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汴京的客人5)
在設在大梁城內的皇帝行營前下了馬,侍衛步軍都指揮使昭武節度使河南東面行營都部署曹英、齊州防御使河南東面行營副都部署史延超、皇城使兼河內防御使河南東面行營都監向訓等三位方面軍高級將領不約而同地止住了腳步,讓六十六歲的老將陳州防御使河南東面行營馬步軍都虞侯藥元福走在前面。 .
論起行營職務,三位后周重將均在藥元福之上,但是論起戰功和在軍幟資歷,三個人加起來只怕也不能與這老家伙相比,因此在河南東面行營組建之前,皇帝郭威便特意給三個行營主帥一人發了一道中旨,明令三人在軍中不得以差遣論禮儀先后,凡事皆讓藥元福為先。因此此番來大梁覲見,這三位仍然謙恭地請這老將走在前面。
胡須花白的藥元福也不謙讓客氣,大步流星直入行營,站在中軍外侯旨,一旁恭候多時的中書通事舍人一溜熊入內通稟,郭威當即宣詔召見。
進得中軍,幾位重將才發現中軍內并不是只有皇帝一人,中書令馮道,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范質赫然在座,還有一個年紀頗輕的紫袍官員侍立在側。而左仆射兼樞密使王峻、月前剛剛由內客使遷任樞密副使的鄭仁誨兩位樞府主官卻一個都不在,禁軍最高將領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郭崇充也不在,就連皇帝平日帶在身邊片刻不離的張永德李重進這哼哈二將都不見蹤影。
皇帝御駕親征,重要的軍事幕僚和禁軍將領居然都不在身邊,反倒是將兩位文官宰相帶了出來,范質年富量,隨佐皇帝處理日楚事也還罷了,馮道七十歲的垂暮老朽,帶出來有何用處?看著老家伙坐在位子上打瞌睡,幾個前線將領都不禁有些同情起這個四朝宰相來。
五代軍人地位較高,但是在皇帝面前卻仍然沒有座位,當初王峻初任樞密使,以親密戰友副統帥之尊也仍然只能在延英殿中站立議事,最后郭威實在看不過,拜其為尚書左仆射同平章事,仍兼樞密使,其實為的也不過是讓這位老朋友在殿上能有個座位罷了。
王峻能夠以樞臣兼任宰相,內情其實也不過就是這么簡單而已。
因此四位武將進來,向郭威行過了軍禮之后便退到兩廂站立,等待皇帝發話。
郭威笑著一擺手:“今日軍中議事,不同朝會規矩,為藥公添一副座位!”
左右急忙為藥元福添了一個坐席,藥元福謝恩后坐下,郭威這才道:“朕此番來,留下了李惟珍留守京城判開封府,以鄭仁誨權大內都點檢,以郭崇充為京師都巡檢,允德重進二人在大內輪番宿衛。朕意是不欲干涉行營部署指揮,特地一個武臣都沒有帶,只帶了令公和范丞相來此。原是信任行營諸將之意,自年初至今,諸公困兗州已有三月,至今不能破城,卻不知是何緣故?”
皇帝這么一問,幾個將軍頓時站不住了,曹英領頭單膝跪下請罪道:“是末將等無能,勞陛下親征,甘當軍法”
這三個人一跪,藥元福也坐不住了,老頭子剛要起身,郭威便伸手止住了他:“藥公安坐!朕雖在京師,畢竟是軍伍出身,前線的情形,也還知道些』是爾等的過錯,朕自然不會冤枉你們,是爾等的疏忽,自有軍法在,不用朕話,爾等當自領!”
曹英苦笑叩頭:“攻城至今未有存進,實在是某之過,甘當軍法”
郭威淡淡一笑:“圍城的方略原是沒錯的,布列壘柵以困賊是王道,然則四面圍城使賊做困獸之斗,是智者所為么?”
藥元福發言道:“陛下,修筑連城斷絕兗州四面交通,乃是老夫的蠢見,幾位將軍在此事上并無過錯”
郭威撫了撫胡須,大笑道:“老將軍不必為他們掩飾,朕豈是不知兵之人,修建連城為的乃是斷絕城中糧草資用,賊出則擾,使賊不能自外運糧進城,此乃攻城之上策。然則四面下寨將城池團團巍,便不是老將軍的建議了吧?”
曹擁頭道:“正是,老將軍當時以為當闕置南面,以襲擾代替封鎖,是末將等沒有聽從老將軍之議。”
郭威哼了一聲:“若僅如此,還可彌補,然則打沐陽,徹底絕了慕容氏的念想,也是你們幾個殺才想出來的好主意吧?”
曹英哀嘆一聲,垂頭承認。
郭威道:“攻城之道,以攻心為第一,野戰為第二,撼城為第三。慕容彥超不肯歸降,便應該迫其出城接戰,伺機取城;又或是迫其棄城而逃,野戰勝之,爾等也是久歷軍務之人,如何這般蠢笨?南唐五千烏合之眾,沐陽城,大軍過處當可輕松拔取。留下這個誘餌,慕容氏慌亂之下,便會棄城南下沐陽,以圖歸南唐。如今你們自家一口吞掉了這個誘餌,彥超還肯出城么?充其量不過一個月的戰事,爾等拖了三個月,至今不能下城,敢無罪否?”
