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李可及的贊揚,李保一點都不感冒,這家伙是個弄臣,最擅長的就是溜須拍馬,不然怎么會讓李漼對他如此寵信。
李保對自己的書法和畫藝都有自知之明。但是李可及這家伙如此盛贊李保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間接拍李漼的馬屁。
李保今日表現的那么搶眼,但是他是李漼的兒子,那我稱贊你兒子,你肯定也高興,畢竟俗話的好“虎父無犬子”☆蓖是看透了李可及的用意,所以很是淡定的面對李可及。
但是他也不能不領李可及的情,畢竟這家伙還是李漼的弄臣,現在已經得罪了一個強權太監的情況下還是要團結有利力量幫助自己對抗來自楊公慶的壓力。
因此李保既不能表現的太過鎬,但也不能不接受李可及傳遞過來的善意。
“李金吾真是謬贊了,我的書法和畫藝只是末流。但是這樂舞確實我和阿姊的心血,李金吾是當世大家,還請不吝賜教,有不足的地方還請一一指正。”
李漼看到李可及可勁的夸贊李保的書畫,心中也是一副與有榮焉的感覺☆保面對盛贊能夠敝理性,他也覺得這孩子不鎬也不焦躁,實在難得。
對于樂舞,李漼是有發言權的,畢竟幾十年來天天看,看的多了,慢慢也成了專家。這個千手觀音確實是近年來難得見到的妙舞,相信李可及的眼光也定不會差。
李可及剛看到李保的樂舞千手觀音,確實被驚呆了,一個十歲的少年和十四歲的少女竟然作出了如此美妙的樂舞,實在是讓他這對姐弟的天賦感到驚訝。
所以李可及夸贊這樂舞的話,確實沒有虛假的成分,至于李保的書畫水平也只是中上,他只是在借夸贊李保向李漼獻媚。
李保表現的不卑不亢,仿似看穿他的心思一般,更讓他吃驚。這六皇子竟然有如此的城府1如此,實在難以想象他長大成人后究竟會如何?
面對李保的問題,他在編排及服飾上也找不到什么瑕疵,但是他發現了一個關鍵的問題≈舞,樂舞,這編練圖只有舞蹈,卻沒有樂譜。
發現了這個問題,李可及在腦海中轉念了許久,在一剎那間突然心念電轉,他好似發現了玄機,所以他再次抬頭面對著李保的時候,他試探著道:“郎君這樂舞的編練圖上為何沒有樂譜?”
李保看著李可及對著編練圖看來許久,看來他是明白自己的意思了。他對著李可及笑了笑,“李金吾真是慧眼如炬,這份樂舞確實是我和阿姊潛心鉆研許久才作出來的。但是我和阿姊在譜樂一道卻是列未逮。
今日我們之所以在大人的壽宴上進獻此舞編練圖,就是想趁這個機會,請求大人準許李金吾助我們完整樂舞。有了李金吾的幫助,我們定能早日把此舞進獻給大人。”
李漼聽到李保如此,立刻就對李可及道:“既然如此,李金吾還是不要拂了六郎的請求,把此舞早日完成吧。朕對此舞真是期盼若渴啊!”
李可及通過李保的話,也確認了李保傳遞的訊號-聯手固寵。立刻對著李漼道:“臣遵旨。”完轉向李保,不知郎君和貴主何時有暇,某好去拜望,共同相商完善此樂舞。
“李金吾莫要著急,等過完大人的壽辰,保和阿姊定會派人知會李金吾的,這個編練圖先放在李金吾處吧,等來日再帶來即可。”
李可及得了準信,立刻朝著李漼行禮然后帶著編練圖回到座位上去了。
李漼看著李保今日不光進獻“誕糕”,還和昌寧聯名進獻樂舞千手觀音,給他的驚喜一波加上一波,完是意外之喜。
因此他對身邊的內侍道:“今日昌寧公主和六郎進獻樂舞,朕心甚悅,著內侍試他二人各賞錢二十萬,特賜銀魚袋各一個,絹帛各五十匹,御用面脂口藥澡豆各一份,御制貂皮冬衣各一件”,內侍應口稱諾。
李保和李穎都分別給李漼謝恩。殿中的眾人對著李保今日在李漼壽宴上大出風頭,看法不一。
有贊嘆的噓紀竟然有如此天賦;也有鄙薄的,天下兵禍四起,你們父子還是一味沉溺歌舞飲食上這等道上卻不顧天下黎民蒼生。
也有羨慕的,大多是削尖了腦袋想得到官家垂青的閑官散官。
也有敵視的,其中就包括宣徽南院使楊大公公;也有嫉妒的,就是在李保座位旁邊的那個六歲旋太,正在用眼神磨削李保的骨肉。
也有愛慕的,站在角落里的鈴兒,眼神炙烈,紅潤的臉龐上滿是喜色。
李保謝過了恩,沒有起身,李漼很是奇怪,莫非六郎還有東西要進獻?于是問道:“六郎難道還有東西要進獻?”
“大人,保今日還有一事想要求得大人允準,如果大人不答應,保寧愿大人收回今日所有賞賜。”
“哦,你有何事要求朕?來聽聽,只要不是違背朝廷法度,違背祖宗規訓,朕會答應的。”
殿中眾人大多對于李保的得寸進尺感到不可思喻,官家已經厚賜與你了,怎么還不知足,還要得隴望蜀不成?
