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北唐 序章 第十章 :歷史的拐點(7)

作者/蠶室廢人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第十章:歷史的拐點7)

    張永德回到汴梁,已經是廣順元年的七月初了。 .靈州的事情辦得很不順利,馮家大郎朔方衙內都指揮使馮繼勛和七郎朔方衙內馬步軍都虞侯馮繼業之間幾乎勢同水火,老馮暉已經病得起不了床,根約束不住兩個兒子之間的相互爭斗。朔方的牙兵將僚都分成了兩派。分別支持兩位少主人∨永德到時,雖然表面上靈州還算平靜,實則暗流洶涌驚心動魄。兩派人馬為了爭取朝廷的支持均不遺余力地對張永德等進行拉攏獻媚。兩派當中以馮繼勛在靈州代父主政多年,人望較高,而馮繼業則率軍在前線與羌人黨項作戰多年,勇猛能戰,頗得軍心;馮家的其他幾個兒子分別依附這兄弟二人,一時竟然難以分出勝負。

    張永德等人一直拖到五月中旬才得離開靈州,一路馬不停蹄趕回汴梁。他這一去半年,朝中人事已然發生了絕大變化。

    慕容彥超的泰寧軍割據勢力已經于五月被剿滅,六月,皇帝郭威駕幸曲阜,拜謁孔廟。郭威進廟之后居然穿著套天子袞服對著孔子神位行三跪九叩之大禮,侍從的翰林學士勸阻道:“孔子乃是陪臣,不當以天子拜之!”。郭威則回答道:“孔子乃是百代帝王之師,豈可不敬?”,隨后又以同樣的禮儀拜謁了孔子的陵寢,并尋訪來了孔子和顏子的后人,分別任命他們為曲阜縣令和主簿。

    這是中國皇帝開始向孔子神位行大禮的開始,從此之后一千年間孔子的地位一直凌駕于歷代君王之上。郭威此舉,在武人擅權藩鎮林立軍閥混戰的五代十國時期實在有著不同尋常的政治意義,實際上,這正是此后一千年文官政治體制的開端。郭威叩拜孔子,表面上看是因為皇帝做了一個莫名奇妙的夢,實際上卻是一個經過了長久籌劃的絕大政治改革的開始。無論是后來的柴榮還是趙匡胤,都是郭威這一政策的延續者,皇帝向孔子跪拜,昭示著五代十國的亂世行將結束,燦爛輝煌的華夏文官時代,即將拉開序幕。

    六月下旬,皇帝法駕還京,同日,尚書左仆射樞密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王峻稱攙解機務。

    皇帝一回京親密戰友副統帥就鬧辭職,這分明是不給皇帝面子。然而對這位自己得以登上皇位的頭號功臣,郭威卻是無可奈何;鼐┐稳,郭威遣宦官為中使敦促王峻入內視事。王峻卻急聲厲氣將中使訓斥了一頓,中使無奈而回,郭威無奈,只得作罷。

    聞之張永德回京,郭威大喜,急命中使召張永德入內覲見。

    延英殿內,張允德行罷了禮,郭威連連擺手:“快賜晉國駙馬坐!”

    張永德謝過了恩,郭威忙不迭問道:“延州、靈州二處,究竟如何?”

    張永德沉穩地答道:“延州尚安,靈州只怕近期內會有大變,馮令公的查不太好,臣以為朝廷要早做打算!”

    郭威聽了,問道:“依你觀之,延州能夠安定到何時?”

    張永德據實答道:“如今折家和延州軍政雙方都支持那個兵變上臺的李文革,其人已經基掌控了延州局面,高家縱使想要復辟,短時間內只怕萬萬不能!”

    郭威點了點頭,一招手,內侍遞過了一道奏章,遞給張永德道:“你看看,這是五月份自延州遞來的高允權的奏章,通過彰武軍宅集使遞到樞密,而后樞密遞上來的!

    張永德聽是高允權的奏章,心中不禁吃了一驚,在他看來高允權已經然失勢。連人身自由都已經沒幽人如何能夠通過李彬控制的宅集使向朝廷呈遞表章?

