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秦工程兵 第一百六十三章 設計

作者/遠征士兵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接著沈兵就發現其實一百斤遠遠不夠的。

    原因是他最耗不起的是時間,其它的比如原料及人力其實都無足輕重:原料不要錢,人力全軍都可以差使,就是這赤藤的浸泡花時間。

    于是干脆又派出一支車隊再去運幾批赤藤回來制作。

    制作方法倒是簡單,只需要用幾個大桶浸泡著時常換換水就行了。

    這其間沈兵還特地去找了下楊端和。

    沈兵拱手道:

    “將軍!”

    “我軍無盔甲可用,我使人采了些老藤制甲,這該不違法吧?”

    楊端和聞言不由愕然,接著哈哈大笑:

    “不違法。”

    “此乃你等自制自然不違法。”

    “只是這老藤它也能制盔甲么?”

    “它制了盔甲能用于作戰么?”

    沈兵順便又賣下慘:

    “唉,將軍有所不知。”

    “有比總比沒有強!”

    “我等總不能只著一身褐衣便去與敵作戰吧?”

    “用老藤制些盔甲也好擺擺樣子壯壯膽!”

    這時候就該裝可憐,否則這楊端和明白怎么回事后便大喝一聲:

    “居然還有這等好物事?”

    “水軍遲些裝備,先讓步軍騎軍試試!”

    到時沈兵又到哪訴苦去啊?

    此時楊端和聽著沈兵這話也只能回以一聲苦笑,然后就當作小事忘了。

    有了楊端和這句話沈兵就放心了。

    他先讓人用老藤編了一面藤牌盾

    這老藤是山上現成的,它是枯死后曬了許多已經纖維化,缺點就是沒有用水浸泡所以韌性不足,只需用力一折就會“啪”的一聲斷裂。

    而若是反復用水浸泡再曬干,這樣處理后的藤條便很有韌性無法折斷。

    沈兵想先試試它是否可以擋箭,于是就且先用老藤試試。

    結果出乎沈兵的意料之外便是用秦軍的強弩也很難洞穿這種藤牌盾。

    試射的魏呴這才明白沈兵采集那么多的赤藤是用來做什么的。

    他感嘆道:

    “校尉莫不是想要用此藤制盾?”

    “這倒是好主意。”

    “藤盾能擋箭矢重量又輕,的確適合水軍使用。”

    這主要是因為這時代的水軍大多用小型戰船,也就是只能載二十五人的小舟。

    戰船小又要求速度,必然就要盡可能減輕重量。

    魏呴又哪里知道沈兵不只是要它來制盾,還會用它制盔甲。

    沈兵想了想,干脆自己動手設計他學的就是這專業,此時一時技癢。

    盾牌一定要大,就像羅馬方盾一樣。

    這是由于藤牌重量輕,在同樣重量要求下盾牌面積越大就意味著它的防護越好。

    另外這盾牌還要做成雙層的,中間鋪上幾層能隔水的棕葉棕絲,四周邊緣再往內凹這盾牌就成了一艘可供單人乘坐的小船。

    頭盔要做成斗笠形,就像宋朝、明朝流行的笠盔。

    笠盔的特點是帽沿比較長,能應對從空中成角度射下的箭矢對脖子構成的威脅

    古時盔甲在面部及脖子這一塊的防護總是弱點。

    因為此處若要加強防護上一層護裝作戰時就十分不便,動作稍大甚至可能讓自己受傷。

    而敵人一片箭雨過來射到其它地方都不致命,要害處比如頭、胸、腹甚至膊都有護甲。

    只有這面部和脖子它們既是要害又無法加裝護甲。

    在這情況下寬沿的“飛碟盔”也就是“笠盔”便橫空出世。

    若箭矢從敵營方向襲來,戴有這“笠盔”的兵士只需將頭稍稍低下往前傾,就能很好的護著面部和脖頸。

    水戰既然多是弓弩戰,這用來擋角度箭矢的寬沿“笠盔”沈兵當然不會放過。

    當然,它應該還要附加一些作用。

    比如同樣是雙層中間加上棕葉,這樣不僅增加防護還是一個遮風擋雨的斗笠,必要時還可用它來舀漏進船里的水。

    要知道那楚國地處南方是多雨潮濕地區,這些考慮當然是有必要的。

    護甲就不用多說了,就按秦軍鎧甲制作。

    只不過尋常兵士的護甲都沒有披膊,這一方面是披膊制作難度大,另一方面是其重量會限制作戰。

    當然也有批量裝備資源不足的問題,所以往往只有高爵者籍的軍官才有分配。

    沈兵直接就給加上了。

    不為什么,青銅甲披膊或許會限制作戰,但藤甲披膊那點重量根本就不值一提,不加就是傻瓜。

    沈兵甚至還設計了一幅面具。

    面具這玩意在弩箭作戰尤其是在近距離弩箭作戰中的防護十分重要,因為這時面部是敵人的首要攻擊目標

    近距離弩箭作戰的特點是射出的箭矢軌跡較平直且更精準。

    攻擊其它有護甲的部位效果不大。

    只有面部只需一箭就能使其失去戰斗力。

    中國古時作戰之所以大多不用面部護具,是因為它往往是個雞肋:

    面具輕了就完全不起作用,一箭射穿了一樣受傷致命。

    重了就會影響頭部活動使敏捷性成級數下降。

    另外還有眼部視線問題及口鼻呼吸問題。

    再加上每個兵士眼睛及口鼻位置又不太一樣于是無法批量制式生產于是制作的時間和人力成本又成級數上升。

    藤甲面具就不存在這些問題。

    它基本不需要考慮口鼻通風,因為它本身就很通風。

    如果說要考慮的話,就是口鼻這一塊不要編得那么密。

    然后眼部留下兩個大孔用于觀察。

    如果還會遮擋視線,自行撬掉幾根藤條將觀察孔開大一些就可以了。

    于是面具也可以制式批量生產,既是如此那為什么不用?

    這樣一來,這藤甲幾乎是將所有要害部位都護住。

    短期制出的藤甲防劍槍或許不足,但防箭矢還是綽綽有余。

    這時沈兵才明白為什么三國演義里將藤甲兵稱為“刀槍不入”。

    其實沒有任何一種盔甲刀槍不入,藤甲也不例外。

    問題是它可以用更小的重量盡可能多的防住身體各個部位,幾乎沒有弱點,于是在與有明顯破綻比如無面部防具的敵人對陣時就有很大的優勢。

    當然,這些只是設計。

    具體還要等藤條浸曬過一、兩個周期后制出來再看看情況。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峻县| 怀化市| 额尔古纳市| 芮城县| 平果县| 临颍县| 内黄县| 芒康县| 伽师县| 同心县| 平顺县| 乌兰县| 敦化市| 盖州市| 德庆县| 方山县| 舒兰市| 天祝| 家居| 汾西县| 都江堰市| 龙江县| 大厂| 宁海县| 平遥县| 通海县| 辽阳县| 额敏县| 衡山县| 浦北县| 霍邱县| 渝北区| 尼勒克县| 苏尼特右旗| 上犹县| 岫岩| 红河县| 东丰县| 墨江| 咸阳市| 民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