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明鹿鼎記 正文 【1061 信王選后】

作者/軒樟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從幾萬少女當中挑選出來三個人,這三個女孩的顏值得多高啊?

    韋寶對自己身邊的一大堆美女是有信心的,尤其是張美圓和吳雪霞,韋寶覺得她們倆放在全天下,也得是第一流的顏值,尤其是張美圓,光從顏值論,已經幾乎封頂了,可以稱得上傾國傾城,絕代風華。

    但韋寶看過周氏、袁氏,和田氏之后,扭轉了這種想法。

    讓韋寶知道了,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田氏的顏值真不會比張美圓差,可以說是不相上下,身材略輸張美圓,稍顯單薄一些。

    而袁氏豐滿,周氏文弱,顏值也都是超高的,兩女簡直與吳雪霞不相上下。

    這讓韋寶覺得,皇宮的女人真的太漂亮了,幾萬人海選出來的美女真的不是瞎蓋的,自己的兩位頂級美女夫人,放在今天這個場合,完全壓不了場子啊。

    其中還有目前韋寶見過最漂亮的女人皇后張嫣,還有雖然三十出頭了,卻還是宛如少女一般的西李李康妃。

    包括朱徽媞的顏值也超高,不比這些海選出來的美女差。

    老朱家經過多少代人的基因進化,的確是專門出帥哥美女啊。

    周氏、袁氏、田氏在太監的引領下,對眾人一一行禮。

    行到信王的時候,她們三人集體認錯,以為韋寶是信王。

    這就有點尷尬了。

    韋寶穿的國公的服裝,和藩王的服裝是有區別的,但這些女孩都是民女出身,暫時還認不全這么多服裝。

    主要因為韋寶挨著皇帝坐,且韋寶和朱由校的長相都是清秀型的,有幾分神似。

    朱由檢雖然性格陰柔細膩,長的卻是一張國字臉,大長臉,雖然也很帥,卻和朱由校完全不像。

    所以三女會一起認錯。

    太監大驚,急道:“這是韋公爺,那邊才是信王!”

    三女也嚇得,趕緊給皇帝跪下請罪。

    朱由校倒是很高興,點頭笑道:“不妨事,不妨事,都平身吧。”

    朱由校對韋寶道:“韋愛卿,連她們都會認錯,朕早就覺得咱們前世一定是兄弟,頗為相像,你說是不是?”

    韋寶笑道:“微臣不敢,能與陛下有半分勝似,都是微臣的天大福分。”

    朱由校笑道:“咱倆有緣的地方,還不在于長得相像,想到信王選妃,朕就想到當初與你的夫人初次相見,那時候我們還小小無猜,本來以英國公的家世背景,朕與英國公之女才是一對啊。而朕的皇后與你一樣,出身農家。張嫣小時候純潔嫻靜,笑不露齒。七歲的時候,茹苦耐勞,灑掃庭院,洗衣做飯,樣樣都會。沒事的時候,獨處一室,習做女紅,閱覽書史。十三四歲,窈窕端麗,絕世無雙。張嫣在家還能親自照顧弟妹,是極為能干的。本來你倆的家世背景,才正合適。”

    皇帝身邊的韋寶與張皇后聽皇帝這么說,都是大囧,都暗忖你真的什么話都說的出口啊。

    尤其是韋寶,暗忖你老惦記我老婆就算了,還說你老婆適合我,你說說讓嘴巴痛快舒服了,沒啥大問題,但我就不行了,這話要是傳出去,被有心人抓住把柄,等下越傳越無恥。

    人家還以為我和皇后有什么呢。

    只可惜,在場眾人沒有人能壓住皇帝的,尤其是康昭太妃性格隨和,不管皇帝說什么,她都是樂呵呵的。

    西李性子圓滑,拍皇帝馬屁還來不及,哪里會頂撞皇帝。

    “陛下,一切都是緣分,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西李道。

    朱由校感慨的點了點頭,似乎真的在想張美圓了,對韋寶道:“韋愛卿,下回家宴,你得帶上夫人同來,我聽說你夫人有孕在身,現在回老家了,不在京師?”

