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劉琦詳細解釋起來。
“咱們最初遇到三千大食騎兵時距離木鹿城還有百里之遙,騎兵雖然速度快,但也不可能往返木鹿城補給每日派小股士卒從木鹿城運送補給太過麻煩,一定是將許多補給運到相距不遠的某處,半夜我軍停止行軍后將今晚與第二日白日需要的補給帶過來,分給將士。
騎兵的機動力遠勝步軍,大食人又更加熟悉本地地理,想找到他們存放補給之處十分困難。
而攻打木鹿城,城中大食兵足有萬人,還有二三十萬百姓。因為我軍之前幾乎每次俘虜大食兵都會全部處決、只有極少數人能活下來,大食兵一定會拼命抵抗城中百姓擔心我軍破城后劫掠、屠戮,也會盡全力協助守城。據探馬傳回的消息,木鹿城城墻高大、城池防守十分嚴密,同樣難以在幾日內打下。
若兵臨城下后連攻數日失敗,將士死傷極多,我軍甚至未必能夠撤回烏滸河北岸即使撤走,輜重也會全部丟失,損失慘重。”
“我不是聽你羅列困難的,不用你說我也知曉不論怎么選擇都十分困難。你就告訴我你打算如何做就行了。”李珙聽了劉琦的話,不耐煩地說道。
“屬下現下也不敢做出決定,所以才對殿下說出兩難局面。不進屬下,這三日屬下與張都尉等人幾次商議,也都拿不定主意。”劉琦卻又這樣回答。
“那你更偏向于先擊破騎兵,還是先攻打木鹿城?”李珙追問。
“這,屬下認為現下應當在此處繼續逗留幾日,若大食騎兵露出破綻就可一舉將其擊垮,免除后顧之憂若大食騎兵不露出破綻,再行商議。”劉琦卻仍然沒有給出確定回答。
“既然如此,先這樣做吧。”李珙有些失望,但他自己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只能答應。
“是。”劉琦答應一聲。
將這件事暫時定下來,或者說又向后推遲幾日后,劉琦與李珙又說了幾件其他事情,因天色已晚,李珙也沒心思閑聊,劉琦起身要將他送到帳篷門口。李珙為隱瞞身份,住在大帳附近一座供護衛住的小帳篷里,而他們平時議事在大帳,所以是李珙要回去。
可就在此時,二人剛剛起身,一名護衛的聲音在帳外響起:“中尉,屬下有事稟報。”
“進來吧。”劉琦一聽聲音就知道是李珙在軍營的幾人之一,遂說道。
“是。”護衛答應一聲,掀開門簾走進來,對李珙行禮后輕聲說道:“殿下,中尉,今日下午與大食軍交鋒,生擒一位叛賊哈迪軍將士,其人被俘后聲稱自己知曉大食騎兵補給之處。”
“真的?在何處?”李珙立刻問道,臉上浮現出高興的神情。
“那人不說,不論被如何拷打都不說,聲稱必須見到我軍統帥才能說。審問之人不敢打死,告訴了臣,臣也立刻來向殿下與中尉稟報。”
“殿下,屬下親自去見見他。”劉琦想了想說道。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也好,不,你去將那人帶過來,帶到這里。”李珙下意識答應,但很快反悔說道:“劉琦,你在這里接見,我拌做你的護衛站在一旁,一塊聽一聽。”
劉琦覺得有些危險,但也只能答應,又囑咐護衛道:“帶過來前要將那人扒光,全身上下仔仔細細搜檢一遍,凡是能藏東西的地方全都要倍加注意。
搜檢完畢后再給他穿上一件衣服,將全身緊緊捆綁,嘴也堵上,之后再抬過來。”
護衛答應一聲,轉身去傳令。李珙覺得沒有這么危險,但劉琦這是為了自己的安全著想,也就沒有出言反對。
之后,二人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一邊等候那人被送來。也不知過了多久,李珙已經等的有些不耐煩的時候,護衛再次通報:“中尉,叛賊已經帶到。”
“將他抬進來。”劉琦整理一番外衣,端坐起來李珙也趕忙手持長矛侍立在一旁。
“是。”隨著一聲答應,門簾被掀開,四名士卒抬著一幅簡易擔架走進來,擔架上有一人只穿著單衣,雙臂雙腿都被緊緊捆住,嘴也用破布緊緊塞住。
“劉中尉,此人就是被俘的叛賊哈迪軍將士。”護衛說著,從懷中又拿出一個厚度極薄、兩面木板幾乎緊貼在一塊的盒子,繼續說道:“這盒子是從這人身上搜出來的,沒有鑰匙孔,審問之人擔心強行打開會毀壞里面的東西,又聽被俘之人說見到劉中尉就會打開,所以并未強行開啟。”
“你們把人放下,在大帳外等候傳喚。”劉琦對抬著擔架的四人吩咐,同時掃了一眼護衛手中的木盒。
中尉的威風越來越大了。不僅對俘虜搜檢十分仔細,甚至不許我們留在帳中。四人在心里嘀咕,面上絲毫不露,答應一聲轉身離開。
“你將他嘴里塞的破布拿出來。”待四人離開大帳后,劉琦對護衛吩咐。
“墩”的一聲響,破布頭從嘴里被拔出來,連帶著拔下兩顆門牙,引得那人輕叫一聲。
“我就是安西出征呼羅珊的大軍統帥,中尉劉琦,你或許聽說過我的名字。”