    他打開看時,卻見上面確然是高允權的親筆,的卻是自己身體有病,已然風燭殘年,懇請辭去節度使的職務回家養老,自己的兒子都不爭氣,沒有一個能夠繼承自己的衣缽,因此推薦牙將蘆子關巡檢使李文革代替自己接掌延州。左側則列著折從阮的具名。

    張永德曳苦笑,自己還沒回京師,高家已然倒了,這速度也真夠快的了』過以延州的局勢而言,這倒也不奇怪。

    不過他奇怪的是,折從阮竟然沒有自己上表推薦李文革,而是由高允權領銜上奏自己具名。他抬起頭問道:“陛下,折侍中沒有上奏章么?”

    郭威又一招手,內侍奉上了第二道表章,道:“這是折從阮的表章!”

    張永德恭敬地打開看時,卻見折從阮的表章里雖然提到了李文革,卻只是陳述此人“驍勇能戰,深得軍心”,表章的主要內容卻是分析延州的局面和定難軍的力量,請旨對黨項人進行大舉攻伐以迫其向朝廷稱臣。

    他頓時糊涂了,這時候郭威問道:“如何?”

    張永德將表章交還內侍,斟酌著道:“臣離開延州前,曾經與折侍中有過一次深談,折侍幟意思是準備支持這個李某在延州另立軍鎮,與彰武軍并列≯侍中有意舉薦李彬出任延州觀察疵使,以分高家之權。他當時并沒有提出兵伐黨項的事情〖以為延州文武已經和折侍中達成了協議,準備推舉這個李文革取高家而代之,所以臣覺得高侍中這道表章未必真的是出于己意,十之**是受脅迫而為之”

    郭威點了點頭:“范文素他們也這樣看!”

    他問道:“這個李某,掌得子州么?”

    張永德點了點頭:“此人治軍比高家父子強許多,是個知兵之人,手幟軍隊也遠非彰武軍可比。面對黨項鐵騎也仍有一戰之力,且與文官們關系甚佳,九縣文官皆支持其上位。僅就臣所看到的,短時間內這個文武之盟還算牢靠。此人出身李彬家奴,對李彬頗為恭敬,大約這便是文官們肯于支持他的主因”

    郭威緩緩頷首,笑道:“如此,高允權的這道表章,實是他們這些地方強人給朝廷的一個套了”

    張永德點頭道:“陛下圣明,臣也以為如此。公然殺掉高侍中自立,有折侍中支持,未必便有多難。只是朝廷面上須不好看,因此脅迫高侍中上表,實在是最好不過的套。”

    郭威點了點頭:“你自己的看法呢?朝廷應當遂其心愿么?”

    張永德躊躇了一陣,緩緩道:“臣于大略所知不多,僅就軍事為陛下言之”

    “講——”

    “延州北據黨項,東扼黃河與北漢對峙,實在是個戰略咽要之地。若是沒有一個能軍者鎮守,則關中始終處在定難軍威脅之下⌒此人守延州,總比把延州一并劃給折家要好。一則折家如今經略四鎮,勢力已經過大,再則關中北面除卻朔方軍外沒有能夠與之抗衡的力量。然則現在馮令公藏,靈武內爭甚烈,實際上已經極難對定難軍和折家形成牽制之勢。扶持起這個李文革,北可以卻黨項,東可以制太原,同時也不至于讓折家的地盤連成一片,形成一個規模過大的藩鎮。陛下,高家是萬萬做不到這些事情的’廷近期若沒有削藩之意,臣倒是以為不如順水推舟,延州實在太遠,目下朝廷內部尚且不穩,實在不宜遙控!

    張永德的話簡單明確,郭威聽畢良久沉思不語。

    過了一陣,他開口問道:“這個李某,會否變成折家的傀儡?”

    張永德遺頭道:“臣以為不會”

    “哦?為何?”

    張允德正要答話,卻見一個同事舍人急匆匆跑了進來:“陛下,樞密副使鄭仁誨請見,西北有加急表章送抵!

    郭威擺手道:“傳他進來!”

