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明鹿鼎記 正文 【0970 首輔大人的難言之隱】

作者/軒樟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魏忠賢能得到這個職位,已經充分說明了他的能力和手段。

    當時魏忠賢人品作風應該也不差,至少表面上是這樣的。

    神宗和光宗是不會允許一個臭名昭著,滿口臟話,不學無術,人品低劣的無賴接觸小繼承人的。

    不管萬歷怎么看不上泰昌皇帝,都不會太影響宮廷教育。

    頂多說萬歷一直不待見泰昌,一直將自己這個長子靠邊站。

    天啟又不是撿來的,皇長孫不是開玩笑的。

    魏忠賢真的是文盲嗎?

    一個智商很高,情商爆表的人,怎么可能是文盲。

    想要爬上高位怎么能不學習?

    想要操縱朝廷,怎么能不認識字?

    而且“熹宗實錄”記載:周宗建說魏忠賢“一丁不識”時,魏忠賢還非常生氣的爭辯,說明他應該是認識字的。

    “明史”里也有魏忠賢讀書的記載。當然他的文學水平可能不高。

    為人處世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阿諛奉承也是需要知識量的。

    魏忠賢能跟一幫有知識的內臣一起玩,能和一幫有知識的高官處的不錯,能把一幫有知識的領導哄高興,最終能形成自己的閹黨集團,這技術絕對不簡單。

    “首輔,既然韋愛卿說你法子,你就說說吧,這里是議事的地方,有什么話,都盡管直說無妨。”天啟皇帝朱由校催促道。

    顧秉謙心里還在打鼓呢,要不要對皇帝說韋寶的策略,他還沒有拿定主意。

    最關鍵,顧秉謙不想自己當這個出頭鳥。

    這事情太大了。

    他可以被韋寶忽悠的接受的策略,這主要是站在個人利益角度考慮的。

    因為顧秉謙看好韋寶的政治崛起,就憑韋寶的圓滑,和韋寶現在取得的成績,以及韋寶的年紀。

    韋寶才十五歲啊,只要韋寶能在大明朝廷屹立不倒,三十歲之前入閣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更何況韋寶是英國公張維賢的女婿,有這么強硬的靠山,能出什么事情、

    所以,只要與韋寶搞好了關系,他顧家世代榮華可以保證。

    但是現在在平臺,顧秉謙到底是一步步升上來的首輔,不是酒囊飯袋,到了這里,他會為大明朝廷設想的。

    打開海禁,尤其是按照韋寶提出的,開放十多處通商口岸,那就是全面打開海禁了啊!

    這對大明朝廷有多大的沖擊力、

    大明是否會因此垮臺?

    如果大明都垮臺了,還談什么富貴榮華?

    雖然顧秉謙不可能像韋寶一樣站在后世的角度往前看,但是大明之前,歷代也曾經打開海禁,這不是大明朝才有的事情。

    大明朝廷至始至終對開海禁不感冒,是有原因的。

    自隋唐以來,諸夏都是以東南之財賦養西北之士馬,唐天子聞漕船來父子相對而泣,宋天子背靠河洛猶缺糧。

    明清天子亦視運河為命脈。

    但是有遠見之人總是少數,東南士民大多不愿意出錢白養西北兵馬,倘若東南有一只強大的兵馬,那情況會怎么樣?

    所以自隋唐以來在兵事上都是重北輕南,以防生變。

    如果不能以東南之財賦養西北之士馬,最終來自草原的游牧掠奪者會長驅直入,裹挾北方漢人鯨吞山河,南人淪為末等仆隸。

    為何壬辰朝鮮之役日軍勢如破竹,因為朝鮮的主力在西北的鴨綠江防備女真,沒有多余的財力供養更多的士馬。

    為何明清中期的海防都是形同虛設,因為主力也在鎮守北疆。

    因為不敢在東南養一支強軍,尤其是東南沿海利于割據,也不希望東南出現強大的海商勢力。

    二十世紀前的海商大多都是亦商亦盜的海盜,沒有武裝力量,就別在大海上混了,等著喂鯊魚便是。

    各方豪強,就是一頭一頭的大鯊魚,有本事的才能混下去。

    在工業革命以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天子富有四海沒有太大的擴張欲望,也沒有超越時代的眼光,要想保證‘國泰民安’,少生是非,自然是禁海限商,甚至閉關鎖國。

    這樣事情就少了,自然安穩。

    明朝海禁是個傳統政策。

    明朝的海禁政策是學習的元朝,而元朝則是學習的宋朝,宋朝以前沒有海禁政策。

    宋朝為啥海禁,因為朝廷想要壟斷海貿的利潤,就像它壟斷了釀酒業、鹽業等生意那樣。

    一旦打開海禁,外面的物資便可以源源不斷的對朝廷進行沖擊,對地主階層進行沖擊。

    所以韋寶對于弄錢毫不擔心,只要打開海禁,韋寶自信幾個月之內就能富可敵國了!