“小人當然聽說過劉中尉的名字。劉中尉即使在呼羅珊也能止小兒夜啼,名聲極大。”
那人不再注意自己失去的兩顆牙,在擔架上翻了個身,后背沖上,用雙臂墊在胸前讓自己上半身更高一些,努力仰頭看了一眼劉琦的臉,隨后又立刻低下頭去,同時說道。
“你說見到大軍統帥才能說出大食騎兵補給之處,現下已經見到我,可以說了吧。”劉琦也不廢話,直接說道。
“小人冒昧,請求看一下劉中尉的關防大印與虎符。”可那人又道。
“擔心我是旁人假扮的?好,就給你瞧一瞧。”劉琦心里十分不耐,卻也答應了他的請求,讓護衛將這兩樣東西遞過去。
“安西?”那人首先看了虎符,覺得沒問題又看了關防大印,卻覺得似乎與他見過的不一樣。
“你應當知曉豐王殿下在安西自立封國了,所以關防大印上刻的字略有變化。”劉琦解釋道。
“原來如此,小人再無疑惑。”那人語氣恭敬地說了一句,將兩樣東西遞還給護衛,之后不等劉琦詢問就說道:“不瞞劉中尉,小人不僅知曉存放補給之處,而且愿意獻出一條計策,一舉擊破由侯梅德統領的騎兵。”
“你,獻出計策?”劉琦狐疑地看向他。
“小人知曉劉中尉定然不會相信,但小人有證據證明能夠將大食騎兵一舉擊破。
請這位郎君在木盒窄小的四面用手指摸索,摸到凹下去的一處地方用力按下去。”他又艱難的轉過身對拿著木盒的人說道。
護衛立刻看向劉琦。劉琦點點頭,護衛摸索起來,摸了一會兒發現凹陷之處,用力一按,木盒忽然自己打開。
木盒打開后,在向下一面附著著一張絹布,護衛將木盒放到地上,展開絹布掃了幾眼,神色發生變化,對劉琦說道:“中尉,這上面寫的是哈迪軍愿意反正重歸大唐后面還有許多名字。”
“那些名字是軍中八成以上千夫長、百夫長親自寫下的。”俘虜補充道。
聽到這番話,劉琦下意識與李珙對視一眼,隨后吩咐道:“拿來我瞧瞧。”
護衛快步走過來,雙手拿著絹布站在劉琦身前。劉琦穿上手套接過來,向有字的一面看去,見上面寫著:
稟報劉將軍,哈迪軍自從撤到木鹿城以來,上下將士莫不心生悔意,欲改邪歸正重歸安西現下兩軍交戰,哈迪軍所有兩名千夫長、兩名副千夫長、十三名百夫長、十三名副百夫長中的二十六人聯名愿作為內應,與大軍里應外合擊破大食騎兵。
后面是二十六人的簽名。
“劉中尉,軍中僅有三名百夫長、一名副百夫長不愿改邪歸正,但只要約定好時日,這四人統領的軍隊也會在一瞬間與其他各軍一道反正,配合大軍。
另外,何普本人的護衛中也有數人愿意反正,在約定時日他們也將配合大軍生擒何普。”俘虜補充道。
“你快去將,,不,你拿著這份東西,找到收復碎葉城時反正的百夫長,讓他們辨認這些名字可是真的。確定名字無誤后再帶兩個當初對哈迪軍上下人等最熟悉的將士過來。”劉琦想了想吩咐道。
護衛答應,接過絹布走出去。
“你能被派來執行如此機密的差事,也不是一個普通士卒吧?”劉琦又對俘虜說道。
“不瞞劉中尉,小人也是一位副百夫長,姓畢、名常勇,簽名中倒數第三個就是小人。小人只認識自己的名字,寫的字很不好看。”俘虜首先說了自己的名字,之后又道:“中尉相信小人了?”
“我并未相信。不論哈迪軍是真的想要反正,或者你是來行騙的,都是十分機密的差事,所以我適才那樣說。”
“中尉盡管盤問,小人不會露出一絲破綻,因為小人說的話都是實話。”俘虜語氣堅定地說道。
劉琦微微一笑,沒有答話。
又過了一會兒,護衛領著兩人走進帳篷,說道:“據將士們辨認,二十六個名字都是真的名字,他們都聽說過。有六個人在一年前不是將領,但他們也知道,確實是很容易被提拔的人。”
“這人你們是否認得?”劉琦又指著被捆的畢常勇說道。
“老畢?你,你這是被抓了?”劉琦話音未落,護衛帶來的一人就驚叫道。
“是俞祖福?我不是被抓,我是主動反正,而且告訴劉中尉,哈迪軍上下絕大多數人都愿意反正。”
“好,好。”俞祖福高興地說道。他與畢常勇過去關系極好,不愿他被處死可既然他是來反正的,似乎又能立下功勞,當然高興。
見到這一幕,再加上之前的驗證,劉琦心中已經信了八分他又出言盤問起哈迪軍將士為反正做的準備。
畢常勇當然和盤托出。劉琦仔細聽了一會兒,沒有發現破綻,又問起大食軍營寨昨夜如何安排的,各軍分別在那一處。畢常勇再次作答,但知曉的就不是十分詳盡了。
但這反而讓劉琦又去了一分疑惑。畢常勇只是一個副百夫長,若啥都知道反而奇怪。
“好了,此事我已盡知,你們退下吧。”劉琦又低頭思考一會兒,首先對俞祖福和另一人吩咐一句,然后對護衛說道:“你先解開畢常勇腿上的繩索,今夜暫且找一處地方安置他。”
“是。”眾人答應,畢常勇出言感謝,隨后紛紛離開大帳。很快,帳中只剩下劉琦與李珙二人。
“劉琦,你相信了畢常勇的話?”眾人都離開后,李珙立刻放下長矛,又問道。
“殿下是否已經相信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