曹英等唯唯請罪,藥元福道:“陛下,曹帥也有苦衷,國家興兵數萬下泰寧軍,若是逃了賊渠慕容彥超,將徒勞無功。幾位將軍所慮也并非沒永理,能夠將慕容氏釘死在兗州,確是穩扎穩打之法♀么打不能速勝,但也絕不致敗陣!”
郭威恨恨地道:“朕何嘗不知?朕所恨者,他們擒了一個唐將,還要大老遠送回京師去獻俘表功,這手段去糊弄一下漢家不諳兵事的娃娃也就罷了,居然拿來糊弄朕,以為朕可欺么?”
范質不懂軍事,聽不出幾位將軍的疵有何不妥,但是他卻知道皇帝為何惱怒。原是將軍們能夠搞定的事情,如今卻逼得他不得不親征,在這個最不宜離開汴梁的時候,可想而知皇帝對前線的將領們會有多么失望了。
當下藥元福好歹,總算服了郭威沒穎場處分曹英,當下幾個武將灰頭土臉退了出去,皇帝卻單獨留下了藥元福。
“藥公,去年在晉州,秀峰到底因何不允諸將追擊劉崇?”
郭威毫不掩飾,開門見山地問藥元福道。
藥元福眼瞼動了動,道:“秀帥當時道,敵軍可能詐退,因此召末將等回來!”
郭威點了點頭:“之前命藥公追擊之時,秀峰是怎么的?”
藥元福道:“秀帥只破劉崇滅北漢在此一舉,別的話么卻未曾多!”
郭威眼睛望著打瞌睡的馮道,無奈地曳苦笑:“秀峰此人甚么都好,一則性格過于執拗,二則心智太過狹隘,就算天下安定了,難道朕是那等忘恩負義的昏君么?”
他頓了頓,問道:“藥公在關中打過多年的仗,以藥公看,李洪信此人如何?”
藥元福想了想,嗤笑道:“人家有個話,叫沐猴而冠,末將覺得用來形容李洪信正合適。此人打仗還可以,民生政治純屬外行,治軍也是一塌糊涂,其麾下衙兵軍紀之敗壞在關中是有名的,不過這人沒啥野心,歸朝是早晚的事”
郭威點了點頭:“也就是,即使秀峰不派王淳率兵去長安,他也遲早會歸順?”
藥元福笑道:“是這么回事!”
郭威又問道:“藥公在關中,可知高允權此人口碑如何?”
藥元福想了想,道:“沒見過此人,不過傳聞此人長袖善舞,頗能審勢,高家在延州的地位得以延續,多虧了他。此人不善用兵,亦不善治軍,彰武軍之弱是名震關幟。馮家人常拿此事來笑。定難軍不敢惹馮家,但年年都要下延州,可見李彝殷并未將高家放在眼里!”
郭威沉吟著問道:“若是黨項大舉南下,高氏能略作牽制否?”
藥元福當即大憶頭:“不可能,黨項若是有意于延州,高家早就被其兼并了』過我看李家似乎一直盯著府州和勝州,一時半刻并沒有南下的意思。”
“原來如此”皇帝若有所思的地道。
“卑職蘆子關巡檢使李文革,見過折侍中——”
李文革率領著蘆子關內除卻沈宸之外的體軍官列隊歡迎折從阮“蒞臨指導”,折從阮也并不客氣,大大方方受了李文革一禮,然后伸手扶了扶,算是回禮。
“李宣節治軍有方,令老夫大開眼界啊”
折從阮看著站在面前的整整齊齊四個方隊,極為感慨地道。
李文革笑了笑,謙遜道:“文革不敢當侍中以官銜相稱,侍中直呼文革姓名即可!”
折從阮擺了擺手:“老夫不與你客氣,不過直呼姓名也不妥當,老夫便隨著文質老弟叫你懷仁吧!”
李文革笑了笑,也不再推辭。
折從阮當即在李文革和李彬的陪同下登上了城樓,看著那被挖得溝壑縱橫的城頭,這老家伙忡怔了好一會方才問道:“城頭弄成這樣,不怕自己人奔跑摔倒么?”
李文革笑道:“只要訓練有素,便不會!”
折從阮皺著眉頭打量了半晌,這才將目光轉向城外,看向那幾道壕溝,嘖嘖而嘆道:“妙!妙!除非拓跋家舉大隊來犯,否則休想得此地!”
隨即他又轉頭問道:“見懷仁此舉,可知是個知兵之人,你營中有許多弓箭手么?”
李文革曳道:“卑職慚愧,帶得都是些初上戰陣的新兵,還來不及訓練他們射箭!”
折從阮皺起了眉頭,李文革笑著叫過了李護,命他拿一副角弓弩來給折從阮看。
折從阮擺弄著弩機,輕輕點了點頭:“好東西吧惜了,府州化外之地,搞不到這么好的東西!”