    元朝相對松不少,但那是因為它的統治能力太差了,管不過來。

    明朝一方面是繼承了前朝的制度,另一方面明初的倭寇問題確實挺嚴重。

    此時日本正處于南北朝時代,不少倭寇趁著中原戰亂過來搶劫。

    明朝的海禁壞,是因為明朝的時候私營工商業已經超過了官營,繼續海禁是阻礙生產力發展的。

    為啥宋朝以前沒海禁,因為那年頭只有宗閥世族和阿拉伯商人有能力進行遠洋海貿。

    明朝以前民間海貿也遠遠比不了朝廷。

    海禁不等同于閉關鎖國。

    海禁說白了就是海貿這玩意兒好賺錢吶,大明朝廷要獨吞!

    明朝前期一直維持這一只強大的海軍,還派鄭和去下西洋。

    雖然朝是朝貢貿易,鄭和是去撒錢建立朝貢關系的。

    但是能做到這一步,說明明朝朝廷有遠洋貿易的需求。

    清朝的海禁已經不只是海禁了,而是閉關鎖國。

    首先,清朝的海軍和明朝根本沒得比,晚清除外。

    滿清作為一個游牧部族建立的朝廷,本能地反感水師、海軍。

    其次,清朝對外貿易相當不積極,甚至只允許在廣州這一個口岸進行海貿。

    而且,明朝的海禁政策是逐漸松弛的。

    除了嘉靖時期,那年頭正是日本戰國打的最兇的時候,倭寇比較嚴重。

    清朝則是越來越嚴。

    鴉片戰爭后除外,那也是被外國強行打開了國門。

    除了賺錢和海防,明朝海禁除了壟斷海貿和防倭寇這兩個目的,還有其它目的。

    首先,明朝剛建國的時候人口很少,才6000萬,要知道西漢的時候中國就6000萬人口了。

    而元朝對南人的歧視使得東南沿海出現了移民東南亞的風氣,明初海禁也是為了限制人口外流。

    其次,明朝以白銀為主要貨幣,恰好歐洲人在美洲找到了很多金銀礦,日本的銀礦也很多。

    不限制白銀流入很容易導致通貨膨脹。

    而且明初需要抑制工商業來恢復農業。

    最后,中國自秦時起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已經走到了頭,元朝就已經出現了大商人威脅皇權的勢頭。

    不要小看明清的君主們,他們雖然不懂什么叫資本主義,但卻能看出新興資產階級會對皇權產生沖擊的潛在威脅。

    這些事情君主能想到,顧秉謙這些內閣大臣,想事情,看問題的角度,都不會低于君主,并且大都博學多聞,他們更加能想到的。

    如果只是為了一時之間的缺銀子,而開了一個更大的口子。

    可能暫時能彌補缺乏銀子的洞,但那個更大的洞,可能一下子就讓大明陷進去,沒幾天,大明就完了,這怎么辦?

    從唐代開始,中國就是以東南之財賦,養西北之士馬。

    換句話說,就是東南當錢袋子,出錢出糧養西北的邊防軍。

    宋后軍事重心轉移到東北,解決北方威脅問題。

    為了確保對邊防軍團的控制,唐以后定都都在北方。

    這就有兩個問題,東南有錢出,能從東南拿出錢來。

    東南有錢出的問題,隨著南北朝時期對東南的開發解決了。

    而第二個問題就比較復雜了,誰也不愿意當錢袋子。

    東南地區有錢,有大的地理拓展空間。

    有人,有錢,如果有一個強力的組織,很可能會自己鬧獨立,割據一方。

    當皇帝比當奶牛好吧,孫權,陳霸先都是例子。

    南北朝,五代南方割據,以及南宋都是例子。

    那么對于定都北方的大一統王朝來說,怎么確保南方不鬧獨立。

    或者說無法鬧獨立。

    方法有很多,其中禁海就是一個手段。

    海貿意味著巨額的金錢,有組織的團體,建造大型船舶的工坊,大量聚集的人口,還有與海外勢力的頻繁接觸。

    一旦有變,都會導致帝國市區失去最大的錢袋子,進而導致整個帝國的覆滅。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某海商集團從海外拉幾千雇傭兵,本地水手發放武器有個兩萬人,乘大船入長江,分兵兩路截斷漕運,圍攻南京,會有啥后果。

