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秦工程兵 第二百八十章 人口流失

作者/遠征士兵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扶蘇似乎有些不想聽,隨意回了句:

    “無非便是狼、鹿、花之流罷了。”

    其實扶蘇不是不想聽,而是不樂見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再次被擊得粉碎。

    沈兵點頭道:

    “雖是不同卻也相去不遠。”

    “曾有漁民捕來魚養于木桶,因桶內水為死水是以魚不久便會相繼死去。”

    “然一日漁民將一要以魚為食的鯰魚一同置于木桶,卻發現魚四處躲避,結果反而能活數日而不亡。”

    “狼、鹿間也有此現像,若林中無狼,鹿便無需因躲避狼的追捕而奔跑,反而失去了活力甚至壽命縮短。”

    扶蘇不由笑了起來:

    “副將之意,是說若無戰爭,百姓壽命會因此縮短?”

    “百姓只需有溫飽即可活,豈會需要戰爭?”

    “扶蘇未曾聽過如此荒涎的說法。”

    沈兵搖頭道:

    “屬下并非此意。”

    “屬下以鯰魚和狼作喻,指的是若沒有戰爭,社會便會因缺乏動力而進步緩慢。”

    “甚至會停滯不前。”

    扶蘇抬頭震驚的望向沈兵,問:

    “副將何出此言?”

    “世人皆視戰爭為洪水猛獸,唯獨副將以為它可使社會進步!”

    沈兵解釋道:

    “所謂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公子試想,若天下太平百姓富余,又何需思考如何讓田地產出更多作物?”

    “又何需制出手鋸等工具伐木并制出各種攻城器械?”

    “又何需在你爭我奪之間筑起城墻并著出兵法及治國之道?”

    “更不需制作兵刃、盔甲、箭矢等物。”

    “公子以為然否?”

    扶蘇不由愣住了。

    沈兵說的是,如果當真沒有戰爭,百姓要做的其實就是種田吃飯織布穿衣。

    甚至如果沒有戰爭,國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于是也就不會有治國之道。

    那這什么儒家、法家等思想也都是無用的,只需“無為而治”就行了。

    這便像極了那被鯰魚追趕的魚群以及被狼追趕的鹿群因為有鯰魚有狼在追殺著它們,于是它們才會進步。

    人也是如此。

    因為有戰爭威脅著他們一旦失敗就很可能被奴役甚至死亡,于是才不得不進步、不得不改革、不得不前進,于是社會才會發展。

    思考良久,扶蘇才若有所思的嘆了口氣,點頭道:

    “好一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世間之事莫過于此。”

    “副將所言有理,扶蘇受教了!”

    頓了下,扶蘇又問:

    “副將所言扶蘇從未聽聞,不知卻是何家所言?”

    沈兵一愣。

    這是用辯證的、科學的方法來分析,哪有什么家?

    如果硬要說什么家的話那就是科學家。

    想了想,沈兵只能回答:

    “這只是屬下胡思亂想,并無出處。”

    哪知這么一來扶蘇就更是佩服了:

    “副將過謙了,副將所言通俗易懂且于理甚合,又怎會是胡思亂想?”

    “以往扶蘇雖遍讀圣賢書,卻有許多難解之惑。”

    “如今聽副將一言,突有茅塞頓開之感,扶蘇謝過副將!”

    沈兵自是客氣一番。

    此時的扶蘇心下已然接受沈兵的那套的理論了。

    這一點都不奇怪。

    因為的確就像扶蘇所說的那樣,此時雖是百家爭鳴各種思想層出不窮,但各家實際上都處于不成熟在摸索的階段,必然會有許多解釋不清的問題。

    沈兵這個現代人卻擁有現代社會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只需要把這些往這時代一套無法解釋的事馬上就能說個明白。

    沈兵這還沒把工業化、三權分立等這些東西拿出來說呢。

    所以現代社會的經驗還是很有用的,這說的不僅是發明創造的實物,更有這種超前的理念可以借用。

    尤其像扶蘇這種更關心治國或是天下蒼生的人,要收服他就得用這些理念。

    沈兵這邊按部就班的接收來降的楚民,楚王啟那邊就亂套了。

    因為傳單不只是發到了楚國貴族的封地,甚至都到了洞庭并影響到楚王啟的百姓。

    確切的說不是“發到”洞庭。

    沈兵還沒那閑情將傳單滲透到洞庭去影響楚王啟的人。

    傳單之所以會“發”到這里,是因為這玩意很容易藏著并帶走不過就是一張紙而已,對折對折再對折,折成一小團往衣角里一塞,要想搜出來還真得費點心思。

    然后楚國各城之間免不了會有親戚、朋友之類的,再加上這紙還能值個八錢、十錢的,商人也會低價收購了將其往南面價更高處販賣于是就自然就流通到腹地洞庭。

    這就是傳單的厲害之處。

    在此之前百姓傳遞消息往往是口耳相傳,這其中就有“口說無憑”傳著傳著就被稀釋,結果就沒人信也就沒有了“殺傷力”。

    但傳單不一樣,傳單就是“憑證”,拿出來一讀就都信了:只要到淮河降秦,就會得田得地還有免費的新工具。

    百姓需要的是什么?

    干了一輩子為的不就是這些嗎?

    楚國那是有太多沒田沒地只能為貴族干活然后得到一點可憐的糧食了

    這與秦國的封建制不同。

    秦國有個稅率,比如十二抽一,于是多勞多得繳完稅后還有富余。

    楚國則是農奴制純粹購買勞動力,田里產多少與農奴無關,給這么多糧讓你餓不死然后成天在地里干活就對了。

    那還有什么好想的?

    當然是選擇逃往淮河投秦啊,何況那里還有許多自己的老鄉,據說還有人去過已成功得到田地

    于是便連洞庭都開始人口流失。

    這可把那楚王啟給愁的。

    他和項燕兩人想來想去要控制流失問題卻發現這十分棘手。

    因為不可能把城門一關將所有百姓都關在城里頭不讓走百姓得出城到城外的田地里干活,把城門關死了這些百姓實際也失去作用了。

    而百姓一旦出城干活,那想約束住他們就很困難了。

    城外可沒城墻,而且那干農活一鋪就是一大片,尤其洞庭一帶到處是水網密林,隨便一藏就沒了影,怎么看都看不住。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县| 庆元县| 霸州市| 汝南县| 东辽县| 敦化市| 怀仁县| 新竹县| 盐池县| 改则县| 怀集县| 金溪县| 蓬莱市| 忻州市| 正定县| 天水市| 庄河市| 西乌珠穆沁旗| 湄潭县| 丰镇市| 西乌| 肇庆市| 疏勒县| 绥滨县| 台江县| 新源县| 建瓯市| 麻城市| 称多县| 永年县| 临邑县| 肃宁县| 龙泉市| 涟源市| 江安县| 洮南市| 分宜县| 鲁山县| 雅江县| 高雄市| 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