    “是,有勞陛下掛心。”韋寶趕忙道。實則像吃了蒼蠅一般,暗忖你個病秧子,還真的惦記老子老婆啊,給你玩,你玩的動嗎?倒是你老婆,要是給我玩一晚上,能讓張皇后飛起來!老子怎么樣也算是習武之人,身體強壯的很哩,哈哈哈哈。

    隨后,朱由校讓張皇后為韋寶與朱由檢介紹周氏、袁氏和田氏。

    韋寶逐漸回憶起了自己記憶中,關于朱由檢這三位主要后、妃子的事。

    大明的內宮,幾乎都是美女,都是民女,除了朱元璋的幾個兒子找的是勛貴世家的女兒,后面幾乎都是小門小戶家的女子。

    所以普遍顏值超高。

    在中國歷史上,其實內宮與外戚一般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內宮權力大了,外戚也就跟著水漲船高起來。

    諸如西漢的呂后專權以后,不顧漢高祖劉邦留下的“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白馬之盟,大封諸呂為王。

    還有唐朝武則天稱帝以后,只相信自己的娘家人,不只是大封武氏諸人為王,甚至還曾想立侄子武三思為儲君。

    甚至外戚權力大了,都可以自己改朝換代,諸如西漢就是亡于外戚王莽之手、還有隋文帝楊堅也屬于是北周的外戚。

    明朝開國以后,朱元璋有感于歷史上內宮干政和外戚專權的慘痛教訓,使用了兩個方法,一是在后世在選妃方面,拋棄了門第觀念,只選普通良家女子;二是加強了對于內宮的管理。

    明朝除了在開國之初盛行與勛貴聯姻以外,諸如太子朱標取常遇春之女、燕王朱棣取徐達之女等,之后有明一代的后妃很少出身勛貴家族,多是挑選自民間,因此出現了“后妃多出民間”的現象。

    因為明太祖朱元璋規定天子后妃及其親王王妃,必須要選擇普通的良家女子,當然范圍沒有限制到必須是普通老百姓,像普通的官、軍之家也可以,只要家道清白,相貌不錯就可以。

    一般選妃的范圍是京城及其周邊地區,類似于后世的海選,然后由禮部篩選,最后剩下的幾十人帶入宮中,挑選一二人作為后、妃就好,至于其他落選女子是以禮送回家。

    這樣一來,皇帝的內宮之中后、妃都是出自普通家庭,后族沒有強大的勢力,自然對于皇權形成不了威脅。

    選擇后妃的范圍雖然限制于普通的家庭,避免了因為后族勢大,以至于后、妃威脅到皇權。

    但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如果后妃中有受皇帝寵愛的,其家族不是馬上就水漲船高了嗎。

    這點,明太祖朱元璋也考慮清楚了,那就是給予外戚的待遇,往往是授予有職無權的職位。

    比如說明仁宗的張皇后,被稱之為“女中堯舜”,出身于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她當選為太子妃以后,父親張麟僅僅是被授予為七品的兵馬副指揮。

    明代宗的汪皇后在明代后妃中出身算是很好的了,父親汪泉是世襲的金吾左衛指揮使,汪皇后被冊封為郕王妃時,汪泉也就是升為三品的兵馬司指揮,祿不視事,也就是有職無權,等到汪皇后正位中宮,汪泉進為泉都指揮同知府軍衛,依舊是有職無權。

    一般來說這些外戚也就是給一個錦衣衛的虛職,封為伯爵,最多是侯爵,還是有職無權,享受著俸祿就好了,當然外戚待遇還是不錯的,像爵位就可以世襲。

    但明朝皇帝對于外戚一直是防范于未然,時不時打壓一下,避免其勢力膨脹,像到了明世宗嘉靖帝在位期間,以外戚世封非祖制,認為“祖宗之制,非軍功不封,洪熙時,都督張昶封彭城伯,弟升亦封惠安伯,外戚之封,自此始。循習至今,有一門數貴者,歲糜厚祿,逾分非法”。因此廢除了外戚爵位世襲的慣例。

    在這種情況下,有明一代內宮壓根干政不得,連外戚都掀不起什么風浪。

    故有明一代,外戚最為孱弱。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防止宦官干政,曾在宮門口立下禁止宦官干政的鐵牌。

