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的鬼吹燈這部書前后兩部共計八冊順序依次是精絕古城、龍嶺迷窟、云南蟲谷、昆侖神宮、黃皮子墳、南海歸墟、怒晴湘西、巫峽棺山。
從6年月份開始直至8年月底前前后后總共寫了整整兩年時間約有兩百萬字的篇幅。這期間付出了很多但同樣也有很大的收獲。通過這部書認識了很多的朋友這其中有見過的也有沒見過的?梢匀绻矚g我的這部書咱們就應該算是朋友了在此請允許我由衷地感謝你們能和許多人分享我寫的故事對我而言是最大的快樂。今天在結稿之際我想對鬼吹燈的創作過程做一次簡單的回顧獻給喜歡鬼吹燈的讀者朋友們。
常被人問起自己覺得哪一卷最滿意所借鬼吹燈完結之際也來個“導演自評”。作為作者自己評價一下自己的作品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套八卷故事每一卷的核心元素與題材都不相同想表現的內容也有所區別。在連載的過程上每天只能寫幾千字由于時間限制和個人喜好的原因對于已經寫過的部分基上從未進行修改而且始終沒有故事大綱到現在還不知道大綱是什么對我而言自己也不清楚下一章會出現什么意想不到的情況許多都是即興揮這是創作過程中很大的樂趣。
很難這八卷中有哪能一卷是我自己最滿意的每一卷都有很滿意的章節和橋段;但在我自己看來每一卷也都同樣存在著不足和缺陷如果重新修改一遍會好很多可是那樣一來難免會有匠氣也就失去了即興創作的樂趣。
下面按照創作順序逐冊講評包括每一冊的特點和創作過程、出場的人物和背景以及自認為滿意和存在缺陷不足的章節。
鬼吹燈是一部探險根源于易學的風水是貫穿其中的經脈。雖然書中包含著眾多元素但只有“探險”二字能概括其精髓絕非單純的盜墓也絕不是恐怖靈異和老掉牙的推理懸疑。古墓只是故事中探險的憑借書所講述的是一系列利用中國傳統手藝和理論來進行的冒險旅程。
精絕古城
鬼吹燈第一部第一卷精絕古城可以分為前后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截止到野人溝黑風口的地下軍(是)事要塞主要是一個框架、平臺的搭建并沒有什么與主線關系明確的線索。這半部是想寫成民間傳、鄉村野談那種類型。所謂民間故事的類型我感覺大概就是僵尸和黑驢蹄子那種深山老林里的傳。
從考古隊進入沙漠尋找精絕古城開始觸及到了鮮明的地理文化元素西域沙漠、孔雀河、雙圣山、三十六國、樓蘭女尸、敦煌壁畫提到這些元素一股神秘的氣息撲面而來所以在精絕古城這部分我是將神秘感作為了故事核心到最后精絕女王也沒露面她算是神秘到底了。這一卷中涉及到了一些考古解謎之類的元素。
作為最初的一卷現在來看最大的缺陷就是有些部分寫得過于簡單和潦草了邏輯比較松散隨寫隨編完沒有考慮后面的故事如何展開;滿意的地方是描寫和敘述比較真實、生動。
看起來很真實很鄉野很神秘的風格是我在寫第一卷的時候最想表現的內容。
到“真實”就想起常被問到這樣一些問題:鬼吹燈寫的是不是真事?出現了那么多名詞、術語、地理、風水不懂的人根寫不出來這些內容究竟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
先我想鬼吹燈是故事是絕不是紀實文學也不是回憶錄真真假假摻合在了一處如果要區別真實與虛構只有具體到某一個名詞或某一段情節才分辨得出。
