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實話實話,不要有隱瞞,我不會怪你的!”為了能從他嘴里得到實話,劉遠山不得不心平氣和的進行安慰。
一名也不那么害怕了,深吸了幾口氣,畏畏縮縮的道:“回,回,少爺,我,我這火藥,不是買的!”
果然!
劉遠山臉色一黑:不知道那個狗日的送他,暗中卻盯著老子吧。
“你繼續!”劉遠山已經做好了最沉重的準備,甚至在那一瞬間都想到了揭竿而起和縣衙作對,可一名接下來的一句話,差點將他笑噴。
“我,我是自己剝的!”一名道。
“自己剝的,怎么剝?”劉遠山問道。
“我,我實在找不到賣火藥的地兒,又不敢問別人,就買了鞭炮,從炮仗里面剝出來火藥,就,就”
噗
一名還沒完,劉遠山便松了一口氣,同時笑道:“你倒會想法子,算了,沒事,你下去吧。”又看向了毛二叔,二人同時點了點頭。
那么問題出在哪里便顯而易見了,出在火藥身上。
雖然制作炮仗的也是火藥,可和真正的軍用火藥相比,差的太遠,由于只是為了引爆聽響,鞭炮的火藥中參了不少別的填充物,實際上達不到黑火藥的威力,而且會差的比較遠。
“好了,我要去山上尋找礦,你們幾個下去收拾一下,過幾日咱們就要動身!”劉遠山將身邊的下人遣散,又對一名道:“除了他們幾個,在給我迅個耐力好的年輕人,湊夠十個,你也下去吧。”
“是!”一名恭恭敬敬的退出。
寺院后面某一處空白的地上,只剩下了毛二叔和劉遠山兩個人。
毛二叔眼中精光流閃,微笑著低聲道:“三郎,有如此神器在手,若再有一萬部隊,便是出山爭鋒群雄,鎮壓宵,倒也能創下一番功業!”
現在高迎祥嘯聚陜西,各路反王正和大明王朝斗的風生水起你死我活,劉遠山此刻攜帶利器出山,若能一舉鎮壓群雄,對于整個大明朝來將是不世功也。
當然了,這只是毛二叔一個人的而已。
劉遠山只是微微一笑,道:“毛二叔笑了,杏利器在手,只為自保,求一家平安而已,否則趙家那些虎狼惡狗,該如何對付?”
我特么又不傻,鎮壓宵,對我有什么好處?
即便是鎮壓了宵,難道朝廷會放過我?
可笑!
“唉”毛二叔揚天出一聲長嘆,曳沒有什么,畢竟他沒有任何權利替劉遠山做出任何規定。
“毛二叔,過幾天我去山里尋找礦石,家里還麻煩您老人家多照看點!”劉遠山朝毛二叔拱手。
毛二叔點頭道:“你去吧,凡事有我,趙家不敢怎么樣?”
中午的時候,家里來了個親戚!
二郎,現在剛剛十六歲的劉遠火,是二伯劉孝厚的長子,火爆脾氣!
得知二郎上山之后,劉遠山便一路熊從后山跑回前院,倒不是怕劉遠火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而是因為來人已經告訴了劉遠山,二郎上山是過來投奔他來了。
難道是老宅那邊又出了什么事?
劉遠山心頭一緊:老子剛想出個遠門,這董氏不是又在作怪吧?
到了家里見到二郎之后,反反復復的問了幾遍才知道,原來自己相差了,二郎之所以跑到山上來投奔他,是因為這貨和自己一樣,和董氏鬧翻了!
事情是這樣滴!
到底還是趙家的團練搞的鬼!
趙家弄到團練的資格之后,要在周邊所有的村落內征用團兵,每家每戶必須出一人去趙家進行集訓,劉家老宅自然也在征收的范圍。
可問題來了。
劉家的男人不算少孩子就有兩個,一個是大伯劉孝忠,一個是二伯劉孝厚,到底誰去團練呢?
聽團練辛苦,而且還是拋頭露面做下人差事,大伯雖然現在是個白身,以后也沒有了參加科舉的機會,但他到底曾經是個讀書人,十里八鄉也算是有頭有臉,所以他肯定是不愿意去的。
團練的差事只能落在劉孝厚身上。
劉孝厚是個老實人,在田里干活在團里集訓,反正也差不多,去就去唄!
可劉孝厚一走,家里的問題更加暴露出來了。
誰種地呀?
畢竟家里還有三十畝地呢,總不能荒著吧?
劉孝忠的意思是將家里所有的地都佃出去,給那些沒有地的人去租種,以后就靠收租子過日子,可這個提議顯然通不過。
老太太這里就通不過,因為收租子看似輕松,實際上家里的收成要少一半多,根就養活不了一家老。
于是,經過一輪公平的商議之后,二郎“順理成章”的成了第一順位繼承人,主導家里的地里的事務,至于斷、郭氏和大郎,則輔助他完成農耕。
用董氏的話來,二郎長大了,成人了,是該接過農活的時候了。
而且,還不止,二郎還要兼著出去售賣桂花皂的活計!
二郎當時就撂挑子了,死活不愿意干!
倒不是因為他懶,相反,他平時挺聽話的一個人,做事也比較勤快,但應了中國那句老古話“不患寡而患不均”,大伯現在不讀書了還在家閑著,憑什么讓我接過家里的挑子?
二郎鬧意見,按理老太太和劉孝忠用安慰才是,但劉孝忠不但不安慰,還出來風涼話,順帶著將斷也罵了一通。
不罵人還好,一罵人,火藥桶子便炸開了,二郎可是火爆脾氣,當時就忍不住,伸手從地上拿起一塊板磚,三下五除二就把大伯敲的滿頭流血。
結果,左鄰右舍出來,沒有一個幫忙的,看熱鬧的倒是一大堆。
二郎最終熄了怒火,可也知道家里沒法呆了,便帶著斷一起出來,公開鬧****算是和老宅也斷了聯系。
分家了,絕戶分!
于是,二郎走投無路之下,只能投奔劉遠山而來。
斷自然也跟著出來了。
“我二伯現在知道這事不?”劉遠山問道。
“我爹出去賣桂花皂了,這事還不知道!”二郎沉著臉,曳。
這事便有些麻煩了,二郎畢竟還,雖是二伯的兒子,但劉孝厚沒分家,這家就不能算分,即便董氏和劉孝忠同意,可最終還得劉孝厚點頭。(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