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明鹿鼎記 正文 【0267 正式成為大明一學子】

作者/軒樟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韋寶想了想,這篇他還真的有看過!不由暗喜。

    他通看過四書五經,只是不可能全部背誦并理解,這篇國風周南漢廣,因為述說男女情愛,而韋寶恰好又對這些方面的文章特別感興趣,所以知道。

    國風周南漢廣是先秦現實主義詩集詩經中國風周南中的一篇,是先秦時代的民歌。這首詩是男子追求女子而不能得的情歌。

    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鐘情一位美麗的姑娘,卻始終難遂心愿,情思纏繞,無以解脫,面對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這首動人的詩歌,傾吐了滿懷惆悵的愁緒。

    全詩三章的起興之句,傳神地暗示了作為抒情主人公的青年樵夫,伐木刈薪的勞動過程。

    “南有喬木,不可休息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韋寶一氣呵成的背誦完畢,然后看著吳雪霞。

    廖夫子大喜的拍著巴掌,“好,好,如此難的一篇,也多虧韋公子記憶超絕了,不容易呀。”

    一幫學子們也紛紛點頭稱贊,若韋寶是準備考秀才的學子,大家不會覺得有什么了不起,最關鍵韋寶今天才是頭一天入學,是一個連童子考試都還沒有參加過的人。這就真的有點不簡單了。

    “死記硬背!你知道這首的意思么?”吳雪霞見韋寶這篇背誦完,并沒有像是上一篇大學那樣,馬上說出意思,以為韋寶只是死記硬背的,趕緊將軍,反正不看韋寶出丑,就不高興,很森77。

    韋寶暗暗好笑,他背書跟這個時代的人不同,他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而真的不會什么死記硬背,如果不理解,卻能記住長篇大論,那韋寶真的很佩服那種人。

    “南有大樹枝葉高,樹下行人休憩少。漢江有個漫游女,想要追求只徒勞。浩浩漢江多寬廣,不能泅渡空惆悵。滾滾漢江多漫長,不能擺渡空憂傷。雜樹叢生長得高,砍柴就要砍荊條。那個女子如嫁我,快將轅馬喂個飽。浩浩漢江多寬廣,不能泅渡空惆悵。滾滾漢江多漫長,不能擺渡空憂傷。雜草叢生亂縱橫,割下蔞蒿作柴薪。那個女子如嫁我,快飼馬駒駕車迎。浩浩漢江多寬廣,不能泅渡空惆悵。滾滾漢江多漫長,不能擺渡空憂傷。”韋寶笑道:“吳大小姐,滿意了嗎?”

    “哼,這么簡單的一首,有什么好得意的啊?你有本事就……”吳雪霞并不服氣,氣鼓鼓的,還要給韋寶出難題。

    廖夫子見狀,急忙打斷道:“韋公子,可以了,可以了,已經很不錯了!趕緊去整肅儀容,預備行拜師大禮吧。”

    韋寶沖很不甘心的吳雪霞擠眉弄眼的促狹一笑,然后對廖夫子作揖道:“是,夫子。”

    韋寶說罷,便帶著王秋雅去更衣去了。

    “夫子!你收了我們吳家的銀子開辦的學堂,而且這個書院大部分的產業都是衛指揮使司的,你怎么可以什么人都收留啊?”吳雪霞氣呼呼的責問廖夫子。不過,她是等到學生們都進入了教舍之后,單獨對廖夫子責問的,并沒有當眾讓夫子下不來臺,她還是知道看場合的。

    廖夫子也有點不高興:“我說大小姐,你今天怎么了啊?為什么非要和韋公子作對?韋公子現在是遼西數的著的巨賈富商,很多人都知道吧?他就算不在我這里入學,也大可以去其他地方入學,你是不是非要我損失一個學子,你才滿意呢?”

