境內(nèi)只有遼東與漁陽還不在劉毅掌控之內(nèi),此時正是要商議如何將這兩地也收入囊中,一統(tǒng)幽州境,再圖謀天下。
“今番我軍能殲公孫瓚主力,固因眾將用命,士卒齊心,可其囚禁上官,兵發(fā)冀州也是主因,我軍占得天時地利人和方能有此番戰(zhàn)績!若真與其正面對陣沙場,勝負還未可知,諸將切不可因勝而驕!”劉毅首先出言,慶功會已經(jīng)開完了,勝利就要放到腦后。
“主公之言,我等當謹記心間!”諸將都是面色一正,齊聲道。
“公孫瓚雖滅,可側(cè)背仍有遼東公孫度與漁陽張溫,其勢雖略有不及可也不容視,二位先生可有良策?”看見諸將的表現(xiàn),劉毅心中滿意,便出言對張戲二人問道,這段時日你二人天天一處,感情好得就像背背山一般,若沒有計策鬼都不信。
“主公剛才所言甚是,此番我軍能戰(zhàn)而勝之,取得大義名分乃是首要之因,漁陽張溫并不在話下,主公只需遣一舌辯之士前往以厲害,便可定之!而公孫度此人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斷不會從與主公,卻是定要以軍討之!”張虎出言道。
“志才,這遼東公孫度你可知其詳細?”劉毅問道,軍中之事包括情報在內(nèi)一向都是由戲志才主管,他也極為稱職。
“公孫度此人頗為不凡,自立平州牧之后東伐高句麗,南取遼東半島,開疆擴土;又招賢納士,設(shè)館開學,廣招流民,威行海外,儼然以遼東王自居。麾下士卒有五萬之眾,加上其甚得民心,以志才觀之此人堪為主公勁敵!”戲志才堪堪道來,如數(shù)家珍。
“先生太過長他人志氣了吧,此事不需勞大哥親往,甘某請得兩萬精兵,必為主公破之!”甘寧離眾而出慨然言道。
“甘將軍忠勇可嘉,志才心敬,可遼東之地多有險阻,公孫度麾下兵精糧足,若要對其下手必需主公親往!”此戰(zhàn)甘寧與趙云也因功升為牙門將軍與偏將軍,故戲志才有此稱呼!
“興霸之心我豈不知?可先生之言確有道理,我當親統(tǒng)大軍討之,到時自會以二弟為先鋒!”見甘寧還要出言,劉毅道。
“寧多謝大哥!”聞劉毅之言,甘寧面有喜色,這次出兵子龍獨當一面,自己卻在薊縣吃了個虧,又沒有趕上摩天嶺之戰(zhàn),聽大哥起關(guān)張之勇更是向往,身為大將自然渴望征戰(zhàn)疆場。
“主公欲討公孫度,此時卻非時機,寒冬將至,不利于我軍士卒作戰(zhàn),且新得之地并未穩(wěn)定,我與子才商議主公定要行休養(yǎng)生息之法,繼續(xù)招賢納士,并將燕郡之法推行與各郡,到時再征募士卒加以訓練,待一起齊備之后方可興兵。”戲志才出言道。
“哎~這可不是游戲,有什么金手指可用,新得地方的穩(wěn)定與治理都需要時日,地盤大了,人才與軍力也都要擴充,心急不得啊!”來劉毅是想以雷霆之勢力壓遼東再休養(yǎng)生息,可如今聽戲志才這么一也知自己有點心急了,當下出言道:
“二位之論極是,是宇心急了,眼下安定地方,積蓄實力才是正道,諸將也需加緊操練手下士卒,不得有誤!”
“主公明見!”張戲二人異口同聲,下一個目標主公選定公孫度他們并無異議,只是怕劉毅一位心急,今見他能如此都是欣然。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