    稍刻,新任不久的樞密副使鄭仁誨腳步匆匆走進殿內,臉色惶然地跪奏道:“陛下,靈武宅集使方才到樞府呈遞表章,朔方節度使陳留郡王馮令公薨了,其子衙內都虞侯馮繼業殺了都指揮使馮繼勛,自稱朔方節度留后,上表舉哀,并陳述其兄之罪,奏請朝廷允許其繼任朔方節度使”

    郭威頓時驚得站了起來,快步走到鄭仁誨身前,親手取過其手上的表章,默默地展開讀了片刻,緩緩合上表章,略顯落寞地道:“馮如煜去了”

    張永德當即離座,撩袍跪倒道:“陛下節哀——”

    郭威苦澀地一笑:“上天待朕何其不公罷了,你們都起來!”

    張永德和鄭仁誨站起,郭威沉默了片刻,緩緩道:“鄭卿——”

    “臣在——”鄭仁誨應道。

    郭威道:“傳旨中書門下,叫范質和李谷進來議事,傳翰林學士竇儀。”

    竇儀是新任不久的翰林學士,在征慕容彥超途中因勸諫為皇帝所賞識,近幾月來所有重要詔旨皇帝都委他草擬。

    當下鄭仁誨告退出去,郭威則站在丹墀上默默無語,似乎在沉思著什么,張永德站在一旁不敢話打擾。

    稍刻,竇儀覲見,郭威揮袖吩咐他免禮,而后道:“竇卿為朕草擬四道制文——”

    竇儀應了聲是,隨即有內侍搬來幾案和筆墨紙硯,等得竇儀提筆,郭威才道:“第一道制文發往延州彰武軍,明詔,彰武軍節度使侍中延安郡公高允權,鎮延州多年,勞苦功高,如今以老豺骸骨,朝廷顧念老臣,詔不許,然念其體弱,擢延州觀察判官李彬為延州觀察疵使,兼度支榷稅使,代高氏掌九縣民政,擢蘆子關巡檢使李文革為延州防御使兼團練使,晉忠武將軍,權知彰武軍事,兼知延州事,許編練新鎮,以御黨項!”

    他口中著,竇儀下筆如飛文不加點,頃刻間一道勉勵老臣拔擢新人的四六格式詔書已然成文。

    郭威滿意地點了點頭,道:“第二道制文發往靈州朔方軍,明詔,朔方節度使陳留郡王中書令馮暉,御邊多年勞苦功高,外夷懼之,更兼與朕為布衣之交,今聞其薨逝,朕深自悲悼,特旨追贈其為衛王、太師,謚號下太常制議,朕親裁之。其子繼業,勇武能軍,御邊有功,特命其暫攝靈州節度留后,以待后命!

    完了這道圣旨,皇帝發了一陣呆,直到范質、李谷和鄭仁誨三人進來,他才回過神來,吩咐賜兩位宰相坐,而后道:“第三道制文發往延州靜難軍大營,明詔,三鎮節度使侍中折從阮,戍衛府州多年,勞苦功高,特旨加封邠國公,拜中書令。待其回京之日,朕當金酉綬以拜。”

    范質和李谷面面相覷,不知道皇帝為何突然間如此著急給折從阮加官進爵,馮暉剛死,中書令出缺是事實,不過似乎完沒有必要如此倉促任命啊。

    郭威卻沒有理會兩個宰相的狐疑,繼續口述道:“第四道制文發往延州靜難軍大營,密詔,在延州設立關中北面行營,節制靜難、永安、彰武、朔方四軍及新設軍鎮營伍,以三鎮節度使折從阮為關中北面行營都部署,以彰武軍節度使高允權、永安軍節度使知府州事折德扆為副都部署,以延州防御使李文革為關中北面行營馬步軍都虞侯,以朔方軍節度留后馮繼業為行營都監;諸軍戮力以伐黨項,務使其不能擾我州郡寇我軍州”

    這道詔書口述出來,范質和李谷頓時驚得站了起來,齊聲奏道:“陛下——”

    郭威擺了擺手,慘淡笑道:“待竇卿擬就這四道制文,朕與兩位相公當詳議之,中書若是覺得不妥,自可封還!”