    吳雪霞想想也確實是這么個道理,自己總不能阻止韋寶不讀書,不參加科考吧?他又不是什么罪犯家的子弟,人家有銀子,愛在哪兒入學都可以。遂撇了撇嘴,不再說什么。

    吳雪霞徑直往教舍內走,坐在了吳三桂的身邊,這一點,倒是惹得一幫公子哥們都來勁了,沒有想到遼西排第一的超級大美女也會來興致,陪他們讀書么?

    廖夫子見吳雪霞進了教舍,只是笑著搖了搖頭,并沒有說什么。暗忖書院這門生意,啥時候也開始提高難度了啊?

    “公子,為什么要來這間學堂啊?這家書院好像是吳家在背后支持的。剛才吳大小姐就是擺明了刁難人。”王秋雅氣呼呼的投訴提醒道。

    韋寶呵呵一笑:“管她呢?我來這里,是因為這間書院是遼西數一數二的大書院,名氣大,科考的時候便占優勢,科考又不是她能掌握的。”

    韋寶知道這個年代,其實也有點名校想法,不管到了哪個年代,名校的學生,總是比普通學校的學生的占優勢的!現在自己有條件可以擇校,為什么要吃這個虧?韋寶不想錯過任何一個金錢能帶給他好處的機會。

    王秋雅聽公子說的有道理,嗯了一聲,不再說什么,悉心為韋寶整理衣衫。

    韋寶換了一身交領“道袍”,不要理解為道士的袍子,這是一種明朝書生穿著的領部綴白色護領的衣衫,此外還可以穿直身、襕衫、行衣。

    韋寶的鞋子是方頭鞋。最后再戴上飄飄巾,便和剛才的學子們沒有任何分別了。

    飄飄巾其式前后都有披一片者,具有儒雅風度。明末時流行,士大夫子弟等都愛戴。

    韋寶穿戴完畢,滿意的上下看了看,還轉了個圈。

    王秋雅看著換了新衣服之后,衣冠楚楚,風姿綽約的公子,也極為滿意,忍不住贊道:“公子穿了這身衣衫才像學子,比那些人好看多了。”

    韋寶呵呵一笑:“情人眼里出西施么?”

    王秋雅聽韋寶調戲自己,粉臉一紅,大方道:“是啊,你就是我的情人,我眼里,全世界男人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你!”

    韋寶噗嗤一笑,沒有想到王秋雅被自己調教的,作為一個大明的妹子,也會像現代妹子一般的表白了?不過,現代妹子也不會這么直白吐露愛意吧?

    “你是不是看見了鄭忠飛,怕我吃醋?”韋寶微笑著,一把便將王秋雅摟入了懷中,不知道為什么,鄭忠飛不出現,沒有這個曾經的競爭對手,韋寶還不覺得王秋雅有多吸引人,但是看見剛才鄭忠飛那種想要一口吃掉王秋雅的眼神,讓韋寶此刻渾身冒火。

    王秋雅嚶的一聲,渾身酸軟,輕聲道:“干啥呀?該去行拜師大禮了。”

    韋寶并不說話,一口吻在了王秋雅香噴噴白嫩嫩的粉臉上,一只手去抓捏王秋雅豐滿鼓脹的酥胸,一只手去抓捏王秋雅的美臋。

    王秋雅嬌羞無限:“等下有人進來怎么辦?”

    韋寶并沒有進一步做什么,笑著放開手:“我和自己的女人親熱,還怕人看見?鄭忠飛以前這么摸過你沒有?”

    王秋雅聞言,眼圈立刻便紅了:“小寶,你這是在侮辱我,逼我去死,我說過了,他只抓過我的手,別的地方沒有。”

    “我不是侮辱你,是吃醋。”韋寶呵呵一笑:“吃醋代表心里有你,要是不在乎你,便不會在意這些。反正你心里曾經有過他,不過,我不生氣!”