比如在野人溝這一部分的故事中地點是虛構的但作為場景的關東軍地下要塞卻是真實存在的至今在東北內蒙古等地仍有遺址保存下來據當年的興安嶺大火便是由于關東軍埋藏的彈藥庫爆炸引。
關于名詞和術語有必解釋一下鬼吹燈中稱盜墓為“倒斗”和稱陪葬品為“冥器”一樣這些特殊的行業名詞是現實中確實存在的;而稱古墓中的尸體為“粽子”則完是我個人原創虛構的以前從沒有這種法。
再舉一個例子:書中描寫摸金校尉要配戴摸金符才可以從事盜墓活動。摸金校尉這個名詞是三國時期就有的但并沒有作為傳統行業流傳下來僅存在了幾十年一切關于摸金校尉的傳統行規包括在東南角點蠟燭以及雞鳴燈滅不摸金的鐵律都是我個人編造虛構的不屬事實世界上也從來不曾有過摸金符這種東西原型也沒有希望讀者朋友們明覽不要被我的故事誤導了。
類似的例子在鬼吹燈這部書中數不勝數每座古墓和冒險地點的歷史背景、各種神秘動植物的原型和風水玄學、民俗地理等等都有真有假更多的是虛實混合而且內容會根據故事情節的需要調整如果要部明絕不是三五天能講清楚的在此就不多做講解了。
龍嶺迷窟
鬼吹燈第一部第二卷龍嶺迷窟實際上這卷故事分為了三個部分一是龍嶺倒斗現西周幽靈冢二是摸金校尉黑水城尋寶三是石碑店棺材鋪獻王痋術浮出水面。雖然一卷中有三個故事但在卷中我主要想突出驚悚這一核心元素。也許有人鬼吹燈是驚悚其實我覺得完不是整體上和“恐怖”關系不大。如果到驚悚我想驚悚只是書諸多元素之一并非主要元素。懸念迭出的只有龍嶺迷窟這一卷到處是傳統話令人窒息的扣子這是聳人聽聞的一卷。
寫龍嶺迷窟的時候我開始考慮整體故事的構架為了將前兩卷與后面的內容連起來就安排了一些大篇幅的插敘這就是鷓鴣哨拜師、納投名狀盜南宋江古墓然后與了塵長老以及托馬斯神父一同前往黑水城探險的事跡。
鬼吹燈的副標題是“盜墓者的詭異經歷”這就是以摸金的事跡為主但作為暗線搬山道人和卸嶺力士等其余盜墓者的故事也開始逐漸出現并且確定故事的線索將圍繞著無底鬼洞展開所以龍嶺迷窟的作用類似于穿針引線。在卷中大篇幅的插敘是為了調整思路通過民國時期的傳來檢驗一下自己駕馭不同年代背景的文字能力可以是在摸索中前進。
在這一卷中個人比較滿意的是燈影、槨異、懸魂梯以及野貓、雞鳴燈滅不摸金這幾章存在較大缺陷的則是鉆魚骨廟盜洞、西廈黑水城通天大佛寺這兩部分因為計劃要寫到一百萬字因此放慢了故事的節奏另外明一下因為每天在更新為了給絡盜貼增加一些阻力從這一卷開始用了不少生癖字。
云南蟲谷
鬼吹燈第一部第三卷云南蟲谷寫這卷故事的時候正好是在看世界杯印象尤其深刻是對精力、體力、毅志品質的一次嚴峻考驗。云南獻王墓這一卷中以探險作為核心。我個人很喜歡看電影曾經非常喜歡深淵和異形。所謂的探險是探索加冒險后來看到翻拍版金剛的預告片有一段探險隊利用轉盤式沖鋒(搶)槍同山谷里蜈蚣惡(占)戰的橋段級喜歡這種場面。老式裝備的探險隊皮劃艇漂流、墜毀的空(君)軍飛機殘骸、幽靈般的摩爾斯信號、芝加哥打字機、千萬年不死的巨型昆蟲、吞噬萬物的尸洞效應、在自然環境惡劣的叢林和化石洞穴中披荊斬棘于是云南蟲谷就啟動了完是藏寶圖式的傳統探險元素里面加有一引起奇怪的靈異和科幻色彩這是新舊冒險元素相互結合的一卷。
在云南蟲谷中故事類型面轉向“探險”。卷出場人物較少主要篇幅用于講述險惡的地形和各種詭異的陷阱。對于陳瞎子貢獻的人皮地圖開始的時候在我腦中并沒有什么概念覺得怎么離奇就怎么安排了隨著寫作的推進把這一個個謎團揭開自己也覺得有些驚訝最早設計的獻王墓是一個只有在天崩時才會被人進入的古墓。還曾異想天開有一架大型客機墜毀在摸金隊面前從而撞開了古墓的大們但后來一想到還有許多朋友今后要坐飛機出門這么寫可能不太好;加上在幽靈信號一段中使用了抗戰時期美(i)國援華空(君)軍的運輸機所以最后就把天崩描述成幾十年前附毀的轟(乍)炸機了這種情節上的重力感和命運感是我自己也無法提前預測的。
