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免費章,以幾個段子的形式解釋一下設定。
又被很多人指責武將投靠主角以后,被刻意弱化的問題洗白弱三分。
幾乎每天作者都要被指責刻意平衡,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作者在碼字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基本邏輯自洽,而不是平衡。
下面講兩個小段子。
一、為什么武將投靠主角以后,能力下降?
劉備是公司的老板,有10個員工,委托關羽、張飛管理,平均每個員工產出10,那么總產出是100。
這個時候王猛諸葛亮級別來了,他有管理能力,劉備讓他當,管理10個員工,平均每個員工產出20,總產出變成200。
路人:王猛真猛,為劉備貢獻了200,新增貢獻100!
主角是公司的老板,有50個員工,因為從事多國貿易多線作戰,所以采取部門制軍團制,分別由10個部長管理。
劉備在與主角的競爭中,破產了。王猛因為在劉備的企業表現良好,被主角挖過來,并被主角任命為一個部長其他九個部長能力和他差不多,管理5個員工,平均每個員工產出20,總產出100,新增產出50。
路人:王猛怎么變弱了,只為主角貢獻了100,新增產出50!作者在弱化王猛,洗白弱三份!
二、為什么武將投靠主角以后,劇情減少?
河北之戰。
主角:趙云,這一戰到你表現了,去扛住關羽和張飛。
趙云:子龍去也。
主角:薛仁貴,你去幫一下趙云,亮一亮相。
薛仁貴:是。
衛青:主公,我呢?
曹操:我呢?
樂毅:我呢?
貞德:我呢?
北軍四虎:我呢?
大家看到了,主角的武將太多,4000字一章,主要描寫的最多只能12個人,每個人都要有精彩表現,會造成主次不明,反而是寫作水平不高,甚至可以說很低的表現。
合肥之戰。
主角:張遼,這座城好像就你最能打,你去吧。
張遼:
主角:表現好點,搶到女將送你當老婆。
張遼:
合肥之戰張遼的表現會更加耀眼,是因為合肥的武將少,張遼一枝獨秀。
因此,只有特定的情況下,作者才會專門描寫某個武將,才能在猛將如云的主角陣營脫穎而出。
最為詬病的是衛青。
衛青加入主角以后,沒有多少出彩的表現,因為衛青在大軍團、草原這種情況下,才能大放異彩。
平時主角對騎兵的加成未必比衛青低。還有衛青面對的敵人,斛律光大家可能很少知道,但他確實是很強的一個人。
所以衛青在靖康之役結束以后,和蒙古帝國在大草原上交鋒時,表現才會達到巔峰。
現實中的說法,叫做主場。
為什么一個武將在投靠主角前劇情那么多?
因為對方能用的武將就是他,不描寫他描寫誰?
我再講一講兩個小段子,讓大家體驗一下作者的困境。。
三、永遠都是別人的東西最好
第三次國戰結束后,主角獲得75萬積分,漢帝國總積分255萬,蒙古帝國總積分140萬。
主角:我獲得了兩個皇級
路人:劉備有王猛,老秦有王翦,你有嗎?
主角:我還換了高階兵種
路人:對不起,說唐也換了。
主角:我搶了千萬人口
路人:鐵木真也有。
主角:我有十級建筑。
路人:說不定羅馬也有。
主角:可我只有75萬積分,他們加在一起可能有幾百萬
路人:別說了,你不是第一名嗎?怎么沒有他們的獎勵好?真是垃圾。
四、有很多可能的結果作者只描述了其中一種
楊十郎打益州
路人:為什么要打益州呢?不北伐中原?不防備江東?
作者:那楊十郎北伐中原。
路人:為什么要北伐中原?不趁機統一長江以南?
作者:那楊十郎打江東。
路人:不北伐中原?不防備益州?
作者:那楊十郎誰也不打,好好經營荊州。
路人:給配角降智?這個時候不打,當劉表?
作者:???
人與人之間是不可能完全理解的,希望大家多點包容,在開噴前想想,作者是不是真的壞到了,每做一件事都在壓制主角的地步,還是說,作者在遵循自己的邏輯講故事。
作者也是想寫好一本書,才會花時間開單章長篇大論,幫助理解,望見諒。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