    其實朱元璋為了防止內宮干政,還立下過另一塊鐵牌。

    朱元璋曾命工部制紅牌,鐫戒諭后妃之詞,懸于宮中。

    牌用鐵,字飾以金。

    里面是復著令典,對于各種規矩說的很是詳細;雖然禁止太監干政那塊鐵牌后來被太監王振取走了,但這塊禁止內宮干政的紅牌倒是沒有被人取走。

    而且有明一代也沒有出現過內宮干政的情況。

    還有在洪武元年,朱元璋就命儒臣修女誡,諭翰林學士朱升曰:“治天下者,正家為先。正家之道,始于謹夫婦。后妃雖母儀天下,然不可俾預政事。卿等其纂女誡及古賢妃事可為法者,使后世子孫知所持守”。

    經過朱元璋對于內宮如此細心的管理,是以終明之代,宮壸肅清,論者謂其家法之善,超軼漢、唐。

    明朝在制度方面限制了內宮和外戚權力,其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那便是沒有出現內宮干政和外戚專權的現象。

    但弊端也不少,首先后族是一把雙刃劍,用不好了,自然是內宮干政外戚專權的情況,但用好了也是皇帝的一個強大外援。

    皇帝可以利用后族與文官集團斗,與一切不利于皇權穩固的勢力去斗,自己去居中調節,從而大權獨攬。

    但是很明顯明朝在這方面制度上是一刀切,直接限制死了后、妃和外戚的權力,自然利用不到他們了。

    所以皇帝只能利用身體不全的太監來對抗文官集團,太監因為身體不全的原因,往往多是心理變態之人,所以一掌權就是禍國殃民,其副作用還是很大的。

    其次因為明朝的后、妃,及其宮女多是來自民間,并非出自世家大族,所以在培養皇子方面,多是培養出一些帶有市井之氣的皇帝。

    諸如明憲宗,他寵愛的萬貴妃是他的奶媽,從小就陪伴他身邊的,萬貴妃出自普通家庭,從小所受教育不好,自然影響到了明憲宗。

    由此可見這個弊端,其實潛移默化之下,影響還是很大的。

    這也是為什么明朝皇帝多是帶有市井之氣,多是任性之輩。

    當然以大局觀來看,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這個制度還是很成功的。

    使得有明一代276年,沒有出現過內宮亂政和外戚專權的情況。

    朝廷為當時尚為信王的崇禎皇帝選妻之時,明熹宗的張皇后并不看好周氏,因為她年級最小,體質也弱。

    但當時祖母輩的宣懿太妃劉氏,明神宗的昭妃以忠厚謹慎著稱,掌管著皇太后印璽,對選立后妃有極大的發言權,她卻唯獨在三位應選的淑女里看中了周氏,對張皇后說:“周氏雖弱小,以后必然要長大的”。

    周氏是位美麗端莊的女子,皮膚潔白如玉,國色天香。

    記載她:“皇后顏如玉,不事涂澤”。

    記載:“烈皇后圣質端凝”,“皇后玉體,從容而定。初無金張四性之心,及進謁至尊之前,神人佑助,國色朝酣,見者識其有鳳翥之貴矣”。陳文莊仁錫,嘗舍于周皇親家,后少時出見仁錫,奇其容貌,謂后父曰“君女,天下貴人!”

    周皇后年少時,“嘗歲時出拜親故,當之者輙暝眩不自持,貴后始知其異”。

    宮眷暑衣從未有用純素者,葛亦惟帝用之,余皆不敢用。后始以白紗為衫,不加蓋飾。上笑曰:“此真白衣大士也,”自后穿純素暑衣,一時宮眷裙衫俱用白紗裁制,內襯以緋交襠紅袙腹,掩映而已。

    周皇后也是位仁心賢德的女子,掌管后宮之后,特別節約,削減了不必要的花費,也不為自己的親屬在皇上那里乞討恩澤。即使逢年過節,大臣命婦們入朝參賀,她所給的賞賜完全按照禮節規定,從不濫加施予。

