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頂上的風(fēng)還是比較大的,凌月建議在地上挖出個坑,把棚子建在坑上面,這樣的好處是冬暖夏涼,又可以避風(fēng)。
凌爸也覺得這樣不錯,就在四周畫了線用鐵鍬開始挖坑。
這坑也不用挖太深,一米多點就行,搭棚子的時候再高出坑面一米左右,就像一個土窯似的,封閉性和安全性比全部在地面上要好。
凌爸還專門在坑里挖了一個一米多寬的土床,坑壁上還挖出幾個放東西的小方洞,看著像嵌入式的壁櫥。
還在坑的入口處一側(cè)挖了個土灶,又用石塊加固了一下,這樣放上鍋就能做飯了。
土灶邊上是土桌臺,然后坑口又挖了幾層臺階,這樣看著還真像個五臟俱全的小房間。
接下來就是搭棚頂,這個對于凌爸來說是駕輕就熟,還特意在棚頂?shù)囊唤橇舫鰝煙囪。
這個土坑的面積比凌月家的棚子要大一些,臥房客廳廚房一體!
考慮到花老頭兒的這個棚子要比凌月他們搭的防震棚住的時間長,棚頂上凌爸還專門用草和泥巴活了泥,涂了厚厚的一層。
最后再蓋上一層油氈紙,壓上幾塊石頭以防風(fēng)吹。
棚子四周用一層厚厚的土掩埋好踩踏結(jié)實平整,這樣即便下雨天也不怕雨水會滲透進去。
凌月他們從山上回來的時候,村子里已經(jīng)開始流傳有關(guān)于地震的話題。
看來大家傳話的速度還是挺快的。
只不過對于這個消息,大多數(shù)人都是持懷疑的態(tài)度,覺得不可能。
畢竟他們這里多少年都沒有過地震,一直平靜的很。
安逸的久了,都不知道安居思危了。
也有極少數(shù)的人本著小心為上,在院子里開始搭建防震棚,忙的熱火朝天,還被大家取笑傻帽。
被取笑的人心說,你才傻呢!
不過就是出把力氣,到時候萬一真的地震來了,你們沒地方去,我們可有棚子躲。
舍不得花錢的人家就用塑料紙代替油氈紙,反正防震棚就是個臨時住處,不用搭的那么好。
凌月覺得,不管大家信不信,心里有個準備總是好的。
她已經(jīng)盡力做了自己該做的,其他的就交給天意。
下午的時候,凌月又抽空去鎮(zhèn)子上給花老頭兒買了鍋碗瓢盆,偶爾她可以在山上做頓飯,省的來回跑了。
因為花老頭兒說,山頂上的那塊空地,以后就是她和小霍盛練武的地方。
買了些生活用品,還買了個能裝二十斤水的塑料桶。
住在土包山上唯一的不好就是沒有水,這一桶水提上去可以用個兩天。
最后又買了兩只燒雞和一些燒餅,自家一只給花老頭兒一只,今晚上不給他做飯了,吃個燒雞算是慶賀他喬遷新居吧!
回到家又拿出兩床拆洗干凈的被褥準備給花老頭,這也是家里目前多余出來的,因為夏天用不了那么多。
凌月想著,回頭還要再添置幾床新的,城里那個房子那里也是要用的。
把東西和小霍盛一起送到山上去,花老頭看見燒雞眉開眼笑,捧起油紙包去一邊吃了。
凌月先在床上鋪了厚厚的一層草苫子,又鋪了一層涼席,最后鋪上褥子和床單,最上面放上被子。
再把鍋安到土灶上,碗筷鍋鏟勺子什么的都是在家里洗刷好的就放在籃子里,上面蓋著干凈的籠布,把籃子放到土壁櫥里。
切菜板和菜刀放到鍋灶邊的土臺子上,東西都擺放好后,凌月就帶著小霍盛一起走了。
臨走前還跟花老頭打了聲招呼。“花花,我們走了”!
