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復光這樣問,李保很難回答,畢竟他不能他是知道后世的歷史,也記得楊復光為了大唐死而后已。
李保想了想,方才開口道:“楊樞密的在外鎮的威名,保早有耳聞。另外保之所以想讓楊使君來京中擔任樞密使乃是因為只有楊樞密在京中坐鎮,西門季玄和韓文約等人才不會對我等太過逼迫。”
楊復光面上帶笑,對著李保道:“如今新皇即位在即,田氏馬上就要大興,特別是田令孜那廝一旦新皇繼位后,遲早會專權禍國。日后六郎君和田氏的同盟怕是不會長久吧?”
李保對于楊復光這樣的聰明人沒必要隱瞞,于是爽快的道:“這就是我之所以費灸力也要讓楊樞密接替韓文約出任神策軍中尉的意思,另外今夜之事可以借勢除去西門家族,但我卻沒有這么做也是為了防備田氏做大的。”
楊復光吃驚的看著面前的十一歲男孩,他的手段之老辣居然比自己還要強上幾分,這真是一個養尊磁的皇子嗎?還是真的如傳言所,他乃是天上星宿下凡?
恭立在旁邊的劉季述聽聞了李保的籌謀后,也不得不佩服起這個絮爺來,這當真是長袖善舞,翻手為云覆手為雨,讓他開了眼界。他也從心里由衷的感嘆,幸虧當日早早識得時務,投靠了李保。
李濱得此時必須要和楊復光交心透,只有把自己的私心坦誠相告,才能換得像他這樣的聰明人的理解。
“楊樞密也許會奇怪,為何我費勁心思最終只是為了敝宮中宦官之間的平衡,而不做其他的事情,比如做太子或者皇帝?”
楊復光和劉季述都很奇怪,以李保的心思和手腕,想要謀得太子和皇帝之位簡直易如反掌。但是他卻沒有這樣做,反而把皇帝拱手讓與他人。
看著兩人的表情,李保微笑著道:“我之所以不去爭奪皇位,只是因為當皇帝太累,我只想當一個懶散逍遙的王爺。但是世上的事情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的,所以我必須要做出姿態,一個讓所有人都能明白的姿態。”
劉季述忍不住道:“大王想做什么姿態?奴婢駑鈍,還請大王指點。”
“我要做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讓你滅門’的姿態來,這樣才能震懾座有人。當然這句話不是而已,我必須要有實力去做,才能讓人畏懼,從而敝我的安生和逍遙。”
楊復光心情復雜,看著湖水繼續道:“那這樣來,某和所有的人都是大王手中的棋子嘍?只是為了保證大王的逍遙平安?”
李保笑著道:“楊樞密可以這樣理解,但是有句話,可以與兩位共同分享一下。這個世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我利用楊樞密,楊樞密也可以利用我,咱們之間是相互的,所以不要糾結什么棋子不棋子了。你們是不是這個道理?”