    初為信王妃,曉書畫,亦諳藥性,在潛邸,與上甚和莊,既冊立,協謀去魏逆,稱賢功。

    中宮周娘娘質厚少文,以恭儉起關雎之化,宮中翕然從風。

    六月某日,后著珍珠暑衫,每珠五粒,簇一寶石為梅花綴于衫上,對鏡梳洗。帝從后調之,后展手以捍,適為進瓜內侍所見,后深恚焉。

    朱由檢的皇后周氏,蘇州人,父親周奎,母親丁氏是周奎的繼室,家境清貧,周氏年幼時就操持家務。

    遷居北京后,周奎在前門大街鬧市,以看相算命謀生。

    由于她出身貧寒,又在藩邸,信王府,生活過一段時間,始終保持平民本色。

    所以周氏后來進了宮,也常常身穿布衣,吃素食,與皇帝一起提倡節儉,一切女紅紡織之類事務,都親自動手。

    周氏還在內宮設置二十四具紡車,教宮女紡紗。

    稱贊她“有恭儉之德”,親自操持家務,身穿舊衣服,把后宮治理得井井有條。員分百二領璇宮,撙節咸資內教功。三灑親蠶重浣服,擬將恭儉贊王風。所謂親自操持家務,還包括親自燒飯。

    朱由檢剛剛登基時,由于魏忠賢專權,形勢十分險惡,懿安皇后,即朱由檢的皇嫂,秘密告誡:不要吃宮中的食物。

    朱由檢是帶了家中的麥餅進宮的。

    進宮后,還得提防魏忠賢買通御膳房下毒暗害,飲食全由周皇后親自操作。

    這件事看起來有點不可思議,卻是確鑿無疑的事實。

    一個能夠燒飯洗衣、紡紗織布的皇后,不能說絕無僅有,至少是罕見的。

    皇帝與皇后之間情深誼篤,“上重周后賢,伉儷恩甚備”,是真實的寫照。

    有一首這樣寫道:湘管揮來口授余,儼然村校接天居。何當一頓童蒙膝,遂揭雞竿下赦書。說的是這么一件事:有一個年僅十一歲的小太監秦某,在坤寧宮侍候皇后。

    有一天,皇后問他是否識字,秦某回答不識字。

    皇后就教他識字,少頃考問,秦某全部忘記,被罰跪階下。

    皇帝見了笑著說:我請求先生寬恕他,如何。

    皇后佯裝嗔怒說:壞了學規。

    秦某謝恩而起。

    透過這種日常生活細節,可以看到皇帝、皇后之間那種尋常夫妻談笑諧謔之情。

    周皇后幼時,就已經展現出驚人的美貌和柔婉的個性,深得家人的喜愛,被奉為掌上明珠。

    周皇后早年在家時,有一次被文士陳仁錫瞧見,陳仁錫驚嘆周氏的美貌,對她的父親說,“君女天下貴人。”

    陳仁錫便教授周氏和經史之書。

    因此,周皇后知書達禮,頗通文墨。

    崇禎也好讀書,各處宮室寶座左右,都遍置書籍,坐即隨手翻閱,他還常作四書股文出示群臣,并頒行天下,士子們爭相傳誦。

    拍馬屁的大臣還寫文稱贊崇禎皇帝有書生風度。

    崇禎自己也非常驕傲,認為自己即使不當皇帝,肯定也是天下名士,輕而易舉的就能金榜題名。

    書生風度的崇禎帝自然對才色雙絕的周皇后寵愛無比,視為紅顏知己。

    周皇后果然沒有辜負當初選她為妃的劉太后的希望,入主六宮以后,即以瘦弱單薄的身軀擔任起治理后宮的重任。

    她儀態萬方,天生威嚴,在宮中威望很高。

    而且她生性簡樸,剛一入宮就著手裁減宮中用度,撤消不必要的費用。

    崇禎一朝內亂外患接連不斷,周皇后就常常勸崇禎皇帝要愛惜百姓,安定人心,再團結對外。

    而且她還勸說崇禎皇帝要寬以待人,善待臣民百姓。可是崇禎固執自負,根本聽不進周皇后的勸告,總是覺得全天下的人都辜負了他。

    因為當時四處用兵,軍費緊張。

    周皇后關心著國家社稷,也常常拿出自己的私蓄和宮中節省下來的費用充作軍費,崇禎對周皇后的深明大義十分感激。

    崇禎年以后,各路起義軍迅速壯大,嚴重威脅了明王朝的統治,關外的后金大軍也在虎視眈眈,伺機而動。

    崇禎皇帝為了朝廷上的政事和緊急的軍情憂心不已,堅持茹素理政,因為過于勞累,日漸憔悴。

    周皇后看在眼中,急在心中,可是又知道皇帝不聽勸,假稱崇禎皇帝的親生母親李純皇太后托夢給她,勸皇帝要注意身體,增強飲食。

    另一方面,皇后又在宮中提前置辦好美食,等皇帝回宮后享用。

    崇禎皇帝回到后宮,見到如此情景,知道皇后為了自己費盡了心思,又想朝政的混亂,兩人不禁相對而泣。

    盡管崇禎皇帝殫精竭慮的想挽回敗局,但是卻已經無力回天,明王朝的滅亡之日一天天逼近了。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日,李自成的起義軍終于突破重重險阻,來到了北京城下。

