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茶,喝吧,對不起自己的胃。
八年前,韓非在第一次見到煎茶的時候,忍不住好奇,偷偷地喝了那么一碗,結果,吐了一個淅瀝嘩啦,差點就沒把隔夜飯都吐了出來。
只那么一次,韓非就徹底怕了,即便他也是一嗜茶之人。
可不喝吧,又容易得罪陳紀,得罪了陳紀,變相的等于得罪了陳群,雖然他對陳群的階級觀念有點意見,尤其是看不去他后來鼓搗出的“九品中正制”,看韓非看來,更顯得理念不合,但無論怎么,陳群是個人才,還是大才。
盜用曹操的標簽,那就是“治世之能臣”!
一時間,韓非端著茶,是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左右為難。
“好茶!”
剩下三人,陳群跟著老子,近水樓臺先得月,自然少不了喝這玩意,韓馥明顯得也喝過,只有郭嘉是第一次喝,淺嘗了一口,忍不住出聲贊道:“如果嘉沒品錯的話,陳老先生這茶中,味道變化繁雜,茶與蔥是一味變化,與姜再是一種變化,與蔥、姜則是另一種變化……繁雜如是,當有二十五種變化之多。陳老先生,不知嘉可有錯?”
“哦?想不到奉孝友竟也精通茶道。”陳紀有點意外,微感詫異后,道:“不錯,老夫這煎茶,有二十五般味道,意人生百味,只不過奉孝友卻是少了一樣,這羊油于茶中的輔助作用,味繁卻不雜,難道就沒有君臣輔佐各安其位之意?”
“不錯,此茶正合我儒家之學,實乃是人生最高之享受……奉孝不在京師卻是不知,元方兄的煎茶,百求而不得,難得一品啊!”韓馥滿臉的回味無窮,一盞茶,喝得是點滴不剩,看其一臉意猶未盡的模樣,如果不是有外人在,怕丟面子,怕是會連盞上的一點殘留都不剩。
陳紀滿臉的得意,韓馥起的這些,他感覺倍有面子。
“咦?非公子,汝為何不飲?”這時,一直不曾出聲的陳群突然咦了一聲,道。
其他三人尋聲看了過去,卻見韓非端著茶盞,就好象端得是十斤的黃連,臉苦得跟苦瓜都有一拼了。
陳紀頓時顯得有些不高興了,“賢侄,莫非老夫煎的茶不合你口?”
也難怪陳紀如此,實在是韓非那一副表情太欠揍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那是一副嫌棄的模樣。
最后,韓非終是橫下心來,寧可不要面子,也要自己的胃!
他可不想再一次的三天沒有食欲,吃不盡半點的食物。
“老大人,實話,子確是不喜歡煎茶這味道……”不想喝,也只能如實了。不等陳紀、韓馥他們什么,韓非接著道:“子也是好茶之人,既然老大人也好此道,那子就斗膽,請老大人品嘗下子所泡之茶。”
“胡鬧!”韓馥臉登時沉了下來,“你懂什么煎茶?!”
韓非從到大,不是他眼睜睜地看著一點點長大,卻也差不多了,畢竟是獨生子嘛,心肝寶貝。可十六年,又哪里看到過這子鼓搗過茶?
“唉,文節兄,賢侄既出大言,必有其能,你我何不見識一下?”陳紀倒是被氣樂了,叫住了韓馥,滿眼笑意的看著韓非,“想不到今日還能得見一少年煎茶高手,無論如何,老夫都要討上一杯,品嘗品嘗。賢侄,請!”
雖然是在笑,卻怎么看,怎么令人感覺冷。
陳紀是真的生氣了,煎茶,一直以來,都是他引以為豪的一絕,如今,韓非不喝他的茶也就罷了,畢竟眾口難調,不愛喝茶的也多了去了,這并沒有什么。可韓非竟他也會煎茶,這可就有點當面打臉了,如此豈不是,他陳紀的煎茶,不如他韓非!
陳紀幾人,卻是都有所疏忽了,韓非所的,并不是什么煎茶,而是泡茶,來自后世的泡茶,一字之差,謬之遠矣。
“那子就獻丑了!”韓非倒是一點也不怯。
你不高興?
那又怎的?你的茶不好,那就是不好,爺又沒冤枉你!
哼,等爺茶泡出來,我看你還怒從哪邊生!
千年的積累!
完,韓非也不再言語,徑自起身,從營帳的一角里,翻箱倒柜,不多時,手拿著五只玉盞走了回來,用熱水清洗了一番,一人面前擺了一只。
當看到這五只玉盞,陳紀眼珠子登時瞪圓了,也忘記了生氣,失聲叫道:“這……這難道就是當年南國第二代國主趙胡進獻給武帝的玉紙盞?”
