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北唐 序章 第六章 :星星之火(3)

作者/蠶室廢人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第六章:星星之火3)

    京城的這個年過得就比延州熱鬧多了。 .元正日即正月大年初一)一大早,大周天子郭威便在大寧宮乾元殿坐朝,外朝官以弘文館大學士中書令瀛國公馮道為首,內朝官以樞密使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鄴國公王峻為首,依次按班魚貫入殿呈遞賀表,按照程序,在郭威莊而重之的啰啰嗦嗦了一大篇繞口的駢文致辭之后,當殿賜宴。

    這一套流程走下來,王峻倒是不覺得如何,已經七十歲的馮道卻委實累了個七葷八素。來這種誠馮道雖然應該出席,但告個勃養也不是不可能,以他的資望地位,也不會有人揪租點新不放給他好看。只是今年不同往年,這是郭威即位之后的第一個元正節,無論如何不能簡慢,總要造出一副朝野熙穆國泰民安的氣氛來才好。雖誰都明白不過是個政治上的秀場,但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是里子爛得厲害面子上是要光鮮好看,因此誰也不敢抱怨,馮道是個極有政治大局觀的人,自然不會在這件事情上撂挑子。

    因此一場冗長的朝會下來,老頭子苦不堪言,精神萎靡不,就連代兩府宣讀賀表的時候都險些念了白字,好在倒也沒宇中侍御史敢于跳出來彈劾他,老人家總算勉強把這一場撐了下來。

    結果就是,當天回府馮令公便患了重感冒,從元正日一直到正月初七“人日”,足足養了七天的病,倒是沒有甚么大礙,不過人日的其他慶典活動馮道便一律不參與了。

    這一天郭威率百官在龍亭御園伴雪賞梅,在中書當值的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范質卻悄悄地輕車簡從自禁城出來,只身來到了馮府。

    “關中驛站大多廢置,信使自折可久大營借的馬,一路上不眠不休跑了整整十天,五匹好馬都跑死了,今天抵達延州宅集使邸的時候,凍得面無人色,一句話都不出來了♀份密奏上不只有李彬的簽名,膚施縣令秦固當日在場,也署了名,沒有折可久和他兒子的署名,似乎是不愿意攬事上身的樣子。依某看來,延州這個年,過得只怕是不安生”

    范質在一旁娓娓敘,馮道半倚在榻上從頭到尾細細閱讀著李彬的密奏。

    半晌,馮道輕嘆一聲,將密奏放下,緩緩問道:“那個在孟州河陰縣主修繕疏導河渠的郎中是誰來著?唉人老了便是不成,上次你起過的,如今不過二十幾日吧,便忘記了”

    范質一愣,他郁悶地答道:“是工部水部郎中袁述,前些日子中書已經制除他通判孟州了”

    “哦——”馮道立時回憶了起來,道:“就是他,年前不是上了一道表章么?天寒地凍,工地上有人凍死,請撥帳子爐碳燒酒等券用物品,撥下去了么?”

    范質頓了一下,道:“此事是李惟珍經辦,下官不甚了了,不過帳子等物均為軍用,須樞密和兵部少府等合議決之,一時半刻恐怕李惟珍來不及劃撥轉運過去”

    馮道懊惱地用手輕輕拍著榻道:“要快那邊都凍死人了,朝廷上還在推諉尸位,你回去問問李惟珍,辦好了沒有,若是樞密那邊扯皮,我老頭子舍下這張老臉去求王秀峰不能再拖了,冰天雪地,人都在河床子上晾著,不凍死人才怪,人命關天的事,不能拖了”

    范質頓時臉上一紅,略帶不滿地道:“令公,此事中書自會有安排,某此來,是來就延州事和令公商議的”

    馮道將那份密奏朝他面前一推,道:“這些事情——該是王秀峰和樞密那邊拿主意,這個東西我看不看無所謂,拿去那邊吧!”

