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的話,雖低沉。
但發(fā)乎由心,更是入心數(shù)分。
讓這些初入朝堂的將軍各個都是面紅激憤,恨不得為大秦肝腦涂地。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一統(tǒng)天下,終戰(zhàn)息亂!”
將軍們一同高呼。
渾厚的聲音在秦王宮里回蕩。
山呼海嘯般的誓言如滾滾雷聲,大殿中也是久久沸騰不止。
隨即。
蘇劫,王綰,熊啟等人紛紛恭賀到:“恭賀大王,恭賀大秦!”
這些班底,就是秦國一統(tǒng)天下之人。
終于薈聚在了一起。
此時。
忽然,一道傳訊,道:“大王,雁門關(guān)緊急軍情。”
蘇劫等人紛紛看去。
只見來人將雁門之事一一說了出來,尤其是蒙恬向百姓頒布了借糧法令,迅中所言,懇請大王原諒蒙恬自作主張!
要知道,這糧食是要三倍還給百姓的。
一時間。
朝堂上是紛紛變色。
不少人更是惱怒交加。
關(guān)中現(xiàn)在是什么情況,幾十萬人從隴西各地遷移到了涇陽所在的十五縣,本就是咬著牙在用,恰逢關(guān)外三國幾千里土地還要興建,更多的百姓要重建家園,都張著嘴要吃。
朝中已然是勁力在調(diào)轉(zhuǎn)。
可偏偏這個時候,卻恰逢李牧飛騎打丘林。
王綰有些惱怒,道:“大王,蒙恬私自行事,有駁秦法,臣懇請調(diào)蒙恬回咸陽,以法治罪!!”
作為丞相,每天都在和糧食愁眉不展,現(xiàn)在到好!
而此前的十余位新進的將軍,一個個也是面面相覷,不過,和朝臣們想的不同的是,紛紛贊嘆蒙恬好大的魄力。
蘇劫也是暗中點頭贊許。
蒙恬也是這朝將之一,只不過因為鎮(zhèn)守雁門關(guān),而沒有出現(xiàn)。
十余個將領(lǐng)沒有多言,畢竟今日是初上朝堂,少說話,除非大王相問。
然而,王綰的話。
有人附議,有人陷入沉思。
嬴政擺了擺手,問道:“寡人到想聽聽,將軍們的意思!”
嬴政指了指案幾上的書冊,也就是哪些少壯派的將軍。
馮劫因為此前乃是少長史,本就多在朝中,此時搖身一變,已然成為了將軍!
自然也屬他最有發(fā)言權(quán)!
身份的轉(zhuǎn)變,讓馮劫立刻說道:“末將以為,誠如李將軍所言,兵事多變,方略謀劃務求萬全,何為萬全,寧備而不用,勿臨危無備也。”
章邯,召平等人聽完,頓時道:“臣等附議。”
一個問題。
就顯示出了,朝堂上,文臣和武將的區(qū)別。
馮劫繼續(xù)說道:“昔年,張儀鼓動楚國滅越而全軍南下,卻不防北邊秦軍,遂被司馬錯將軍率軍奇襲房齡,一舉奪取了楚國的糧倉。今日北方亦如蒙恬所慮,一旦日久,若是胡人形成連橫合兵之勢,必成大患,到時若是草原被月氏一統(tǒng),原諸胡,則勢力日盛,若是我秦國東出還要滅燕齊楚之時,而北面,唯有李牧,蒙恬一支邊軍對應,不正如,當年張儀說楚,司馬錯攻房齡之鑒嗎。”
馮劫的意思是明確。
蒙恬做的好。
蒙恬頂呱呱。
王綰頓時說道:“秦國上下糧食本就不多,雁門關(guān)乃是新進關(guān)要,關(guān)內(nèi)制地尚未安穩(wěn),此時行兵,本相便覺得有失妥當,然而,若是調(diào)集蕭關(guān)糧食,那胡虜攻打蕭關(guān),又待如何,蕭關(guān)乃是關(guān)中之頸項,蕭關(guān)一失,怕是十倍于雁門,諸位將軍可有考慮。”
章邯此時想了想,上前一步,道:“末將以為,丞相所慮有所不全。”
王綰看著章邯道:“那你說說,有何不對。”
嬴政也看向這個二十多歲的將領(lǐng)。
章邯正色道:“戰(zhàn)國以來,秦趙燕歷來是華夏抵御北狄的北三軍,而三國昔年歷來傳統(tǒng)都是各自為戰(zhàn),胡虜打哪國便是哪國接戰(zhàn),北狄久戰(zhàn)成精,后來不再襲擾強大的秦國,也就是蕭關(guān),而專行攻打趙燕兩國,遂使趙國最精銳的邊軍始終被纏在草原不能脫身,而燕國在秦開地以前幾乎被胡虜打得無還手之力,而后來,秦開地北伐胡虜,讓北部丘林氏的國土日益漸小,這些胡虜便開始不斷的偷襲趙國以求顏面。”
群臣紛紛點頭。
對章邯更是刮目相看。
暗道這等年歲,能上朝堂的,確實不簡單,可謂一語見的。
嬴政贊許的道:“接著說。”
章邯拱手說道:“隨后,李牧以二十萬飛騎,破諸部落,驅(qū)逐單于王三千里,至此得以太平,昔日,東胡林胡如此勢大,非今日丘林所能企及,如此誠然,其都不敢攻打蕭關(guān),何論今日之蕭關(guān),有此可見,丞相多慮也。”
章邯繼續(xù)說道:“時才,馮將軍比喻得當,雁門之重,就如今來說,遠勝蕭關(guān),可謂天下第一雄關(guān),雁門破,天下亂,雁門在,天下安,所謂萬全,便是無戰(zhàn)亦不能無備,何論如今蒙少將軍只是調(diào)集糧草一條,并未提及增兵,已是為大秦現(xiàn)狀而考慮,竟然如此,即便我等不能相助,也不能治罪。”
章邯的意思。
也就是在目下的情況。
要重新對雁門進行考量了。
要在短期內(nèi)拿下丘林,北部就會安定,震懾草原其他部落,如果強大的秦國連丘林都打不過,或者無法盡功,那必然會讓其他人乘風而動。
一時間。
王綰等朝臣們,頓時說不出話來。
只要調(diào)集了糧草,就肯定有一邊要餓肚子,到時候,相關(guān)的官吏就會不斷的來煩他這個丞相。
最重要的是
還要付出三倍的糧食。
趙佗道:“大王,臣以為,少將軍此舉,未必不好!”