    許多文武大臣望風而逃,逃不掉的就投降了義軍,被派去監軍守城的太監更是見利忘義,大開城門,迎闖王軍隊進城。

    崇禎皇帝眼見大勢已去,想逃出城去又告失敗,無奈之下,他回到后宮,見了周皇后,痛苦地說道:“如今大勢已去,不可挽回,你是一國之母,絕不能受辱,還是盡快自盡吧!”

    周皇后聽了,也早知道會有這一天,只是跪在地上向皇帝告別痛哭著說:“我服侍陛下十年了,可陛下從來不肯聽我一句勸,以致有今日,我能夠以身殉國,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

    話說完,她撫著三個皇子又哭了一會兒,就毅然決然地轉身進屋,把門鎖上了。

    一會兒,屋內的宮女出來報告說,皇后已經遵旨自盡了。

    崇禎皇帝到這時想起多年的夫妻之情,也不禁悲痛的涕淚橫流。

    他又命令三個皇子迅速改穿便裝逃出宮去,其他妃子則一律賜死。

    然后他自己直奔皇宮后面的煤山自盡了。

    周皇后這明王朝的末代皇后,生前深明大義,勤于治家,贏得天下人民的愛戴,當國家危急之時,又以身相殉,其悲壯凄美的一生,真是讓人不能不由衷感嘆。

    袁貴妃在周皇后面前處處謙退,對宮中內外皆謹慎以待,因而和周皇后相處融洽。

    田貴妃有寵而驕,皇后便以禮法裁制她。

    據所載:田貴妃有寵而驕,后裁之以禮。歲元日,寒甚,田妃來朝,翟車止廡下。后良久方御坐,受其拜,拜已遽下,無他言。而袁貴妃之朝也,相見甚歡,語移時。田妃聞而大恨,向帝泣。

    崇禎十三年,1640年正月,宮中嬪妃向例都需向皇后朝賀,田貴妃依例來到周皇后所在的交泰殿準備向皇后朝賀,周皇后知道田貴妃在殿外,卻不宣她進殿,當時天寒地凍、風雪交加,周皇后也可傳令免禮,但周皇后卻故意拒田貴妃於殿外,而稍晚才來的袁貴妃卻先田貴妃一步進殿,且和皇后相言甚歡。

    過了許久,待袁貴妃離去後,周皇后才宣田貴妃進殿,行朝賀禮時,周皇后沉著臉不發一語,田貴妃行完禮之后,只能默默退下。

    事后,田貴妃回到承乾宮中,向皇帝哭訴周皇后的冷遇,聞后怒不可遏的明思宗便來到交泰殿與周皇后理論。

    于是明思宗與周皇后之間發生嚴重的沖突,之后明思宗冷靜下來,委婉的向皇后賠誠,而為了維護周皇后的尊嚴,明思宗便命田貴妃出居啟祥宮反省過錯,且整整三個月不再召田貴妃侍寢。

    同年春日,明思宗和周皇后一同在永和宮賞花,由于永和宮旁便是田貴妃往昔居住的承乾宮,周皇后因此想起許久不見的田貴妃,便請明思宗召田貴妃一同賞花,明思宗聞后漠然不語。

