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允炆的親手推動下,大明商業(yè)改革開始如火如荼的展開,在這種情況下,朱允炆又跑到了五軍府。
“全國剿匪?”
徐輝祖對朱允炆這個提議明顯一愣。
“對,剿匪!”
朱允炆點點頭,“剿匪的目的就是最大化保障商人的利益,商人行商過程中難免碰到劫匪,這群劫匪收保護費,又不交給國家,不剿滅他們留著干什么?”
大明有沒有山匪路霸?
有,還很多。
不要覺得盛世就沒有土匪,在古代,再如何恢弘的盛世,土匪都多如牛毛。
土匪哪來的?
要么是活不下去要么是想著不勞而獲撈偏門,這兩種人在古代還是很多的。
哪里遭了災(zāi),就難免出現(xiàn)賣地賣身,做地主家的佃農(nóng)下人,都是七尺男兒,心氣高。做不得幾天就偷摸跑了出去,身上又沒錢,加上是逃奴,被官府緝拿,只有兩條路走,要么參軍、要么落草。
前者占了絕大多數(shù),后者自然也有。
而且這年頭青皮無賴也不少,有時候喝醉了生事起釁,打起架來沒個輕重,不是致殘就是致死,那被官府抓到就要殺頭,沒辦法只能落草。
冷兵器時代,落了寇,只要跑得快,往大山叢林、偏僻鄉(xiāng)村里一鉆,地方府縣想要剿滅的難度是極大的。
一個縣,三班衙役加一起才一兩百人,想要剿滅一個三四十人的土匪團伙都難度不小,地方又沒資格調(diào)動衛(wèi)所,因此,只能裝睜眼瞎,不聞不問了。
這些土匪路霸流竄不定,主要的收入來源,要么是劫掠鄉(xiāng)村,要么就是劫掠商隊了。
碰到有鏢局保鏢的商隊,那也要留下一筆買路財來,這算是每個大商人都習(xí)以為常的日常開銷之一。
“朕召通政司問過了,除了京城腳下的南直隸,幾乎天下各處都有山匪,以河北、山東為最多,朕決意來一次大規(guī)模的清剿。”
徐輝祖想了想,也覺得這事不錯,倒不是打擊匪霸能抄多少錢,主要還是可以通過這次行動鍛煉一下地方的軍衛(wèi)所,提高一下實戰(zhàn)能力。
“地方軍衛(wèi)所在冊的軍籍,有大概一百八十萬人。”
徐輝祖報出了一個龐大的數(shù)字,“除了漠南衛(wèi)不動,山東、北直隸、山西的軍衛(wèi)所最多,南方江西、湖廣其次,福建、兩廣就最少。但浙江、福建又是最富庶的地方,也是匪患最重的兩省,要不要調(diào)京營南下?”
朱允炆搖了搖頭,“沒那個必要了,各省衛(wèi)所就地清繳,閩浙,自北方調(diào)軍戶過去。”
剿匪罷了,動京營?
這不是大炮打蚊子嗎?
“軍戶所日后就專司地方治安和剿匪,讓他們多增加點經(jīng)驗。”
徐輝祖心里馬上明白過來,朱允炆這指定又是要出什么幺蛾子了。
這不是廢話嗎,不出幺蛾子的皇帝會是一個好的穿越客?
這群衛(wèi)所兵,朱允炆打算以后都改成地方武警類似的兵,正規(guī)軍還是要以募兵制為主,明初衛(wèi)所的兵,戰(zhàn)斗力確實不低,但終究不是職業(yè)軍人,每天種地的時間占去了大半,像農(nóng)民多過像兵。
而且再過幾十年,軍戶大規(guī)模繁衍,便開始腐敗,大量侵占國有田,變公為私,戰(zhàn)斗力下降的就更加嚴重了,朱允炆得提前給他們安排好后路。
“剿匪的工作,就以卿為首,統(tǒng)籌五府,提調(diào)全國吧。”
朱允炆點了徐輝祖的將,“朕的要求只有一點,能抓活的盡量以招降為主,抓不到,再殺!但是招降不代表朕就寬赦了他們此前的罪責,告訴他們,愿意投降的,死罪免了,視曾經(jīng)的罪孽,處以五到十五年的勞動改造。”
“勞動改造?”
皇帝嘴里的新鮮詞匯層出不窮,好在徐輝祖只是一愣神,就大概咂摸透了字面意思,“陛下是指,送到工部去?”
朱允炆便點了點頭。
“沒了山匪路霸,商人可是要少一大筆不必要的開支,所以這群勞改犯的任務(wù),就是給朝廷修路,過路費吶,朝廷來收。”
五軍府上下的武勛好懸一口血沒噴出來!
皇帝這腦回路,是真清奇!
徐輝祖苦笑一聲,覺得自己有必要攔一句,“陛下,豈有朝廷出面收過路費的道理,這滅了匪霸,咱們官家當路霸,像什么樣子。”
“朕這怎么能叫路霸呢?”
朱允炆登時笑了起來,“朕把這群山匪路霸都抓光,地方治安是不是好了?抓捕的過程中難免死傷,朕還要支出撫恤銀子,是不是朝廷的開支?
朕驅(qū)使這群匪霸修路,是不是要朝廷出錢給他們飯吃?也是開支吧。
修路之后,陸運通暢,地方的行商減少了時間和運輸成本,他們又多賺一筆吧。
沒了土匪,他們不用雇傭鏢局,又減少了一筆開支吧。
天底下哪么那么的多的好事落他們腦袋上,所以,這路費,朕是一定要收的。”
得!
徐輝祖徹底沒了脾氣,皇帝腦子里的歪風邪氣太多了,再說了,自己是武勛,又不是那些文官,勸皇帝不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nèi)。
“謹遵陛下圣諭。”
五軍府上下皆躬身領(lǐng)命,就見朱允炆伸出手。
“朕還有一件事,險些忘記了。”
“請陛下的示。”
朱允炆便起身走到大明堪輿圖跟前,徐輝祖等人慌忙跟上。
“這,是濟州島。”
朱允炆接過雙喜遞上的教鞭,在地圖上幾處點了一下,“這是廣東治下的海南道,朕以撥款與龍江船廠,加造戰(zhàn)船,明年,朕決意海上剿匪,這兩個地方要多造港口,屆時,朕打算擴充后拆分閔浙水師,一分為三,分別是渤海水師、東海水師和南海水師。
你們五軍府要盡快遴將,屆時,東海水師屯長江口、浙江,南海水師負責兩廣和福建,渤海水師負責山東、遼東海防,三路齊出,給朕把我大明近海的倭寇,東南游蕩的海盜全數(shù)剿滅,為朝廷復(fù)開海禁做好準備。”
說著話,朱允炆又點了點臺灣島,“這是此前的澎湖巡檢司,海禁后,咱們把這地放棄了,導(dǎo)致海盜盤踞于此,一定要把這給拿回來,祖宗留下的土地,不能委于賊手。”
聽到皇帝要打仗,這下大家伙頓時開心了許多,打仗好啊,不打仗哪來的軍功。徐輝祖都是特進光祿大夫了,大家伙可還都是二品三品的勛階,心里早都急的不得了。
“遵陛下圣諭,臣等竭心盡力,絕不辜恩。”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