    “沒……有”王秋雅有些慌亂的看著韋寶,認真道:“從名分定下來之后,我心里便只有你,下定決心一生一世要做你的妻子,一輩子忠于你。”

    韋寶微微一笑,并不覺得有多少勝利者的自豪感,因為這是古代,是大明,他似乎只是因為名分的確立,而在王秋雅的感情世界里面占有制高點,但是他并沒有太多超過鄭忠飛的表現。

    韋寶很清楚,在這個年代,不管多會做生意,不管多有銀子,也得不到讀書人走官道所能夠得到的社會地位!

    “你不信我?我以死明志!”王秋雅堅決道。

    韋寶收了笑容:“我怎么會不信你?若是不信你的話,你覺得我會將你留在身邊,并定下來,你以后成為我的妾室么?”

    “那還提鄭忠飛干什么嘛?”王秋雅嗔道。

    韋寶呵呵一笑:“人都有過去,這沒有什么,只要以后一心一意的便好。”

    韋寶不是有啥綠帽情節的人,沒有哪個男人喜歡被戴綠帽,但是現代的男人很難碰到完全沒有被人碰過的女人。在現代耳濡目染成長出來的韋寶,必須要和大多數男人一樣,習慣形形色色的人,這當中也包括女人,包括曾經有過男人的女人。

    像王秋雅這種,被人追過,卻沒有被人睡過的女人,對韋寶來說,全無壓力。

    王秋雅水汪汪的美眸看了韋寶一下,似乎察覺到了韋寶并不是生氣,似乎只是逗她,多多少少能感受到一點韋寶的變態想法,撇了撇嘴,也不再往心里去了。

    但兩個人似乎都被這下簡短卻深入的交流,弄得像是撥動了內心的某根弦,胸口有團火在燃燒。

    若不是韋寶現在14歲的年紀,和王秋雅現在15歲的年紀,兩個人還處于少年男女的階段,若是兩個二十開外的成年男女,這么噯昧的一波之后,定是滾床單的節奏。

    “叩拜至圣先師。”學堂中的一名青年助教高聲主持韋寶的入學儀式。

    這是這個時代的每一個學子入學的時候,都要走的過程。

    這個助教是劉春石那種老童生,家境貧寒,科考無望,便在廖夫子這里打雜,既可以滿足讀書的愿望,也不至于生活不下去,是貧寒學子當中比較好的一種出路了。

    韋寶恭恭敬敬的跪下,在孔夫子的畫像前面磕了頭。

    他還是敬重孔夫子這位大圣賢的,是他奠定了華夏上千年之間的文化,甚至還一直在不停的影響著后世文化。文化肯定沒有好壞之分,后世人不發展人家的儒學,還沿用一千年之前的思想,那是自己的問題,怪不得人家孔夫子。

    韋寶對儒學了解比較片面,不成體系。

    僅僅是單純的覺得儒學的優勢在于倫理學和教育學的思考,可參考論語。

    糟粕的話,儒學世界觀是面向過去,追求自律的方法論。

    缺乏發展創新的思維和對自然科學的研究。

    儒學缺乏變革已知世界的熱情,長期發展遲滯的社會生產力造成儒學的偏離,例如君權獨大,例如對女權、對新興事物的漠視。

    這些都是后世沒有發展儒學,韋寶反正覺得不關孔子的事情。

    儒學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總的來說,價值大于局限。

    韋寶個人覺得儒學文化的價值體現在“仁義”為個人樹立了端正的三觀。

    仁包括積極意義的忠與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并成為三觀端正者的追求與底線。

    假如沒有儒學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否會有更加優秀的文化作為主流,以至于能夠幫助個人樹立更加完美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養成更趨近于圣人的高尚品格,誰又能說得清楚?