這一卷我比較滿意的部分是對于虛構的痋術的創造終于能自圓其了自己還是很佩服自己的另外葫蘆洞、天坑深潭、霍式不死蟲、鬼信號這幾段也覺得非常滿意。
但此卷篇幅較長存在缺陷的地方也是很多主要是節奏控制得不是太好最不滿意的是寫到后面忘了前邊埋的一些線索導致脫離的時候沒有用到。
昆侖神宮
鬼吹燈第一部第四卷昆侖神宮充滿了神話色彩。中國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孕育出不同的文化與傳。凡是中國神話必定離不開昆侖山它是天地的脊骨、祖龍源之地、西王母的神宮、北方妖魔的巢穴昆侖離開了神話傳似乎就不能稱之為昆侖了。古籍上記載著昆侖西王母的真實形象是個怪物我個人想象可能是條大魚曾在自然博物館中看過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感覺真的像龍一樣。
這一卷的情節涉及到格薩爾王傳。制敵寶珠的英雄大王史詩身就是一篇神話色彩很強烈的唱長詩所以在昆侖山這一篇中揉入了許多接近神話的另類元素。風蝕湖的魚王、無量業火、乃窮神冰、大黑天擊雷山、水晶自在山、惡羅海城、災難之門這場冒險光怪6離如同進入了幻界。昆侖神宮是如同在神界中冒險的一卷雖然神話元素眾多但還是保持了一貫的原則盡量向真實世界靠攏當然不會有飛天入地、長生不死、神仙符咒那種真正的神話。
由于時間安排與合同的原因鬼吹燈的第一部在昆侖神宮后就算結束了最后的結局處是在北京的北海公園屬于完美大結局。最后一章34章中完整收錄了部內容實體書更是完璧無缺當然這個大結局只屬于第一部。
在鬼吹燈第一部的前四冊中我個人最喜歡的情節就出現在西(分開)藏但出于篇幅的問題那部分被收錄在了實體書云南卷的最后是描寫胡八一參軍不久在西(分開)藏月夜下的荒廢寺廟中同鐵棒喇(馬)嘛惡戰狼群的一部分其實這幾章無論如何都應該算在最后的西(分開)藏之卷里。
最不滿意的部分是這部分節奏沒控制好導致最后進入鳳凰宮的時候已沒篇幅展開。
7年3月臨時決定寫鬼吹燈第二部和第一部幾乎一樣在動筆的時候基沒有整體的構思只是有個大致的目標打算在第二部中寫兩部前傳和兩續集并且相對第部而言是獨(力)立內容。
第一部的構架上存在許多遺漏我希望在寫第二部故事的同時也能夠對第一部做些補充當時并無把握但最后的效果來看還是比較滿意的。
黃皮子墳
如果按照我最初的計劃還是要在鬼吹燈第二部的四冊中描寫四種不同的重點元素這所以要寫前傳主要是想活絡一下思路和文字使自己不會因過于僵化的時間線索失去耐心。
黃皮子墳是年代背景非常強烈的一卷核心元素是關于黃鼠狼的種種詭異傳和非人生物的墓穴和棺槨以及東北地區特有的江湖體系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元素。但由于年代背景比較特殊許多詞語和內容難免要受限制不同于思想活躍的八十年代這一時期的主人公尚不成熟但滿腔的熱情卻是什么困難都擋不住的。
