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秦工程兵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不戰而降

作者/遠征士兵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俘了楚王占了壽春之后秦軍就稍停了一段時間。

    其實也沒有稍停,秦軍忙著以壽春為基礎沿淮河而下占領河岸城邑。

    這與一開始制定的方略是相符的,占領并控制淮河,那么楚國在淮河以北的地區就不戰而降了。

    這或許是戰國時期唯一出現的最大范圍的包圍。

    淮河以北一直到齊國,這塊區域的北邊是齊國,西邊是秦國攻占的魏國及楚國地域,東邊是大海,南邊是淮河……

    其中整片區域被秦軍封鎖得死死的,這范圍內的楚軍有以下幾個選擇:

    降齊。

    降秦。

    自生自滅。

    跳海。

    選項看起來挺多的,但就是沒有一個活路。

    沈兵說秦軍“稍停”,是因為占領淮河沿岸基本沒遇到反抗。

    這主要是因為項燕知道隨著壽春失守其下游地區也守不住,于是就主動放棄。

    另一方面楚王負芻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項燕離開后當地還是有些私兵,這些私兵大多是鄉紳或商人召募……這是楚國的特色,楚國在私兵的限制上十分寬松,而秦國則是要爵至大夫才有權力有私兵有自己的門客,否則就是結黨營私。

    這些私兵當然無法與秦軍對抗。

    事實上也無需對抗,秦軍拿出楚王負芻的王令一宣,那些私兵就第一時間放下武器降了……也不知道他們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楚王已降秦。

    沈兵猜他們是知道的,只不過王令一下就給他們一個臺階:他們不是投降,而是遵從王令。

    接著,秦軍就四處派兵前去接收淮北的城邑。

    不只是壽春淮河一線,更多的是大梁、陳城一線的秦軍往東走。

    他們同樣帶著楚王負芻的王令……其實楚王負芻的王令沒那么快送到大梁,但這時王令是真是假已經無所謂了。

    重要的就是趕在項燕宣布立新王之前去宣讀,同時告訴他們楚王已降。

    楚王投降的消息倒是傳得很快。

    因為這就不是快馬加鞭那樣傳了,而是一傳十十傳百,連夜由軍民傳播到各地。

    淮北楚兵聽了這消息后哪里還有繼續反抗的心思,于是紛紛棄械投降。

    由于淮北地域廣闊城邑眾多,而秦軍數量卻不多,以至于出現幾名秦軍帶著幾百楚降軍又去接收另一座城邑的情況……

    沈兵與楊端和就在壽春經營淮河防線。

    這道防線就是秦楚的最新邊界。

    穩定下來后,沈兵最先想到的就是昌平君會做何選擇。

    不過沈兵也不著急,因為他知道應該給昌平君一點時間。

    更何況就算要降也不會剛任了楚王就降秦,若是這樣只怕連項燕都說服不了。

    沈兵認為昌平君有一個多月的時間。

    因為秦軍會在淮北休整一個多月,然后再南下進攻淮南。

    楊端和甚至都想直接揮師南下……他原本是穩重型的,只是這段時間突如其來的各種大起大落打亂了他固有的想法或者也可以說作戰經驗,于是變得有些急燥起來:

    “楚王已降正是楚國各部群龍無首之時。”

    “老夫以為我等應乘此時機繼續南進,副將以為如何?”

    沈兵想了想,就回答道:

    “屬下以為不可。”

    “一者我軍兵力不足且長年征戰疲憊不堪。”

    “二者是楚國各族雖說群龍無首,但此時卻有項燕立昌平君為新王。”

    “其內部應是各有矛盾或是面和心不和。”

    “此時我等若是繼續南下,反而是幫了昌平君統籌各部。”

    楊端和想了想覺得也對。

    項燕雖是楚國上將軍卻并非楚國大族,他立昌平君為新王一是昌平君無法使各貴族心服的問題,另一個則是各貴族嫉妒項燕的心理……

    楚王啟為項燕所立,將來若是復國成功那是不是說項燕便為首功?

    于是表面上答應但未必會心服。

    如果此時秦軍南下攻貴族封地……那幾乎就是秦軍幫楚王啟將他們打服了,因為這些貴族只能依靠楚王啟并希望他能統合楚軍抗秦。

    所以此時更應該緩一緩。

    淮河防線就不需要沈兵過多擔心了,此時的楚軍已是人人自危,秦軍不去進攻他們就算好了,他們當然不敢先攻秦軍。

    另一方面,秦軍主要將防御力量布設在淮河北面。

    這與楚軍的防御方向不同。

    比如壽春城就是座落在淮河南面,在淮河南面就意味著沒有淮河作為緩沖區或護城河,甚至若是遭到進攻這淮河還會絕了秦軍的退路。

    解決的方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在淮河上多架設幾道浮橋,以城池為依托將主力放在淮北……

    秦軍是肯定不會將主力置于城內的。

    原因是秦軍擅長野戰,雖然依托城池防御更占地利,但敵人只需要用弓弩手及投石機封鎖城門,秦軍出城就是個麻煩。

    城內的兵力更多是為了維持治安以及防備城池為敵所占之用。

    因此沈兵的大梁軍及神武軍就布設在城內,而楊端和的秦軍則在城外扎營。

    楊端和還交待沈兵道:

    “小心城內百姓作亂。”

    “副將在邯鄲有平亂經驗,此時由大梁軍來守城便再好不過。”

    楊端和所說的“平亂經驗”,指的是沈兵在邯鄲喊“狼來了”那招先把反賊和奸細引出來。

    沈兵原以為也要故技重施,但進駐壽春之后才發現根本沒必要。

    楚民與趙民那是兩回事:

    趙民看到秦軍,那眼里除了害怕之外還有怨恨及不屈。

    而楚民看秦軍的眼神……除了害怕還是害怕。

    因為害怕,他們還十分聽從使喚各種馴服。

    沈兵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趙國與秦國之間有刻骨的仇恨而楚國卻沒有。

    另一方面則是楚民原本就習慣了勢力割據。

    比如楚國各貴族的封地,在其封地內就對百姓有絕對的權力,這些百姓就應更聽貴族的而不是楚王的。

    于是對王權乃至“國”的概念都不強。

    因為對“國”的概念不強,那么秦軍來了也就是換一個大王而已,他們該怎么生活就繼續怎么生活,與這些紛爭就沒多大關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港区| 固安县| 莱阳市| 明星| 定襄县| 高雄县| 日土县| 怀集县| 怀来县| 德兴市| 陵川县| 八宿县| 宁南县| 永修县| 抚顺县| 祁东县| 西贡区| 长宁区| 上林县| 满洲里市| 乌苏市| 津市市| 嘉义市| 通化市| 大连市| 大余县| 运城市| 海城市| 葫芦岛市| 凤阳县| 广东省| 楚雄市| 日喀则市| 中西区| 庄浪县| 蛟河市| 安泽县| 麻栗坡县| 华亭县| 金沙县| 同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