    范質有些惱了,馮道莫非真的老糊涂了,他拖長了聲調嚼:“令公——”

    見馮道回過頭來雙目炯炯看著自己,范質深吸了一口氣,鄭重地道:“這可是軍國大事——”

    “軍國大事——?”馮道喃喃自語般重復了一遍這幾個字,語氣中帶著一股索然酸澀之意,還略帶點譏諷。

    范質苦笑道:“令公,王秀峰處事乖張,若是請他獨斷,我還跑來府上作甚么?延州今年一年鬧了兩起兵變,端地是波譎云詭,情狀殊難逆料,定難軍至今尚未歸順,李彝殷聯絡北漢虎視關中,那可不是一個庸碌之輩,萬一被其覷個空子,我們都要悔之晚矣”

    “天塌下來,有折可久這高個子頂著,就無需你我操閑心了”馮道的話語得語重心長,內容卻險些教范質背過氣去。

    “令公——你——”范質一時氣結,竟然哽住了。

    馮道干癟的嘴唇上鋼出一絲笑意:“怎么,文素,是不是覺得我老糊涂了?”

    范質坐在榻前寒著臉不話,索性給馮道來了個默認。

    馮道勉強打起了幾分精神,娓娓道:“三十年了這樣的‘軍國大事’也不知道經遇了多少。造反、謀逆、割據、兵變,這些個事情,如今還算甚么了不起的事情么?我這一輩子,換了四個朝廷,服侍了九位君王,能稱得上善終的,竟然只有兩位。幾十年來,天天迂方起反,月月有藩鎮兵變,年年都要打仗加賦,你打我,我打你,打來打去,死的是誰?還不是老百姓。天災、**,總得給這些黎庶留條活路吧?咱們這些坐在中樞的宰相們,總得替這些又沒權又沒錢的人想想吧?”

    這一番話把范質得楞住了,向來自詡口才頗佳的他遲疑著竟然沒有接上馮道的話。

    馮道苦笑了一聲:“延州鬧了一場兵變,便是軍國大事了么?農田荒蕪了,灌溉跟不上,人耳家棄地,逃難去了,土地沒有人耕種,老百姓沒有了糧食,便要餓死,便要造反,朝廷沒有了賦稅,便沒有了收入,還要打仗,還要養兵,眼見著泰寧軍這就要反了,王秀峰要掛帥,主上更是打著親征的主意兵馬一動,錢糧萬斛,到哪里去籌?”

    他嘆了口氣,略帶點無奈地道:“文素,不要老和王秀峰鬧別扭,他脾性不好是真的,可是只要你不和他爭權,他不會擋著我們做事”

    范質咬了咬牙,道:“令公,食君之祿,自當忠君之事,這朝廷是主上的朝廷,不是他王秀峰的朝廷”

    “甚么食君之祿——主上行伍起身,會種田么?你是食民之祿叭咳咳咳咳”

    馮道厲聲駁斥了范質一句,卻得急了些,氣沒有喘勻,不能遏制地咳了起來。

    范質驚呆了,他被馮道這貌似大不敬的話語驚呆了,一時間竟然腦海中一片空白,半晌方才醒悟,急忙上前扶纂道,輕輕拍著他的后背,苦笑著卻不知該從何起。

    良久,方才聽得馮道緩緩開口道:“如今這個天下,誰做天子,不是我們這些儒生了算的。誰也不知道下一個皇帝是誰,誰也不知道明日的天下究竟是誰家的江山,這些事情,既然看不明白,也看不透,便不要在上面花心思了。連至尊尚且如此,中書那個位子,又有甚么好爭的?王秀峰想要做中書令,早就想了,不好意思開口罷了,若是依著我,讓給他又有何好心痛的?只是此事主上萬萬不會答允,我這尊泥胎塑像,主上硬是要擺在廟堂里面撐門面,又有甚么辦法?”

