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回到大陽城,帶回了數百車兵刃衣甲,糧草更是足有六百大車,城內糧荒暫時有所緩解。
糧草增加,劉辯卻并沒有給百姓增加口糧分配,他要以口糧分配差額為吸引,趁機擴大軍隊規模。
在口糧分配不均的刺激下,大軍人數迅速擴張到兩萬兩千余人,趙云帶回的馬匹也足有兩千多匹,不過這些馬匹多是軍隊淘汰的老馬或南方的矮腳馬,并不是建設騎兵的最好選擇。
雨還在下著,這場雨好似要沒完沒了的下到天荒地老似得。
烏云遮蔽著天空,厚重的云層中,偶爾有一兩片稍薄些的地方,透射出雪白的光亮。
站在屋外的回廊上,劉辯雙手扶著欄桿,默默的望著天際垂掛下的雨簾。
雨點敲打在樹葉上,發出悅耳的“噼啪”聲,在寧靜的官府后院,奏響了一曲自然的和諧音律。
“殿下!”正扶著欄桿,聆聽雨打樹葉的聲音,劉辯的身后傳來了陶浣娘輕柔的聲音。
“浣娘!”回頭看了陶浣娘一眼,劉辯招呼了她一聲,旋即又仰起頭,看著落雨的天空,像是自言自語的道:“這場雨,不曉得要下到何時!
“是!”站在劉辯身后,陶浣娘望著回廊外的雨幕,輕聲道:“已下了十多日,若是再不止歇,恐又是一個災年!”
劉辯沒再話,只是默默的仰望著天空,微微蹙起了眉頭,好似有著很重的心事一般。
“軍師回來了!”正望著天際垂下的雨幕,一名親兵快速跑上回廊,抱拳對劉辯道:“隊伍已到了大陽城外五里處!”
“快去城頭!”聽徐庶回來了,劉辯連忙對那親兵交代了一句。
聽劉辯又要去城頭,陶浣娘趕緊轉身回屋,從屋內拿出油紙傘。
一名親兵從陶浣娘手中接過油紙傘,跟著劉辯一直走到回廊盡頭,才把傘撐起,為他遮蔽著風雨。
雨點落在紙傘上,敲出一陣“噼噼啪啪”的輕響,踏著被雨水浸透的路面,劉辯領著一隊親兵,快速朝著城頭方向走去。
剛上城頭,他就看到遠處有著一片在風雨中飄搖的戰旗,正向著城池靠近。
“查明是軍師了沒?”望著城外的戰旗,劉辯扭頭向身后的一名守城軍官問了一句。
“回稟殿下,探馬已然回報,正向大陽靠近的是軍師不假!”軍官抱拳躬身,站在劉辯身后確認了消息的可靠性。
劉辯并沒有立刻命令守城官兵打開城門,他雙手扶著城垛,凝望著遠處。
雖然探馬已然證實正向城池靠近的就是徐庶的隊伍,可劉辯卻不能犯險。萬一情報有誤,輕易開門,將會招來無法挽回的損失。
城外的軍隊來近,騎馬走在最前面的倆人,也漸漸的在劉辯的視線中清晰起來。
隊伍左側,騎著一批棗紅戰馬,身穿皮甲,面皮白凈頗有幾分文士風范的,不是徐庶又能是誰?
徐庶右側,一名騎著烏黑戰馬,穿著墨色鱗片甲,身形魁梧猶如一座山般敦實的,正是典韋。
透過雨幕,遠遠的看清了倆人,劉辯朝身后的親兵一招手,對他們道“命令守城官兵,即刻出城迎接!”
城門打開,身穿金色衣甲的劉辯領著一隊親兵,出了城外,迎著徐庶的隊伍,快步走去,而他的身后,則是一片在城門口列起整齊隊伍的官兵。
身穿大紅衣甲的官兵,猶如一團團在雨中跳動的火焰,遠遠望來,紅的耀眼、紅的鮮亮。
領著隊伍正朝城門口趕的徐庶,見城內出來一隊人馬,一名身穿金甲的戰將正朝著他們這邊快速奔跑,連忙抖了下韁繩,與典韋一道迎著那戰將策馬疾馳。
雙方距離近了,徐庶與典韋看清身穿金甲的戰將竟是劉辯,連忙翻身跳下馬背,朝著劉辯跑去。
到了劉辯近前,徐庶雙手抱拳,深深躬下身子,一旁的典韋則直接是半跪在地上,抱拳仰視著劉辯。
“軍師、典韋將軍,二位辛苦!”先是托住徐庶的雙臂,把他扶了起來,劉辯又彎下腰,將半跪在雨地中的典韋扶起,對他們道:“王一直算著你等返回的日子,今日終是將你等都盼了回來!
