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面對的三大災難性挑戰:饑餓、戰爭、瘟疫。
當張遼望著散發出死亡氣息的七百余流民時,臉色陰沉的厲害,這些人全身上下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除了一件粗布爛衫遮羞之外,拿不出任何余財。
眼中只剩下惶恐不安,甚至流溢著死寂的氣息。
張遼隱隱看出來了強盜產生的雛形,如果這些流民再絕望下去,有人再振臂一呼,那么就誕生了一支匪寇。
張刑和曹性跟隨在張遼的身邊,兩百余部曲分散開來維護著秩序,這些流民對部曲的呼喝和訓斥都帶著麻木的表情。
張遼忽視了部曲粗暴的表現,這個時候部曲兇狠一點,流民們還會多一些畏懼,不會做出不計后果的事情出來,如果部曲們溫言相向,流民們難免會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人不應該這樣活。”
張遼輕嘆一聲,只能吩咐往熬粥的鍋里面再加一些糧食,一碗稠粥總比稀粥要來的強一些,也能給這些流民們些許的慰藉,最起碼可以看到一點兒希望也好。
孩童們沒有了人色,一個個睜大了無辜的眼睛瞅著陌生的世界,哆哆嗦嗦藏在大人的身后一個個如同受驚的小獸。
大人們神色呆板,空洞的眼睛盯著張遼所在的地方,希望主家能夠仁慈一點兒,給他們一點兒活命的希望。
望著身前鍋中的粥汁稠度,不少人的表情多少活泛了一些。
張遼看不得太過凄慘的場面,硬邦邦的吼道:“能活著就給我老實一點兒,張氏不會讓你們餓死,也不會讓你們凍死,誰要是生亂干出一些禍事出來,小心自己的腦袋。”
輕微的保證聲響起,顯得是那么的有氣無力。
張遼稍微遠離了人群,期望,讓他感覺到窒息的戾氣也能從心頭減少些許。
只可惜,他注定要失望。
“人不應該這樣活。”
張遼呢喃低吟,他不知道說什么了,只能重復著嘆息。
“能夠在戰亂當中活下來,已經是邀天之幸,等到他們安頓下來之后,樹皮草根也是充饑的糧食,如果沒有外界的迫害,他們就能頑強的活下去。”
曹性對于張遼表現出來的仁慈之心甚是意外,這不像地方豪族的所作所為。
張遼帶領著部分族人跟流民們,夯土為墻,三天之內完成了一百多間屋舍的建造,每座屋舍大概有三十平米左右,空間不大但可以遮住風雨,屋舍之旁還留下了空地,想要擴大屋舍,還得這些流民們在日后慢慢的修建。
不,從今往后,他們都是張氏佃戶,并非流民。
幾乎每個農家子都會一些泥瓦匠的活計,家中院墻屋頂的修修補補都靠自己去做,只要給這些佃戶一些時日,在餓不死的情況下,就能將自己的住處收拾的整潔一些。
張遼親眼目睹了屋舍的建造過程,并且親自參與了進去,當看到八九歲的孩子都在為了屋舍的建造而胡亂忙碌的時候,他的心情總是非常的沉重。
張遼明白一個規律,每個統一的王朝剛開始的時候總會興盛一些,往后,就會弊病頻出。
大多數的原因都是因為土地。
一個新的王朝的建立,自然會淘汰大量的舊有利益獲得者,然后新的利益階層就會誕生,隨后就會腐敗。
當新的王朝再一次建立之后,民眾的死傷總是太過驚人。
因此,無人耕種的良田土地就多了。
一戶人家剛開始如果有良田數百畝,一代代傳下來,到了后代手中的土地就變少了,直到這些僅有的土地無法生產出足夠一家食用的糧食時,失地農民就產生了,似乎,又在預示著一個新興王朝的出現。
就是在這樣的詭異怪圈里面,王朝的姓氏在不斷的變幻。
每當朝代更替之時,犧牲最多,受傷最多的永遠是底層的普通庶民。
生存在九州大地之上,土地是命根子。
世族豪門發展壯大,就需要更多的土地,民戶遇到一點小災小難,過不去這道坎就得失去土地,更多時候,民戶遇到的麻煩里面,幕后的罪魁禍首就是高門顯貴之家。
張遼清楚這些脈絡走向,但目前的他無能為力,即便是招納的這一百多戶佃農,足以讓張氏的小小門庭稍微的拮據一下,這個時候只能做好眼前的小事,不敢去好高騖遠。
張刑帶著一位英武不凡的青年來到了張遼的身邊,好笑的道:“此人口氣很大,想要進入張氏為部曲,并且揚言要擔任屯長之職,最次也是隊率。”
張遼頓時笑了,剛剛歸屬于張家的佃戶里面有這樣一位人物,無論如何都是一件值得讓人高興的事情。
即便這人沒有真本事,佃戶里面能出現一位腦子活泛一點的人物也是好事。
“這位豪杰,看起來也是武勇之士,想必不是普通農家吧。”張遼不管對方身份如何,首先送過去一個豪杰的稱呼,心里卻在期盼著,希望這人最好在歷史上有名有姓最好不過了。
“在下不過是鄉野之徒,哪敢當得起豪杰之名。”
青年被張遼這么客套的對待,當即有點兒局促,感受到張遼是真的看重他,并沒有取笑之意之后,這才慢吞吞的道:“在下乃平城縣人氏,家父乃鄉中薔夫,此番鮮卑入侵致使家父戰死,我無奈之下只能帶著母親以及小妹離開故土避禍。”
青年談起傷心事,目露悲色。
父親身死之后,他只能帶著母親和小妹離開邊城,再待下去就怕僅剩的親人也要死于兵禍。
于是,將家中的田產和房產全部賣了,想著在郡內腹地買一間房產讓親人暫居,他負責賺錢養家就好。
誰知,賤賣所有家產得來的錢財讓小偷順走了。
無奈之下,只能混雜在流民中間乞食,保護著母親和小妹跑來跑去最后來到了張氏。
想起近段時間以來的遭遇,他的心底滿是凄冷。
“到了張氏,你的母親跟小妹定然無饑饉之憂。”張遼如此保證,然后誠心問道:“不知仁兄如何稱呼?”
“在下楊丑,見過張家郎君。”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