李保完就告辭了兩人,他要趕回十六王宅了。如今李漼已經駕崩,大明宮內會很忙碌,但是這里卻沒有他的什么事情了。
楊復光看著李保遠去的身影,嘴中咀嚼著李保過的那句話:世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然后這個晚唐的中流砥柱,宦官中的異數面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同樣站在太液池畔的劉季述心中也在回味李保的話,他的臉上也是露出異樣的笑容。
李保萬萬沒有想到,就是這個夜晚的一席話,在晚唐兩個著名宦官的心里造成了不一樣的波瀾和不一樣的人生。
如今已經是大唐咸通十四年七月十九日的凌晨了,李保回到吉王宅,安頓了老八李倚還有鈴兒他們。
今夜吉王宅大獲勝,眾人都極為高興,也因此造成了點損傷,有兩個蝎監因為得了李保的重賞而太過興奮不心摔倒而擦傷。
至于田獻銛和西門季玄等宦官們都早已經回轉大明宮去了,皇帝駕崩這件事一定要加緊辦起來,老皇帝的國喪,需要通報朝臣安排葬禮事宜,還有新皇的繼位大典等等都要緊張有序的忙碌起來。
至于神策軍的傷損肯定不會有人記述,還有十六王宅中幾位年長皇子的暴亡在史書中也是會被曲筆:身染重病暴疾而亡。
歷史是個很奇妙的東西,很多時候人們能從史書中看到一個強盛的王朝,但是想在字里行間中妄想去窺探歷史的貌時,總是徒勞。
后世的史學家想要知道咸通十四年七月十八日晚間到十九日凌晨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官方語焉不詳的史料中是肯定無法找尋到這晚真想的,他們不得不另辟蹊徑。
后來人們總算從其他人物的傳記中找到了一些佐證,那是宗長樂坊中安國寺主持明德禪師的回憶錄中所載的一段史料:是夜老衲正在為佛骨誦念金剛經,不料在十六王宅方向傳來沖天的喊殺之聲,以及宮女宮人的呼救之聲。
老衲想要探聽究竟,于是遣了徒兒前去查看。誰知到了十六王宅門口被守在十六王宅的攔住了。后來十六王宅中雷聲陣陣,喊殺聲從此再不可聞
這段史料之所以得以存世,乃是因為這回憶錄從完書后一直收藏在新都安國寺的藏經閣內,直到六十年后才被安國寺的僧人發現,從而保留了下來。
當黎明終將來臨的時候,長安城坊間的百姓對于晴朗的夜晚中的陣陣雷聲而心悸不已。
再然后坊間傳誦官家六皇子李保乃是雷霆之夜降生,是以在官家駕崩的夜里六皇子傷心驚懼從而引發雷霆降世,并從中引導出六皇子是雷神轉世這樣的無稽傳聞。
日后李保得知這個傳聞的時候,對著身側的未央子露出了一個無奈又無所謂的表情,引的當時在場的胡三寶和鈴兒等人好一陣迷惑。
當然這都是后話了,如今長安城中夾雜著老皇帝駕崩和新皇帝繼位的悲痛和喜悅中,很多朝臣感覺精神振奮。
畢竟昏庸的老皇帝死去,新皇即位,出于對大唐的榮譽感和臣子的責任感,他們都希望能夠輔佐新皇帝開創新的局面,重現宣宗皇帝一朝的榮光。
十九日午后朝廷傳出敕旨,皇五子普王李儼詔立其為太子并改名為李儇,同時宣布皇帝駕崩,詔太子七日后繼位為皇帝。
另外李漼遺詔韋保衡為攝塚宰專司大行皇帝喪葬一應事物,同時傳出的還有五坊使田令孜接任宣徽院南院使一職。
李保聽聞敕旨后,笑道:“‘儇’有聰睿慧黠之意,看得出眾位朝臣對于新皇帝的期望甚重!”
胡三寶卻關注著田令孜的變化,開口道:“這田泄如今已經高飛到枝頭了,只怕是變鳳凰也不要多久了吧。”
李保聽完對著胡三寶笑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吧。”
李保這句話把胡三寶聽的一愣一愣的,想了半天才遲疑道:“郎君這話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保隨即對他翻了個白眼,低聲道:“沒文化,真可怕!”
勝業坊,忙碌了一天的田獻銛坐在了軟塌之上閉目養神。
銅盆內的大冰塊散發著絲絲的白氣,旁邊的黃門內侍心的遺手動風扇,把馨香和涼爽吹向了新晉神策軍右軍田大中尉。
正當田獻銛逸哉逍遙的當口,門外傳來輕輕的敲門聲,田獻銛睜開眼道:“誰在外面?進來回話。”
進來的是田府的官家,他是田獻銛的同鄉,名叫陳述,如今也是五十多歲的年紀了,對著田獻銛十分恭敬。“阿郎,咱們家的七郎、三郎如今都來了,阿郎是否讓他們進來?”
