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們常,出門帶根繩總是不錯的。 ? ?
徐兄聽過這句老話,但是沒有當回事,所以只能困在石臺上。匪徒們顯然更明白故老智慧的意義,他們帶了足夠長的繩子。
徐兄抬起頭,看著腰間佩刀的匪徒正緩緩降下來。下降度雖然不算快,但是落到石臺上并不需要多少時間。
從身高體重,有無器械,以及作戰經驗等等方面來看,徐兄只能完敗。
不過從腦子來,徐兄的贏面卻很大。
這些匪徒今天出門沒帶腦子。或者他們知道自己的對手是個少年,仗著五比一的優勢,根沒有將徐兄放在眼里。這份膨脹甚至讓他們覺得,徐兄就是個手無縛籍力、能跑能跳的弱郎中,只要一伸手就能置他于死地。
徐兄除了善于逃跑,也的確沒有出彩的表現,難怪讓他們作出了這樣的判斷。
在繩子上降下來的刀匪已經能夠清楚地看到徐兄的臉了。他朝徐兄獰笑,仿佛在:等會要你好好品嘗體無完膚的滋味。然而讓他驚訝的是,徐兄竟然回了一個燦爛的微笑給他。
這一刻,整個天空都明媚起來。
徐兄猛然一竄,手腳并用,一把住了那支灌木叢里的羽箭。
箭簇是精鐵磨成的三棱錐,光亮非常,不知道奪去過多少生命,隱隱散著殺氣。
徐兄笑嘻嘻地舉起箭矢,道:“你快下來呀。”
刀匪算了算距離,又考慮了一下剛才徐兄竄上來的距離,心中暗道:我若是再下去幾尺,恐怕那廝就會毫不猶豫地用這羽箭扎他屁股啦!
這還是徐兄善心大的情況。如果徐兄對他們恨之入骨,這箭簇就會扎進異常柔嫩,而且一旦受傷還會造成嚴重心理陰影的部位。
這個部位若是傷了,每天的生理活動都會痛不欲生。
刀匪額頭滲出一層冷汗。他一低頭,看到徐兄露出吊詭的笑容,汗珠就滴落下去。
徐兄嘿嘿笑著:“下來啊,快下來呀。”
刀匪仰頭看了看,弓手還在石壁后面呢,看不到自己的情形,正按照剛才的節奏緩緩放著繩索。
他想了想:只有從徐兄能夠刺到自己的高度之上跳下去,才能避開箭簇的威脅』過這猴崽子爬跳都遠常人,自己即便降到那從灌木就往下跳,恐怕身體也吃不消。
想到自己沒有被徐兄刺死,反倒是摔死的,刀匪就很是憋屈。
“你有種!”刀匪思前想后,還是決定再往上爬回去。然而弓手并不知道下面的情況,仍舊在放繩子。
徐兄毫不客氣地跳起來,手持箭矢,刺向那刀匪。可惜他還是高估了自己了,因為拿著箭矢不便跳躍攀援,所以還差了一胸。
“啊!”刀匪嚇得尖叫一聲,緊緊纏住了繩索。
徐兄落地之后朝他一笑:“抱歉,我心急了。”
刀匪心中一顫,叫道:“你要干嘛!別亂來!”
徐兄臉色一怔:“你怎么有臉這話!我做了什么,你們要打要殺;顧家那人做了什么,你們二話不就殺了他?殺人者人桓殺之,我既是為同伴報仇,又是自救,怎么能叫亂來?”
刀匪臉上汗流如注,道:“你的有道理,咱們以后再細細分。”他著就要往上爬。
徐兄笑道:“別動,你要是一動,或是叫一叫,我就少不得費點力氣追上去刺你啦。”
刀匪果然停下了,低頭道:“我們也是拿人錢財與人消災。”
徐兄道:“是啊,你們要消我這個災嘛。可我不姓東郭,也不是農夫,所以要我以德報怨恐怕是不行啦。”
刀匪一臉茫然:“東郭、農夫?”
徐兄不禁失望:“你你,連書都不讀,竟然不知道東郭先生救狼,農夫救蛇的故事。也罷,我看你很有些短命相,恐怕也去不了學堂啦,今天就大慈悲給你吧。”
刀匪上也不是下也不是,明知道徐兄在拖延時間胡八道,卻又無可奈何。
山上山下的匪徒卻聽不到兩人的對話,更不知道徐兄手握利器,都有些不滿那個刀匪:多簡單的事啊,跳下去把這恤腦袋割了不就行了?怎么還沒辦成!
匪就喊道:“喂還跟他啰嗦什么!”
懸在繩子上的刀匪滿臉糾結:是他要跟我啰嗦{乘著徐兄講故事的機會,偷偷往上爬了爬
徐兄果然飛身躍起,抬手擲出一塊石塊。那石塊足有半個手掌,打在身上也是十分疼痛。徐兄落地后叫道:“你再爬,我甩的就是箭矢了!”
刀匪連忙道:“不不不,我就是手疼,挪一下位置。”
徐兄呵呵笑道:“好,那我繼續給你講啦。”
刀匪都要哭出來了,他才不相信狼會跟人講道理繩索勒得他的手像是火燒一樣,再這么耗下去,不用徐兄拿箭簇刺他,他都能會掉下去。
徐兄笑嘻嘻講完了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又開始講農夫與蛇。相比前面的中山狼傳,農夫與蛇的故事就簡單明了多了。刀匪一聽這故事,就知道徐兄是下定決心要收他性命了。
這刀匪把心一橫,暗道:與其被他這樣活活耗死,不如拼死一搏!從這兒到石臺高不過兩丈,大約只有一丈半,我手腳并用貼著山壁往下滑,大約沒關系的。他就慢慢松開繩索,尋找落點,背水一戰。
徐兄外松內緊,看似在講故事拖時間,心中一直緊盯不曾放松。眼看刀匪要絕境求生,自然不能讓他得逞。
他剛才了攀爬那一段,已經看好了幾處刀匪可以落腳點的地方。此刻根據刀匪身形轉動,立刻預判出他的位置,踩著石壁登了上去,斜斜一箭刺了上去。
刀匪見徐兄來勢洶洶,箭簇又是寒光閃耀,身形凌空一僵,非但沒有踩到落點,手里的繩索也松開了,要不是腰上還綁著繩索,他可就掉下去了。
徐兄沒料到他會失敗,竟然沒刺中,重又落在了石臺上。他站起身笑道:“來,再給爺跳一個。”
*
*
中山狼傳主流是馬中錫所做,此人在景泰元年才四歲,不過也有一是唐人所作;農夫與蛇的故事出自伊索寓言,距離金尼閣把它帶到大明還有175年。械故事,不可深究。(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