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慎妃的死就這樣畫上了句號。
仿佛只是一塊拇指大小的石子投入了百川匯流的滄海之中,激起些微漣漪,很快被一個浪打過來,就無聲無息的遁入了海底。
沒有人再提起這個曾經風光一時的寵妃。
一是怕犯了忌諱,二是她生前得罪的人太多,大半宮人都道她死的活該。
帝苑城是以帝為尊的地界,玄玨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皆被宮人們奉為圭臬。
若他有半分追思蕭慎妃的意思在,她被宮人們的遺忘程度也不會迅速成這般。
在她死后十余日,帝苑城迎來了第一場秋雨。
這場秋雨徹底卷走了纏綿數日的秋老虎,天兒也霎時轉涼。
與天氣一同涼了的,還有人心。
如今玄玨的新寵換成了知嬪和關貴人,她二人接連侍寢,風頭正勁。
但和茹妃與蕭慎妃相比,她二人算是知道收斂的。即便有圣寵在身也不敢做出些逾矩之事來。
因蕭慎妃在喪期里,玄玨不好晉封這二人的位份,于是帝苑城妃位的嬪妃唯余張妃一人,后妃皆以她為尊。
九月十一日是蕭慎妃的生祭,張太后一早吩咐青竹入朝陽宮去提醒玄玨,讓他記得去祭奠。
玄玨滿口應著,但到了那一日,卻將這事兒渾然拋卻腦后。
張太后知曉他并未去祭奠蕭慎妃后盛怒入了朝陽宮,來時玄玨正和知嬪**著,張太后將知嬪罵出了寢殿,而后厲聲對玄玨道:“哀家的話你當耳旁風?”
玄玨半衤果著躺在榻上,不以為然道:“她死都死了還祭奠什么?把她當成朕的列祖列宗供奉著嗎?”
“哀家是讓你去給她上香嗎?你聽不懂話里的音嗎?”張太后氣得不輕,手中持著的拐杖用力杵地,“她肚子里懷著的可是你的親兒子,是哀家的親皇孫!哀家是讓你給自己的兒子上香,好讓他這一路走得安穩!你呢?你只顧著做這些荒誕之事!”
她將拐杖甩起來指向窗外,“如今什么時辰?晌午的天兒你不批奏折在這兒做些什么?”
玄玨清了清嗓,道:“奏折兒子一早都批完了,母后,這些前朝的事兒您還是少管些吧......”
“批完了?”張太后行至暖座旁,將桌案上堆積如山的奏折隨意抽出一本來翻開閱之,只看了兩眼,便激得她險些背過氣去,“這便是你批閱的奏折?朝臣問旨旗魚縣鬧疫該下撥震災銀兩幾何,你批個準奏是什么意思?”
張太后又信手取了一本,“還有這個!外境部族聯名向皇帝你問安,你亦是批了準奏二字!你準什么奏?是隨便寫兩個字證明你還活著嗎?”說罷,用力將奏折丟在了玄玨臉上。
玄玨惱了,將那奏折撕成兩半丟在地上,厲聲道:“母后!后宮女眷不得干政!朕的奏折您如何能私自翻閱?母后向來最重禮法,今兒是將守了這么些年的規矩渾都忘了嗎?”
“你.......”張太后喘著粗氣,怒不可遏道:“你這逆子,哀家今日便以先帝未亡人的身份將你活活打死!讓你下到陰曹地府去給你的父皇賠不是!”
眼看場面幾度控制不住,劉奇和青竹各自勸著自己的主子,青竹更是連推帶搡的將張太后給拖出了朝陽宮,塞入了往仙壽宮去的轎子。
“反了你了!連你也幫著那逆子氣哀家?”張太后在轎廂內大聲呼喝著,“停轎!給哀家停轎!”
青竹沖抬轎的內監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們繼續走,而后將轎簾掀開一半,神色恭謹對張太后道:“太后真能將皇上打死?若是打不死,今日這事兒早晚會傳得沸沸揚揚。您一生最好臉面,奴婢如此,是為了護著您的面子!
“哀家還要這臉面做什么?”張太后在自己臉上用力拍了兩耳光,忍著哭腔道:“哀家養出這么一個混沌子,哀家的臉面一早都丟盡了!”
這一日,張太后回宮后便病了。
是頭風發作,痛得人在榻上來回翻滾身子。
這病藥石無靈,只得等它自己慢慢痊愈。
楚衿知曉這事兒后衣不解帶的在張太后榻前伺候了整整三日,這三日,卻連玄玨的影都沒見到。
到了第四日,張太后的情況好轉了許多,她握著楚衿的手悲戚道:“哀家自幼養育的兒子,卻還沒有你這媳婦一半貼心!
盼了這么久,終于盼到了張太后察覺到玄玨的不妥。
楚衿心念一動,沉聲問道:“太后,您可曾懷疑過皇上的身份?”
張太后不明楚衿何意,楚衿便道:“皇上從來都不是一個薄情寡性之人,可看他如今這般性情大變,再沒有變故的情況下,一個正常人怎么會有如此大的轉變?”她回握住張太后的手暗暗發力,“太后,您細想想,這里頭可是不妥?”
自然不妥,她一早就察覺到了不妥。
可眼前那人,眼耳口鼻身高體態都和玄玨一模一樣,不是玄玨又會是誰?
楚衿有此一問,自然是她也早有懷疑。
不單是她,連青竹也從旁附和道:“這一年來,皇上恍若變了個人似的,變得奴婢有些怕。太后,皇上何時對您大呼小喝過?但那日您斥責他從政不專要揮杖打他,奴婢若不是登時將您拉走,可真怕皇上會做出對您......對您不敬的舉動來......”
如今回想那日玄玨看著自己的目光里滿是憤恨,那樣的眼神令張太后感到后怕。
她的兒子,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其實自那日回了宮突發頭風后,張太后便總覺得那日有何事不妥,卻一時情緒激動想不真切。
趕著今日頭風緩了,細細思忖下才被她想到,是那日她過目的奏折有問題!
玄玨每道奏折都只批了‘準奏’兩個字,可他的字歪歪扭扭很是難看,像是蠕蟲爬在紙上一樣沒有半分美感。
昔日玄玨的一手好字是連東甫先生(大昭有名的書法家)都夸贊過的,即便他的性情有變,寫了十幾年的一手好字早已成了習慣,總不至于說變就變吧?
想到這兒,只覺有陣陣冷風從氅衣的縫隙鉆入,寒得張太后不禁打了個哆嗦。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