    畢,他對鄭仁誨道:“鄭卿莫要辭勞苦,再替朕去一趟秀峰兄府上,敦促其入禁中視事,他若還不來,朕當親自去請”

    著,這位年過半百的皇帝臉上,再次流露出一股難以言喻的落寞之色

    澶州,節度府內,風塵仆仆的王樸正在向一個三十歲出頭的青年官員躬身行禮。

    “文伯先生請坐,這一路可是辛苦你了”

    那身材挺拔相貌渴的青年官員微笑著攙扶了一下王樸,親自扶著他在椅子上坐下,揮手吩咐下人上茶。

    “關中風景,可還看得?”那青年狀極悠閑,一臉的笑容可掬,卻隱隱透出一股不出的威嚴和氣勢,雖然是在風景,卻總給人一種凝重肅殺之感。

    王樸淡淡遺頭:“人口凋零,田地荒蕪,無復盛唐氣象了!”

    “哦?”那青年收起了笑容,良久方道:“長安也如此?”

    王樸點了點頭:“秀峰相公的那位寶貝侄子,實在不是個地方之才啊,用以治軍勉強可以,用以理政就頗滑稽了”

    那青年點了點頭:“早有耳聞!”

    王樸又道:“此番延州之行,倒是頗有些收獲!”

    那青年笑道:“如何?那李文革可還看得過眼?”

    王樸的眉頭鎖了起來:“卻是不好!”

    “哦?為何?”

    “此人治軍,別出蹊徑,其法為兵法所無,卻又深合孫吳之道其用兵如何暫不可知,不過能一戰斬首近三百,絕非碌碌之輩所能為!”

    那青年頓時來了精神:“如此來此人可稱名將?”

    王樸苦笑著曳:“不好”

    那青年更加詫異:“能治軍能打仗,如何不能稱名將?”

    王樸道:“確可稱名將,下官只是覺得,名將二字不足以涵蓋其人”

    那青年的眉頭皺了起來,卻聽王樸道:“通曉兵事只是其諸長之一,能救助流民,能修治耕筑,謙恭好學禮敬儒臣。下官與駙馬同往,稱呼駙馬為‘將軍’,稱呼下官為‘老師’,甚至連韓啟仁,其都能禮敬有加曲意奉承。延州的文官,竟有為其效死的味道,其眼光、心胸、見識,均非尋常藩鎮可比故此下官,‘名將’二字,實在不足以涵蓋此人”

    那青年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地端起茶水喝了一口。

    王樸繼續道:“再有,此人似是對京師事了若指掌,韓明達出任右廂都巡檢的事,他似乎一早便知曉了。此事煞是奇怪,其遠在偏遠軍州,消息怎能如此靈通?若朝中有其內應細作,他們卻是用何等法子傳遞消息?況且如此隱秘之事,在公布之前只有陛下和我們知道,連樞密都不清楚,他的細作又是如何得知?”

    那青年皺著眉頭思索了一陣,問道:“禁軍?”

    王樸曳道:“君侯,那道密旨是后來韓明達自家親自交給郭崇充的,事先并未泄露給禁軍知道”

    “再有——”王樸接著神情凝重地道,“他居然私下對我,君侯久鎮外州,不是長久之計,當今局面,固然不能做申生,卻也不能然效法重耳”

    那青年的臉色終于變得嚴肅沉郁起來,手幟茶盞不知不覺傾斜了,茶湯灑將下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平县| 阜平县| 合水县| 新安县| 霞浦县| 正定县| 凯里市| 长丰县| 乌海市| 潢川县| 天津市| 达孜县| 宿松县| 大关县| 通渭县| 绥棱县| 滁州市| 卢氏县| 平塘县| 旅游| 白城市| 常山县| 万州区| 邢台市| 凌源市| 南京市| 内乡县| 古浪县| 陈巴尔虎旗| 桐梓县| 金平| 丹棱县| 潮安县| 望城县| 博兴县| 崇礼县| 仁布县| 梧州市| 沂源县| 阿拉善盟| 米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