嬴政來了興趣,問道:“趙將軍何意?”
趙佗說道:“關(guān)中秦法深入人心,已有兩百年,故秦法之下,無人不尊,少將軍此舉,看似冒險,可若一旦以秦法告示,山東列國曾經(jīng)的百姓,便知秦法之害,秦法之威,豈敢違背,時至當時,則百姓信服,治理便可再無阻礙!此舉可得民心。”
眾人聽完。
也都打量起了這個年輕的將軍。
眼光獨到啊。
熊啟等人也是感嘆不已。
嬴政聽完,哈哈大笑,對著蘇劫問道:“太傅,將軍們真乃我秦國棟梁!所言所思,極合寡人心意。”
蘇劫看著這朝堂上的新血,也不由放下了心。
隨即說道:“秦國以天下為己任,決然不能教胡虜大軍踐踏中原!若是胡虜真的長驅(qū)直入,秦國縱然一統(tǒng)天下,但我等身為華夏之人,亦愧對華夏!”
嬴政和將軍們聞言。
紛紛正色。
趙佗,章邯等人頓時道:“上將軍所言乃是堂堂正道,末將等敬佩。”
嬴政一掌擊在案幾上,這才看向百官,道:“春秋齊桓公九合諸侯,所謂者何?摒棄內(nèi)爭,保我華夏,今日寡人便在這里告訴爾等,天下大爭也好,南北族戰(zhàn)也罷,胡虜就是打爛了秦國,也決不能打爛華夏!否則,寡人和你等諸位,便是千古罪人!便是讓胡虜竊取天下如此念一國之民而不念天下之民,縱然寡人滅了六國,寡人也扛不起重建華夏文明之重任!總之,寡人就告訴爾等,不抗胡虜之患,不堪統(tǒng)領(lǐng)天下,爾等可記住寡人今日之言。”
嬴政的一番話。
整個朝臣都驚呆了。
仿佛看到了一個他們從來不曾了解的大王。
列國腐朽之君,豈敢于面前的大王相比?
王綰,熊啟即便在如何,此時在嬴政面前,便都渺小如螻蟻,這哪是一般的君王具有的格局?
然而,這十幾位將軍們聽完。
愣了半響,不約而同的雙膝跪地!
章邯激動的道:“章邯不才,決為華夏一統(tǒng)報效終生,死而無憾!”
趙佗亦道:“趙佗若有違大王所命,必血濺五步!”
百官拜服,道:“臣等,愿為大王,愿為華夏,肝腦涂地!”
蘇劫看到這一幕,他終于明白,這高坐在廟堂上的始皇帝,已然打開了他的雄心壯志,為什么人才濟濟的秦國,無人敢違背嬴政的意志。
在這樣的人面前,不自覺的都會生出渺小。
螻蟻如何面對蒼龍呢?
果然,如后世的歷史學者所言,當年,始皇帝平定六國,為什么不是別人來平定,難道趙國差了?楚國差了?齊國差了?
真論有錢有人有地,秦國也就和趙國相當,和楚國和齊國是遠遠比不了的。
真正的原因便是,列國君王還在為一國謀求私利之時。
始皇帝的眼光早已在九霄之上。
他看不上六國的格局罷了。
嬴政頓時道:“相邦!”
熊啟驚懼的上前,拱手道:“臣在!”
嬴政道:“傳寡人詔令,將府庫的余糧調(diào)入雁門關(guān),蕭關(guān)的大將,兵種,器械,糧草,一應由蒙恬和李牧將軍自選自遣,告訴他們,他們可以負寡人,但是不能負秦國的百姓,若是打不走丘林,寡人就親自去雁門關(guān)收拾他們,讓他們給百姓謝罪,不要給寡人謝罪!”
熊啟咬著牙道:“臣,遵命!”
這一下,關(guān)中就苦了啊!
嬴政道:“你們也別怪寡人,蕭關(guān)誰敢來,寡人就親征,寡人能護他們,也能護你們!”
將軍們聽完,熱淚盈眶。
百官們早已徹底拜服,“臣等誓死護衛(wèi)大王!”
蘇劫看到這一幕,立刻說道:“大王,其實,不必為糧食而擔憂,臣有一計,可助關(guān)中度過此難,亦可讓我秦國,再添千里土地。”
王綰和熊啟聞言。
頓時如飲甘泉,立刻眼巴巴的看了過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