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秦工程兵 第三百八十八章 山地部隊

作者/遠征士兵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既然拓跋氏已經是大秦的屬國,那么沈兵就大方的把那千余名俘虜都放了回去。

    至于往利氏,沈兵給了他們一份工作,替秦軍看管并放牧那些牛羊。

    往利氏原本就是游牧民族,現在能為秦軍放牧牛羊也算是老本行,哪里還能不答應。

    至于往利清所部的三百余勇士

    沈兵打算對其進行訓練。

    訓練的方向就是山地作戰(zhàn)部隊。

    這在現代可妥妥的是一支特種部隊。

    他們這些長期生活在山區(qū)的“野人”干別的不行,跋山涉水攀巖之類的功夫那卻是與生俱來的,不做山地部隊就可惜了。

    人數是少了點,但沈兵若有意栽培,并將其打造成為一支能與拓跋氏相匹敵的部落或者部隊,那人數就不是問題了。

    沈兵只是借烏氏倮之手朝南部山區(qū)發(fā)出一份告示:向所有黨項族召募兵士百姓待遇從優(yōu)。

    這待遇從優(yōu)是重點,其次還是秦軍,剛剛打敗了拓跋氏同時還將其收為屬國的秦軍。

    要知道拓跋氏是黨項最強的一族,卻如此干脆的輸在秦軍手下并臣服

    其實拓跋氏臣服才是重點。

    若拓跋氏未臣服,其它氏族就擔心遭到拓跋氏報復,于是就想加入秦軍也不敢做出頭鳥。

    此時拓跋氏既然都成為大秦的屬國了,那他們加入大秦那還不是理所當然的?

    甚至還一躍成為秦軍也就是比拓跋氏還高一級的宗主國兵士,何樂而不為?

    烏氏倮知道這告示是怎么回事,卻又不得不發(fā)。

    拓跋溧也知道會有什么后果,但事已至此也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吞。

    于是無數黨項人從四面八方趕來加入秦軍,這其中甚至還有不少拓跋氏的人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事實上這也是黨項人的特點。

    別看拓跋氏所建的西夏國如此強悍,最終滅國還是因數次擋住蒙古圍攻以至成吉思汗都大怒下令將西夏屠城,于是西夏文明才就此消失。

    但在西夏建國之前,黨項人的生存法則就是依附強者這其實是種原始的獸性,也是自然生存法則,比如狼群總是以最強的為首同時敬畏強者。

    此時秦軍展現了其強大,且還能解決其部落的生存問題,于是自然就紛紛來降。

    沈兵把他們全歸由往利氏管理和訓練,于是往利氏才短短幾天時間人口就增長了幾倍且還在不斷增加中。

    沈兵偶爾還會考慮一個問題。

    那就是為什么之前月氏統(tǒng)治河西或者匈奴統(tǒng)治河西時都不會出現這種狀況按說他們也足夠強大也同樣能擊敗黨項。

    若是以黨項依附強者的法則,早就該被月氏吞并才對。

    問過往利清后沈兵就明白了。

    月氏和匈奴與黨項都是奴隸制國家,他們對黨項這些生活在山區(qū)的黨項人更多的單方面的“索取”

    簡單的說,他們只要黨項強壯的青壯做奴隸。

    而依靠放牧、狩獵為生的黨項人若是失去青壯就無法生存。

    于是他們之間便水火不容黨項的確敬畏月氏,也敬畏匈奴,但為了生存只能敬而遠之并利用地形與其周旋。

    往利氏若不是因為被拓跋氏追殺也不會逃到這山區(qū)邊緣。

    這也是沈兵召募兵員的同時還要召募百姓的原因若只召兵員而不允許帶家眷,也就是像秦軍一樣征兵,就明顯無法滿足黨項族最低生存要求于是就無法征到兵。

    這歸根結底還是生產力低下的原因。

    中原生產力較高,所以家中青壯便是進入士伍也能生存,尤其秦軍還有爵位制一旦晉爵那就是全家富貴。

    而黨項生產力較為低下青壯要是被征了去就必然會餓死幾人根本等不到晉爵或是兵士帶回糧餉。

    因此這黨項人一來就是拖家?guī)Э诘摹?br />
    不過沈兵并不為這擔心,因為這些黨項人來了之后并非白吃白喝山區(qū)里有五萬多只羊一萬多頭牛,他們可以放牧為牛羊接生、擠奶、宰殺、制羊皮、牛皮等。

    所有這些都不是秦軍兵士擅長的而黨項人卻一點問題都沒有。

    假以時日,等北部平原的川區(qū)種出糧食收成的時候,那就更不是問題了。

    訓練科目沈兵主要是交給往利清負責。

    首先是必須要學會秦軍的口令、旗語和信號以及根據這些口令做出相應的反應甚至布陣。

    這些“野人”在翻山越嶺或許不是問題但從來不知規(guī)矩的他們學習這些卻像是要了他們的命。

    其中尤其是看旗號布陣那是亂作一團到處跑。

    但這些不學又不行指不準哪天這些“野人”就要與秦軍協同作戰(zhàn)到時聽不懂秦軍的號令又如何能指揮!

    沈兵的辦法是先讓一什的秦軍去領著就像教官一樣,每人帶幾十人,在往利清的翻譯下訓練,練多了自然就會。

    裝備當然要更新。

    用箭還是用弩沈兵與往利清討論過。

    最后還是決定以箭為主,原因是山區(qū)作戰(zhàn)還是箭更適用而且這也是黨項人的長項。

    另外就是標槍這個將秦軍所用的長槍裁短背在身上即可。

    至于弩那就是少量身手嬌健、身強力壯的人裝備。

    之所以一定要裝備弩是因為它除了可以當作武器之外還有助于攀爬,尤其是以弩發(fā)射的索箭

    往利清看到索箭的第一眼就愛不釋手,她試了幾回就感嘆道:

    “有了此物高山峻嶺全都不在話下了!”

    沈兵也是這么想的,以他們的攀巖本領再加上索箭、繩梯等裝備,那還不是如虎添翼?

    在這些的基礎上再為其配上一把從匈奴人那繳獲的彎刀游牧民族習慣用彎刀,主要是因為彎刀利于砍劈且占用空間相對較小。

    當然還有一個優(yōu)點是它是單刃的,且刀背較厚。

    單刃就意味著制作省時省力。

    刀背厚就意味著制作要求低青銅易折,沒有一定的技術水平很難制成劍的長度而不折,刀就簡單多了。

    最后再為往利清等人配上馬匹,一支優(yōu)秀的山地部隊就成形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坻区| 崇左市| 湖口县| 舞钢市| 崇文区| 唐海县| 和静县| 司法| 噶尔县| 什邡市| 凤凰县| 涞源县| 双柏县| 宣汉县| 绍兴市| 芷江| 金川县| 靖宇县| 济源市| 晋城| 德阳市| 东至县| 苏尼特右旗| 称多县| 吴江市| 灵川县| 澜沧| 黄浦区| 北海市| 宜丰县| 灌阳县| 揭西县| 肃北| 凌源市| 平果县| 黄骅市| 怀化市| 安仁县| 凤庆县| 山丹县| 柯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