    周皇后便命宮女用車去將田貴妃迎來,而田貴妃來了以后,周皇后與之相言甚歡,仿佛什么事都沒發生過,使得明思宗更加佩服周皇后的心胸。

    田氏祖籍西安,她是在父親田弘遇在揚州任千總時生下的。

    田秀英自幼就聰明絕倫,愛好廣泛,于是田弘遇請了宿儒,教她讀書畫畫,又聘請一位琴師教授田秀英音樂,而這位琴師后來成為她的繼母。

    田妃十二三歲時,已能吟詩作賦,每成一篇,總是秀艷典雅,傳誦一時。

    父親性情豪爽,結交名士高人,幾遍天下,當時人稱小孟嘗。

    中記載“父弘遇以女貴,官左都督,好佚游,為輕俠”。

    1627年天啟帝逝世,信王登基為明思宗,田秀英和信王正妃周氏及另一位侍妾袁貴妃一同入帝宮。

    崇禎元年四月,朱由檢將田禮妃擢升為貴妃。

    貴妃的琴技很工,調弦和韻,高彈一闋,忽而鞺鞳如奏大樂,忽而幽細如嗚鳴笙簧。一闋既終,余音裊裊,繞梁不散。

    崇禎帝擊節稱嘆。

    一天崇禎帝問在場的周皇后為何不諳此道。

    周皇后不慌不忙地答道:“妾本儒家,惟知蠶織耳,妃從何人授指法?”

    她這一說,令思宗滿腹狐疑,于是詰問田貴妃何處習得。田貴妃答曰得蒙母親親授。思宗便招田母入宮,當中演奏一曲,解開眾人之惑,更增添思宗對于田貴妃之寵愛。

    田妃的舉止嫻雅又多才多藝,文武雙全,她琴棋書畫無所不精,蹴鞠騎射無所不能,至于裝飾居室、刺繡烹飪、改進宮中儀制等,她也樣樣出手不凡。

    她的字宗法鐘繇、王羲之,已臻能品之境。

    “凡書畫卷軸,上每諭田妃題鑒之”。

    她善花卉,所畫,被崇禎帝置于案頭,時常展賞。

    田貴妃畫在扇子上的蘭花崇禎也當成寶貝,時刻戴在袖子里。

    最為出眾的還是她在音樂方面的造詣,她善彈琵琶,又吹得一管好笛,崇禎稱贊她的笛曲有“裂石穿云”的效果;撫琴更是她的絕技,聲遏行云,繞梁三日。

    崇禎喜歡琵琶的哀婉,笛曲的悠揚,尤其喜歡琴曲的古雅,還自己作過琴曲“訪道五曲”——,逢有空閑時就聽田妃演奏。

    素以刻畫美人出名的吳梅村,在其中為田妃留詩:“雅步纖腰初召入,鈿合金釵定情日。豐容盛鬋固無雙,蹴鞠彈碁復第一;上林花鳥寫生綃,禁本鐘王點素毫。楊柳風微春試馬,梧桐露冷暮吹簫。”

    田秀英能夠單足立于馬蹬,百步穿楊,就是錦衣衛們都禁不住連聲喝彩,感嘆道,“田貴妃若馳騁疆場,定然巾幗不讓須眉。”

    田秀英不但精于騎射,就是蹴鞠即踢足球亦是無人可及。

    “上嘗試馬于射場,知田貴妃之善騎也,命之騎。妃形既妙,回策如縈,名騎無以過之。”

    “宮眷喜蹴鞠之戲,田貴妃風度安雅,眾莫能及。”

    田秀英喜歡素面朝天,也由于她天生麗質。

    田妃非常心靈手巧,崇禎所穿舊衣都是由她一丅手縫補改制,省去了如道光帝一個補丁5兩銀子等等的諸多開銷。

    她往往變更宮里的舊制,而且能做到恰到好處。

    比如皇帝戴的的珠冠是用珍珠與鴉青石連綴而成的,田妃去掉珍珠,綴上珠胎后再嵌上鴉青石,比以前的樣式更有韻致。

    還有宮禁里的燈炬是用金匼所制成,四面包著金板,上面鏤空出星辰日月圖案來透光,雖然看起來輝煌美觀,但是照明的功能被大大降低,于是田秀英將燈的四周鏤開一方木桃形的口子,再繃上輕細的紗,這樣,燈光就四澈通明了。

    同時把燈板內側打磨的光滑如鏡以反射燈光。

    這樣,轉動宮燈,便可以得到良好的照明和引路兩種用途。

    田妃還無師自通地學會園藝設計。她自己動手將自己居住的萬仞空墻的承乾宮依照揚州園林進行改建——拆高墻,樹柵欄;筑假山,栽花草。

    承乾宮的梨花是故宮一景,是田秀英親手所栽,挖池塘,養金魚;建廊道,遮烈日。

    田貴妃出身江南揚州,入宮后也將江南服飾帶入宮中,稱之“蘇樣”。

    平日服侍田貴妃的宮女們在過節時,身上的飾物也都由田貴妃所插戴,風格清奇令其他宮院的宮女為之稱羨。

    田秀英不但心靈手巧,才華非凡,還時時心懷國家,處處以大局為重,時常督促崇禎勤勉國事。

    在崇禎沉迷于蘇州女樂時,上書直諫云:當今中外多事。非皇上燕樂之秋。”