    老頭子嘿嘿苦笑起來:“在這個世道里當宰相,太糊涂了不成,宰相糊涂,老百姓就要餓死;太精明了也不成,那些手里握著兵權的人,任誰都能輕松地捏死我們。桑國僑便是太聰明,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滔天權勢,萬貫家財,左不過一稱粱夢罷了”

    范質自嘲地一笑:“王秀峰如今的權勢,和桑國僑當年可用一比呢”

    “以桑國僑的才智,尚且名裂身死,王秀峰遠不如他,而驕橫跋扈過之,他又能撐得到幾時?你和他爭來斗去,和與死人爭斗又有何異?”

    馮道帶著幾分無奈對范質開導道。

    “文素啊如今天下不是大唐鼎盛時候的模樣了,百業凋零,黎庶離散,盛世錠十不存一。如今不是誰有理誰能走遍天下,是誰的刀子亮誰便有理。我們這些儒臣,是管不到這些的,天下也好,家國也罷,留給那些做大事的人去想罷我們只要能兢兢業業,勸課農桑,開墾田地,修治水利,使民有所依,戶有所存,百姓賦稅之余能得一半飽,不至于鋌而走險,便是無上功德政績。若是再能教化一二,選拔一些出身科制的親民之官,便是造福天下之業了”

    這番話得范質眼睛發酸,他干澀地笑著:“令公未免過于悲觀了些,當今圣上畢竟是明主,只要我等灸輔佐,盛世自然可期”

    “我豈不知當今主上是明主?”馮道苦笑著曳,“這世道太亂了,明君未必能其國,暴主未必能得報應,只是這些都只能寄希望于旁人,我們自家做不得絲毫主張。我們不是帶兵的人,若是對政爭卷入太深,動輒便是滅門之禍。文素,你要記著,無論誰做皇帝,無論江山換了誰家的,都要有治民親民之官來秉權行政,否則便沒有人交納賦稅,朝廷便沒有收入,軍隊便沒有軍餉,士兵們便要嘩變,要造反,要拉著袞服再裹一個皇帝出來——所以我們這些人雖然軟弱無力,卻是任何一個朝廷也缺不得的,缺了儒臣,朝廷便不再是朝廷了”

    “所以我們不能卷入皇權之爭,任何時候都不能,只要我們不染指軍權,不染指皇權,那么不管大寧宮里坐著的是誰,便都不會動我們”

    “皇權之爭?”范質詫異地問道。

    馮道笑了笑:“你以為不是么?王秀峰和主上之間那層舊情蒙住了你的眼,連朝局都看不明白了?王秀峰跋扈也好,驕橫也罷,無非是想一身兼挑兩府,以樞臣外兼節鎮,這都是人臣的大忌』過仗主上面子薄,不好意思駁斥黜落他罷了。慕容彥超之禍,不過是疥癬之疾,王秀峰權柄過甚方才是心腹之患,主上是刀槍上面滾過來的人,一家老婦孺均死于政爭,豈能不知此理?王秀峰欲掛帥征泰寧軍,主上便要親征,這不是極明顯的事情么?主上親征是因為滿朝文武拿不出一個能夠壓得柞秀峰的統兵之人,到了這樣的地步了,王秀峰若不篡位,只怕敗落只是個時辰問題了”

    范質渾身打了個冷戰,馮道歷經四朝風云變幻,始終穩居相位,果然不是沒道理的。郭威與王峻之間牢不可破的親密戰友情誼經他一番剖析解,頓時顯得貌合神離飲散起來。

    范質遲疑著,實在的,雖然馮道已經將道理講述得夠清楚了,他還是有些不甘心,一想起王殼副跋扈傲慢的嘴臉,以儒臣自居的范質便覺得一陣陣膩煩,人當道,賢臣避讓,這是哪門子道理。

    似是知道他心幟不忿,馮道嘆著氣道:“你每旬往澶州寫一封信,你以為王秀峰不知道么?”

