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虛道長看陳逸凡順眼,都差點要搶過來當自己徒弟了。不過,這家伙既然是他的師侄,也稱得上自己師門中人,盡管暫時沒有什么實際關系。
這么一塊璞玉,學習古董太浪費啦!回去,得跟老錢商量一下,讓陳逸凡也跟他學習風水道法才行。
“好了,收起道眼吧!我聽,用道眼很傷神的,改天我傳你一片養神之法。道眼跟你的眼睛一樣,都是你的一部分,只要心想著就能控制,我們道教也叫心念。”太虛道長道。
收起道眼的瞬間,點燃的香煙當即熄滅,更讓馬家的人深信不疑。
太虛道長隨手把五根香煙拔出來,三根長、兩根短。他搖搖頭:“人最怕就是三長兩短。你們在外面的族人,近期最好先回來,等搞定這事情再忙。”
拜神拜佛,通常都是三炷香一起,拜陰牌就有五根的。
馬家的人更是驚恐,當即有一個老者快步走出去。陳逸凡猜測,應該是馬上通知其他族人回來吧?這些人被他師伯嚇得不輕呀!
“多謝道長提醒。”那族長當場給太虛道施了一禮。
太虛道長擺擺手:“客氣,這是分內事!”
他隨后拿出陳逸凡得到的那個貔貅,把銅葫蘆拿走,貔貅頂上去。
銅葫蘆底下的球身刻著許許多多的銘文,也是功德文,能增加葫蘆的法力;底部則是一個八卦陣圖,銘文的力量可以傳到陣圖上面發揮作用,鎮壓那股兇煞之氣。
另外,葫蘆口肚大,象征財庫飽滿,納財致福,可增加財運、廣納四方財;葫蘆圓弧的造型,除了用來裝酒的用途外,還可以促進人際關系圓融、廣結人緣,還有收煞除厄的功效。
在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歷史長河中,葫蘆被很多民族認為是人類的始祖而崇拜。在神話和故事里,葫蘆始終與神仙和英雄為伴,被認為是給人類帶來福祿、驅魔辟邪的靈物。
還有,葫蘆枝莖稱為“蔓帶”,諧音&qut;萬代&qut;,故而“蒲蘆蔓帶”諧音為&qut;福祿萬代&qut;,大吉大利的象征,葫蘆與它的莖葉一起被稱為&qut;子孫萬代&qut;。葫蘆的果實里面有很多種子,所以自古以來人們把葫蘆作為“繁育生育、多子多孫”的吉祥物。
當初,選擇葫蘆作為鎮壓之寶,就是沖著這三點。
可惜,這個風水葫蘆被外因破壞了氣場,失去了作用。
貔貅也有招財化煞的作用,傳貔貅觸犯天條,玉皇大帝罰它只以四面八方之財為食,吞萬物而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古時候人們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
擺在這里,鎮壓血煞之氣,幾乎是不二的選擇。
“原來是尊貔貅,難怪道長有此信心。”馬族長撫須一笑。
他對風水也有一定了解,盡管不精通,但也能出個張三李四來。
據他所知,貔貅有嘴無肛門,能吞萬物而從不泄,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正好,吞噬那些血煞之氣,變為財寶。
他對這件法器非常滿意,加上以后要拉攏這兩位,心里已經謀劃著,把價錢提高。原,太虛道長只報價兩百萬,此刻,他已經給出三百萬的高價。
為了博取個好感,一送就是上百萬,不愧是有錢的家族。
貔貅剛放下去,陳逸凡發現,那些游離的血紅色能量被吸到貔貅口中,而貔貅身上的光暈更加深厚起來。
身處祠堂的眾人都感覺祠堂變清涼了,給人泡在溫泉的感覺。
馬家的人終于露出笑容:“這次,真要感謝兩位幫忙。”
陳逸凡笑了笑,他可沒有幫上忙,就是自己師伯,也是拿人錢財,**而已!
“這里沒問題了。我們去其他地方看看,之前已經有眉目了。”太虛道長沒有客氣,那些感激的話,直接收下了。
完,又看了眼那個葫蘆,嘆道:“這葫蘆算是廢了。”
葫蘆身上的銘文被消磨掉一些,已經不是單純的開光可以恢復的了。
馬族長苦笑:“只能扔掉了。”
陳逸凡心中一動,開口道:“馬老,這葫蘆可否轉讓給子我?”
這件法器是已經毀了,但它還是一件古董,甚至還挺值錢的。
葫蘆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植物,也許正因為它很常見,所以人們對它反而不太注意,更想不到它還是一種藝術,一種文化。不過當你成為難得葫蘆的朋友之后,你就會明白,它既是一種普通的植物,一種常見的器物,又是一種高雅的藝術,還是一種內涵豐富的文化。
這種器物,喜歡收藏的人大有所在。
葫蘆器之所以受到人們的鐘愛,除了因為它有多變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藝,主要在于它具有葫蘆的特殊質地和色澤,洋溢著一股清新自然之氣,給人以古樸、凝重的審美感覺。
老熟的葫蘆色黃如金,時間愈久,其色愈重;再加上玩好者幾十年乃至上百年把玩摩娑功夫,其色由黃變紅,由紅變紫,最后達到紫潤光潔,色如蒸栗,古色古香,令人賞心悅目。
“哦!哥你要?那拿走就是了,別提什么轉讓,反正在我們手中已經沒有作用。”老者倒是大方。
他也沒有反應過來,這葫蘆還是一件古董,僅僅是覺得這年輕人可能有辦法恢復它的法力,權當撿漏。
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