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全朝的文武百官皆開口附議。包括唐世濟(jì)等第一批強(qiáng)烈反對的大臣,也都只字不提任何反對的話語。在這朝堂之上,沒了溫體仁給他們撐腰,他們就想反對,也無法真正改變天子的決定。況且,現(xiàn)在這位新天子對于他們這些大臣并不是很喜好。原先東宮的那些屬官,已經(jīng)慢慢得到了天子朱慈烺的重用,這是必然的,滿朝文武也沒人敢說朱慈烺這樣做的不對。
”好,既然如此,那接下來幾年,朝廷的主要重心將放到南方反賊的身上。要想徹底解決那些反賊,追根溯源,就必須要說到我大明普通老百姓的身上。那些反賊,基本上在成為反賊之前,都是我大明的普通百姓,且大多數(shù)貧苦農(nóng)民。所以,要想徹底清除那些反賊,就必須從普通老百姓身上入手。諸位愛卿,現(xiàn)在大家就集思廣益,我們君臣來一起商討該如何從老百姓身上解決反賊對大明的隱患。“
全朝文武,許多人聽完天子的話,有一部分人覺得天子說的對,要想徹底解決反賊的問題,確實是要從老百姓身上著手。但也有不少人以為,只要將那幾個賊首拿住,然后梟首示眾,反賊的隱患自然就會解除。雙方各執(zhí)一詞,大殿上議論之聲此起彼伏。
朱慈烺自然不反對大臣們在殿上互相討論國事,雖然看起來似乎有些太失體統(tǒng),但對于這些小節(jié),朱慈烺歷來是不怎么在乎的。
聽著群臣們的議論之聲,朱慈烺也大致看出了這殿上有不少大臣覺得,只需將那些賊首斬首示眾,反賊便能就盡數(shù)解決。思量較深的一些大臣,也理解到了天子為什么要從老百姓入手的深意。但理解歸理解,此事真要做起來,那難度可太大了。
在議論一陣過后,有一名大臣從班列中站出來奏道:“陛下!微臣以為,從老百姓身上入手解決反賊之隱患,并不可行。”
上奏的官員乃是翰林學(xué)士楊廷麟,這位楊廷麟以前是是東宮侍講,也是翰林院的一名編修,算是東宮舊人。就在朱慈烺登基之前,姜逢元等人的舉薦下,才擢升其為五品的翰林院的掌院學(xué)士。至于原來的翰林學(xué)士,因為年邁,致仕回鄉(xiāng)去了。至于到底是不是年邁,也沒有太多人去關(guān)注了。
對于這位楊廷麟,朱慈烺以前看有關(guān)明末的歷史,還是有所了解的。也是一位忠臣,一位忠君報國的直臣。再加上他又是東宮舊人,朱慈烺自然就會多加關(guān)注,而且要委以重任。翰林學(xué)士,再進(jìn)一步便能入閣輔政,這就是朱慈烺對楊廷麟最大的提攜和重用。
“楊愛卿,你且說說你的看法。”
楊廷麟繼續(xù)道:“陛下,從普通百姓身上著手解決反賊的隱患,確實是抓住了問題之根本。那些貧苦的老百姓若是能吃飽肚子,生活不過于困苦,那他們必定不會跟隨李自成等反賊行造反之事。可最近這幾年來,中原各地災(zāi)害不斷,加之土地兼并嚴(yán)重,許多普通老百姓完全沒了生計。就聚集在京城附近的流民就有數(shù)萬之眾,情況很是嚴(yán)峻。
所以,要想從百姓身上著手徹底解決反賊,辦法是可行,但眼下卻是難以實現(xiàn)。總得來說,就是天下貧苦百姓過多,流民更是不少,若朝廷想要幫他們重新過上安穩(wěn)的日子,太難了。朝廷沒有那么多的銀子去籌辦此事。”
此言一出,大殿上有不少大臣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戶部尚書倪元璐也站出來道:“陛下,微臣以為楊大人此言在理。朝廷沒有那么多的銀子拿出出來去解決全大明所有的貧苦百姓和流民的生計。微臣,要想徹底解決那些反賊,并不是沒有其他辦法。還請陛下明鑒!”
一只要有跟銀子相關(guān)的事,倪元璐這大明禮部尚書,都不會缺席。
倪尚書講完,隨之而來的變是一群大臣們的附議聲。
確實,現(xiàn)如今大明國庫空虛,又要緊著遼東那邊的糧餉,本來一兩銀子就已經(jīng)被分成倆半來用,財政早已入不敷出。若是真的讓要拿銀子去賑濟(jì)那些散布在大明各地的大量貧苦百姓和流民,戶部就算是砸鍋賣鐵也湊不出來。
整個大殿上,除了孫承宗三人外,其余所有大臣均贊成楊廷麟的看法。
朱慈烺現(xiàn)在知道了,做天子太難了,要做一位圣明的天子,那更是難上加難。他也深深地體會到了自己那已經(jīng)離世的便宜老子,崇禎皇帝的心酸。這一國之君,并不是那么好當(dāng)?shù)模悄阆氘?dāng)一位被世人所唾罵的昏君。
孫承宗三人也深知此事要推行的壓力不小,但沒想到全朝文武百官,竟然會有如此多的人反對。
大殿上的氣氛一時有些凝重,坐在天子寶座上的朱慈烺有些被這種緊張氣氛壓得喘不過氣來。
朱慈烺長吸一口后,語氣沉穩(wěn)道:“諸位愛卿所請,朕也能理解,此時執(zhí)行起來確實是困難重重。但要想徹底根治已經(jīng)快席卷全國的反賊,只有對其釜底抽薪,從那些貧苦的百姓身上著手。朕也知曉國庫的情況,但要想解決反賊這一隱患,此國策必須要堅決辦下去,改不得!銀兩的事,朕不會讓國庫拿一個銅板,朕會想辦法解決。但此國策,還需諸位愛卿與朕一同全力執(zhí)行。朕的決心已定,希望諸位愛卿能明白朕的苦心!”
全朝的文武,沒有人不會理解天子的苦心。但理解歸理解,確實這件事辦起來太難了。最后這項國策的實際辦理還不是落到他們這些做臣子的身上?辦得好,自然沒有什么問題,但要是辦得不讓天子滿意,或是在這期間出現(xiàn)什么意外情況,那遭罪的還不是他們這些大臣。不管怎么說,很多時候天子是沒有錯的。那么天子沒有錯,那這錯只能怪在臣子們的身上。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大臣反對朱慈烺提出的這項國策。
“請陛下三思!請陛下三思!請陛下三思!”群臣連道三聲,朱慈烺確實是在三思了。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