    范質頓時渾身上下如同被迎頭潑了一盆雪水,一陣涼氣自胸中涌出

    馮道平日閉門家中坐,連朝都不大上,三天才去一次中書門下,只在政事堂里坐半個時辰便打道回府,連李谷都在背后議論令公是有些老得一陣陣犯糊涂了,然則自己以為最隱秘的政治**,這個老家伙居然私下里知道得清清楚楚,而且聽馮道語中之意,此事竟然連自己的頭號政敵都了若指掌。

    太可怕了,看來自己這樣的儒生,在政爭這件事情上還真是沒法子和這些在漩渦中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老家伙們斗啊。

    “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居外而安♀道理不光是咱們這些讀書的老儒明白,圣上雖然幼年未曾讀書,這道理也還是懂的⊥是王秀峰,又豈能不知?否則為何近在眼前剛剛接管了大內禁軍的李重進他不忌憚,偏偏忌憚一個外鎮澶州的太原侯呢?”

    馮道繼續用他溫和虛弱嘶啞的語氣慢慢“敲打”著范質。

    “其實此刻看好太原侯的不只是你,李惟珍暗中也有動作,只不過你不知道罷了。可是主上知道,王秀峰也知道。主上之所以隱忍,一來是他生性仁厚寬宏,知曉亂世為臣者的不易,二來你和李惟珍都是他準備留下來最終輔佐太原侯的宰相人選,因此他也便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情勢如此,王秀峰為何偏偏提防忌憚于你,卻極少找李惟珍的麻煩?不是他心血來潮,也不是他心胸狹隘,而是他忌憚你這個日后的宰相今日便來奪他的權☆惟珍分判三司,終日與抖戶數河工水利錢糧米谷這些民生國計攪在一處,類似泰寧軍和此番延州這類事情極少插言,這便是他比你聰明的地方啊這些事你覺得是軍國大事,王秀峰自然更覺得是軍國大事。既然是軍國大事,自然有他和圣上決之,你范文素橫插一道,搶著要與他去爭這個‘軍國大事’的議決之權,他怎能容你?”

    馮道頓了頓,沉聲道:“我們是文官,亂世文官自然有文官該管之事,何謂黎庶生計,何謂國計民生,田土、水利、商賈,無非爾爾。我不教你攬事,并非不理軍國大事,否則還叫甚么宰相?只是文武殊途,我們有我們的軍國大事,王秀峰和那些藩鎮諸侯有他們的軍國大事,各統其權,各司其職,各自管好自己的‘軍國大事’,天下即便不能大治,生民卻也可少受些苦難。文素你一門心思操心王秀峰該管的‘軍國大事’,是舍逐末了”

    馮道這些日子養兵,極少開口話,今日勉強打點精神,一口氣了這許多的話,早已是精力耗盡,臉上充滿了倦容,強打者精神最后道:“延州那邊的事情,你了不作數,王秀峰了也不作數,折從阮的兵就駐扎在三水,如今關中他的嗓子最亮,延州的事情只有他了才算。你把這個事情交給王秀峰去打理,他便是再不通情理,終歸要賣上折家三分薄面如今你若插手此事,只會引起王秀峰的猜忌和疑慮,甚至可能會把太原侯也嵌進來,若是教王秀峰誤疑太原侯參與了此事,只怕他便要打疊精神處處掣肘了,來能夠順順當當辦下來的事情,王秀峰自家便能疵停當的事情,生生便要被你攪亂了”

    此時范質對馮道已然是徹底的心悅誠服,他一聲不吭地拿起那份密奏,最后問道:“這個把高允權弄了個灰頭土臉的貌校尉怎么辦?看樣子高允權自家是疵不了此人了”

    馮道無力地擺了擺手:“讓王秀峰頭痛去,我還是那句話,延州的事情,折可久那老狐貍了才算”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库县| 荥经县| 顺平县| 南京市| 浑源县| 景德镇市| 二连浩特市| 巴彦县| 鄯善县| 南乐县| 宝坻区| 大同市| 扶沟县| 额敏县| 九台市| 安宁市| 黔南| 休宁县| 光泽县| 梧州市| 于田县| 手游| 兰溪市| 陆川县| 沂水县| 华坪县| 休宁县| 拜泉县| 长岭县| 九江市| 怀仁县| 兰西县| 嘉定区| 和政县| 乐至县| 宁国市| 喀什市| 内乡县| 农安县| 峨眉山市| 陇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