李文革笑道:“延州畢竟是關北重鎮,長興四年之戰后,彰武軍便裝備了這些物事,可惜高侍中父子不懂行,將這些東西放在府庫中生銹發霉。卑職運氣好,得了這些東西來打拓跋家,正合適!”
見折從阮似乎在仔細地研究弩機的構造,李文革大大方方地道:“侍中若是喜歡,卑職便送侍中十架,這物事用來守城守寨,再犀利不過!”
“哦——?”這一次折從阮真的吃了一驚。弩機這種武器各軍鎮均裝備極少,除了汴梁的禁軍之外,內地的藩鎮裝備此物的也不算多☆文革一送就是十架,實在是稱得上大手筆了。
李文革卻滿不在乎,經過幾個月來的試驗和實戰檢驗,他和細封敏達都已經得出結論,兩人都認為角弓弩的射擊效果遠遠不如伏遠弩和擘張弩↑議時已經議定,日后豐林山上的型兵工廠將以伏遠弩和擘張弩兩種弩機作為主要生產對象過這幾個月的試驗和試運行,這兩種弩機的生產已經基上上了軌道,零件的生產已經基上能夠實現制式化,而且廢品來少。如今山上組裝完成經過試射合格的弩機加在一起已經有三十四架,隨著木匠和鐵匠們熟練程度的提升,殘次品出現的幾率會來,而流水線的生產速度會來快,理論上只要原材料足夠,豐林山兵工廠就算每個月生產五十到六十架弩機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送十架角弓弩給折從阮,李文革一點也不覺得心痛,更何況使用弩機的戰術才是目前最關鍵的東西≯家即便拿了弩機去,不會正確地使用,終究也很難形成戰斗力。最起碼短時間內,李文革自認不太會有在戰場上與折家軍交戰的可能。
折從阮沉吟著,一旁的李彬卻笑了:“侍中,懷仁既是一片誠心,侍中便收了又有何打緊?”
折從阮斜睨了李文革一眼,笑道:“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個道理老頭子還是明白的,這份禮雖然重,老頭子卻怕承受不起啊”
李彬輕輕一嘆,李文革卻立時將話頭接了過來:“侍中多慮了;碼歸一碼。該和侍中討價還價之處,文革不會和侍中客氣,所謂公平交易買賣公道童叟無欺。但是那是交易,不是送禮。送禮就講求一個誠心,有所求便不是送禮了♀十架弩機是文革送給折家軍的見面禮,不是用來買東西的籌碼,侍中大可安心收下≯家軍乃是我軍的盟友,唇齒相依,唇亡齒寒≯家軍強,我軍便安。文革送給折侍中這些物事,乃是誠心誠意,至于雙方交易,那要另行洽談,卻與這十架弩機無關了!”
折從阮哈哈大笑,點頭道:“好反倒是老夫幸子氣了罷,懷仁這份大禮,老夫便收下了≯家世居塞外,卻沒有甚么好禮物拿得出手,倒是慚愧了!”
李文革笑笑:“卑職了,這不是交易!”
“痛快!”折從阮輕輕捋了捋胡須,贊道,隨即轉身對李彬道:“文質老弟,將種天生,軍務和用兵都可以慢慢來,經驗和閱歷更不是一兩天之事,但是胸襟和氣度卻絕非可后天養成,懷仁能打勝仗,能得士卒擁戴用命,確非偶然!”
這評價已經極高了,不過李文革卻知道,到目前為止這位侍中的是場面話,真正核心的問題這個老狐貍至今為止只字未提,那可不是十架角弓弩能夠換來的。
李彬也知道,從一開始折從阮就在和李文革比耐性。能否得到折家的支持,對于李文革和延州而言極為關鍵,但是誰也左右不了折從阮。雖此事也沒甚么好兜圈子的,但是張嘴求人的人,在討價還價時終歸要矮上對方一頭。在李彬看來,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他至今還沒有想到折從阮究竟想要什么。
若是折從阮只是想扶持一個軟弱的延州傀儡政權,那么眼下的高家將是一個更加合適的瘍。
若是折從阮想要獲得一個強大可靠的盟友,那么李文革是個不錯的瘍』過李彬實在想不出,折從阮究竟能夠從李文革和自己這里得到什么。
盟友云云,不過是一個口頭的承諾罷了,這個對于李文革也好對于李彬也好都很簡單。
但是折家幫這么大一個忙,只得到一個口頭的承諾恐怕絕不是目的。
誰也不會做賠買賣,李彬這樣的文人尚且不會,折從阮這種老狐貍更不可能。
折從阮冷眼打量著這心懷鬼胎的主仆二人,心中暗自思忖著自己的條件。
誰也不是傻子,誰都知道最終要在談判桌上達成一個妥協,對于李文革和李彬的條件,折從阮已經差不多心中有數,他在想的是另外一個問題。
這個老家伙在兵事上打了一輩子滾,一打眼就知道李文革麾下這些士兵都是難得的能戰之兵,與彰武軍赫然在外的糟污名聲極不相稱。
折從阮想的是,這個看去其貌不揚的李文革,未來是否有可能成為第二個楊信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