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動圖,氣的蕭劍肝疼。
他怒氣沖沖地把動圖刪除,卻依舊難以消火。
足足緩了半個小時,干脆去逛其他的帖子,打算平復一下心情。
看到另外一位論壇名人也發了帖子,而且是和他關系不錯的一位,蕭劍便打算進去捧捧場。
剛剛一打開,還沒看清標題呢,碩大的動圖就強烈地刺激了他的眼球。
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樂色!
我尼瑪,還沒完了是吧?
蕭劍再也受不了了,干脆離開了天涯,登陸了。
作為天涯的名人,他有一個群,里面都是認同和追捧他的小伙伴。在這里,他的任何觀點都會得到贊同。
在論壇受了傷,可以到這里尋求安慰。
群打開,沒有人說話。從上到下,全都是圖,看吐了的圖。
斷水流大師兄無聲開合的嘴,似乎是對他最大的嘲諷。
蕭劍徹底破防,在群里發飆了。
“誰再敢發圖,直接踢出群!”
大家本來斗圖斗的挺歡樂呢,見群主這么說,瞬間安靜下來。
最后,還是一個管理員弱弱地道:“這張圖挺有意思的啊,最近大家都在用。”
如果是別人,蕭劍可能就要踢人了。但這位管理員不同,在論壇幫了他許多。蕭劍能有今天的名氣,和這個人的幫助脫不開關系。
“這圖哪兒來的?”
見他不知道,大家無比的意外。
“老大,這可是最近最火的電影,你不會不知道吧?”
這話是那么的刺眼。
身為一名論壇名人,居然沒有緊跟時事,這讓蕭劍都覺得自己不應該。
想了想,他決定親自去電影院看看,究竟是什么電影居然有這么大的魔力。
五個小時后重新回到電腦前的蕭劍,沒有絲毫心理負擔地發出了自己人生當中的第一張動圖。
破壞之王創造了一個中國電影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情況。
那就是在票房一邊倒爆炸的同時評論居然呈現了多方分裂的局面。
一般來說關于一部電影的評價,基本上就兩種結果。
好或者壞。
無論多么經典的電影,必然都是好評和惡評并存。
唯獨破壞之王不同不但有好評和惡評而是好評、惡評的來源不分群體的。
即使是同一個群體的觀眾當中,也是好評、惡評都有。
就拿專業的影評人來說,就分裂成為了兩派。
有很多人都覺得破壞之王庸俗不堪。
“整部電影通篇都充斥著屎尿屁的插科打諢式搞笑,爛俗的如同城鄉結合部的家庭婦女吵架。如果這也能稱之為一部電影的話那實在是中國電影的悲哀。”
“電影從誕生之日起便被人推崇就是因為其所蘊含的藝術和人文價值。假如人們在觀看了一部電影之后,沒有產生任何的思考,那么這部電影就毫無價值可言,電影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破壞之王這樣的電影出現,是電影舍棄其核心價值觀、向庸俗妥協的可恥行為。”
這樣的評論大行其道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
可與此同時,破壞之王又得到了許多影評人的極致贊揚。
著名影評人沙單就在其專欄里洋洋灑灑寫了許多東西。
“古人在形容一件事到達了極致的表現,稱之為大道至簡返璞歸真,即用最尋常、最簡單的方式來闡述了最發人深省的東西。破壞之王的內容庸俗嗎?當然很庸俗。可是在庸俗之下我們卻能通過影片發現許多存在于社會上的問題。這些問題總是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傷害深惡痛絕。幾乎所有的電影人都對各種社會問題進行過挖掘和批判而在表達的形勢上,卻鮮少能夠做到像破壞之王這樣構思巧妙、寓教于樂。身為普通的觀眾,對于各種社會問題我們當然也有憤怒和控訴的時候。但是當我們走進電影院的時候,顯然不希望在休閑享受的時候,看一部電影也那么的累。”
“眾所周知,喜劇的內核是悲劇。一般的導演和電影在理解這句話的時候,都是選擇為喜劇制造一個悲劇的結局。那么這樣做,就是喜劇的真諦嗎?”
“顯然,破壞之王的做法更加高級。這部喜劇電影從頭至尾都在歡樂喜慶的氛圍當中,可是其悲劇的一面,又始終存在于劇情的始終。既不影響觀眾的觀感,又能詮釋內涵。可以說,破壞之王實在是已經達到了至高的境界。”
沙單在中國的影評界影響力非凡,他的贊揚和力捧,很好地扭轉了破壞之王的風評。
而在平民更有話語權的網絡上,破壞之王得到的,卻是一致的叫好。
普通的觀眾對于一部電影的評價非常實在和簡單。
這部電影有意思,很搞笑
簡單的評價,卻是最好的評價。
很多人都是看到這樣的評價而選擇走進電影院的。
上映七天,破壞之王內地總票房四千三百萬,港澳臺總票房一千五百萬。
這個數據,著實嚇壞了無數的同行,因為這意味著鴉片戰爭創造的首周票房紀錄已經被打破。
難道鴉片戰爭創造的電影總票房記錄也會被打破?
和其他的電影不同之處在于,破壞之王所引起的社會反饋非常強烈。
電影中的種種情節,都被外界所模仿和挖掘,成為了網絡上流行素材。
外界不知道的是,破壞之王還成為了中國電影內置廣告的先行者。
電影中,黑熊的那句“我的阿瑪尼,你打破了我的阿瑪尼”就是阿瑪尼公司贊助的結果。
前世原版的電影里,自然沒有阿瑪尼贊助的說法。
香港作為國際知名的商業之都,各種國際大牌從來不缺消費市場,根本不愿意再去花錢做這種宣傳。
可是在內地,奢侈品還是一個初步的概念,龐大的市場還沒有開發出來,廣告的效果無比重要。
在這樣的情況下,電影立項的時候,肖淺就責成業務部對外招標,尋求眼鏡奢侈品商進行合作。
誰愿意合作,誰給的錢多,這句臺詞就可以換成他們的品牌。
電影內置廣告在歐美十分普遍,但是在中國還是一個陌生的領域,當星光影視對外招標的時候,立刻有許多品牌涌來。
就是這么玄妙,跨越了一個時空,出現在電影中的臺詞,依舊是阿瑪尼。
為了產品和臺詞,阿瑪尼公司一共付出了三百五十萬的廣告費。
多嗎?
電影上映之后,阿瑪尼公司在中國境內,各種產品的銷量暴漲百分之三十。
阿瑪尼公司現在都后悔了,當初怎么不多花點錢,讓星光影視在電影里多加點內容。
大眾自然看不到這里面的門道,但業界內部始終都把星光影視當作研究對象。
電影內置廣告,第一次進入了同行們的視野。
諸多電影公司、電影人、廣告公司,都開始研究其中所蘊含的價值。
除帶來了內置廣告的概念,這一次周星星也走到了前臺,徹底成為了電影界的新星和紅人。
固然破壞之王的劇本是肖淺創作的,但周星星的導演才能和演繹才能,依舊讓業內震驚不已。
也許他不是一個全面的演員,但是在喜劇的演繹上,卻只通過一部電影,就展現出了獨一無二的特質。
他的喜劇風格,沒有人可以演的來。
可這種喜劇風格,已經被證實了擁有廣闊的市場。
那么也就意味著,這個叫周星星的,并不年輕的新人,將會在電影領域內成為一方霸主。
同行們最羨慕得人,毫無疑問就是肖淺了。
這位頂級的電影制作人,手下坐擁沈絕、楊真、李兵兵、國際章四大巨星也就算了,如今又冒出來一個周星星。
為什么總是能被他碰到好演員?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