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二字的排頭,便如十二道驚雷,不僅讓秦國的一干官員震驚不已,亦讓石臺下的六國士子頓時膽色微縮。
細細一品,更如濃茶之厚,回味無窮,更絕一股驚天海浪的雄心壯志,頗然而至。
六王畢!如今已經成了一半。
意思是說,等到秦國滅了六個諸侯國,四海統一,便可伐蜀山的木才,那個時候,那邊的宮殿就可以成了。
其隱藏意義極為深遠。
眾人紛紛吸氣,在看看手里絹帛,頓覺食之無味,不少人,直接將其藏匿到了衣袖之中。
然而,驚愕的還在后面。
長史等人更是手腳發涼,連持著絹帛的雙手,亦在微微抖動。
長史念道:“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長橋臥波,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秀,風雨凄凄……”
這是對阿旁宮的一種暢想。
眾人聽完,閉上雙眼,眼前的上林苑,仿佛出現了千萬座樓閣,瑯琊疊翠而成,那長橋橫臥在渭水之上,宮女鶯鶯燕燕來去不絕,宮殿太大了,不同的地方居然還有不同的氣象,何其壯觀。
不同的人,在聽完這一首排頭,便陷入無盡的暢想之中。
長史身邊的官員們更是大喝道:“好,精彩之至啊。”
列國士子也都紛紛佩服,此時,看向宮敖的臉色已然變了,這等辭賦罕見之至!
然而。
讓他們驚呆的居然還在后面。
長史更是激動起來,直接大聲念道:“君不見這阿旁之殿,左蒼梧,右西極,丹水更其南,紫淵徑其北,終始灞鏟,出入涇渭,經營乎其內,蕩蕩乎,箭不茍害,弓不虛發!”
“于是乎,阿旁宮嗍天之臺,張樂乎醉酒于宇下,撞千石之鐘,立萬石之虞,建黑水之旗,樹靈龜之鼓,奏齊楚之樂,聽秦晉之頌,攬燕國之民,喝天下之彩,千人唱,萬人和,山陵為之鼓動,川谷為之蕩波。”
“鄙人固陋,不知忌諱,愿阿旁的宮,發倉稟以救貧苦,補不足,恤孤寡,存孤獨,出德號,省刑罰,改制度,易服色,革正朔,于天下為更始!”
長史念完,意猶未盡,所有人皆處于震撼之中。
寥寥百余字,卻將秦國的山川,愿景,百姓,秦國的雄心攬蓋其中,讓人振奮亦充滿了希望之情。
然而,不少士子已然紛紛坐在石臺上。
提筆開始撰寫。
因為念的快,還要憑借記憶一句句的回憶。
一個顧不上,旁邊立刻出現人提醒,你一句,我一句,硬生生的將其重新寫了一遍。
隨即,拿在手中,如獲至寶。
士子們紛紛喝彩,此時,自然無人敢對宮敖提出異見,反而一個個對著宮敖拱手道:“今日聞此辭賦,此生無憾矣!”
宮敖聽來,也是極為咋舌。
就他一個武夫,都不由被其中的氣魄所影響。
官員看著手里的絹帛,那是愛不釋手。
頓時走上前來,謙遜的問道:“此賦實乃千古絕唱,大王若是知道,必然珍之慎之,如此雄宮,亦有此雄賦,更是相得益彰,以本官所見,二者皆必然為天下傳唱,不知壯士能否相告,你家公子名諱,若是大王問起,本官也好上稟大王,與之厚賞!”
宮敖擺了擺手說道:“時才,在下也說了,我家公子不愿透露姓名,其因由在下也就不作重復,你若覺得此賦可行,送給大王便可。”
“這?”
此時,宮敖繼續這么說,在眾人看來就不是先前那般態度了。
而是一種深深的敬仰之心了。
士子道:“你家公子,真乃大賢之人!”
要知道,戰國以來,世人無不為名利而來,這辭賦可謂千古難出其二,能于阿旁的宮同存于世,這在世人看來,是何等的榮耀,萬千年后的后人瞻仰此宮,首先看到的便是宮首的辭賦和署名,在他人看來,這唾手可得的千古留名的機會,居然就這般放棄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