我曾在海拉爾和大連參觀過日軍侵華戰爭時期的遺址包括焚尸爐、監獄、歐洲風格的醫院和研究所等建筑對其印象深刻所以將故事的背景設置在其中。在這一卷中我覺得寫得比較滿意的是對于黃皮子讀心術和焚化間的描寫以及老羊皮死后被雷火擊中的詭異事件很有沉重感單就實物來講覺得怪湯這一段很離奇又很真實。比較大的缺陷在于有些很有意思的東西忘了寫進去人熊那部分也處理得太草率了。
南海歸墟
作為第一部故事的延續在前邊幾卷中對于摸金倒斗的描寫使我覺得中國傳統行業中有許多風險很大的職業風險性最高的當屬在海中采珠的疍民。南海采珠的疍民原型出自廣西北海地區秦漢時期就已有龍戶和獺家赴水采珠屠蚌但是似乎很少有人來寫他們的故事。
所以在這一卷中海中采珠和這一行業的傳是重點元素。有觀點認為燦爛輝煌一時的瑪雅文化是中國西周時期渡海的先民所建因為兩者相似之處極多射日神話更是華夏文明中十分重要的內容。
曾想把海底的神箭描寫成一種真正的巨型兵器迷失在歸墟這片混沌之海內的摸金校尉和蛋民們最終開動了震驚百時的神箭射破了頭頂的大海從而逃出生天可后來寫的時候把這個構思給忘了但借助過龍兵這一海上的真實奇觀逃生也是十分驚心動魄的冒險。
關于用裝填了石灰的西瓜殺死水中惡魚并依靠司天魚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上航行這些事情并非是我虛構的。以前在中國南方確實存在著。對于卷中我比較滿意的是對海島上的黑市描寫有一些關于海難的橋段也覺得不錯例如乾坤一跳等等;感到最不滿意的是海柳底艙中海匪的尸體這段粗糙了應該有很大揮的余地。珠母海里的事情也應該展開來寫但每卷書的篇幅和字數也是一個很難克服的限制情節和內容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在沒有整體大綱的情況下很難控制業余和專業的水平可能就在于此了。
怒晴湘西
在這一卷時我的工作時間非常寬松時間多了相對就會寫得比較從容所以單從文字上來講我覺得怒晴湘西是八卷中最精致的一卷因為關于現代題材的限制來多所以決定把前傳倒回民國時期放開手腳狠狠開挖。
以前我曾圖著順口隨意編了丘摸金、搬山、卸嶺這三大體系隨著故事情節的不斷展開就逐漸勾勒出了這些行業的來歷、掌故、傳、手法因為以前幾都以望風水盜墓為主導致許多人甚至連跟風寫所謂盜墓的人都只知道看風水找龍脈卻不知民間有許多稀奇古怪的盜墓方式。
所以在這一卷中把望字訣以外的盜墓手段作為核心。我覺得民國傳式的故事一要有書的語感、二是要有俠盜般的人物再加上各種黑話切口充滿了歷史民間故事的色彩才會有趣。以前寫黑水城一段是試探性的沒敢往大處寫但有了以前的經驗寫起來自然駕輕就熟其中編了一套新的概念性暗語也就是山經包括常勝山和月亮門等體系完是虛構的。
另外卷也創造了幾個記錄一是出場人物多以前擔心控制能力沒敢同時寫過雙主角和大批配角輪番上陣。但寫了這么多也不可能一點進步都沒有這一卷的人物調動和背景描述已經能得心應手了而且情節上對第一部做了很好的補充也貫穿了第二部的四卷出了最初的計劃這是令我很高興的。
再一下地理背景湘西的故事被寫入文學作品中的可以是多如牛毛但巫蠱、趕尸、落洞一類的事情聽得多了就不會再有新意我個人也很不喜歡所以在怒晴湘西中寫了瓶山的各種傳爭取與那些老掉牙的故事區別開來。
并且在這一卷里出現了一些新的器械例如蜈蚣掛山梯和穿山穴陵甲;再比如陳瞎子使用的聽風聽雷之術還有以敏銳的嗅覺聞土辨藏都是民間流傳的盜墓手段可以算是戲我自己明的幾大盜墓體系進行了很好的總結這是最滿意的地方。另外個人感覺寫得比較好的兩個橋段一是群雞大戰古墓蜈蚣另一處是之前卸嶺群盜誤入水銀動的機關城。
