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英博看到譚廳長出來了,也下了車,想向前寒暄兩句,卻不想對方是沖著前面那輛車里年輕伙來的。
看到人家在那里熱情的聊天,他不好去打擾,只得站在車旁。
等李毅開車進了會館,賴英博心道譚明誠怎么也得過來和他寒暄兩句,就沒動,誰想譚明誠根沒看到他,轉(zhuǎn)身追著李毅的車,也跟進了會所。
賴英博有些郁悶,鉆進車里讓司機開車,也跟進了會館。剛把車停好,卻看到譚明誠已經(jīng)促擁著李毅進了展區(qū)。
此時的展區(qū)內(nèi),警衛(wèi)都已經(jīng)齊備,各式各樣的櫥窗、箱柜也分區(qū)分塊整理完畢,一些已經(jīng)到了的收藏家們正心翼翼地打開自己古董的包裝,往櫥窗內(nèi)擺。
譚明誠、胡萬山簇擁著李毅、林如雪向里走,不斷地有收藏家向他們打招呼,警衛(wèi)向他們敬禮。很多人都對李毅的身份感到奇怪,這子是誰呀,讓譚廳長和胡局親自跑出去迎接?
林如雪看著這豪華的展廳,心里忐忑不安。她總覺得李毅帶來的是贗品,如今堂而皇之的擺在這種地方,會不會出事情?
“李先生,來展臺都已經(jīng)安排好了,沒有多余的,得知你要來,我特地在這邊加了個臺子,離中心區(qū)域很近,也正好是人流出入的地方,就是臺面些,你看可以不?”譚明誠笑呵呵地問李毅。
“當(dāng)然可以,我的東西來就不多。”李毅點點頭。
譚明誠又道:“李先生,我們這次展會呢,有個規(guī)定,就是所有展出的物品必須是真品,且要經(jīng)過專家鑒定,明碼估價,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你帶來的東西,能不能跟我先到那邊去,做個記錄,再估下值。”
“完了完了,這回可要露餡了!”林如雪暗暗地想。
李毅卻是一笑道:“完沒問題!”
專家區(qū)位于中心區(qū)域的左側(cè),有特別設(shè)立的專家平臺。由于這次展會的規(guī)模超大,請來的專業(yè)人士也很多,其中就包括我國古董鑒定的泰斗,古宮博物院的古院長,我國最高學(xué)府水木大學(xué)、首都大學(xué)的黎教授、華教授,國家文物局的劉教授,郝教授……
這幾位教授可都是國內(nèi)金字招牌的人物,就算譚明誠的賬他們也不買。所以譚明誠來到這里后滿臉堆笑,熱情地和每一個專家都打招呼。
“李先生,可以把你的古董包裝拆開了,讓我們的專家現(xiàn)場做鑒定!”
“好!”李毅也沒猶豫,隨手拆開了一個盒子。
這個盒子里是一套瓷器,一個茶壺配四個茶碗,天青色,釉色瑩潤純凈,格外好看。
譚明誠看到李毅拿出的是瓷器,就笑呵呵地向古宮博物院的古院長道:“瓷器的話,國都沒有能比古院長更厲害的鑒定專家了,古院長有沒有空,幫我們看看?”
“老譚你這個家伙,就是愛折騰人,我才閑了一會兒!”
古德隆年過六旬,須發(fā)皆白,身體卻是十分健朗。他笑著向譚明誠揮了揮拳頭,然后看向李毅的瓷器,頓時眼睛就直了。
“心點兒!心點兒!”古德隆大叫。
古德隆的大叫吸引了好多人的注意,譚明誠更是奇怪。這位古院長常年駐守國家最大的寶庫,什么寶貝沒見過,看到幾件瓷器值得這么大呼叫?
“古院長難道還怕我把自己的寶貝摔碎?”李毅笑著將瓷器端到了古德隆面前。
古德隆立即屏住呼吸,心翼翼地拿起了這套瓷器中的茶壺,拿著放大鏡看了又看,臉上滿是凝重之色。
過了好半天,他才放下手中的茶壺,然后什么也沒,開始閉目深呼吸。
林如雪的心頓時一揪,心道這位古院長馬上就要這是贗品了吧?把藝術(shù)品拿給古宮博物院的院長來鑒定,還真是找死呢!