    崇禎批答云:“久不見卿。學問大進。但先朝有之,既非朕始。卿何慮焉。”

    在崇禎欲為她大肆籌辦生日時,田妃上書婉拒,請崇禎多以百姓國事為念,勿要為她的生日耗費精力財力。

    周皇后在選妃決賽中排名最后,其父周奎又是北京街頭的算命先生,故周皇后對排名在自己前面的田妃和袁妃頗為嫉恨。

    在周皇后成為信王妃后,她便利用正妻的身份開始了對田妃和袁妃的壓迫。

    凡東西宮對上言,皆自稱女兒。

    明朝宮廷沿用前朝傳統,后妃都是以妾自稱,如周皇后對崇禎說話,“妾事陛下十有年”。

    可東宮田妃和西宮袁妃如果要對崇禎說話,卻要學民間的被買賣的丫鬟自降一輩“自稱女兒”,貴妃將皇帝當爹,成為明末后宮的一道奇景。

    田貴妃最為受寵,因此不容于周皇后。

    田貴妃共為皇上生下四子,永王朱慈炤、悼靈王朱慈煥、悼懷王及皇七子,除了四皇子永王慈炤活了下來,其他王子皆早夭逝。

    孩子連續夭折對于母親的打擊可想而知。

    田貴妃因此終日以淚洗面,終因悲傷過度,于崇禎十五年農歷三月將四皇子托付給天啟皇后懿安皇后張嫣撫養,并帶著重病回到了承乾宮。

    韋寶知道,歷史上的田貴妃,并不像后世很多電視劇中丑化的那樣壞。

    可以說周皇后和田貴妃都是差不多的人,都很賢惠。

    女人之間有一點妒忌是正常的,都是小事,她們處理的不錯,相處的算是融洽。

    田貴妃聰明,且多才多藝。

    而且顏值也比周氏高一點。

    要是讓韋寶來選的話,韋寶會選田氏當皇后。

    但現在并不是他在選。

    現在的情況是康昭太妃看中了周氏,懿安皇后看中了田氏。

    主要是她們兩人競爭。

    韋寶能理解為什么張嫣會選擇田氏,因為張嫣同樣顏值出眾,傾國傾城,選擇漂亮的田氏,屬于惺惺相惜。

    “怎么樣?娘娘覺得如何?”朱由校首先問李康妃的意見。

    李康妃道:“兩個都很好啊,委實難以決斷。”

    李康妃這么說,比較圓滑,是不想得罪人,其實,李康妃也是覺得田氏更加合適當皇后。

    李康妃雖然與魏忠賢和客巴巴攪的比較深,但這次是幫朱由檢選妃,她是事外之人,其實是比較公允的,和她沒啥關系,加上她現在是朱由校母親一輩當中唯一有身份的人了,所以會問她的意見。

    誰知道,西李這么一說,讓康昭太妃,皇帝和張皇后都不太高興,覺得西李太圓滑了。

    “韋愛卿,你覺得呢?”朱由校又問韋寶。

    韋寶本來也想學西李的,覺得不要參與這種事情為妙,怎么說都是得罪人啊。

    可現在皇帝問到自己頭上了,而且韋寶看剛才眾人的態度,知道自己如果說都很好,肯定也是得罪各方面的下場,在誰那邊都討不了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江市| 乌海市| 庆安县| 安泽县| 昔阳县| 濮阳县| 民权县| 绥宁县| 五寨县| 长沙市| 海伦市| 滨州市| 灌阳县| 兴宁市| 永昌县| 岳普湖县| 泗阳县| 武穴市| 新晃| 兴山县| 林口县| 大邑县| 长寿区| 枝江市| 涿州市| 杂多县| 衡水市| 呼玛县| 凤城市| 韩城市| 墨竹工卡县| 丰台区| 鄂州市| 松原市| 永年县| 城固县| 五大连池市| 容城县| 开江县| 东光县| 北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