比較不滿意的地方有三處一是花靈和老洋人沒什么戲份就掛職了;二是鷓鴣哨同六翅蜈蚣落入無量殿這一節描寫得比較混亂;三是現丹房的橋段比較平。
巫峽棺山
作為書的最后一卷巫峽棺山這一卷的任務比較重最要命的是字數根據合同約定的字數來算第二卷的前三冊第一冊少了三萬字左右只好都加到最后一卷中所以卷是長篇足足多了半書但即使是這樣最后一卷的篇幅也顯得不夠用。
在計劃中作為書主線的四枚銅符象征著通過不同形式存在于天地間的四種生命狀態想每部引出一符但那樣一來就需要至少五冊只好簡化了一些情節。
另外也打算在這一卷中把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成為殘書的真實原因以及摸金符上代主人的故事做出交代。鬼吹燈書起于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殘卷最后也將終于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當年被毀的往事除了地仙村探險的內容最后一卷中還包括了這些情節。
除此之外還在卷中明了為什么只剩下三枚古符以及丘印在明代被毀的歷史故事的地點生在長江三峽附近地理背景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棺材山情節展上的轉折很大。
長江三峽長七百余里兩岸連著無數山闕層巒疊嶂這里自古就是神秘的巴蜀文化與巫楚文化交匯的區域神話故事和民間傳數不勝數其中多少有一些上古歷史的投影;兵書寶劍、千年棧道、峭壁懸棺……給后世留下了無數想象空間。
作為通篇貫穿的主要線索——觀山指迷賦是一段類似于民謠的口訣包括觀山掘藏錄來都是我另一部作品中的原創內容因為7年的寫作計劃改變臨時變為了鬼吹燈第二部所以都被用在了書中另外一部書就此取消以后也不會再以任何方式出現。
卷中我最滿意的地方有三處一是金絲雨燕搭建的無影仙橋;二是觀山神筆畫地為門;三是烏羊王古墓鬼音指迷。另外關于黑豬開河的傳以及棺山盜骨圖的來歷算是靈機一動的神來之筆。在虛構的故事情節中融入許多大家都知道的傳比如天河鵲橋相會、神筆馬良還有古畫群賊盜墓圖這些或真或假的傳都在巫峽棺山中以新的角度進行了解構。
缺陷是由于最后一卷中要表現的內容太多太集中不免有些地方沒有深入展開顯得倉促了結局并不能是圓滿的畢竟多鈴終于死亡。與我初期一味喜歡不可思議事件的態度不同對于用了兩年時間寫就的長篇作品來講平淡樸實才是真。在最后的六章里我主要想闡述一下鬼吹燈書的理念“鬼帽子”這三章是不能迷信風水“天人一體”的概念是在心而不在地;最后“物極必反”的三章則是明摸金校尉保身求生之道。
最后再一下我的作品鬼吹燈兩部八冊始自精絕古城終于巫峽棺山按我的想法還可以再寫八但是新的計劃已經醞釀成熟我已經有些迫不及待所以已經沒有再往下寫鬼吹燈的計劃了這部書到此為止。
在此特別感謝所有喜歡這書的讀者朋友并且感謝、安徽文藝出版社以及千喜鶴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各位老師沒有你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就不會有鬼吹燈這部作品問世。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