    從家庭與國家角度來講,儒學文化的價值體現在“禮樂”為集體穩定存在制定了典章制度,良風美俗與道德規范。

    儒學“生逢亂世”,并能夠在戰亂頻繁的春秋戰國時代扎根,成長,壯大。后又被西漢統治者作為官學“獨尊”。其對于家國穩定存在作用可見一斑。

    而且,儒學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勵民族精神與愛國主義,同時又以近者悅,遠者來和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博大胸懷,倡導民族和諧,友好相處。

    因此,儒學文化對于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大價值。

    “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是正能量的發展目標,韋寶覺得適宜于每一個人。

    沒有任何一種文化沒有局限性,儒家文化作為人類文化的一種,自然有著其自身的缺點與不足。如禮樂制度中的對女性的不平等對待三從四德。造成了兩千多年來傳統社會對女性的壓迫。

    韋寶覺得經過歷史的淘洗,儒學文化中最核心、經典的部分將被繼承與發揚,其價值會不斷提高,其局限則會不斷縮小。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可以延續下來的、多災多難的中華文明,經歷了這么多的磨難還能延續下來,是有魂魄的,而儒學就是這個傳統中國的魂魄。

    一個文明能歷久彌新、挫而不折一定會自我更新,保持跟隨外部變化的適應力、競爭力。

    自我糾錯,維護內部平衡和團結。

    強大的驅動能力,保持內部的活力。

    文明的核心精神益發凝練,也才有華夏在二十世紀開始的復興。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時期,儒學的保守首先是由于華夏的一家獨大,缺少同等高度的文明彼此競爭、彼此磨礪,這也是為什么后期越來越不重視技術,因為周邊的文明實在談不上競爭,沒這個需要。

    由于精耕小農,雖然多災多難,但只要勤勞日子就好過的多,所以在中原、東南膏腴之地開發后,開拓精神自然不足。

    受限于技術的不足和小農的狹隘視野,對外部和非農財富的興趣也越來越小,沒有利益的誘惑、視野又非常狹隘,整個文明的重心就變成了抑制變化、抑制內部競爭,核心是保衛皇權。

    文明的活力衰弱,不能都賴在儒學身上。

    韋寶覺得,說儒學誤國誤民就更夸張了,儒學思想從來就沒有在國家層面實現過,哪里來的誤國誤民?

    真正實現儒家思想的社會應該如大學里描述的那樣,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為本。

    在助教的主持下,韋寶對孔夫子的畫像完成三拜九叩大禮,然后拜廖夫子這個老師。

    雖然韋寶有點看不慣廖夫子滿滿的生意人的氣質,但是馬上要在這里進學,還是很尊重廖夫子的。

    廖夫子端坐著,看著韋寶。此時的廖夫子,一臉嚴肅。

    韋寶恭恭敬敬的完成了禮節,然后奉上束脩。

    束脩是古代民間上級、親戚、朋友之間相互饋贈的一種禮物。

    古代學生與教師初見面時,必先奉贈禮物,表示敬意,被稱為“束脩”。

    早在孔子的時候已經實行。唐代學校中仍采用束脩之禮,并由國家明確規定,不過禮物的輕重,隨學校的性質而有差別。

    教師在接受此項禮物時,還須奉行相當的禮節。

    束脩的致送,表示學生對教師的尊敬。如:其以乘壺酒、束脩、一犬賜人或獻人。

    古代學生與教師初見面時,必先奉贈禮物,表示敬意,名曰“束脩”。“束脩”就是一束肉干,又稱肉脯,有點類似現在的臘肉。

    古人對老師是十分尊敬的,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

    因此,在孩子入學拜師時,人們一般都要給老師送上珍貴的“束脩”作為見面禮。學費即是“束脩數條”,束脩就是咸豬肉,后來基本上就是拜師費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學費。

