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貞觀俗人 第1210章 少帥

作者/木子藍色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但唐朝改成一個混成軍就是一個戰(zhàn)術單位,從過去起碼一萬六到兩萬人,降到現在幾千人就可以獨擋一面承擔作戰(zhàn)任務了。

    這種戰(zhàn)術思維,其實跟二戰(zhàn)后老美的已經很像了,老美也是在團以上,就開始多兵種合成,搞混成旅混成師,步車炮混成。

    大唐的這種思想很先進,也充分說明唐軍實力很強,否則沒這個底氣幾千人就可成軍獨擋一面。

    呂宋成為了朝廷的海外都督府,可擁兵馬,秦瑯現在是設軍鎮(zhèn),以防御使統領,以封臣騎士的家兵為主。

    “我們出兵五千,按中軍例,戰(zhàn)兵兩千八,其中騎兵一千,重步兵一千,輕步兵八百。另外工兵、砲兵以及輜重兵一千二,再加上水兵、船員一千,共計五千。”

    這樣組成一支部隊不稱軍而稱旅,下轄騎兵營、水兵營和步兵營、輔兵營等,按四隊二百人一團,騎兵一營轄五個團,步兵則分為輕步兩營,重步兵五團,輕步兵四團。

    工兵、砲兵、輜重兵各兩團。

    水兵這邊,以秦俊的太平號戰(zhàn)列艦、武安號護衛(wèi)艦為主力,另外講武堂的石龍?zhí)栕o衛(wèi)艦,以及舊金山號驅逐艦也加入此次戰(zhàn)斗序列,還將調來數艘運輸艦和若干快艇等。

    “我們這次不僅僅是繞到敵后小打小鬧,我們不僅得繞后攻擊,還得在那里建立起我們的據點,要修建起一座要塞,以長期據守。”

    秦俊問,“可講武堂才一千學兵?”

    “召騎士們前來作戰(zhàn)!”

    講武堂在呂宋屬于一個軍事單位,級別還挺高。秦瑯把呂宋劃分成若干個軍鎮(zhèn),相當于是大軍區(qū),下面有軍分區(qū)。

    講武堂就相當于是一個大軍區(qū),石龍島和周邊地區(qū),軍事都歸其統領。

    秦瑯是兼任石龍島的校長的,目前日常事務是由總教頭秦存恩負責,他不僅負責島上講武堂的教學情況,也因此兼任石龍鎮(zhèn)的防御副使。

    在石龍鎮(zhèn)這個軍區(qū)內的軍事力量,受封騎士以及點選的武士,包括鄉(xiāng)勇民兵,都在其統轄之內的。

    他可以根據秦瑯的命令,下發(fā)征召命令。

    按戰(zhàn)事規(guī)模需要,要求軍鎮(zhèn)內有服兵役義務的采邑騎士、武士、民兵等要求出動一定兵員。

    “我們這次一千學兵全拉出去,另外還差四千人,除去大郎你帶來的兩條船上的士兵和水手,剩下的三千多人,我們會優(yōu)先征召騎士。”

    一級的騎士,也就是羽騎尉,要出一個騎兵,兩個有甲步兵。大概的出兵比例就是按其田產,五百畝出一個騎兵兩個步兵,按這樣的比例征召。

    騎士們有服兵役的義務,而且有規(guī)定的數量,比如一個最低的羽騎尉,最高要出一個騎兵四個有甲步兵,甚至需要的時候,還得出若干民夫青壯。

    當然,秦瑯也規(guī)定,這種兵役雖是義務免費的,但一年最高不超過三個月九十天,如果超過需要補償,可減免稅賦。而且盡量避免在農忙的時候征召出兵。

    存恩派出騎科的學兵出去送信傳令的時候,讓他們告訴軍鎮(zhèn)內的騎士們,“備好軍械、干糧,限五日內到達石龍島集結,誰若誤期,軍法處置。若是甲械不齊,兵員不足,都要處罰的。”

    “再告訴他們,這次出兵不會虧本的,咱們到了目的地,攻占的巴朗蓋村寨、大家屋社,人口財貨牲畜等所有戰(zhàn)利品,到時三分之一上繳第下,三分之一留軍鎮(zhèn),三分之一拿出來大家分賞。”

    “破一個村子,就能擄得上百口人,拉到舊金山港,轉手就能賣三五千貫錢,這么好的機會,可是難得。”

    秦存恩的學生騎兵四出,前往通知軍鎮(zhèn)下每一個騎士們。

    等待騎士集結的時間里,島上也開始加緊把軍用物資裝船,船隊匯集港口,將大量的軍械、糧草等裝上船。

    限期五天,但在第三天日落前,征召的騎士們已經都帶著手下到了。

    本來只征召三千多人,結果卻比征召的來的多,足來了近五千人。

    許多騎士接到征召令后,都多帶了兵來。

    有最低級羽騎尉,本只需要自己來再帶兩個有甲步兵就好了,結果他們好些人都帶了不止兩個,甚至有些羽騎尉直接來了好幾個騎兵。

    存恩見此場面,倒也沒拒絕。

    他沒再直接按中軍兩千八戰(zhàn)兵編,而是改成左右兩虞侯軍,每軍兩千八百人,其中戰(zhàn)兵各一千九,戰(zhàn)隊七十六隊,各三十八隊。

    每軍騎兵十隊五百人,編為重騎兵一團四隊二百,輕騎兵二團六隊三百。

    重步兵跳蕩團兩團,各二百人,為第一線列突擊重步兵。

    重步兵奇兵團兩團,各二百人,為第二線列預備隊重步兵。

    輕步兵弩兵團兩團,各一百五十人,為前鋒多用途步兵。

    輕步兵弓箭兵兩團,各一百五十人,為前置輕步兵。

    另輔兵中有工兵一團二百,砲兵一團二百,輜重兵兩團四百。

    兩軍總共五千六,戰(zhàn)兵三千八,再配上船艦水師人員,最后超過了六千。

    秦存恩最后不得不留下了部份人,只帶了六千六百人從石龍島龍口港出發(fā)。

    這支軍團,由秦俊出任行軍總管。

    存恩任行軍長史兼左虞侯總管,存賢任行軍司馬兼右虞侯總管,雖然秦俊婉拒數次,覺得自己不適合擔任總管,但存恩卻認為秦俊為秦瑯長子,本身也是世封武安刺史,又有郡公爵位在身,既然他參與這次行動,就應當由他來當總管。

