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李保如此,他們立刻附和道:“是,是,大王的是。”完之后,他們也不知道該怎么了,一時之間場面突然平靜下來了。
王建在堂中如此尷尬,立刻出聲道:“呵呵,大王對于咱們蜀中的茶葉和井鹽制刃興趣,不如諸位先吧,讓大王和某等也長長見聞。”
當即一個高胖的商人立刻接口道:“某高天來乃是地的茶商,同大王的山河社也合作了多年,咱們蜀中最主要的產茶地基都在咱們西川,最主要的乃是燮州、渝州、涪州、資州、嘉州、利州、茂州等八個州,某等每年遣人去收購各地的茶葉,然后再按照山河社的要求包裝好之后轉賣。
茶葉的種類有粗茶、散茶、餅茶等幾種。粗茶是采摘粗老經簡易制作的一種茶;散茶是指炒青茶;餅茶是指把茶葉鞣制發酵后制作成茶餅。
大唐茶葉以往都是以生產餅茶為主,粗茶、散茶極少。但是大王昔年在京都創制了清茶飲法后,散茶的產量逐年遞增。
采茶的季節,大多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人們提倡采摘細嫩的“明前茶”。”
“哦,四月還能采到茶嗎?”李保好奇的問道。
高天來聽到李保探問,他呵呵笑道:“大王有所不知,四月采的茶是指種在高山上深山峻嶺的野茶。”
高天來這樣解釋,李蓖明白了。高山上海拔高,氣溫低,四月間采摘茶葉就可以理解了。
看到李保沒問題了,高天來繼續道:“大唐的名茶不少,咱們蜀中畢竟知名的是劍南蒙頂石花,被品茗的大家評為第一,號稱‘仙茶’。東川有神泉信、昌明獸目等”。
高天來到這里,李保等人都對蜀中茶業的情況基有了了解。是以,李保對著高天來點頭道:“高東主看來對茶業很是在行呢!”
高天來得了李保的稱贊,很是高興,眾人也都是一臉艷羨的看著他,讓他更是心花怒放。
王建倒是很有學習的勁頭,他繼續問道:“這茶業械,
高天來一聽王建的問題,心中有些為難,這產量他自然知道,但是利潤嘛,卻是不太好分享,畢竟這是商業機密,怎能隨意告訴別人。
李保最是了解高天來的心理,他笑道:“王旅帥這就是你的不是了,這利潤都是商家機密怎好隨意亂,不過賺不賺錢,只要看高東主和諸位茶商們的衣著體態就能揣測一二了。”
李保如此打圓場,眾人自然都是融洽了。
王建更是應變極快,他忙向著高天來道:“高東主見諒,是某魯莽了。”
高天來忙道:“不敢。”
然后他繼續開口解答王建方才問的蜀中茶葉產量問題。“蜀中年產茶計有四十萬擔左右。以往大部分的茶葉乃是轉運至關中及塞外,如今大王的山河社每年購置銷往西域的茶葉業已占據了蜀中茶葉的一多半。”
聽到這里,王建繼續問道:“那諸位家中都是擁有茶園嗎?若是單純依靠販賣怕是不會賺多少錢吧。”
“王旅帥所問的正是關鍵所在,某等家中幾乎都有大大的茶園,不過某等的茶園產量有限,大頭還是在官營的茶園。”
唐代農產品中只有茶是典型的商品化生產,原因如下:
唐代茶園所有制有三種:即官茶園、道觀或者寺廟茶園,即以寺廟道觀為單位由僧尼集體經營的茶園,一般都具一定規模,且制作精良、品質優異,多為名茶,在市場上享有聲譽,對寺院經濟的膨脹有密切關系。第三種是農村個體經營的茶園,包括士大夫,自耕衣,雇衣經營的茶園。
士大夫經營的茶園規模校大,雇工采制,如太平廣記載:“九隴人q四川彭縣張守珪,家甚富,有條園在仙居山,每歲采茶人百余輩,男女傭工雜處園中”這顯然是一個頗具規模的茶園。
白耕農經營的茶園占絕對支配地位,是商品茶的主要來源,是他們謀生的主要手段。詩人李商隱,“惠q屬四川所管五縣百姓作業多仰于茗茶,務不同于秀麥”唐文卷77年。
雇農則沒有自己的茶園,租入耕種,以謀生計。陸龜蒙曾隱居顧渚治山,且“置園顧渚潔山下,歲取茶租,自判品第。”新唐書,隱逸·陸龜蒙傳明陸氏把茶園祖給農民。
雇農租入的茶園以實物餅茶向茶園主交納地祖,剩余的投入市場,交換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也是一種商業化生產。所以在唐代除了官茶園外,寺觀所有的集體茶園和個體茶園兩種所有制茶園,卻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商品化生產,從而促進了茶業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
從高天來的敘述中也可以看出,蜀中的茶園和茶葉生意規模很大,雇傭的佃戶也很多,對于茶葉的事情也比較上心。
既然了解的差不多了,李保也不賣關子了,他開口道:“今日召集大家來,一是孤打算在蜀中推行茶業互助會。所謂的互助會就是團結蜀中茶葉商賈一同出力,再加上咱們蜀中得天獨厚的條件,齊心協力把咱們蜀中的茶業規模做大做強。”
李保的口氣十分之大,不過高天來等茶商卻很不以為然。畢竟蜀中的條件是好,但是蜀中有個極為強大的制約條件,那就是交通問題。
蜀道難不是一天兩天,而是近千年來一直都存在的問題了。在這個自然條件惡劣,人力資源匱乏的殘唐時節,想要把大批量的茶葉運送出去,所需要的人力和運力都是十分大的。
而李保如此,當然也不是忽悠眾人的,他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大家都知道蜀中的茶葉種植十分發達,官茶園不僅在種植規模還是在茶園土地上,都比私人茶園要好,所以孤想趁此機會發布一個消息,那就是蜀中的官家茶園面向個人承租。”
李保此話一出,高天來等茶商立刻就興奮起來,“大王所的是真的嗎?”