五只玉盞,通體雪白,盞壁,薄如紙張一般,甚至,透過兩層的盞壁,能清晰的看到對面的影象,最為難得的是,盞壁如此之薄,上面竟還鏤刻著浪花飛揚,飾以陰刻、浮雕,構思奇妙,精美無比。
最為難得的,是這五只玉盞,竟是同般大,兩兩之間,疏無二致!
“不對,不對,老夫沒記錯的話,這套玉盞,當有八只才對!”不等幾人話,陳紀又自顧自的搖起了頭。
韓非沒什么,只是起身,又在剛才的角落翻出三只玉盞。
“這,這……”陳紀手指著玉盞,張口結舌,驀地,眼中閃過一絲的貪色。
韓非微微一笑,“不錯,此正是當年趙胡進貢武帝的供品之一——玉紙盞。據當年趙胡得了伴生的青白二玉,青玉雕琢成一玉角杯,而白玉,就雕琢成眼前的八只玉盞,作為進貢之禮,進獻給武帝。”
在后世,韓非見過出土的玉角杯,被譽為“漢玉中的稀世之寶”,至于這套玉紙盞,卻不曾見過,想來怕是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他也是在得到了這套玉紙盞之后,才了解到這許多。
至于趙胡,只是《史記》中如此記載,歷史上稱為趙眜,乃是中國歷史上西漢時期南國的第二代王,是南國第一代王趙佗的孫子,號稱“南文帝”。
陳紀連咂著牙花,好一陣的欣賞了眼前的一只玉紙盞后,這才戀戀不舍的放下,“文節,想不到,這等寶物,竟是落在了你韓家之手,你倒是藏得好深啊!今日,能有幸得見這玉紙盞,當真是不虛此行啊!”
此刻,他已完收斂了那點的貪心,眼中,剩下的只有欣賞。
笑話,在人家的一畝三分地,起貪心,莫非不想活了?
哪知韓馥也是苦笑連連,好不容易把目光從玉紙盞上挪開,道:“元方兄,你這卻是誤會了我,實話,我也是才知道這子手中還有這等寶貝。”
“啊?!”
不止陳紀,郭嘉、陳群也有點傻眼了,幾人齊齊看向了韓非,似乎在等韓非給一個解釋。
韓非則是當沒看見,此刻,紅泥爐上的水已經開了,只見他從懷中珍而且珍的取出一快錦緞包成的包,心的打開,不多時,一撮黃綠色的條狀物事呈現在幾人的眼前。韓非也不同幾人解釋什么,分取了兩枚條狀的物事放進了每人眼前的玉紙盞中。
此刻,幾人才看清,只見這條狀之物,細、圓、光、直、上面多有白毫。幾人自然看得出來,這正是茶葉,只是不知道韓非用了什么方法,將茶葉弄成了這樣,與陳紀方才那磨成了粉末狀的茶葉,大相徑庭。
韓非提起燒得滾開的水,放置在一旁冷卻了一會兒,估摸著水溫差不多在八十度左右的時候,再次提起壺,將五人面前的玉紙盞倒了八分的水,隨后,坐下,一言不發。
整個過程,沒有陳紀的儒雅,也沒有陳紀那般的繁雜,一切,簡單的不能再簡單。
不是韓非不想做的復雜,實話,作為愛茶之人,前世的工夫茶,他也有過研究的,真做出來,也不見得就比陳紀差到哪里去,只是,無奈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配套的茶具,他也是無可奈何,只能是一切從簡。
不過,他相信,即便是從簡,但千年的積淀,也不是陳紀的煎茶所能比擬的。
幾人目不轉睛地盯著茶葉在盞內慢慢地打著旋,漸漸地,清澈的水漸漸便綠,不多時間,一盞綠得令人賞心悅目的茶呈現在幾人的眼前,空氣中,一股淡淡地茶葉清香,饒是陳紀這般不以為然的,也是忍不住長吸了一口氣,只覺沁人心脾,頭腦也不禁是為只一清。
也就是后世的兩分鐘吧,兩分鐘一過,韓非微笑著伸出了一只手,優雅地做了個請的姿態:
“這就是子所泡之茶,幾位,請吧!”
PS:對不起了,更新的有點晚,讓大家久等了。
兒子從姥姥家回來了,還請大家體諒下狂琴一個月沒看到兒子的心情吧,狂琴實在是太想兒子了,以至于和兒子玩的有點瘋,畢竟,明天打完針,后天又要回姥姥家了
更新是不會少的,只不過,下一章可能會晚一點,如果有朋友等不及,就早點睡吧,明天早上看也是一樣的^_^!!s***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