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間不比城里,天清氣爽,舒適宜人。上官文若賴在地上,歇著歇著有些乏了。乏了便不想再站起來。混混沌沌地竟有些想睡了。
要算起來,昨夜前夜都沒休息,大前夜住在丁府苦思冥想轉心思,也沒怎么睡。按照在清音觀的習慣,她至少要昏睡上一整日才能緩過精神來。可今晚又是盟內大會,實在睡不得。眼下,能睡便睡一會吧。
舒槿娘看他雙眼合上,無精打采的模樣,猶豫半晌,還是悄悄挪到上官文若近旁,環顧一周見無人注意,輕喚道:“少主,少主,醒醒!”
上官文若聞聲睜眼,“怎么了?”
“有件事……”舒槿娘蹙著眉,吞吐道,“丁堂主剛剛離開了,半個時辰都沒回來,我怕……”
“我都睡了半個時辰了?”上官文若一個激靈起身,徹底被嚇清醒了。
舒槿娘點點頭。
上官文若偏頭一看身側,丁詠山的確不在了。
“他去那兒了?”上官文若站起身,將她拉到一旁,嚴肅問她。
“剛才幾名弟子在周圍巡視,發現了一只拴紅繩的葫蘆。那葫蘆是蕭惜命隨身之物。堂主擔心,一個人前去查看了。臨走前只囑咐了我和元叔。”
上官文若的視線自舒槿娘頸側繞過去,看到元嬰。他歇在另一棵樹下,獨自沉默不語。這樣安穩,倒是讓人放心。
再看看面前舒槿娘一臉擔憂的神情,上官文若一時也不知道該信誰。
“槿姑娘稍安勿躁。慢慢說,詳細點。他往哪兒去了?”上官文若定了定神,稍微清醒些了才問。
“往那邊了。”舒槿娘伸手指向面前郁郁蔥蔥一片林木。風過林梢,驚出幾只鳥來。
上官文若皺著眉,隱隱有些不安。這么隱蔽的地方,就是進去尋人也困難。
“他為何會去那兒?”
“蕭惜命年紀小,又得了瘋病,不熟的地方一般是不敢去的。附近這些地方,也只有這片林子,堂主曾帶他來過。他平日葫蘆不離身,一旦離身必是遇到危險了。”
“你說的這個蕭惜命,什么來歷?”
舒槿娘說了這么多,上官文若非但不著急,反倒像茶樓里聽書的看客一樣對蕭惜命起了興趣。
想想蕭惜命的身世,舒槿娘先嘆了口氣。
蕭惜命本不叫惜命,而叫懷風,是個孤兒。有一年,丁詠山去海宮應城辦事,于郊野荒村碰見了他。那時,他的半截身子都埋在一口井里,腰間被人系了圈麻繩,像拴牲口一般拴在井邊一根木樁上,單是露了個頭。雙手扒在井邊,烏黑的眼珠不停地轉,臉上掛著憨笑。
不知是誰將孩子丟在此處!丁詠山覺得奇怪,就朝他問了些話。
“你叫什么?”
“蕭懷風。”
“多大了?”
“八歲。”
“爹娘呢?”
