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炳秋囫圇睡了一覺,第二日天還未亮,宮里就來人了,讓蘇大人去一趟。離上朝的日子還早,蘇炳秋鯉魚打挺地從床上起來,穿戴好朝服,隨內侍進了宮。
一路上蘇炳秋都在嘀咕,這個點嘉慶帝叫他覲見,究竟有什么事,問帶路的小太監,那人搖搖頭,不肯說。
蘇炳秋所有的榮耀都是嘉慶帝給的,在嘉慶帝面前,他什么也沒人說不。
宮闈清冷,還未亮透的皇宮積蓄一夜的清寒還未散去,蘇炳秋覺得腳底板有點硬,該換一雙軟一點的鞋,正這么想著,走到了嘉慶帝的殿前。月臺上已經聚集了一大波人,都是高官,而是太醫署的也在一旁侍立。
蘇炳秋見狀一慌,忙問帶路小太監:“可是圣上身體抱恙?”
已到了殿前,是不可能回身溜,小太監的衣袂都沒摸到一塊,就看到他垂手在全琮面前,正在回話。
全琮遠遠地看過來,目光清冷,無動于衷,自然不可能他走過來給蘇炳秋打招呼,蘇炳秋只好硬著頭皮湊上去行禮:“二公子……”
“走吧。”全琮話很少,也沒給他好臉色看,蘇炳秋一湊近,就行云流水地走向了殿內。
蘇炳秋沉著臉,惴惴不安地跟著全二公子。
他雖是御前紅人,可交往最多的,也是嘉慶帝應允的,如今聚集在這里的一片高官對他的以往行徑頗為不恥,這種情景下,自然不可能與他多說什么。
蘇炳秋從全琮進去后,正好遇見一個太醫搭脈后退下來,蘇炳秋認識,就是他屢屢向嘉慶帝進獻丹藥,屢屢被這個太醫摻。
那太醫雖然一個眼神都沒往這邊撇,可蘇炳秋的心已經涼了大半。
跨進二進院,沉著的木魚聲響了起來,圣上求道不禮佛,尊道士抑和尚,國師之位嘉慶帝之前都是由得道高僧擔任,近年來才換成了道士。
隨著那木魚聲越來越近,蘇炳秋也只情形越來越嚴峻,他低著頭,伏小做低地走進去,期間聽到嘉慶帝的咳嗽聲,一到嘉慶帝的床前就撲了過去,跪在地上哭得眼淚汪汪。
嘉慶帝想罵他幾句,可氣堵在胸腔,止不住咳嗽,全琮望著,諷刺地挑了挑唇:“圣上,蘇大人到了。”
嘉慶帝好不容易平復了情緒,低低道:“別哭了,我還沒喪。”
蘇炳秋嚇得不敢動彈了。
他的旁邊,是不為所動,勻速敲擊著沐浴的圓覺寺方丈慧真。
嘉慶帝說:“朕知你是最聽話的,進獻給朕的丹藥不可能有事,只是朕確實是吃了你的丹藥后兇險了一夜,全琮信太醫,他讓太醫拿你的丹藥去驗了,我信你。”
嘉慶帝這一席話說得軟硬皆施,不知哪一句是真,哪一句是假,蘇炳秋額頭冷汗直冒,帶著哭腔說:“圣上,多謝圣上,臣走太遠的路,費太多的心思替圣上求長生不死藥都是值得的。”
嘉慶帝半躺在幔帳內,有宮女細心地替他擦汗,喘了一大口氣才說:“讓蘇大人吃了吧。”
嘉慶帝身邊的首席大太監躬著身上了前,托盤上正是一杯白水和一枚金丹。
說到底,嘉慶帝還是信不過他。
蘇炳秋猛地磕頭,千恩萬謝圣上隆恩,將金丹托在手里一吞,連水都不用服,就吃了下去。
“呵呵。”嘉慶帝氣語低微地笑出聲,指著全琮道,“朕說過,蘇大人是第一等為朕著想的人。”
全琮沉著面容,不咸不淡地回:“是。”嘉慶帝愛怎么樣就怎么樣吧。
這般不愿敷衍的模樣讓嘉慶帝心生厭悶,可朝堂上不得不倚仗他,不得不倚仗宣德侯府的勢力,突然,嘉慶帝體會到了日薄西山的情緒,很快將這一抹不適撇開,對蘇炳秋說:“你寫篇青詞,做個扶飐會,替朕向上神祈福,就在宮里辦了,東西我已經給你準備好了。”
蘇炳秋見嘉慶帝始終對他存著一份寬宥,就更不敢造次了,領了一身道士穿的鶴氅,去了殿外的月臺。
他動的時候,圓覺寺的方丈也動了,慧真領了一眾和尚在月臺的一角打坐念經,共同為嘉慶帝作法。
蘇炳秋不甘示弱,寫好一張青詞后,也在風中飛飛揚揚了起來,念起了嘀嘀咕咕的話。
兩方陣仗都很大,嘉慶帝歪在枕頭上,問全琮:“你說,到底誰更有效?”
全琮不急不緩地端過來一碗藥汁,遞到嘉慶帝面前,朗聲道:“臣,相信眼前這碗藥。”
“全琮,你可真沒意思。”嘉慶帝雖這么說著,可到底還是一仰頭,將太醫合方的藥喝得干干凈凈。
誰有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活著,長生不老。
喝完后,拭了拭嘴角,又用沾了點藥汁的手指去逗睡在他身旁的曹貴妃生的小皇子。
小兒的純陽之氣最能綿延壽命,嘉慶帝逗著逗著,突然有點乏,擺擺手對全琮說:“朕要歇息了。”
全琮頷首,緩緩退了出去。
一眾大臣、皇子見全琮出來了都聚攏過來,七嘴八舌地問:“圣上怎么樣了?”
嘉慶帝也不知哪根筋搭錯了,明明被太醫搶救了一晚,靠參湯吊著一口氣,才緩過來,卻把一應前來請安的臣子都拒了,只讓全琮一人進去。
嘉慶帝不允許任何人見到他破敗的模樣,見到他踽踽老去的身影。
全琮點了點頭,從東宮容止說:“圣上興致頗高。”既沒說全,也沒說死,后續怎么發展,全琮不管。
他這一動作倒是讓許多人都神色各異了起來,全琮率先是向東宮回話,雖說禮法上,在這兒的諸位都不如太子尊貴,可太子示弱,如今正強勁的六王爺容止還在一旁,看來,宣德家的這位公子是故意不長六王爺的威風。
也不知是嘉慶帝的意思,還是他自己的。
但好歹,還是答了大家最關切的話兒。
只是現在,嘉慶帝也不說覲見,也不說散,好多大臣都是天蒙蒙亮就來了,還沒來得及吃幾口,早已餓得有些發昏,耳邊又是佛又是道,吵吵囔囔的讓人不得清凈。
就沒有孔夫子顯靈,念一念四書五經,經世策論之道嗎?
對那兩撥人,向來務實的朝臣們,都沒有好臉色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