    韋寶的束脩是一塊臘肉,和白閃閃的20兩紋銀。

    每個紋銀都是2兩的足重官銀,排列成兩列,分外奪目。

    韋寶之前讓人打聽過行情了,一般的學生,少的二錢銀子就夠了,多的也不過一兩,便封頂了。

    他這個二十兩紋銀,足足夠了。

    廖夫子之前便聽聞韋公子出手闊綽,此時見著20兩紋銀,更加眉花眼笑,強忍著才沒有笑出來,表情略帶喜感。

    “夫子!”韋寶將束脩放在了夫子面前的案上。

    廖夫子擼了擼胡子,呵呵一笑,嗯了一聲,算是答應,收下韋寶這個弟子了。

    “給個束脩也擺闊干什么?就他有銀子一樣。”吳雪霞見韋寶給出這么多束脩,這么豐厚,坐在吳三桂身邊輕聲吐槽了一句。說是輕聲吐槽,但是大部分人都能聽見,包括韋寶。

    韋寶呵呵一笑:“我這是尊重夫子,并不是為了擺闊!奉上束脩這種事情,量力而為,我能拿得出來,有什么問題么?”

    廖夫子聽聞之后,很是滿意,又擼了擼胡子,滿意的點頭嗯了一聲:“韋公子說的好。”

    吳雪霞則氣鼓鼓的哼了一聲:“真會拍馬屁。”

    吳三桂看不下去,也覺得姐姐似乎有點太針對韋寶,輕聲道:“姐,你要是不想看見他,就先回去吧?我保證好好進學,今天絕不提前溜走。”

    “我就在這里,你趕我走么?爹爹說了,直到你這趟考童子試之前,都讓我跟著你。”吳雪霞并不想走。

    吳三桂無奈的哦了一聲。

    韋寶入座,他的位置在后排,因為他后來的緣故,吳雪霞坐在他的側前方。王秋雅坐在韋寶身邊,書童,尤其是伴讀書童,是可以隨主人一起就學的。

    在韋寶入座之后,吳雪霞回過神,冷冷的白了韋寶一眼。

    韋寶好笑的一撇嘴,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里得罪這位吳大小姐了,惹得她一天到晚對自己這么大的意見。

    廖夫子開始教學,今天上的課程是中庸當中的一篇。

    私塾有很大的隨意性,跟現代的教學不太一樣。

    夫子一般根據學生的水平,因材施教。

    并不需要一個班的人都上同樣的課程。

    像韋寶這種第一天入學的,本來應該從最基礎的課程學起,但廖夫子知道韋寶志在參加科考,所以直接以準備童子試的考試內容為主。

    私塾內二十多個學生,廖夫子按照每個人的水平,教大家學不同的課程,讀不同的書。

    像吳三輔等人已經有童生資格,準備秀才考試的,學的則是其他更加高階一點的課程。

    韋寶覺得科考最大的問題就是,其實擁有秀才水平的人,之后不必再讀書了,因為舉人和進士,考的知識面和考秀才是一樣的。

    學到了秀才水平,等于語文學到頭了,但還是因為整個官吏選拔制度,惹得學子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泡在四書五經當中,這就很耽誤人了。

    除了吳雪霞,也有其他學子會偶爾回頭看他,每次韋寶和人目光接觸,都會趕忙報以一個友好的笑容,在現代社會長大的韋寶,天生自帶應酬屬性,算是半個自來熟,這點,也就只有范曉琳跟他是一個屬性。

    許是因為還陌生的關系,學子們會趁著夫子看書的功夫,偷偷講閑話,但是并沒有人來找他說話。

    “公子,上學挺有趣的,我想過兩天,大家跟你熟識了,會更加好玩。”王秋雅在韋寶身邊輕聲道。

    “呵呵,咱們來是求學趕考的,不是來玩的。”韋寶道。韋寶對于和這幫公子哥們交朋友,并不是很期待,尤其是看見吳三輔也在,知道是吳雪霞的二哥,他上回跟吳三輔見面的情形,并不是一個很愉快的情境,是談釋放吳三鳳的事情,所以,他不認為吳三輔能對自己多友好。