    大明北方就指著漕運吃飯,在南方的軍隊又基本是渣渣。

    古代軍隊機動性又慢,從北方調兵至少半年,等你北方兵過來,黃花菜都涼了。

    所以,不管是從經濟角度,還是從軍事角度,開海禁,開海貿,這都是巨大的問題。

    皇帝知道,大臣也知道。

    天啟皇帝不知道顧秉謙為難什么、

    魏忠賢卻很清楚。

    以魏忠賢耳目的靈通,已經知道韋寶昨天在酒桌上提出的開海禁的話題了。

    “首輔!你今天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難言之隱,你放心大膽的說吧,不管你說的對還是錯,朕都恕你無罪!”天啟皇帝朱由校忍不住催促道。

    “老臣只是一點點拙見,其實也沒有想好,要不然,陛下還是直接問韋爵爺吧,他知道的比較清楚。”顧秉謙硬著頭皮,又將皮球踢回來了。

    顧秉謙也是慫,不敢得罪韋寶,所以也不敢直接說這主意就是韋爵爺自己想出來的。

    “哦?韋愛卿,你知道?你說吧,你的口才好,說的清楚,朕喜歡聽你說話。”朱由校高興了。

    韋寶看了顧秉謙一眼,暗忖這有什么說不清楚的?你個老狐貍,不都是說好了的事情嗎、

    韋寶道:“魏廣微大人和黃立極大人與首輔大人有聯名署名的奏本,要不然,陛下直接看奏本吧?”

    魏廣微和黃立極聞言,相視一望,幾乎暈厥。

    他們見顧秉謙不敢說,以為奏本的事情可能就這樣過去了,顧秉謙肯定不敢拿出來了。

    誰知道韋寶自己提出來了?

    兩個人和顧秉謙一樣,也都是看中了韋寶的政治前途,想與韋寶沾邊,能榮耀整個家族。

    但是開海禁這事情的確太大了。

    他們兩個人也都不傻,與顧秉謙一樣,都知道打開海禁會造成什么局面。

    而且,大明不止一次開過海禁,以前又不是沒有搞過。

    朱棣執政的明代永樂朝,以及與之一脈相承的洪熙、宣德兩朝,有鄭和七下西洋,應該是一個對外非常開放的時代。然而,翻開歷史的塵扉,我們會發現,永樂朝的海禁實際上格外嚴格。

    明成祖永樂二年“下令禁民間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為平頭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平頭船無法遠洋航行,這次朱明王朝再用釜底抽薪之法來達到海禁的目的,迫使海商失去交通工具,可見成祖的防范之心何等堅決。甚至對于洪武及建文時逃亡海外的商民,成祖也絕不放過。同年十月,他遣人赴海外,命令“逃若在彼者,咸赦前過,稗復本業,永為良民。若仍恃險遠,執迷不俊,則命將發兵,悉行剿戮,悔將無及”。成祖言出必行,永樂五年,鄭和自西洋返至新加坡海峽附近的舊港,就剿滅了拒不歸就的陳祖義海商勢力。”

    永樂五年七月,在武力平定安南后所設立的交趾布政司中,明王朝在新征服區內也堅持推行海禁政策。在平定安南的詔書中,成祖申明“不許軍民人等私通外境、私自下海販豁番貨,違者依律治罪。”

    在鄭和下西洋的影響下,永樂末年私人下海貿易的情況開始多起來。就在鄭和第七次下西洋于宣德八年七月剛回到京師,宣宗即下令申嚴海禁:

    “命行在都察院嚴私通番國之禁。……私通外夷,已有禁例。近歲官員軍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干辦為名,搜自下番,擾害外夷,或誘引為寇。置重罪。爾宜申明前禁,榜諭緣海軍民,比者已有擒獲,各有犯者許諸人首得實者給犯人家資之半。知而不告,及軍衛有司之弗禁一體治罪。”

    如此嚴格的海禁,絕非防控海盜和危險分子所能解釋的。為什么一代雄主朱棣一方面大規模下西洋,另一方面卻如此嚴格地實行海禁呢?莫非下西洋真的只是賠本賺吆喝么?

