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丞雖然是縣令的佐官,可大楚是九品官制,縣丞也是有品級的,而老百姓怕官,別說一個八品佐官,就是衙門里的一個小吏,老百姓也不敢惹。
“陸家仗著有這本姻親,不止陸老爺子霸道,整個陸家人都有些跋扈。”
“陸老爺子有三個兒子,一個幫著縣丞老爺做事,一個在縣里管著鋪子,這兩個都不常回來,只有老三是在村里,那是個好面子的,村里人見到他都要叫陸三爺,你們要是遇見,也跟著叫就成。”
“今天跟你們說這些,是讓你們知道村里的情況,不要兩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
秦老看著幾家人,最后說了一句:“在咱們還沒有站穩(wěn)腳跟之前,都不要跟陸家硬碰硬,免得吃虧。”
秦老說完,幾家人都有點不舒服,可他們剛來村里,有沒權沒勢的,不能對陸家太強硬,只能盡量躲著。
說完何家陸家的事兒,三爺爺又說起明天去鎮(zhèn)上買東西的事兒:“明天就是二十七,年前最后的大集,各家都要去買東西,但去的人不能太多,多了幫不上忙,還費事照顧,每家去兩個大人,一個半大孩子就成,其他的孩子跟老人留下,集中到大山家里,沒事兒別出去,等我們從鎮(zhèn)上回來再說。”
秦老接著道:“我們家要添置的東西不多,三郎一個人去就成,我跟二郎留下,守著大家。我們家跟大山家離得近,會時不時的看著這邊,你們要是有事兒就大聲喊,我們能馬上趕過來。”
幾家男人正擔心著他們去鎮(zhèn)上后家里人會出事兒,聽到這話,頓時放心,對秦老道謝:“還是您老想得周到,有您老跟二郎看家,我們就放心了。”
秦二郎不合群,匆匆吃完飯就回去了,如今沒在這里。
說完事情后,幾家人就開始離開。
陳氏惦記著那只還沒吃的野雞,臨走想要把野雞拿走,被顧大貴看見了,怒瞪一眼,低聲喝嗎:“你個婆娘,還想當賊不成?”
這是秦小哥跟小魚幾個孩子找回來的東西,她也想拿?想吃肉想瘋了吧。
陳氏被罵,縮回手,眼神不善的瞟了顧德興一眼。梅姐兒是大姑娘,不好出門就算了,可這興哥兒也整天窩在家里,不攆著不出門,就不會跟羅武秦小哥學學,進山找點吃的,貼補貼補家里?
顧德興知道陳氏對自己不滿,低著頭離開。
等幾家的人走后,顧錦里央求三爺爺跟顧大山:“三爺爺、爹,明天我跟你們去鎮(zhèn)上吧?我一路上攢了不少藥材,明天可以拿去賣。”
又道:“我力氣大,能拿東西,不會給大家拖后腿。”
三爺爺要每家?guī)半大的孩子起,其實就是怕兩個大人拿不了太多東西,讓年紀大一點的孩子去幫忙拿東西,她能用籮筐挑東西,不必顧錦安拿得少。
三爺爺想了想,道:“行,那小魚明天就跟我們去,安哥兒留下看家。”
他們家女人小孩多,把安哥兒留下,要是真有事兒,也能及時護著點。
顧大山很敬重三爺爺,只要是三爺爺同意的,他一般不會反對。
“謝謝三爺爺,謝謝爹,謝謝大哥。”顧錦里很高興,跑去整理她攢下的藥材,一直整理到戌時末刻(晚上九點)才去睡覺。
他們家跟三爺爺家只有兩床在河安府時領到的舊棉被,因此這幾天都是三奶奶帶著崔氏和她們姐妹一起睡一屋,蓋一床舊棉被。
三爺爺帶著顧大山、顧錦安、顧錦程哥睡另一屋,蓋一床棉被。
雖然冷得很,但屋里有燒著火堆,又是她們又被三奶奶跟崔氏擠在中間,身體比較暖和,她沒多久就睡著了。
第二天天還黑著,一家人就起身。
