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如果你愿意,我五千收下吧!”陳逸凡想了想后道。
當然,陳逸凡也不是故意欺價,胡亂給個不靠譜的價格。“五千”是他深思熟慮后,根據前段時間的經驗和光暈顏色的深淺才定下的。
之所以收下,是陳逸凡舉得這手抄的價錢不高,自己就順手買下,免得到時去古董店出手,不僅麻煩而且還會遭那些老板故意欺價。
正應了那句,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反正也是舉手之勞,陳逸凡并不介意順手再幫一把。
當然,如果王叔不愿意,陳逸凡也不會勉強!
接著,他解釋道:“這雖然有點歷史,但在古代算是現在的教科書,以前讀書人幾乎是人手一,物以稀為貴,所以不會很值錢。”
當然,如果是名家抄寫的那就不一樣,就沖著那名氣值錢。
“好!”那人欣喜道。
看了眼散落在地上的書籍,就準備把這些不值錢的舊廢書裝進蛇皮袋里。
陳逸凡見狀,連忙阻止道:“王叔,你等等,里面還有一值點錢的書。”
“什么?還有?”那人立即停止手中的動作。
其他人更加羨慕,雖然幾千塊不多,但也是一筆意外之財呀!算是一個驚喜,誰不喜歡?
“王老五真是走運了。居然還有一,今天豈不是收入上萬?”
“可不是,半年多不用干活了。”
……
在他們這里,一年收入也就是那么一萬多,即使是到外面打工,一個月兩千左右的工資,也就是兩萬多,前提還是你不能花銷。
至于其他人想怎么樣,陳逸凡不想管,也管不著。他把手中的《三字經》放在一邊,然后拿起另一有光暈的書籍,一看,居然是《百家姓》。
這保存稍微差一點,但對里面內容沒有影響。
他翻開一看,眼睛頓時一亮。這些字體明顯要比三字經好,雖然不敢達到大師級的書法,但也相當不錯。
起百家姓,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百家姓》是一關于中文姓氏的書,其采用四言體例,句句押韻,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讀來順口,易學好記,它與《三字經》、《千字文》并稱“三百千”,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
《千字文》是南朝梁,周興嗣所作的一首長韻文。它是一篇由一千個不重復的漢字組成的文章。
也許會有人對《百家姓》的開場白——“趙錢孫李”次序的由來,認為是按姓氏人口實際排列的。
其實,《百家姓》以“趙”姓打頭,并非因為“趙”為天下第一大姓。而是因為它是完書于北宋初年,宋代錢塘儒生所作。宋朝的皇帝的姓是趙氏,“趙”自然成為那時“天下第一姓”,不排在首位,就有“欺君之罪”,會引禍上身。
而五代十國時期吳國的國王姓‘錢’,所以,“錢”姓便排列第二,錢的妃子姓孫,借錢氏之威勢,“孫”又排在第三。李是南唐李后主的姓,故“李”姓排在第四。
值得注意的是,《百家姓》并非就是一百個左右的姓,而是多達四五百個之多,而且不同版的《百家姓》,所收姓氏也略有差異。
“這值錢一些。”陳逸凡沒有抬頭,隨口道。
者無心,聽者有意!
那王叔臉上的緊張換成了高興,那么今天肯定要收獲一萬以上了。其他人則是更加眼紅,看著手上的東西,無比期待起來。
“比剛才那還要爛一點,居然更加值錢?”有人馬上不解了。
陳逸凡呵呵一笑,解釋道:“沒有可比性,兩不一樣的書。即便是內容一樣,但這里面的字跡不一樣,往往價格相差很大,這就是古董的魅力。”
一堆人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有人就耐不住了。
“那么,這值多少錢?”
陳逸凡根據顏色的深淺,大概估摸一下。
“我也不敢得很準,但三萬以上應該值吧!”
這話一出,場一片寂靜,就連王叔、陳逸凡的父親也瞪大眼睛。
他們有心理準備,但也覺得相差不大吧?頂多多一千幾百,那么大家就滿足了。
但是,你一開口就是高了幾倍,幾乎讓人難以接受呀!
“……凡,你……多少?”王叔有點結巴了。
“三萬以上?”
“我沒聽錯吧?”
……
周圍的人頓時一窩蜂亂起來,各種議論聲響起,但目光則是那么的熱切。
“我也不敢太保證,如果王叔不介意的話,我三萬五拿下吧!”陳逸凡沉吟一下道。
“給你,給你!就三萬五。”
王叔馬上將書塞到陳逸凡手里,生怕他馬上反悔一樣。
“四萬呀!一天就拿到四萬,足夠蓋一棟一層的樓房了。”有人羨慕道。
他們這里蓋房子主要就是一些材料費用,以及人工,一棟樓房其實花不了很多。當然,那樹木相對城市人來,真心不算什么。
“我現在沒那么多現金,王叔你等一等,明天送到你手如何?”
“沒事,沒事!凡的信譽還是有的。”王叔連連擺手。
反正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住在同一個村子,害怕你賴賬?主要還是聽,陳逸凡給了五十萬家里,這就是底氣。
看著王叔興高采烈地離開后,場中的人又開始議論起來。
“真是走運呀!”
“可不是,人家祖宗也是留下好東西的。”
……
大家誰不知道,王叔家里是很窮的。不過,那一家子老是將自己祖先出了秀才掛在嘴邊,好像感覺分量就會重一些一樣。
然而,秀才在古代其實沒什么,連九品芝麻官就不算。除了幫人算賬,當當狗頭軍師,就是去當老師,教教一群屁孩,典型的幼師。
當然,相對以前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村階層,也算是了不起的了。
在明清時的中國,秀才是地方士紳階層的支柱之一。在地方鄉村中,他們代表了“知書識禮”的讀書人。因為他們在地方官吏前所有的特權,故此經常會作為一般平民與官府之間溝通的渠道,見了官不用下跪,算是一點特權吧!
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