    讓我們來看幾條記錄。

    嚴從簡《殊域周咨錄》:“又自永樂改元,譴使四出,招諭海番,貢獻畢至。奇貨重寶,前代所希,充溢庫市。貧民承令博買,或多致富,而國用亦羨矣裕。”

    明英宗天順二年,太監上奏:“永樂,宣德年間屢下西洋,收買黃金、珍珠、寶石諸物,今停止三十余年。府藏虛竭。”宣德時工部尚書黃福亦曾說:“永樂間,雖營建北京,南討交趾,北征沙漠,資用未嘗乏。比國無大費,而歲用僅給。即不幸有水旱,征調將何以濟?”

    從以上史料我們可以看出,即便下西洋本身,有一定的賞賜諸國,以求朝貢的目的。但是當諸國前來朝貢時,順帶進行的貿易無疑是互惠互利的。

    進行海禁,壓制限止私人海貿,是為了將海貿官營化,收取其利,與漢代的鹽鐵官營一個性質。

    宋元兩朝海貿極為發達,但由于私人海商往往漏稅、逃稅,貿易量巨大的同時,國家獲利甚少。因此宋、元兩朝都曾嘗試過海禁,卻因為政府控制力不強而作罷,直到明朝,才具備實施海禁的能力。

    另外,元代的過度重商,也導致大片良田種植經濟作物,限制了糧食最高產量。元末人口不到9000萬,就因為人口飽和而爆發大型農民起義,以至于滅亡。

    因此,朱元璋深知商業的作用,更知道商業的害處。明代的抑商政策,包含許多保護商業的條文,絕非一味抑商,目的是將商業的額度控制在一個最恰當的范圍之內。對此,張明富先生的《抑商與通商:明太祖朱元璋的商業政策》有非常詳盡的論述。

    為了從有限的商業份額中獲取最大的利潤,官營海貿是王朝初期較佳的選擇,而海禁以防遏私人海貿,亦成為必備的輔助措施。

    不過官營貿易也有其機械化、僵化的弊端。明代朝貢貿易一開始缺乏限制,對于上門販貨者來者不拒,到永樂朝后期,因為進入市場的蕃貨過多,導致蕃貨貶值,就是很好的例子。

    且由于宣德之后,明朝的政府控制力不斷下降,已經難以有組織有規劃地大規模進行官營貿易,所以明政府已經開始考慮放開私人海貿的口子。到了明武宗在位的正德朝,便放開了對于東南亞海貿的限制。正德四年,一艘暹羅船遭風飄到廣東境內,按規定這艘船屬于非朝貢的私船,不準進行貿易,但廣東鎮巡官卻準許其貿易,征收其貨物稅以作軍需之用。禮部官員對此做法予以肯定,認為“泛海客商及風泊番船”既非救書所招,又非舊例所載,不是朝貢船,不屬市舶司的職權范圍,應由鎮巡及三司官兼管。廣東官員如此做法,明顯是否定了“有貢舶即有互市,非入貢即不許其互市”的朝貢貿易原則,它標志著明初中國與東南亞貿易從此進入了私人海外貿易的新時期。

    至于正德朝之后,仍然對西洋與日本進行海禁,原因在于。西洋人心懷叵測,難以揣度,而日本當時處于戰國時代,時局混亂,海盜海商往往混淆夾雜。因此到了隆慶朝方才開月港徹底馳禁。然而從明代的海貿來看,東南亞、南亞才是海貿收入的大頭,西洋與日本是否馳禁,在當時并不重要。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坝县| 滨海县| 巴南区| 凤阳县| 辽源市| 泰顺县| 宜丰县| 平和县| 泽州县| 孟村| 阿克陶县| 永仁县| 怀集县| 博兴县| 定远县| 浪卡子县| 垫江县| 鸡泽县| 长沙县| 陇西县| 武功县| 万全县| 兰溪市| 大余县| 永州市| 阿拉尔市| 宁乡县| 炎陵县| 云霄县| 商城县| 七台河市| 寿光市| 江西省| 凤冈县| 乡宁县| 屏南县| 墨脱县| 汶川县| 股票| 澄城县| 山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