正歡快啃著燒雞的花老頭還以為自己聽錯了,懵逼的看著凌月。
“你是跟我說話?”
凌月呲牙笑著。
“是啊!花花,我們走了!”
等凌月和小霍盛的身影消失,花老頭才回過神來,嘴里嘟囔著。
“奇怪,這小丫頭是怎么知道我的小名叫花花的?”
花老頭的真實姓名叫花無影,是只花狐貍。
在族里大家都喊他老花頭,或者花長老,花花是他的乳名,小時候他娘給他起的。
聽起來很女氣,但是卻顯示著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
現(xiàn)在聽凌月叫他的乳名,突然就勾起他心里對母親的那份懷念。
可惜母親早在很多年前,因為渡劫失敗魂飛魄散了。
凌月哪里知道花老頭的乳名叫花花,她就是覺得好玩又上口,隨便喊著逗他玩的。
接下來的兩天,凌月一家四口每天都會去縣城的房子那里收拾一下順便整理東西。
當然,還有跟凌月形影不離的小霍盛。
跟個小尾巴似的,走到哪里都甩不下他。
每天除了回家睡覺,他幾乎全天候長在凌月他們家了。
就連蘇潔姑姑都笑著說,她這個兒子是給凌月家養(yǎng)的。
老太太不在家還是有很大自由的,想去哪里去哪里,想做什么做什么,也不用被她管著問東問西的。
爺爺更是個不問事的,隨便他們?nèi)ツ睦镆膊还埽灰坏R地里的活,不讓莊稼被野草給吞了就行。
其實林建新母親搬完家后,不管是院子里還是屋子里,都給打掃的很干凈。
但一家人還是把房子和院子,里里外外又打掃了一遍。
因為自己的房子怎么整理打掃好像都不嫌厭煩,還會覺得非常開心有成就感。
吳秋玲很中意留給他們的那兩張防震床和家具,用抹布不厭其煩的擦洗了好幾遍。
還買了塊藍白格子的棉布,自己縫制了沙發(fā)罩,沙發(fā)被套上罩子后感覺眼前一亮,有清新的田園風(fēng)。
鍋碗瓢盆等用具也添置一新,生活用品也都準備到位。
還買了幾床被子面料,回頭彈些棉花就能做新被子了。
不過家里的棉花恐怕不夠,因為凌秀快要出嫁了,家里的棉花是老太太留著給她做陪嫁被褥的。
既然家里不夠,那就買。
經(jīng)過兩天的布置,房子里煥然一新,該添置的也都添置到位了,隨時都可以拎包入住。
當然,凌爸手里的錢也一下子花出去不少。
吳秋玲嘴上雖然沒說什么,可還是很心疼的。
但一想是自己家花用了,又覺得該花的地方還是不能省的。
這兩天,茶水奶奶那個房子的門也已經(jīng)開好了。
凌月還帶爸媽去看了下,測量了下地方,到時候添置了東西該如何規(guī)劃和擺放。
房子雖然看著是兩間,但是面積并不算大,只有二十多平,跟凌月他們家住的東屋差不多大。
靠院子的那一面窗子那里,到時候可以支個鍋灶,旁邊放個雙層案臺,下面放碗碟上面放調(diào)料以及切菜板之類的。
剩下的地方用來擺放桌椅。
凌月說用長條桌,那樣可以節(jié)省空間,現(xiàn)在大多小餐館都是使用小方桌,其實這個比較占地方。
放長條桌的話可以放下六張,要是放方桌的話只能放四張,這樣就浪費空間了。
凌爸在屋子里用步子丈量了一下,也覺得是這樣。
那回頭就買長條桌。
以后,這里就是他們要做生意賺錢的地方了。
凌爸和吳秋玲心里頗是感慨。
這一切,都是女兒小月給帶來的。
身為父母,他們覺得既慚愧又驕傲。
從現(xiàn)在開始,他們要用雙手為孩子和這個家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