“殿下!”與劉辯并肩朝城內走著,徐庶對他道:“早先我曾派出探馬前往虞城,聽聞白波軍已然向虞城一帶進逼……”
“王也派出了探馬,只是尚未返回!”一邊向城內走,劉辯一邊點著頭,對徐庶道:“白波軍在虞城一帶具體人數尚不清楚,貿然北進,并非明智之舉。近日我軍人數又冷到了兩萬余人,新兵多是未經歷過戰陣的平民出身,需要訓練些許時日,方能帶上戰場!
“兩萬余人?”聽聞軍隊人數已冷到兩萬余人,徐庶一愣,扭頭看著劉辯,滿臉詫異的對他道:“我等救下的百姓,總人數不過六七萬人,大軍冷到兩萬余人,豈不是……”
“幾乎所有青壯年男子,均加入了軍旅!”劉辯點了點頭,扭臉看著徐庶道:“不僅如此,百姓家中有女兒者,多愿與官兵結親!”
“莫非殿下……”劉辯的話剛到這里,徐庶就一臉恍然的看著他道:“莫不是軍中官兵口糧充足,而尋常百姓的口糧卻……”
“是!”劉辯嘴角牽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沒再接著話,腳下的步伐卻稍稍的加快了一些。
徐庶起先是一臉愕然,不過旋即他的神情便坦然了下來,微微一笑,也沒再話,跟在劉辯身后,加快了步子向軍營走去。
走在二人身后的典韋,聽著他們的對話,一臉的沒。見二人都走的快了,典韋心內雖有疑惑,卻并未問出口,也加快了步子。
離軍營還有一些距離,遠遠的徐庶就聽到了軍營里傳出陣陣喊殺聲。
聽著喊殺聲,他快走了兩步,跟上劉辯,聲問道:“殿下,天降大雨,將士們莫非還在操練?”
“敵人會因為下雨,不進攻我們嗎?”扭頭看了徐庶一眼,劉辯嘴角牽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對他道:“軍中多新兵,士氣低落、戰斗技能也很生疏,領著他們出征,不過是在糟踐他們的性命!王打算,在大陽駐扎三個月,待到夏季來臨,再行北上!”
眾人正向軍營內走著,得到消息前來迎接的周倉和趙云迎面走了過來。
到了劉辯和徐庶身前,周倉與趙云抱拳站在一旁,招呼了二人一聲。
徐庶給二人回了禮,劉辯則只是朝他們點了下頭,向軍營內的主帥營房走了去。
進了主帥營房,劉辯徑直走到主位,跪坐在草席上,向跟在他身后進入屋內的徐庶等人做了個請的手勢道:“眾位請坐,王有話要!”
徐庶等人依序在兩側坐下,一雙雙眼睛都望著跪坐在主位上的劉辯。
“這些日子軍師與子龍、典韋二位將軍不在,王讓元赴鐵匠打造了一些新兵刃!”看了看屋內眾人,劉辯對他們道:“昨日子龍又帶回了五千副弩箭,王尋思著,應將軍中官兵練成一專數能的戰士!”
“一專數能?”看著端坐在主位上的劉辯,包括徐庶在內,眾人臉上都現出了一絲迷茫,徐庶更是長跪而起,向劉辯問了一句。
“軍每人必須攜帶一柄長劍一把短劍,外加圓盾一塊!”看著面帶迷茫的徐庶等人,劉辯接著道:“長劍、短劍及以盾防御的格斗技能,每個人都須學會。除此之外,官兵們分為樸刀營、強弩營、長槍營,及鐵騎營!每營官兵習練營特有戰法,務必在三個月內,打造出一支攻必克、戰必勝的強大新軍!”
“趙云!”話到這里,劉辯扭頭看著坐在徐庶下首的趙云,對他道:“鐵騎營由你訓練,再過幾日馬鐙應能送來,所有戰馬均須配備馬鐙≯下我軍戰馬皆是淘汰的軍馬與矮腳馬,將來條件允許,再更換北方馬匹!”
馬鐙,在漢末時期尚未出現,劉辯對馬鐙的構造也并不是十分了解。不過他穿以前曾經騎過馬,倒也見過馬鐙,知道個大概形貌,因此讓周倉尋找城內木匠成批趕制了兩千余副木質馬鐙,準備配發到軍中。
雖不了解馬鐙為何物,趙云卻曉得那一定是裝備到騎兵中,能大大提升騎兵戰力的物事,趕忙站起身,抱拳領了軍令。
“典韋!”趙云領了命令,劉辯又對坐在屋內的典韋道:“你擅長沖殺,樸刀營便交與你!三個月內,務必要使他們成為一支無堅不摧的強大重步兵!”
“周倉!長槍營由你指揮!”典韋領了命令,劉辯接著對周倉和徐庶道:“元福擅長防守,而長槍營是野戰中的防守利器,交與元割為合適不過!至于強弩營,便要勞煩軍師親自訓練了!”
徐庶與周倉站起身,抱拳應了。
看著劉辯,徐庶的目光中閃爍著期許的神采。雖劉辯的安排稍顯粗略了一些,可徐庶卻能看出,如此一來確是可以很快建立起一支強悍的軍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