譚明誠卻是有些無語,暗道你這個老古是怎么回事,古董是真是假你給句話呀,閉目養(yǎng)神做什么?
難不成你這種身份地位的人,也需要裝神弄鬼了?
好半天之后,古德隆的眼睛才重新睜開,但他一言不發(fā),又心翼翼地拿起了一個茶碗。
如是三番,當(dāng)古德隆將這套茶具完看完,時間已經(jīng)過了半個時。
看到古德隆終于看完了,譚明誠不禁問道:“古院長,這套茶具是不是古董?”
古德隆沒有回答譚明誠的話,而是向李毅道:“伙子,你這套茶具是從哪里得來的?”
“哦,這是我家祖?zhèn)鞯摹!崩钜愕氐馈?br />
林如雪偷偷望了李毅一眼,心道你們家就從來沒喝過茶,哪來的祖?zhèn)鞑杈撸?br />
古德隆沉吟了一會兒,感嘆道:“伙子,你們家真不了起。你可知道,這套茶具是汝瓷啊!”
“什么,你這套茶具是汝瓷?”譚明誠驚訝的直接跳了起來。
他雖然并不太懂古董這行,但大名鼎鼎的汝瓷還是聽過的。
“什么,汝瓷?”其它專家一聽這邊出現(xiàn)了汝瓷,也紛紛放下手中的活,靠攏過來。
“真是汝瓷?”
“古老是汝瓷,那還能錯?”
“我的天啊,一整套的汝瓷茶具!”
“能看到這套汝瓷茶具,我這回真是沒有白來啊!”
聽到無數(shù)專家大呼叫,議論紛紛,林如雪有點懵圈,忍不住問了一個非常白癡的問題:“什么是汝瓷啊?”
瞬間,無數(shù)道目光如同利箭一樣射到了林如雪身上。
汝瓷都不知道,你還來什么古董展賣會呀?
見林如雪被專家們鄙視,從驚訝之中回過神來的譚明誠好心地道:“林女士,你可聽過一句話: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林如雪皺了皺秀眉。
“沒錯,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的就是汝瓷的價值。”
另一個四十多歲的專家見林如雪確實什么也不懂,隨口解釋道:“名瓷之首,汝窯為魁,汝瓷,的就是汝窯產(chǎn)的瓷器。宋代是我國陶瓷發(fā)展史上一個非常繁榮昌盛的時期,是瓷器藝術(shù)臻于成熟的時代,當(dāng)時出現(xiàn)了許多舉世聞名的名窯和名瓷,被西方學(xué)者譽為‘中國繪畫和陶瓷的偉大時期’。”
“宋代的名窯之中,以‘汝、鈞、官、哥、定’五窯瓷器最為有名,世稱五大名窯,而五窯之中,又是以汝窯為首,人稱汝窯瓷器為‘宋瓷之冠’。”
這時古德隆擦了擦眼鏡,接口道:“據(jù)北宋皇室因定州白瓷有芒,認為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是為汝瓷。汝瓷的定位一直是皇室御用珍品,制作起來不惜工,做釉都用瑪瑙。”
“更為珍貴的是,汝窯的創(chuàng)燒時間為北宋晚期,金滅北宋后,汝窯也隨之消亡。其開窯時間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燒造時間短暫,傳世亦不多。在南宋時期,汝瓷就已經(jīng)非常稀有。”
“現(xiàn)今存世的汝瓷,一般認為只有65件,件件都是國寶,其中17件珍藏于古宮博物院,8件在明珠博物館,1件在彎彎的古宮博物院,7件在英國戴維基金會,私人收藏的僅有1件左右。”
“前些年的蘇富比拍賣會,就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一件汝瓷。那是一件天青釉葵花洗,精致巧,為古時文人洗筆的用具,當(dāng)時賣了個億,而現(xiàn)在你們的汝瓷,是一整套茶具,茶壺,茶碗俱,保存也相當(dāng)完整,其價值真是難以估量!”
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