李保對著李漼,道:“保今日想請大人為保指定師傅。”
“哦,朕明白了,你是想拜李卿為師傅跟他學習舞樂,所以求懇朕來恩準?你既有此意,朕便成了你。”
李可及在座位上一聽,立刻朗聲道:“臣能收的六郎君這樣的佳徒真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謝官家瞞。”
李保一看這倆貨真是絕佳的逗比組合,心中腹誹道:哥只是要拜師,還沒要拜誰呢,丫就自自話,把你丫的放在師傅的位置上,真是個打蛇隨棒上的主。
哥不敢惹你,所以不能直接拒絕,只得斟酌道:“大人誤會了,李金吾在舞樂一途的造詣,保是很敬仰的,只是保想學的不是樂舞,還請李金吾見諒!。”
李可及立刻道:“無妨無妨,是臣會錯了意,都怪臣讓官家也誤會了郎君的意思,某好奇,郎君想擺那位為師,他可在這殿中?”
“咸通八年的一天,保那時候還很不懂事,宮中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的。于是我問母親,為何大家如此高興。母親告訴我,從西域來了一個大英雄,他為大唐收復了河西十一州,他使得四方蠻夷通好求和,八方來賓,同桌共飲閑話家常。
收復河西之后,他不貪圖權位,自愿束身歸闕,先身入朝,為國疽。母親男兒就要像張司徒一般做個精忠報國的大丈夫。從此后保便在心里立下志愿,日后定要效仿張司徒,為我大唐疽y以我趁此機會,請求大人準許我拜張司徒為師。”
李漼聽完了李保的理由,竟被他的請求打動了。作為大唐的帝王,面對山河殘破,藩鎮肆虐,還有宦官家奴的跋扈,他退縮了,今朝有酒今朝醉式的逃避,使他忘記了殘酷的現實。
今日李保的一席話,讓他心中燃起了一絲血性,但那血性能維持多久,誰也不知道。但是足夠他做出一個決定,一個令李保滿意的決定。
“既如此,朕就準許張司徒做六郎的師傅了,張司徒意下如何?”
御座前不遠處,一位須發皆白的老人應聲而起,對著李漼道:“老臣謹遵官家旨意。”
李保聽到李漼應允自己的請求時候,心中十分高興,再看到張義潮也答應的時候,更是喜上眉梢。歡喜的對李漼道:“謝大人成,大人萬壽無疆!”
這句話卻是出自李保真心的。然后李保又對著張義潮行禮,“謝張師成!”
“好了,你今日進獻有功,朕會讓內侍蜀日安排你去行拜師禮的。張司徒也是有大冠大唐,著內侍壽賜張司徒御制貂皮冬衣一件”,自有內侍應諾。
李漼看看時辰也不早了就對這滿殿的眾官員宣布,“今日壽宴到此吧,朕乏了。”
殿內眾官員,部對著李漼行禮恭送李漼和郭淑妃離開,然后各自散去。
昌寧公主李穎在李漼離去后,急忙跑到李保身邊,一臉的興奮,拉著李保的手道:“六郎我太高興了,我從沒想過我們能有今日的風光。你這個壞家伙,事先也不給我一下。”
李保打斷了李穎,他要先去送別他的老師,晚唐歷史上唯一的民族英雄。
后世的李保第一次知道并了解張義潮1是在絡上看到的一個帖子,從帖子上李保知道并了解這位心懷大唐,赤子衷腸的唐末民族英雄的事跡。
李保當時就被張義潮的的行為而感動了,他認為張義潮是晚唐一團污穢中唯一的一抹亮彩。但是張義潮入朝后卻沒有得到大唐朝廷有的尊重和待遇,唐廷給他安排了司徒的閑散官,讓這位畢生奮武,一心為唐的英雄沒了用武之地。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有了英雄而不知敬仰的民族更是可悲的〈到這個時空以后,李賓心一定要找機會見見這位英雄,并向他表達自己的敬仰和傾慕。
如今他終于有機會和張義潮有了交集。沒見到張義潮之前,眾紛紜的傳使李保在心中為張義潮畫出來個嚴肅英武的英雄輪廓。但是走到他面前時,那種平和沉靜的氣度叫李保心折。
如今的張義潮已經七十三歲了。他的皮膚黝黑,兩道劍眉,眼睛已經有些渾濁,時而的氣喘,表明他正在經受這泊的折磨。但是他的臉上一直敝著和善的笑容,令人如沐春風。
李保正要稽首行禮,張義潮趕忙扶住了李保,“郎君如此知禮,某心甚慰,只是還沒有行過拜師禮,這禮節就先免了吧。”
李保想想也是,如果自己太過執著這些俗禮,被御史言官看到,畢定有人參奏張義潮行事乖張,跋扈僭。于是李保拱手行禮“弟子李保拜見張師,張師萬安!”。
“好,好,只是此時此地不是敘話的所在,等行過拜師禮后我們師徒再敘。”
李保聞言,點頭贊同。于是就和張義潮揮手分別。
注:1敦煌石室文卷記載為張議潮,兩唐書和資治通鑒均記載為張義潮,可推測為張議潮歸義后,改為張義潮。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