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督,”答應過后,薩利赫問出自己最后一個問題:“如果被秦那斯坦使者知道木鹿并不是大食國的首都,怎么辦?”
木鹿當然不是大食國的首都。木鹿位于中亞,后世土庫曼國境內;此時大食國的首都是庫法,在兩河流域的幼發拉底河畔,后世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納杰夫附近。石國人告訴高適和劉錡大食國首都在木鹿,純粹是被呼羅珊總督府的忽悠了。
但就算呼羅珊總督府獨立性再強,與大食國首都必然仍有一定聯系,每個月也有不少使者往來,更別提他們現在還軟禁著一個大人物,萬一被唐國使者發現大食國的真實情況,甚至知道呼羅珊總督府與首都那邊有巨大矛盾,會不會促使唐國與首都聯合起來對付他們?
“我會下令在秦那斯坦國使者來到木鹿城后暫時拒絕接納從首都來的使者;對艾卜的看管也會更加嚴密,不讓他離開那座院子。”并波悉林想了想說道。
“是,總督,我沒有其他問題了。”薩利赫行禮,向后稍退了幾步。
“總督放心,我一定不會出紕漏;如果讓秦那斯坦使者接觸到艾卜,我愿以死謝罪。”侯梅德上前兩步,俯身說道。
“就算艾卜與秦那斯坦國使者接觸了,你也不用說這樣的話。你身為大將,豈能因為這樣一件事就自殺?你把自己的生命也看的太輕了。而且你忘了嗎,教義是禁止自殺的。”并波悉林立刻說道。
“屬下知道錯了。”侯梅德說道。可他雖然嘴上說‘錯了’,臉上卻帶著高興的神色。
但他隨即就高興不起來了。因為并波悉林問道:“你們覺得,我是否應當表達對阿布·阿拔斯除掉阿布·薩拉麥的支持?”
“這,”他面前的兩個將軍一時都沒有回答,而是低頭思索起來。
怛羅斯之戰后大食國內又爆發了激烈的政治斗爭,或者說自從阿拔斯王朝建立起政治斗爭就一直沒停過。在建國之戰中,阿拔斯王朝的開國宰相薩拉麥一度首鼠兩端,試圖背叛阿拔斯家族;而且他還在兩河流域這樣的核心地區手握重兵,因此阿布·阿拔斯與艾卜·哲爾法爾·阿拔斯兄弟將他視作眼中釘,認為威脅還在阿布·并波悉林之上,只不過一直沒動手而已。
去年底,隨著大食國內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阿拔斯兄弟終于要對薩拉麥動手了。阿布·阿拔斯一面使用種種手段剝奪薩拉麥手里的兵權收歸己用,另一面又派出弟弟艾卜·阿拔斯趕來呼羅珊,爭取并波悉林的支持。
阿布·阿拔斯并不指望并波悉林出兵幫他打內戰,他只需要并波悉林公開站出來表示支持。薩拉麥手上的軍隊最初也是并波悉林組建的,在消滅倭馬亞王朝的過程中他才逐漸攏到自己手里,但w仍有一定影響。只要并波悉林公開表態,這支軍隊絕不會陪著薩拉麥一條道走到黑。
面對阿布·阿拔斯的要求,并波悉林非常為難。他并不想公開與阿拔斯兄弟撕破臉,那就必須表達對哈里發的支持;況且他與薩拉麥的關系也不好,表態支持也理所應當。
但是,鳥盡弓藏從來不是華夏特色,世界各國都有類似的事情,萬一阿拔斯兄弟除掉薩拉麥后不滿足,還要除掉他奪取呼羅珊,那他到時候怎么辦?并波悉林一時不能決斷。
左右為難之下,他決定暫時將艾卜·阿拔斯軟禁起來,等自己做好決定后再見面。
想到這里,并波悉林看向侯梅德和薩利赫。他其實已經問過幕僚無數次這個問題了,幕僚們也給出了各種各樣或支持或反對的理由,但并波悉林一直不能下決定。正好今天吩咐完了有關唐國使者的事后還有點兒時間,他就對自己最看重的兩員大將問出了這個問題。
