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八路軍節(jié)度使——第十四章:汴梁風物)
“這兩個新兵營現在若是不能入編,廂兵甲團募兵科那邊吃閑飯的五百多人眼下便不能列入廂兵編制,這些人已經吃了半個月閑飯了,再拖下去這個月超支額度就要達到八十貫了,咱們底子薄,秦布政那邊撥款雖從來不卡咱們,但上次我去要錢也發(fā)了牢騷,如今僅延安膚施兩縣收容的流民就已經接近一萬五千人,還有下面各縣,延州去年一年的人口總數增長了大約一倍有余,又要墾荒又要興水利,州府的用度也來緊了,現在勉強靠著陳哲那邊的買賣往來支撐著,然則人家買賣人總歸是要掙錢的,總這么下去不是一回事,這次我請周大哥發(fā)令符將你老兄從蘆子關請回來,便是商議此事,大人不在,延安團的事情得你來拿個主意!”
陸勛一番話將當前的局面得明白無比,風塵仆仆的沈宸不禁也皺起了眉頭,雖分工上他主管作戰(zhàn)指揮,但是作為這支軍隊的核心成員,他也明白如今李文革這個家當得并不輕松。 .如今的李文革已經不是一個的隊頭指揮,他是掌管十縣軍政的節(jié)度使,要操的心絕不僅僅是軍隊這一塊了。雖然從沈宸的心來,地方上的困難與自己并沒有太大的關系,但是目前幾千人的裝備兵器糧餉要延州地方支應,若是地方財政垮掉,剛剛形成一定規(guī)模氣象的這支軍隊立刻就要面臨裁軍的窘況。
雖然他絕對不愿意操這個心,但是現在李文革不在,他想置身事外,周正裕和陸勛這兩個廂兵團的當家人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周大哥是個甚么意思?”沈宸將目光轉向了盤著腿坐在一邊皺著眉頭發(fā)愁的周正裕。
這個如今在八路軍中名義上的二號人物半晌沒有回答,直到沈宸又問了一遍他才概下巴開了腔:“能有啥意思,咱也不是神仙,不會變戲法,沒有銀錢糧食,光靠魏遜他們那些嘴巴皮子喂不活弟兄們。眼下的法子無非兩條,一條是新兵營馬上入編到延安團,另外一條是這五百人編入新兵營之后募兵科的進度暫時先停下來,不再從流民中招募新兵,一僑到大人回來再!”
周正裕的其實并不是解決辦法,而是眼前不得不做的必然瘍,八路軍的擴張速度太快,一年多時間里延安團已經擁有了一千四百多人的戰(zhàn)斗兵員,再加上廂兵團的兩千多人,總兵力已經超過了折家軍,延州這塊巴掌大的地面上養(yǎng)了這許多兵,來便已經很驚人了。若不是去年秋天的軍事行動繳獲頗豐,只怕支應不到年底州府財政就要出現赤字了。
陸勛看著沈宸,等著聽他的意見。
沈宸苦笑了一聲:“我也沒啥好辦法,能想到的法子就是再出去搶一票,可是調動軍隊這么大的事情,我是做不得主的,大人沒回來,就算魏遜點了頭我也不敢干——這是沒把握的事情,如今拓跋家正愁我們不出關和他們決戰(zhàn),大人進京又帶走了騎兵大隊的主力,細封手幟兵力能夠維持對兩關附近的遮蔽就不錯了,這種情況下出去打仗是純粹的冒險,我連半分把握都沒有”
“你便是有十分的把握,我也不會同意——”
話的是推門走進來的魏遜,他剛才走到門口,沈宸的話聽了個滿耳,因此進來便直通通地了這么一句。
幾個人轉過身看著他,陸勛拿起一碗水遞給他:“六韜館那邊完事了?”
魏遜點著頭,端起碗仰起脖子一口氣喝干,放下碗問道:“前面仗打完了,怎么樣?傷亡重不重?需要補充多少人?”
他是在問沈宸。
“三個樞銘,都是拓跋家的旗號,一開始想要填平壕溝,吃了弩弓隊的苦頭縮了回去,如今地凍得結實,刨土賊費勁,他們人力不足,后來便不再填坑,弄來了一些木板子,傷亡一陣子總算過了壕溝這一關,爬城墻的時候云梯搭不上來,摔得七暈八素,偶爾有幾個爬上來的也都被捅下去,弩弓隊就沒停過手,城墻下的人死得一片一片的,我看著都有些瘮得慌”
“云梯搭不上?”魏遜愣了一下神。
沈宸笑笑:“這是折御卿那鬼頭的主意,從城頭往下澆水,天冷,幾乎不費啥力氣便結成了冰,這么一遍一遍反復澆水,你現在去看看,關墻北面整扇城墻光溜溜地變成了一塊大冰坨子,不要人,便是螞蟻也爬不上來≯家這杏確實有一套,武將世家出身,眼睛靈反應快,黨項人吃他的虧吃大了”
魏遜松了一口氣:“打退了?”