田獻銛一聽,忙道:“快讓他們倆進來,你們快快去準備美丫丫特供的果子酒來,還有拿些冰鎮的西瓜和胡瓜進來。”陳述和內侍得了吩咐,自是應諾離去。
不一會兒,田令禹和田令孜聯袂來到田獻銛的書房之內,父子三人見面,先行致禮,然后一一落座』多時,內侍擺上了果酒和冰鎮的瓜果。擺放完畢,自行退去。
屋內只剩下父子三人,田令禹也不客氣,拿起一牙西瓜就吃了起來,倒是田令孜有點拘束。他過往在田獻銛這里并不得重視,要不是李保對他青睞有加,他能在田獻銛跟前上話都是奢望。
田令禹就不同了,他一直都深受田獻銛重視寵信,是以田令禹一直都跟在田獻銛身邊,并且他一直都擔任這閤門司司業的高位、且在吳一品因罪被罰后,田獻銛立刻辟他做了閤門使。
反觀田令孜雖然得以拜入田獻銛門下,那也是使了錢才成的,另外因他貌丑,不得田獻銛歡心,所以給他安排了馬坊使的職事之后,就再也沒有想起他來。
可是如今這一切都得以反轉了,都是因為六皇子李保,田令孜的人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他從馬坊使升任五坊使后不到一年的光景,又因為李儼的關系變成了大明宮內炙手可熱的宣徽院南院使。
人生的巨大變化,使田令孜的心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面對著他一直畏懼的義父,他還是有點放不開。
田獻銛對著田令孜和顏悅色的笑道:“七郎不要客氣了,到了這里就是咱們自己家里了,快吃吧。”
田令孜心的拿起一牙西瓜,冰涼的瓜瓤吃下去令他的脾胃到身的每個汗毛孔都透出一陣舒爽。
眾人吃完了瓜果,然后田獻銛悠悠道:“如今今非昔比了,咱們田氏一族崛起指日可待了,如今咱家不日就要就任右軍中尉了,三郎也已經是閤門使了,七郎的前途更為遠大,咱家意是要七郎就任樞密使的,但是那些老狐貍堅決不讓,非要讓西門家的那個杏擔任樞密使。”
田令孜看到自家大人如此眷顧自己,頓時受寵若驚忙道:“大人如此眷顧某,某當真是無以為報。”
田令禹笑著道:“七郎不必自謙,某等田氏能有近日,除了大人眼光深遠,早日結交六皇子,才能得到這等榮光,另外太子殿下更加眷顧于你,有了太子殿下的眷顧,你才是咱們田氏興旺繁盛的關鍵啊。”
“不錯,三郎的很對,咱們日后要緊靠太子殿下,也就是官家,只要咱們能夠牢牢控制住官家,咱們田氏必能成就百年望族,比那楊氏和西門氏更加繁盛!”
田令禹突然想起李貝,他對李保的觀感十分復雜,可以如今田氏的一切都是李保給予的,今日義父竟然一句話都沒有提到六皇子李保,讓他覺得有點奇怪。
從剛開始李保鼎璃持田獻銛就任宣徽院使,然后再幫他升任樞密使,并兼任宣徽院南院使,還有這太子之位也是李保讓給李儼的。
所以田令禹低聲道:“六郎君昨夜”
“日后不要再提那六皇子了,若不是他,今日咱們田氏就成了這大明宮最顯赫的門楣了,這惺子也不知是怎得了,居然轉性幫西門老狐貍洗清了罪責,因此也害的七郎不能早點升任樞密使。”
田令孜一聽自己的官途乃是因為李保的緣故而中斷的,心中對于得任宣徽院使的喜悅也沒有了,心中對于李保的觀感也起了變化。
十六王宅,壽王宅。
面色鐵青的八歲壽王李杰聲色俱厲的問道:“五郎當日真是怎么的?”下首一個內侍,顫聲回復道:“句句屬實,奴婢不敢撒謊欺瞞郎君。”
李杰臉色潮紅,雙手絞在一起,憤聲道:“我是他的親弟弟,他居然不保我,居然保他?為什么?為什么?”
七月十九日的夜晚明月當空,照向長安的各個角落,昏暗的月光仿似也昭示著長安和大唐的晦暗的未來。
ps:第一卷終于完結,不容易的完結。
寫完這一卷,晚唐已經有了45萬字了,連載至今,阿庸當真是感慨萬千。明日阿庸會再寫一個第一卷的結語,作為卷的總結和下卷的情節介紹。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