“總督,我認為不能表態支持。”侯梅德最先說道:“阿布·阿拔斯在除掉薩拉麥后一定會為了鞏固權力對付咱們呼羅珊,雖然咱們與薩拉麥有過過節,但畢竟都是過去的事了,為了保住呼羅珊不被阿布·阿拔斯插手,不能表態支持。”
侯梅德的態度很簡單,充分顯示了一個武將的直線思維。既然現在阿布·阿拔斯是最大的敵人,那么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現在就要盡力保住薩拉麥,至少不能給阿布·阿拔斯遞刀。
聽到侯梅德的話,并波悉林微微點頭,并不說話。這個理由他的幕僚已經提出過了,但內部政治斗爭畢竟不是對外打仗,思維不能完全套用。他轉過頭看向薩利赫。薩利赫是他麾下最像文官的將軍,這并不是說薩利赫打仗不行;相反,他用兵打仗十分厲害,在兩河流域到埃及的戰爭中表現出色,無人不服氣。
這樣說的原因是薩利赫為人處世和文官似的,不像其他將領那樣粗俗。他不僅能夠將《可蘭經》倒背如流,能與最資深的嗄訇討論宗教問題,可以背誦先知的詩,甚至會自己寫詩。
所以偶爾,并波悉林也將薩利赫當做文官來用,有難以決定的事情會詢問他的意見,此時也仔細盯著,等待他的發言。
過了許久,薩利赫才說道:“總督,呼羅珊必須表態支持阿布·阿拔斯。”
“你的理由?”并波悉林攔住了要說話的侯梅德,問道。
“為了維護教會的權威。”薩利赫說道:“總督,我讀過希臘人和羅馬人寫的一本書,按照那本書的說法,咱們大食國現在是一個完全****的國家,阿布·阿拔斯不僅是國君,而且是宗教最高領袖;與此同時,整個國家的人心,是憑借著宗教凝聚起來的,如果沒有宗教,不同地域的不同人根本沒有絲毫相同點,國家一定會分裂。”
“既然如此,絕對不能公開違背阿布·阿拔斯的命令,因為那會破壞教會的權威,除非能夠從《可蘭經》中找到依據。”
“阿布·阿拔斯要除掉薩拉麥,咱們沒有合適的理由拒絕,在《可蘭經》中更找不到依據,阿布·阿拔斯又是公開派出艾卜·阿拔斯尋求您的支持,所以只能公開支持阿布·阿拔斯的決定。”薩利赫最后說道。
“那以后如果阿布·阿拔斯要除掉我,怎么對付?”并波悉林又問道。
“總督,您是呼羅珊總督,并不是庫法的宰相,您在呼羅珊也根深蒂固,阿布·阿拔斯根本找不到足夠的理由來對付你。”
薩利赫繼續說道:“您以后要盡量拒絕前往庫法甚至兩河流域,不給阿布·阿拔斯使用計策甚至暗殺的方式謀害您的機會,除非國家遭到其他國家的侵略。”
“當然,我仍然建議您,要時刻注意阿布·阿拔斯的舉動,一旦發現他離開庫法,就派出殺手暗殺了他,再誣陷是艾卜·阿拔斯所為,同時除掉他們兩個以及他們的親信大臣,立阿布·阿拔斯年僅兩歲的兒子為哈里發,由您控制整個國家,慢慢在不影響教會權威的情況下奪取哈里發之位。”
薩利赫最后這段是老生常談,并波悉林不知聽他說過多少次了。過去并波悉林都是一笑了之,但因為阿布·阿拔斯要除掉薩拉麥,他今天忽然有所觸動,覺得自己總不能一直被動防守。面對能夠確實能夠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薩利赫的方法,他有所意動。
不過,并波悉林并未表現出來,只是說道:“薩利赫你說的很對,我這就去見艾卜,向他表達歉意,表態支持哈里發的決定,并且在秦那斯坦國使者抵達木鹿前將他趕走。”
“之后,就是與秦那斯坦國的談判。既然有關薩拉麥的事情已經解決,那我要親自與秦那斯坦使者談判,瞧瞧秦那斯坦人派來了一個什么樣的使者,又有什么條件。”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