沈宸點點頭:“只有幾個弟兄受了輕傷,包扎一下便好了,蘆子關那邊的傷患所比山上也不差,不是重傷在那邊養(yǎng)著就成了』過弩箭損耗得有些厲害,主要是天太冷,箭頭破甲磨損比較大,需要補充一些。拓跋家前天剛剛退兵,我估計著開春前他們不會再來了V接到了周大哥的命令,這便趕回來了。”
魏遜問道:“這次來的兵少,若是這些狄戎大兵殺過來,能頂得住么?”
沈宸道:“關前的地勢狹窄,大兵展不開,他便是來一萬人,也只能幾十人幾十人往上填,只要不開凍,弩箭充足,折御卿一個營的兵力便能穩(wěn)穩(wěn)守住蘆子關。”
魏遜不再問沈宸戰(zhàn)果和繳獲情況,前線的監(jiān)軍軍官和書記們此刻應該已經清點計算完畢,不用兩天自己就能接到報告。
周正裕咳嗽了一聲,在軍中對自己唯一不大恭敬的就是這個魏遜,不過監(jiān)軍系統(tǒng)**對李文革負責,自己是無權插手過問的,老周也不愿意犯這個忌諱,畢竟跟著李文革混了個游擊將軍,他已經十萬分的滿意了。此刻見魏遜問完了,緩緩開口道:“咱把話繞回來吧,事情終歸還得有個疵!”
魏遜點了點頭,拍拍沈宸道:“老沈不要介意,前線的事情你了算,不過按照大人臨走立下的規(guī)矩,只有代行州務的李相公以州府名義頒發(fā)了那個啥緊急狀態(tài)文告你才喻動營級以上部隊的權力,我是監(jiān)軍,軍務自然以你為大,不過出關打草谷這么大的動作,不到萬不得已我不能輕易松口。大人設立大朽軍,為的便是防止軍將擅權,制度就是制度,兄弟不是針對你,體諒則個!”
沈宸苦笑:“我不過是口上,這種沒把握的事情,純屬冒險碰運氣,我是實在沒有主意了,這才隨口扯淡!”
魏遜點了點頭,看了看周正裕和陸勛道:“周大哥,陸兄弟,我有個計較,你們幫著合計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周正裕抬起了頭,魏遜這么便代表著他已經想到了解決目前困境的辦法,老周立刻將方才魏遜的那種不給面子的態(tài)度給他帶來的些許不快拋到了九霄云外,振奮精神道:“魏兄弟快!”
魏遜點了點頭,道:“目下延安團五個營的編制已經編滿了,再增加編制便要編左又營右又營這么往下編,而且兵器問題不大,但是甲胄已經沒有了;我的意思是把目前已經訓練好的這兩營新兵發(fā)遣到地方上去,裝備由山上配發(fā),給養(yǎng)則由地方負責,口糧給足,但是只發(fā)半餉,平日里可以幫著地方官維持治安捉捕盜賊,帶隊軍官的關系留在軍內,其俸祿餉錢由山上發(fā)放,成建制的調兵權也留在山上,平日可以在駐扎地方境內活動,若要境行動必須請示老沈和周大哥,不過你們兩位也不能專擅調兵,要有咱們三個人用印才能向這些地方兵下達指令,你們看這樣可好?”
這個法子確實讓屋子里的三個人眼前一亮,陸勛首先站起來道:“這法子好,這些流民兵的家屬都留在州治,他們下到各縣去,萬一出了點甚么事情,攥著他們的家眷,他們萬萬不敢胡來!”
沈宸概下巴頦沉思良久,抬起頭問道:“這么大的動作,大人不在我們私下做了,是否有僭之嫌?”
魏遜擺了擺手:“是有些僭,不過你現在有著州檢校團練使的名義,有這權,再也不是讓你一個人了算,我要往這些地方隊伍里面安插監(jiān)軍的,雖然不是正規(guī)軍隊,一樣要在監(jiān)軍曹的監(jiān)視之下♀法子是我今天才想到的,六韜館這一期肄業(yè)的三十七個陪戎副尉,有二十四個要回原屬隊帶兵,剩下的十三個與其讓其現在就進延安團,還不如放到地方上去歷練一番,捉捉毛賊啥的,總比進了軍隊閑置要好!”
“我看這法子行——”周正躍了起來,揉著有些發(fā)木的腿道,“這樣一來只給這些兵配備木槍啥的,兵工營的壓力不會太大,而且只裝備木槍,這些兵想要作亂也不容易℃要出了啥事,咱延安團的五個營,輕輕松松就能平了他!”
魏遜點了點頭:“地方上一個縣的力量養(yǎng)一個五十人隊,應該問題不算太大,延州現在十個縣,正好分配到每縣一個隊。”
沈宸看了看陸勛,問道:“陸兄弟那里還有五百人的兵額呢,這批人訓練出來如何疵?”