崔氏去廚房炒了一碗黃豆,燒一鍋熱水,放點鹽巴,一人喝上一碗,再吃一把黃豆,就算是吃了早飯。
三奶奶跟顧錦繡拿出她們昨天做的厚草鞋,讓三爺爺、顧大山、顧錦里帶在身上。
“你們要走一個半時辰的路,可得多備一雙草鞋,要不然半路上就得光腳走。”
他們從老家?guī)У牟夹缇偷粼诼飞希譀]有買新鞋子,只能穿厚草鞋,可草鞋容易爛,趕路的話,沒幾個時辰就會爛,只能多備一雙。
顧錦里接過草鞋,直接用繩子串好,綁在身上,再綁上一竹筒的熱水,揣上她的匕首,用木棍挑著那麻袋蛇跟路上積攢的藥材,就可以出發(fā)了。
三爺爺看她已經(jīng)準備好了,笑著搖搖頭,趕忙喊上顧大山,交代三奶奶幾句,便領著他們父女,挑著空籮筐出了門。
秦三郎已經(jīng)在院門前等著,看見他們,一一喊人:“三爺爺、顧大叔、小魚。”
“秦小哥,你可真夠早的。”顧錦里笑著道。
他們在院門前等了一會兒,羅家父子、田叔父子、顧大木兄弟、顧大富兄弟,還有陳氏也來了。
等人到齊后,一伙人就向著慶福鎮(zhèn)奔去。
他們天不亮就趕路,走了將近兩個時辰,直到辰時才來到慶福鎮(zhèn)。
今天是年前最后的一個大集日,慶福鎮(zhèn)上很是熱鬧,到處都是來鎮(zhèn)上采辦年貨的人。
集市上,有幾家賣饅頭包子炊餅的,生意很是不錯,但他們幾家都窮,舍不得買來吃,只能咽著口水走過這些香氣四溢的早食探攤子。
早食攤子后,是賣農貨的攤子,琳瑯滿目,賣著很多東西,最平常的是活雞跟雞蛋。
還有不少賣春聯(lián)的夾加在這些攤子里,混成一副混亂卻生動的市井圖。
這些攤子過去,是慶福鎮(zhèn)的主大街。
主大街是難得的青磚路,大街兩邊是酒樓、客棧、當鋪、雜貨鋪子、糧鋪子、糕點鋪子、布莊等等……
主大街的最后,是一家藥鋪,離著藥鋪還有一些距離,顧錦里就聞到一股股藥香由遠及近的飄來。
她伸長脖子看著,把三爺爺看得好笑,便道:“各家先散開吧,買完東西后,到糧鋪子集合。”有交代幾家人:“都注意著點,別跟人起沖突,看好身上的銀錢,別給人摸了去。”
“誒。”幾家男人應著,四處散開,去買著自家需要的東西。
幾家人走后,三爺爺?shù)溃骸白撸覀兿热ニ庝仭!?br />
顧錦里很高興,知道三爺爺跟顧大山他們是不放心自己,便沒有硬要單獨自己去,而是挑著她的藥材,第一個往街尾的藥鋪沖去。
片刻功夫,他們就來到藥鋪門前。
藥鋪的名字挺特別,叫懸壺坊,是一個三門齊開的大藥鋪,里面有坐堂大夫,一整個墻面都是藥柜,有學徒在唱藥方,而藥童則是聽著藥名,踩著高凳取藥。
這藥鋪看來不錯。
顧錦里跟三爺爺、顧大山、秦三郎走進藥鋪,立刻有藥童上前問她:“你們是抓藥還是看病?抓到在左邊等著,看病到右邊排隊。”
三爺爺?shù)溃骸斑@位小哥,我們不看病也不買藥,是來賣藥材的。”
“賣藥材?”那藥童皺起眉頭,看著他們的打扮,問了一句:“你們很面生,不是本地人,是逃荒來的吧。”
開門做生意的,即使是藥鋪的藥童也是見多識廣的,看他們黑瘦得不正常,一眼就看出他們的身份。
三爺爺沒有隱瞞,點頭道:“我們是西北逃荒過來的,但已經(jīng)在衙門換了新戶籍,在大豐村安了家。”
可那位藥童還是搖頭,道:“這位老人家,那不好意思了,你們的藥材我們不能收。”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