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大唐的旗幟
“殿下,臣抵達拂菻國后,將大軍在安西大敗大食軍之事告知拂菻國君君士坦丁五世。
這位國君起初不信,但遣人打聽后得知臣說的話都是真的,對臣的態度立刻大變,不僅從過去對待一般使臣變成對待貴客,而且答應出兵大食國。
但即使在得知我軍大勝、大食軍大敗,他最初派出的將士仍然不多,僅僅三千精銳,另有五千輔兵。臣不知這位國君如何想的,將臣帶到軍中,跟隨軍隊一起進入大食國領土。
大食軍當然不會對拂菻國之兵視而不見,出兵迎戰。臣在拂菻國國都中打聽得知拂菻國之前與大食國的交戰敗多勝少,可這時不知因何緣故,大食軍出兵將士不比拂菻國少,但大食軍卻戰敗,不得不撤退。拂菻國之軍收復許多地方。
見此情形,拂菻國君君士坦丁五世更加高興,一面穩固已收復之地,一面派人返回國中征召軍隊,打算出兵數萬,收復全部失地。
臣也是此時被他允許離開,得以返回。
殿下,”高適忽然提高音量。“以臣觀之,拂菻**隊戰力不弱,出兵數萬大軍進攻大食國,大食國也需全力應對。而這一國全力應對拂菻國的進攻,能用到東面的將士就會減少。
臣也從拂菻國打聽到,大食國西部與該國東部之間頗有矛盾,互相敵視。但他們畢竟屬于同一國。
而且按照拂菻人的說法他們很看重信奉的宗教,大食不論西部權貴還是東部的并波悉林等人都信奉天方教,視拂菻國之人與我國之人為異教徒,,唇亡齒寒之下一定會互相支援。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制作。關注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但若西部之兵被拂菻國牽制無法支援東部,我軍只需面對東部之兵,也就是并波悉林親自統領的殘兵敗將。這些將士都已被我軍嚇破了膽,他們人數又不占優,我軍出兵必定能取得勝利!”
“高使者說的好。”莫元立刻應和道:“張都尉反對出兵,提出的理由無非是我軍將士因為種種緣故不想打了,或者并波悉林又有援兵,我軍難以戰勝。
可現下高使者說大食國西部之兵都被拂菻國牽制住,所需面對的只有殘兵敗將,豈會失敗?而在必勝的情形下,將士們的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
“殿下,臣仍認為應當謹慎從事。孫子兵法有云:未慮勝先慮敗。兵者國之大事,不能輕易做出決定。”張興權仍然說道。
“這”李珙很想就坡下驢,表示應該謹慎從事。但此時的情形又與適才不同。因為高適這番話,天平更加偏向出兵,他更不好違逆眾意。一想到這里,李珙忍不住狠狠的看了高適一眼。
都是你,胡亂說話!
怎么忽然感覺有些冷?高適這時正高興地琢磨著自己這一番話能在殿下心中留下多少好印象,忽然覺得腦袋生風,抬起頭四處看看卻沒有漏風之處,不由得在心里疑惑。
“孟別將,你是如何想的?”李珙沒有對張興權與莫元的話表態,而是詢問適才沒說話的將領們。
“臣認為,大食軍固然越來越弱,可也不能將其完全視之無物。并波悉林欺瞞安西當然要懲戒,可如何懲戒還需再商議。
而且咱們安西損失青壯太多,最好不要再死人了。”孟飛軍想了想說道。
“馬果毅呢?”李珙面上不露神色,又問另一人。
“臣與孟別將想法類似。”和孟飛軍一樣對于是否繼續打仗無所謂的馬匡,用自己的話將孟飛軍剛才表達的意思重復一遍。
李珙隨后又點了幾個一直沒說話的將領,這幾人紛紛這樣說道。
“孤仔細算來,贊同出兵懲戒的將領為多數,可認為應當從長計議之人也有數人。不好立刻做出決定。
而且孟別將說出了一件孤沒有想到的事。咱們安西的青壯死傷太多,當初出兵呼羅珊時就想著不能讓將士們再有許多人死傷。
呼羅珊是生地,繼續向西進攻更是生地中的生地而且據稱呼羅珊向西地形復雜,非本地人不能明白當地路怎么走我軍貿然出兵,或許就會陷入大食人的計策,致使損兵折將。
所以此事孤還要好好想一想。你們回去后也各自想一想,過些日子孤再與諸位愛卿商議。”
“是。”聽到這番話,所有將領都起身答應。
“你們回去吧。”
“是。”眾人又答應一句,陸續轉身離開。
“殿下,屬下冒昧,殿下可是忽然不愿繼續與大食國交戰了?”待所有將領都離開、護衛們將椅子也都搬走后,劉琦走到李珙身旁,出言問道。
“你看出來了?”
“殿下,不僅屬下能看出來,諸位將領應該有幾人也能看出來。”
“你說的是,我的變化確實能被看出來。
不過也是我事先想的簡單了。咱們安西的青壯不能再死了,再死一個我都心疼呼羅珊以西的地形我事先也沒有想到。所以改了主意。”
“殿下自謙了。出戰需要考慮之事千頭萬緒,殿下一時考慮不周也十分正常。只是,出兵之事被殿下提出后,想要再壓下去恐怕就沒有那么容易了。有些將領恐怕會一直想著出兵。在軍中恐怕也會有不好影響。”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