“這批人訓練好了怎么也要三個月,算日子那時侯大人應該已經自汴京回來了,到時候自然有大人疵!”魏遜毫不猶豫地道,“若是大人覺得我們疵得不妥當,到時候將兵再調回來便是了,反正也糜費不了多少”
沈宸點頭道:“這倒確實是好法子,只是沒有李相公和秦布政點頭,這事僅僅我們了不算。畢竟要面對的是各縣的父母官,那些文官可不買我們這些丘八的帳!”
魏遜笑了笑,打開門叫過了一名親兵,吩咐道:“你速去延安城中,命李指揮前來見我,就是周將軍、沈統(tǒng)制和我三個人的命令!”
著,他自懷中掏出了一支監(jiān)軍令箭,交給那親兵。
那親兵應了聲諾,飛也似去了,魏遜這才轉過身道:“等李護到了,請他幫忙安排,周大哥領銜,晚上我們一道去拜李相公,將難處和這法子和他老人家清楚,想來這是分攤州府支出壓力的事情,便是秦布政,也不至于反對的”
遠在洛陽的李文革卻并不知道手下的這幾個蝦兵蟹將在局促的財政困難下硬著頭皮背著他開始進行一項跨時空的軍事制度改革,他此刻正穿著一身氣派威風的官服扮演著一個超級護花使者的角色。騎在高頭大馬上,走在浩浩蕩蕩的儀仗隊伍當中,他那怎么看也看不出氣勢和風度的身板此刻卻顯示出無盡的威勢,讓洛陽城的黎庶瞠目結舌驚嘆不已。
一百多人的儀仗隊,清一色的西北健馬,所幽親兵均衣甲鮮亮精神抖擻,均以極好的技巧控著馬排成四路縱隊緩緩而行,將李文革和他身后的一輛馬車簇裹在當中。
走在最前面的,是六行儀仗前導,二十四個人,其中十六個人手中高捧著兩面繡著怒龍飛虎的旌旗、兩支金銅葉節(jié)、四枝麾槍、四枝豹尾槍、兩面紅色門旗、兩面黑色門旗,中央簇擁著六桿杏黃色大纛,上面用斗大的楷書寫著李文革的官號:
檢校太鱉
右驍衛(wèi)大將軍李
冠軍大將軍李
八路軍節(jié)度使李
關中北面行營副都部署李
知延州軍政事李
六面纛旗迎風招展,向路旁圍觀的洛陽城百姓黎庶昭示著擁有旌節(jié)六纛之人尊貴的身份和滔天的權勢。五代時期藩鎮(zhèn)林立,節(jié)度使多如牛毛,洛陽作為天下重鎮(zhèn),其地的老百姓見識頗廣,數十年來過路的節(jié)度使數不勝數,那局面氣勢也并不遜色,甚至有些霸道的節(jié)度使過境之時還要凈街,更是弄得雞飛狗跳喧囂無比。但是這些節(jié)度使的儀仗大多只有數十人,上百人的儀仗身便很罕見,更何況上百人統(tǒng)一身著制式甲胄服裝騎跨駿馬,就更加罕見了。
中原戰(zhàn)亂多年,各地的馬赤廄早就毀于戰(zhàn)火,如今長城之外是契丹和黨項的地盤,戰(zhàn)馬成了中原地帶極其珍貴的戰(zhàn)略資源,在中原的藩鎮(zhèn)當中,能夠擁有一百匹馬的已經是極其闊氣的了,還沒有哪個節(jié)度使舍得使用一百匹馬和一百名騎兵來充當儀仗親衛(wèi)。
便是皇帝出巡,氣勢派頭也不過如此了。
更何況,如此氣派的儀仗所護送的馬車當中,乘坐著的乃是一名九流之內地位最為卑賤的妓女
這位延州節(jié)帥的行為舉止,還真是乖張得緊啊
“看到了么,車子里坐著的乃是曼青院的一娘”
“是被大官贖身了么?”
“何止是贖身,看這架勢,明明是要三媒六證做正室了”
“扯淡么?沒看見旗子上的字號,人家是堂堂的大帥大將軍,收一個秀做妾便已經是頂天了,人家的正室是要受朝廷敕封的,最少是個縣夫人,朝廷能封一個秀做誥命夫人,別作夢了”
“聽是殺了人,到縣署去受審的”
“你才是扯淡,你見過這么氣派的犯人受審?沒看見那女子坐在車上,明府大人卻在地上走么?你見過這么押解犯人的?”
“你懂個期帥大將軍儀仗過路,州縣官員一律避道,張明府不能坐肩輿,自然只能走路了M那女子有甚干系?”
“節(jié)帥大將軍騎馬,明府走路,犯人坐車你才懂得個屁”
聽著周圍圍觀百姓們的竊竊私語爭執(zhí)紛擾,一身青衣帽打扮的河南府尹同平章事武新嘴角帶著一絲微笑默默看著走在儀仗隊伍簇擁幟李文革,口滯低地自語著:“延州李懷仁果然是個出人意表的精彩人物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