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兵的奏折不久后便送到嬴政手里。
此時的嬴政正在河套地區(qū)視察……一統(tǒng)中原后嬴政或許以為此時也應是享受的時候,于是時常帶著一眾隨從到處游山玩水。
這些時日卻是想看看沈兵如何經(jīng)營,于是便轉(zhuǎn)到了河套一帶視察。
這不看還好,一看之下不由大驚:
整個河套到處都是水車和作坊,水聲、敲擊聲不絕于耳,農(nóng)田則溝渠縱橫瓜果遍地,原本一片荒地的河套儼然已成為一個生產(chǎn)布匹、鐵器和糧食的基地。
此外,酒家、商鋪星羅棋布,往來船只、馬匹、車輛和商人絡繹不絕,一片繁榮忙碌的景像。
嬴政見此不由感嘆道:
“朕還道將天下富人都遷往咸陽,咸陽便是最富庶之地。”
“不想與這河套比起來,卻是小巫見大巫了!”
趙高乘勢在旁說道:
“皇上,河套為富一方,對大秦……”
“不若我等再將富人遷往咸陽?”
嬴政反問道:
“將富人遷往咸陽又能如何?”
“以此地的各式作坊及農(nóng)田,只怕用不了多久便又成就許多富人了。”
“而富人一旦遷至咸陽,用不了多久便價值吃山空成窮人了。”
“遷來遷去,最后豈非還是一場空?”
趙高問:
“那皇上的意思是……”
嬴政揮手指著那些水車和作坊說道:
“與其遷富人,卻不如將這些水車、作坊原樣搬至咸陽。”
“只是……”
說著就嘆了口氣。
咸陽屬西部缺水地區(qū),水資源不足使其很難形成河套一帶的規(guī)模,所以即便是將這些技術搬了去只怕還是無法與河套相提并論。
更何況……
河套地區(qū)最重要的還是打通的絲綢之路能與西域互通有無,這地理上的優(yōu)勢卻是咸陽沒法比的。
想到這嬴政又問了聲:
“沈兵征討匈奴那可有消息?”
趙高回答:
“回皇上,暫時還沒有消息。”
“不過據(jù)聞沈兵布局長遠,兩面夾擊匈奴,此戰(zhàn)形勢大好。”
“若沈兵能敗匈奴,則南有河套,西有西域,北有草原……這兵甲何止百萬哪!”
趙高這嘴上雖說是稱贊沈兵,但實際上卻是意指沈兵已經(jīng)坐大。
果然,就見嬴政皺了皺眉頭。
雖說嬴政認為沈兵是神仙派來助其取天下的,但具有雙面性格的嬴政同樣不喜有人勢力大到他無法控制的程度。
尤其沈兵這勢力增長速度也太恐怖了些,前后不過一年,就從河套打到西域,現(xiàn)在還合兵征討匈奴……
匈奴自古以來就是中原各國的心腹大患,中原雖將其視為蠻夷卻始終奈何不了它,能做的只能是建起長城被動防守。
然而,沈兵數(shù)次大敗匈奴不說,此時更是自兩面夾擊深入草原與其作戰(zhàn)。
這要是勝了,那便是千古之功啊!
正想著,便有親衛(wèi)送上沈兵的奏折。
嬴政一個眼神,趙高便心領神會,上前接過奏折打了開來。
看了一會兒后趙高便大驚,道:
“皇上,沈兵大敗匈奴,此刻已攻占要地龍城。”
“殺敵五萬余騎,冒頓單于敗走漠北,右賢王……”
“右賢王已歸降大秦!”
嬴政聽著也半天沒反應過來。
盡管他已料到會是好消息,但總以為來報的是場勝仗,后續(xù)只怕還要打幾個月。
誰想這場仗居然就這么結束了,沈兵已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這么一來,就真像趙高說的那樣,沈兵控制的地域就有河套、西域、草原三大塊,而且還是連成一體的三大塊。
這些地域已遠大于中原……
此時的中原一帶主要還是黃河地區(qū),面積并不大。
西域草原一帶若是按面積算自是比中原大得多,但人口卻不如中原密集,尤其是有大片沙漠的西域。
而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是沈兵手里還控制著大批騎兵精銳,這些騎兵要是揮師南下……便連中原也擋不住。
那豈不是連嬴政的性命都掌握在沈兵手里了?
一想到這,嬴政的臉色就十分難看。
接過奏折再接著往下看,嬴政就越看越心驚。
因為沈兵對月氏、右賢王及西域地域的分割安排體現(xiàn)出相當強的政治手腕……其看似只是簡單的分配,實則卻是使其彼此仇恨互相掣肘。
若是如此分配,各國哪里還能逃出沈兵的手掌心?
想了想,嬴政就為難的說道:
“如今之計,難道還要將那沈兵調(diào)回咸陽?”
趙高一聽,暗道一聲不好。
沈兵要是調(diào)回咸陽,那扶蘇豈不是也跟著回來了?
于是趕忙說道:
“皇上,屬下以為萬萬不可。”
“此時沈兵已擁兵百萬,若是貿(mào)然將他調(diào)回,只怕他會受刺激。”
“何況,此時龍城剛下我軍立足未穩(wěn)。”
“將沈兵調(diào)回……冒頓單于再打了回來,我軍豈非前功盡棄?”
嬴政想想覺得也對,現(xiàn)在還不是削沈兵兵權的時候。
但一想沈兵手里控制的力量心里又發(fā)毛……原本還希望沈兵與匈奴一戰(zhàn)之后元氣大傷,不想這兵卻是越打越多了。
趙高哪里還不知道嬴政的心思,眼珠子一轉(zhuǎn)就建議道:
“皇上,為今之計,屬下以為我等應穩(wěn)住沈兵。”
說著便湊到嬴政耳旁,如此這般的小聲說道一通,只說得嬴政連連點頭。
身在龍城的沈兵當然不知道嬴政和趙高有什么打算。
其實說完全不知道也是假的,功高震主這話是千古不變的真理,為人臣子的勢力大到中等程度就剛好,再往上就越來越危險,史上的王翦也是在滅楚之后便因此告老還鄉(xiāng)的,他沈兵又如何能例外?
不過功勞這東西并不是沈兵想要的,有時還真是身不由己。
比如這西域,一場場都是生死之戰(zhàn),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沈兵當然不可能選擇死,但活下來……結果就是功勞大一些勢力大一圈。
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fā)現(xiàn)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再比如匈奴,同樣也是生死之戰(zhàn)。
甚至還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因為匈奴是西域聯(lián)軍的意義所在。
如果不打匈奴,西域就是一盤散沙。
一步步走下來,結果就是現(xiàn)在這局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