“這話自然是真的,大王的話就是咱們西川中的金科玉律。”王接口道。
這下子茶商們都沸騰了,他們知道吉王殿下最喜經商,不想這等官家茶園也能讓個人承租。眾人興奮了好一會,漸漸平靜下來。
高天來對著李保恭聲道:“不知大王所的承租,是怎么個承租法?某等都有心承租官家茶園,只是不知道能不能負擔的起啊。”
是啊,私人可以承租,但是若是租稅太高,最終虧那豈不是得不償失?
王建一看這些個茶商還真的挺奸詐的,想問題最終還是想到錢財上。“你放心好了,咱們大王是有名的賢德睿智,在你們來之前大王就已經同某和張軍使談過這件事了⌒租的租稅是每年收成的三成。”
“三成?”高天來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這個苛政猛于虎的年代,吉王居然給私人承租的茶園定下這么低的租稅,當真是太劃算了。于是他立刻對著李保道:“某等愿意承租官家茶園。”
“高東主先別急,這個茶園承租的事情咱們先定下章程,具體的事情等到新任成都府府尹到任后你們再去談吧。”
“大王的是,是某等心急了。”
“不過還有件事,孤要明一下,承包了官家茶園的商賈到了年終必須得給蜀中上交商稅,商稅是一成,除此之外別無他稅了。”
李保這么是有原因的,大唐的商稅一向都是存在的,茶葉收的稅大概在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八之間。咸通年間,大唐國庫每年在茶葉上面征收的商稅將近八十萬貫。
李保訂立的商稅比往常多了兩個百分點,這點超額征收對高天來這些茶商來并不算太多。而且大唐藩鎮林立,商品流通環節要花費巨大的商稅。
況且李斃諾只此一次收稅,不再加收,比什么保證都有效。畢竟吉王的地盤已經那么大了,這一次性征稅發對商賈來還是大大減輕了負擔。
而他們對于佃戶征收租稅都是按照六成或者七成征收,然后佃戶們還得獨自負責國賦,將近兩成的收入,最終能夠剩下來養家糊口的也十分有限了。
李保征收地租少,可以降低商賈們對于雇農和佃戶的迫害減輕對他們的剝削。另外大商賈成長起來后,能夠為李扁下的政府提供更多的資金和政權的凝聚力。
當然這樣的政策難免會培養出許多大商賈,但是在如今的政治經濟條件下,也唯有這樣做了,不過對于底層民眾的保護也需要現在就開始做起來。
看到眾人都點頭了,李保很高興,他繼續道:“這官家茶園開放承租的只是咱們今日商議的一部分,接下來商量的是茶業同仁互助的事情了。想必大家都希望能夠做好,做強,但是如今大唐戰亂頻起商業流通十分不暢,特別是咱們蜀中到外界的道路十分難行,因此孤還有任務要給你們,明年蜀中將要發行道路建設債券,屆時還希望諸位能夠慷慨解囊。支持成都府官府。”
到這里,李保的目的基已經達成了,這些商賈也不是傻子,他們當然明白吉王打的什么算盤,但是修通蜀中通往外界的道路,他們是最歡迎的。
不過這個吉王的算不算數呢,畢竟兵荒馬亂的,萬一日后吉王落敗了,他們買債券的錢豈不是打了水漂。
不過不買吉王的賬,他們要承租官家茶園的事情就怕不好辦了,這是一襯博啊,高天來等茶商都很糾結』過在大堂中枯坐半晌的鹽商們卻坐不住了,吉王殿下對蜀中的鹽業怎么開刀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