不會答了。再問什么都不答了。
丁詠山見他可憐,抱著他在附近村落四處求問,都找不到這孩子的家人。一見這孩子瘋瘋癲癲,也沒人家愿意收。無奈之下,丁詠山只好將他帶回了亡海盟。
蕭懷風初到亡海盟時,手里便拎了只青色葫蘆。琉璃習俗,家里人為小孩子祈福,帶葫蘆是常有的事。葫蘆剛長成時通身青色,生著絨毛,摘下來后要盡快將絨毛褪干凈,青皮刮下,日復一日地用手摩挲,葫蘆上沾了油脂,過上幾個月,葫蘆皮變成棕黃色,便可以留在家中常年存放。
來到亡海盟的六年里,蕭惜命和葫蘆叫上了勁。年年都抱著初長成的青葫蘆,像供奉神仙一般小心呵護,待它變得棕黃便扔了。來年換只葫蘆,繼續刮皮,繼續磨,直到磨得锃亮,再扔。沒人知道這孩子中了什么邪,也不懂他為什么偏偏對葫蘆情有獨鐘。
要說他天生腦子不好,記不住事,可自己的寶貝葫蘆卻記得清楚著呢。要是有片刻那葫蘆離了身,他便急得滿屋子跑。舒槿娘現在想起他發起瘋來六親不認的樣子還不住后怕。
況且這小子不僅瘋,還軟弱得要命。早年丁詠山試圖教他些功夫防身。可誰知他就算學了武,也絕不與人動武。有人問他為何,他便抱著葫蘆說:“葫蘆寶寶不怕,我不打架,打架死人,我不想死。”
那之后便有人管他叫“惜命”了。這些年丁詠山每每提起救他,都要大呼上幾遍后悔,誰知道自己當年一時好心,竟給亡海盟撿回來一只廢物。這要是真打起仗來,就他的惜命勁兒,怕是還沒見到敵軍就要嚇得尿褲子了。
可罵歸罵,每次這孩子一出事,丁詠山該救的還是要救。亡海盟這么多人,蕭惜命最信得過丁詠山了,也只有他才能平安把這位小祖宗帶回來。久而久之,但凡蕭惜命遇到什么危險,再沒有人和丁詠山搶這苦差事了。
“所以平日,你們就把他留在亡海盟?”上官文若又問。
舒槿娘點點頭,道了聲“是”,擔憂道:“平時有花婆婆照顧,絕對不會讓他跑出亡海盟的,今日不知道是怎么了?”
如此說來,不是“外患”,而是“內憂”了。
上官文若想罷,仰頭對這四方地勢打量了一番。山路兩旁群山相峙,左山坡緩,右山坡陡。山路向前自右山山腰斜斜插入,若再向前,便是向下走了。向下的話,應該是到山谷了。
她瞇起眼,似乎想到了什么。
“少主,要不要派些人去支應堂主?”舒槿娘問。
上官文若輕微點了頭,繞開舒槿娘來找元嬰。
元嬰見上官文若過來,剛要起身行禮,卻被她攔住,“元叔,你帶上半數弟子,去那片林子尋一下丁堂主吧。”
元嬰一聽,不覺擔憂。堂主走時千叮萬囑不要告訴盟內其他弟子,以免生亂。眼下就算要去找人,也不用將一半弟子都帶出去吧。
“少主,兩名弟子足夠了。帶的人多,怕少主這邊會不安全。”元嬰委婉拒絕道。
舒槿娘朝面前這一眾人望去,這么多人里,元嬰武功最好。丁詠山當時留元嬰在此,也是出于保護少主的緣故。盟內大會在即,還是謹慎些好。
舒槿娘剛想再勸,卻見上官文若適然一笑,朝元嬰眨眨眼,又道:“此處有我,元叔大可放心去。”
元嬰望著上官文若一臉自信,心思便有些動搖了。雖說聽坊間傳聞,祝子安只會些萬陽掌的皮毛,可誰也不曾真的試過他的武功。也說不準他武功遠在自己之上。不然陛下怎么會將他選為少主呢?
現在既然他自信絕無問題,元嬰也不好再堅持,只得聽從命令集結了半數弟子。
待元嬰將要上馬,上官文若忽又湊上來,貼近他耳邊低語片刻。
元嬰聽罷,雙眼發直,漸漸目露驚恐。
舒槿娘自一旁看著,雖不知這二人說了什么,可看元嬰那反應,不像是好事。
上官文若卻不似元嬰那般緊張,反倒安慰他道:“元叔只管照我說得做。切記,進入林子以后,才可以把我說的告訴弟兄們。”
“可是少主,這計劃是不是太冒險了?”
“不冒此險,怕還有更大的危險。眼下唯有此計,辛苦元叔了。”上官文若說罷朝元嬰合手行了一禮。
元嬰見他這般堅定,也不好違抗,便帶著弟子朝林子奔去。
人雖走了,腦子卻還想不明白,這四周安靜如斯,一點也不像有危險的樣子。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