    韋寶既覺得自己和吳家幾個子女很有緣,也覺得不是什么好緣分,似乎每次都是在敵對的情況下見的面。

    韋寶最感興趣的還是歷史上的大名人吳三桂,只見吳三桂入座不到幾分鐘,已經坐著不停的晃腦袋,眼睛睜不開,一副隨時要趴在桌上睡覺的模樣。

    吳雪霞不時的拍打吳三桂的大腿,才讓吳三桂沒有趴下睡覺。

    看見吳三桂這幅模樣,韋寶覺得好玩,認為讓吳三桂這樣性格的人來讀書,真的太難為他。

    “公子,你看啊。”王秋雅的注意力卻不在吳家姐弟的身上,提醒韋寶看前面。

    韋寶看自己前方一個公子,正在摸身邊書童的屁股,簡直辣眼睛。

    那書童一看便知道是個男的,而且并不是脂粉氣很重的那種男孩,倒是有點摳腳大漢的味道,真搞不懂這個公子和這個書童,到底誰是攻,誰是受?

    難道大明的學堂,是龍陽君們的天堂么?

    這學堂也太隨意了些吧?

    韋寶暗暗納罕。

    “別管人家了。”韋寶輕聲道。

    “我沒有管,只是兩個大男人這樣,有點倒胃口。”王秋雅捂著嘴輕聲笑道。她是生怕韋寶在這樣的環境待的時間長了,也會染上喜歡男人的臭毛病。

    韋寶呵呵一笑,示意王秋雅看書,別四處亂看。

    韋寶本人則一邊看書,一邊偷聽學子們討論課程,或者說些生活上的閑話。

    大家談論的多為時政,能根據時政引經據典,說一說個人的看法。

    韋寶感覺這里的每個人都挺有學問的,并沒有一個人有草包紈绔子弟的跡象,他覺得每個人似乎都比他有學問。

    一上午的課程學下來,讓韋寶充分體會到了明朝時期寬松的學習環境。

    至少在廖夫子的這間書院,環境還是很寬松的,很人文。

    人文主義幾乎給了所有人說話的機會,陰暗的高尚的,成功的失敗的,貴族和莽夫,冠冕堂皇的,和痛苦復仇的。

    韋寶真的在這間課堂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文明風度,從帝國到它的子民,都具有極度的風流屬性。

    愛,寬容,人文主義,對美的極度向往和追求,對文明和風骨的推崇,這是韋寶對大明學子的第一印象,總得來說,挺好的,并沒有一般的影視劇和小說作品中碰到的,文人相輕,同窗之間欺負新來的,欺負寒門子弟的情況。

    這里地處遼西,又在山海關這天下第一雄關,與建奴和蒙古人離得最近。

    所以談論的最為火熱的話題也為如何防范邊疆,如何治理邊疆,如何使得大明邊陲穩定,國富民強云云。

    光是聽學子們討論,韋寶覺得很像是在現代看論壇打嘴炮,這就是一幫古代鍵盤俠呀。

    似乎每個學子都有一套成竹在胸的韜略,人人都是戰略大師和戰術大師的結合體,人人都是薊遼督師的最適當人選。

    “公子,他們說的什么主戰主和?”王秋雅輕聲問道。

    韋寶嗯了一聲,輕聲回答道:“說的是對建奴的政策,咱們不談國事。”

    韋寶沒有想到,后世熱衷的話題,在這個時代也是熱門話題,書生們很愛討論對建奴的方略。

    韋寶大概總結了一下眾多書生的觀點,大部分人表面上主戰,而實際上是想主和,只是說出來的論調,都很統一,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著怎么弄死建奴,恢復邊疆秩序,收復遼東失地。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离岛区| 义马市| 饶河县| 和政县| 汤原县| 安西县| 苏尼特右旗| 边坝县| 曲靖市| 禄丰县| 鹰潭市| 喜德县| 富源县| 当雄县| 清苑县| 舞阳县| 宁陵县| 曲松县| 合江县| 江城| 张掖市| 北碚区| 七台河市| 金秀| 贵定县| 从江县| 子长县| 泰顺县| 古丈县| 临夏市| 治县。| 墨玉县| 新平| 汉沽区| 金阳县| 大荔县| 南雄市| 田东县| 东明县| 灵石县| 香格里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