    當然,實際軍事行動指揮上,可由存恩兩人負責協助。

    說白也只是虛名掛帥。

    最后秦俊勉強同意掛這個帥,各團、隊的校尉、隊頭之職,則由那些有軍事經驗的騎士或是講武堂里的教官們擔任。

    這支軍隊的裝備都很不錯。

    騎士們身上不僅有棉甲在身,還大多有鐵索子甲,他們帶來的扈從騎兵一般也都有棉甲,步兵也都配有棉甲或皮甲。

    武器方面,重步兵有長矛兩桿,弓一把,箭三十支,弦兩條,外加橫刀一把,盾牌一面。

    輕步兵則除了自己的弓或弩外,還要配備長槍一支、橫刀一把,還有盾牌一面。

    騎兵們也都有長矛、角弓以及鞭锏、盾牌等。

    裝備這塊,都完全不輸于府兵,這些裝備中,棉甲和鎖甲都是秦家在林邑的武器廠制造,之前都主要是供給林邑女王的禁衛(wèi)軍以及秦家的海外傭兵的。

    在林邑打造武器,有女王的關系,沒有限制,讓秦家這些年培養(yǎng)了不少工匠工人,儲備了不錯的技術,其產能也不錯。

    呂宋設立都督府后,沒了限制,秦瑯立馬從林邑那邊開始遷移部份工人到呂宋建廠。

    加上呂宋成立都督府后秦瑯第一時間向朝廷申請采購武器裝備,基本上還是不錯的。

    裝備都是秦家這里統一自己打造,或從朝廷那邊采購地過來,然后再售賣給封地騎士們。

    裝備價格還是比較貴重的,但相比于此時歐洲羅馬波斯法蘭克等國的軍械制造水平的成本來說,還是便宜太多。

    在此時歐洲,一件鏈甲衫最起碼價值六頭大公牛,一套全身裝備,至少得十二頭牛的價格。

    當地一頭大公牛價格約是一匹戰(zhàn)馬的一半。

    而大唐一匹戰(zhàn)馬的價格大約在二十貫左右,這是大唐貞觀以來強盛的結果,本身就擁有了大量的產馬地和優(yōu)良牧場,并與周邊不少產馬的部落關系良馬,通過茶馬絲馬等貿易,源源不斷的獲得價格便宜的好馬。

    太仆寺去年的報告中就奏稱,貞觀十六年國家牧場里戰(zhàn)馬存欄百萬匹,這是個非常驚人的數字,反正歷朝以來未有過的盛事。

    有句話叫做戰(zhàn)馬有多少,國家就有多大。

    在隋末戰(zhàn)亂之時,一匹好的戰(zhàn)馬甚至能賣到八十貫到一百貫,而如今戰(zhàn)馬只要二十貫,可知道這個巨大變化。

    若按一套戰(zhàn)士裝備六匹戰(zhàn)馬來算,現在要一百二十貫錢,對于一位騎士來說,這個價格不算貴,哪怕騎士的裝備翻一倍,也還負擔的起,再加上幾位披甲士兵,按一騎四步披甲算,約七百多貫錢。

    僅這五人的裝備錢,確實就能值一座莊園的價格了。

    好在大唐這邊,馬只要二十貫,裝備還更便宜,橫刀一把甚至都只要幾百錢,長矛、弓箭這些也不算貴。

    實際上,騎士們從秦瑯這里購買鎧甲裝備,秦瑯還給補貼,補貼后一套騎士的棉鐵甲是五十貫錢,馬甲一套四十貫錢,戰(zhàn)馬一匹二十貫,刀槍等一套裝備十貫錢。

    一位重步兵的鎧甲三十八貫錢,加上裝備也不到五十貫,一個輕步兵的鐵甲是三十五貫錢。

    強大的軍工產業(yè),造就了如今大唐軍械精良且充足,生產成本很低。

    秦家的棉甲號稱鐵布衣,兩片棉片包一層鐵片,外面縫兩層布,再用銅釘連接或用牛皮札緊,做好后如同一件衣服一樣,直接穿上身,而不是一件件的零碎部件穿戴復雜麻煩。

    這種鐵布衣不僅穿脫方便,而且更輕薄,本身也確實節(jié)省了很多鐵料、牛皮等材料,再一個比傳統鐵甲冬暖夏涼。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溪县| 叶城县| 清镇市| 延安市| 通州区| 阿拉善盟| 三门县| 阳山县| 湄潭县| 临潭县| 沁源县| 正宁县| 台北市| 龙口市| 新建县| 龙江县| 吉林市| 桓仁| 秭归县| 淄博市| 满城县| 马关县| 余干县| 凤山市| 郑州市| 淳化县| 杭州市| 昌宁县| 新津县| 吴桥县| 闽侯县| 乌兰县| 白山市| 遵义县| 怀远县| 中卫市| 磐石市| 广水市| 漯河市| 洛阳市| 金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